积极护理对小儿先心病患者预后恢复的临床价值分析论文_孙妍

(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目的:探究将积极护理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预后恢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2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11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儿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积极护理。护理完成后对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对比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积极护理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中,能够减少患儿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配合治疗工作的开展,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积极护理;预后恢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干预

就目前来说,采用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已经成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案之一[1]。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价值,在临床广泛应用中,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2]。所以在进行治疗时,也需要采用相应的护理方案,对患儿进行护理,才能够配合手术治疗的开展,对患儿的康复有积极作用[3]。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2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将积极护理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中2014年8月至2017年12月间收治的22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11例患儿。对照组中包括男性患儿5例,女性患儿6例,患儿年龄为3-9岁,患儿平均年龄为(5.1±1.6)岁;实验组中包括男性患儿5例,女性患儿6例,患儿年龄为4-9岁,患儿平均年龄为(5.9±1.1)岁;所有患儿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儿经临床诊断均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采用体外循环治疗,所有患儿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积极护理,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护理人员应当做好对患儿的基础资料管理。由专业人员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指导,护理人员应当学习积极护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并根据患儿的具体状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熟练掌握积极护理的实施方法以及步骤,在经过考核合格后,可对患儿进行积极护理。

护理人员在开展积极护理前,应当对患儿建立针对性的健康档案,了解患儿的既往病史以及个人信息,对患儿的病情和心理特点进行全面掌握,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护理计划。需要对患儿以及其家属做好心理安抚工作,告知患儿及其家属手术和治疗的各种相关事宜,避免患儿对手术产生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在开展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的积极护理时,应当注重患儿的手术康复和手术效果,并确定患儿所需要的护理服务,做好患儿术后康复的护理干预措施。在进行手术时,护理人员应当将抗生素以及多种急救药物进行准备,例如盐酸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在进行应用时,应当根据患儿的具体病症发展和个人体质进行药物用量调整。

在住院过程中,应当对患儿进行饮食干预强化,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儿的具体临床表现,搭配合理的膳食,使患儿的营养得到保证。而患儿出院后,护理人员可以对患儿家属进行一定的指导,使患儿家属能够在患儿的日常生活中,为患儿制作相应的营养餐,确保患儿的优质蛋白摄入,并且根据患儿的临床病症表现,对患儿的日常蛋白质摄入量进行调整;并且在对患儿进行日常饮食调节时,应当以低盐食物为主,注意维生素以及铁钙等元素的补充。

1.3 评价标准

记录所有患儿在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敷料渗血渗液、创口感染、水肿。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患儿的临床基础资料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或是SPSS19.0处理,其中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往往会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发育带来极大的影响。患儿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差、消瘦、多汗、吃奶时吸吮无力、喂奶困难、呛咳,平时呼吸急促,并且在患病过程中还会并发多种并发症[4]。从而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极大的威胁。将积极护理模式应用于日常护理中,能够吸收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报告和临床实践内容,从而为患儿提供最佳护理决策和服务,保证患儿的身心健康[5]。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研究结果说明,将积极护理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中,能够减少患儿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配合治疗工作的开展,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锦娣.健康教育运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0):149-150.

[2]张艳,张爱华.有关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术后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08):175-176.

[3]隋莹,张黎.护理干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经食管超声引导封堵治疗的影响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7):281-282.

[4]任亚爽,汤平,杨苗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中的健康教育分析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4):179.

[5]杜欣,郭宁,邱晶晶.健康教育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家长疾病认知度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04):87.

论文作者:孙妍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下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  ;  ;  ;  ;  ;  ;  ;  

积极护理对小儿先心病患者预后恢复的临床价值分析论文_孙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