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分析及防范效果论文_赵联杰, 马召阳

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分析及防范效果论文_赵联杰, 马召阳

滕州市级索中心卫生院 山东 滕州 277518

[摘要] 目的 探讨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以及防范效果。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门诊西药房出现的处方调剂差错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统计处方调剂差错率,分析差错类型与差错因素。结果 2015-2017年我院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共110例,2015、2016、2017年分别有49例、39例、22例,逐年呈下降趋势;其中调剂差错因素中药品包装相似占20%、药品名称相似占12.73%、药剂师对用药禁忌不熟悉占34.55%、同品不同规格占26.36%、患者与环境因素占6.36。结论 门诊西药房中需加强管理,优化电子处方系统,进而有效预防处方调剂差错的发生。

[关键词] 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防范效果

门诊西药房是医院对外的重要窗口,其调剂质量关系到患者用药安全。随着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西药房工作量也逐渐加大,由于门诊患者流动性较大,且涉及疾病较广泛,处方调剂稍有差错,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如何提高西药房调剂质量,降低调剂差错是目前各大医院所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我院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并探讨具体防范措施。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门诊西药房出现的处方调剂差错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资料基于《药剂科医疗差错、纠纷、事故登记本》。

1.2 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门诊西药房调剂的处方45210张,分析处方出现差错的原因,并统计数量差错、品种差错、用法与剂量差错、错发差错等。

2 结果

2.1 差错率 2015年-2017年处方调剂数为15000、15320、14890,其中出现差错共110例,2015年有49例,占44.55%;2016年有39例,占35.45%;2017年有22例,占2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调剂差错类型 数量差错有31例,占28.18%;品种差错有40例,占36.36%;用法与剂量差错有14例,占12.73%;错发差错有25例,占22.73%。

2.3 调剂差错因素 药品包装相似有22例,占20%;药品名称相似有14例,占12.73%;药剂师对用药禁忌不熟悉有38例,占34.55%;同品不同规格有29例,占26.36%;患者与环境因素有7例,占6.36%。

3 讨论

处方是职业医师或助理医师为患者治疗、预防疾病所开出的用药处方,由药学专业人员用于调剂调制的书面文件[2]。处方调剂包括收处方、审查处方、调配处方、核对处方以及发药的过程,若其中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将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3]。因此,若想提高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质量,需保证调剂的准确率,减少调剂差错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2015-2017年我院处方调剂差错共110例,2015、2016、2017年分别有49例、39例、22例,逐年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电子处方系统的实施能有效降低处方调剂差错率。电子处方是根据《处方管理办法》所设计的,其能避免临床医师出现书写错误的现象,且避免临床医师将患者临床诊断以及年龄等漏写,进而使处方准确性提高[4]。本研究结果中,数量差错所占比例为28.18%、品种所占比例为36.36%,故需对此方面进行改进,避免品种差错的现象出现。可以将品名在电子处方系统中区分开,归纳易出错的药品;还可将品名相似的药品分开定位放置,防止药品混淆的几率。另外,由于人为因素导致数量出现差错所占比例也相对较大,例如工作态度不严谨等,故需加强西药房管理,定期对西药房所有药剂师进行培训,分工明确,落实工作责任制,进而使药剂师压力减轻,减少处方调剂差错几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在出现差错的因素中,药剂师对用药禁忌不熟悉占34.55%,其原因可能与部分药剂师对药品不熟悉度,或个别责任心较差,极易受外界干扰,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还有部分药剂师对药品规格缺乏了解,例如头孢他定1.0g、头孢他啶0.5g等,其外包装较相似,导致药剂师出现调剂差错。需要求药剂师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处方审核员应具有药师以上技术职称;同时应加强对药剂师专业知识培训,使其充分掌握药品的剂量、用法、规格、用药禁忌等,进而避免将同一处方中药品的数量多发、少发等低级错误,提高处方药剂师调剂能力。

除上述措施外,品管圈活动的实施也至关重要。既往西药房管理中,主要由主任药师拟定解决措施,由初级药士、药师等人员执行。品管圈活动是全面品质管理的重要一环,将6-10个人组成一个圈,选定一个质量改善主题时通过运用各种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团队的力量,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维持与改善,使每位工作人员、科室以及患者获益[5]。另外,还能够营造愉快的团队氛围,进而达到集中、有效解决问题的目的。品管圈活动的实施使圈员自行找出工作中存在问题,并予相应的解决方法,进而培养药剂师意识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西药房所有药剂师参与管理的意识以及对管理的执行力提高,进而使西药房整体服务质量提升,降低处方调剂差错率[6]。

综上所述,在处方调剂差错中主要是由于医师、患者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故需从加强门诊西药房的管理,实施品管圈,对电子处方系统进行优化等方面进行干预,进而降低调剂差错率,提高处方调剂质量,进而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婷,陈迎平,张琳琳,等.自动化药房系统应用于我院门诊药房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药房,2016,27(19):2666-2670.

[2]杨文超,韩玲,李雨辰,等.某院门诊药房信息化药品调剂差错防范体系的建立与运行[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8):676-681.

[3]鲁萍,崔亮,刘晓霞.自动化药房药品调剂质量管理规范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药业,2017,26(4):72-75.

[4]任佳伟,陈红艳.改进医院信息化管理系统防范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探索[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12):1908-1911.

[5]陈丽娟,朱月梅,梁茂本.现行自动化调剂模式对门诊药房调剂质量控制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7,21(9):1720-1723.

[6]谭超,刘贵,何芳.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药业,2016,25(22):91-93.

论文作者:赵联杰, 马召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下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门诊西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分析及防范效果论文_赵联杰, 马召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