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临床疗效论文_肖童

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 422000

【摘 要】目的:观察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2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情况,按照脊髓神经功能进一步分级,采用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方式,进一步对手术疗效进行综合评价和结果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手术后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感觉功能评分分别是(91.38±19.20)分和(107.09±18.33)分,和患者在治疗前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感觉功能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采用联合入路手术方式治疗后,可以有效实现固定和减压治疗过程,提升手术疗效,促进患者术后及早康复和痊愈。

【关键词】联合入路手术;下颈椎骨折脱位;关节突绞锁;临床疗效

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发关节突绞锁在临床中发病原因分析后,主要是因为屈曲、牵张外加上旋转暴力后进一步损伤导致,受伤后经常会出现合并性损伤情况[1],对于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可能会引起瘫痪、死亡等,因此对于这类型损伤一定要及时的开展诊断和治疗工作,降低损伤,减少颈髓压迫,从而实现有效复位和固定治疗过程,彻底实现椎管减压处理,提升病椎高度恢复,实现颈椎序列重排,完成重建颈椎稳定性,这是治疗该类疾病的有效方式。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2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情况,按照脊髓神经功能进一步分级,采用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方式,进一步对手术疗效进行综合评价和结果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4年01月~2015年0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男18例,女10例。年龄21岁到69岁之间,平均年龄(41.12±1.00)岁。患者主要的致病原因是高空坠落、重物砸伤、车祸受伤等[2]。

1.2治疗方法

2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按照脊髓神经功能进一步分级,采用联合入路手术治疗方式,手术过程中持续完成颅骨牵引操作,先开展后路手术,之后再开展前路手术[3]

在后路手术开展过程中,等到全麻插管成功实施后,取俯卧位头颅架外固定后选取颈后路正中央切口位置,骨膜下剥离两侧椎旁肌,将患者的棘突,关节突以及椎板等充分暴露在视野中,这样就可以清晰的看到纹锁的关节突,之后向上、向下完成牵拉棘突操作,进一步对绞锁的关节突实施复位处理,将绞锁进一步解除后,必要情况可以将上关节突的尖部进行咬除[4],之后在上位颈椎椎板和下位颈椎椎板位置分别采用后路侧块螺钉固定处理,均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手术,椎板切除手术实施过程中,需要将两侧开槽处椎板内外皮质都进行完全有效的切除,之后椎板揭盖去除。

前路手术开展过程中,患者需要变换体位,选取仰卧位姿势[5],将患者的肩背部适当的抬高,患者选取左侧胸乳突肌内边缘斜切口,将损伤的椎体充分暴露在视野中,在受伤的椎体上下方安全放置牵开器,对其张力大小进行科学调节,这样就可以使得椎间丢失高度或者是颈椎的生理曲度都得到显著恢复,同时将相邻的颈椎间盘进行分开处理,之后采用钛网进行充填操作,完成植骨治疗过程,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术后对其且切口位置进行有效冲洗、关闭,前后路均放置引流管,保证整个手术治疗过程的顺利开展[6]。

手术过后两天内将引流管进行拔除,采用颈托保护方式,大约持续两个月到三个月之间,根据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控制好使用时间,术后一周、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以及一年等各个时间段分别拍摄X线片,对于一些康复情况复杂的患者可以同时拍摄CT等,进一步对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和认识,保证患者术后的良好康复。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在手术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感觉功能评分结果对比

治疗组在手术后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感觉功能评分分别是(91.38±19.20)分和(107.09±18.33)分,和患者在治疗前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感觉功能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2.2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分析

患者在手术过后,出现了1例声音嘶哑患者,1例咽喉部疼痛患者,1例神经根轴性病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1%。

3.讨论

联合入路手术开展过程中,很多方面需要引起重视和注意,在手术过程中,前路和后路手术的体位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患者的颈部屈伸一定要很好的加以控制,保证屈伸控制得当,同时在椎管没有完全打开之前,骨折的碎片可能会对患者的脊髓产生一定的压迫,一定要在处理骨折病症过程中一定要小心谨慎,一旦接触到硬膜的骨块游离后,需要采用骨膜剥离器,向背部外侧提掀椎旁肌,避免骨折块发生下陷情况,这样可以降低手术难度,提升手术成功实施率。同时在后路手术过程中,需要将患者的椎旁肌肉准确分离,将突关节充分暴露在手术视野中,避免椎动脉出现出血情况,复位过程中一定要有效的进行复位处理,促进关节突的良好恢复,避免引起继发性神经损伤情况,促进患者及早康复。

因此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采用联合入路手术方式治疗后,可以有效实现固定和减压治疗过程,提升手术疗效,促进患者术后及早康复和痊愈。

参考文献:

[1]李鹏,雪原,王沛等.后前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双侧关节突绞锁[J].中华骨科杂志,2011,31(1):34-38.

[2]兰秀夫,郭庆山,骆晓峰等.Ⅰ期前后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J].创伤外科杂志,2006,8(6):505-507.

[3]刘加元,李业成,刘守正等.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J].山东医药,2013,53(43):44-45.

[4]吴占勇,王少锋,魏运栋等.经椎旁肌入路复位联合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22(10):954-956.

[5]安平江,邓进,郑小罕等.联合入路法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36例[J].贵州医药,2015,(3):219-221.

[6]陈科.新型颈椎牵引复位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初步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2.

论文作者:肖童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0

标签:;  ;  ;  ;  ;  ;  ;  ;  

观察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临床疗效论文_肖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