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高原病的诱因及临床特点,总结其诊治经验并结合有关文献就该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问题进行讨论。方法:对276例急性高原病患者的发病情况、诊治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3例急性高原反应经就地休息、吸氧等治疗得到缓解;25例高原肺水肿和8例高原脑水肿经现场紧急处理后下转至海拔2800m治疗后痊愈;其中6例高原肺水肿和2例脑水肿患者下送至平原继续治疗。结论:因快速进入高原、上呼吸道感染、劳累易诱发急性高原病的发生,吸氧、利尿、脱水等治疗措施有效,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及时后送在急性高原病的防治中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急性高原病;临床特点;治疗;预防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auses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acute high altitude disease,summarize it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 and discuss the diagnosis,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the disease in connection with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Methods: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 of 276 patients with acute altitude disease. Results:243 cases of acute altitude disease were alleviated by treatments of resting and inhaling oxygen. 25 cases of 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and 8 cases of 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were transferred immediately to the altitude of 2800m after an emergency treatment,wherein Six cases of 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and 2 cases of 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 were sent to the plain to continue treatment. Conclusion:it’s easy to induce acute high altitude disease by rapid entry into the plateau,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fatigue,the treatment measures such as oxygen absorption,diuresis and dehydration are effective,it plays a key role in active prevention,early detection and timely evacuation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disease.
Keywords acute high altitude disease;Clinical features;Treatment;prevention
急性高原病是易发生于海拔3000 m以上高原高寒低氧环境中的一种特发病,包括轻急性轻症高原反应和急性重症高原反应,后者又可分为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目前诊断依靠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高原医学会议诊断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部为平原部队,全建制426名官兵长途铁路运输进驻平均海拔4100m基地驻训28天后再转入平均海拔4500m至4800m高原进行训练,卫生机构伴随保障,现将保障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l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男性官兵,年龄(16~35)岁,平均23岁。所有官兵上高原前体检报告均正常。部队从海拔300m的驻地历时3d到达2800m中转站,未作休整急进平均海拔4100m基地驻训28天,后再转入平均海拔4500m至4800m高原训练30天。官兵于出发前1天开始口服抗高原反应药物。急性高原病大多发生在进驻高原后的(1~15)d内,其中第(2~7)d最多,表现为急性高原反应243例(占57.0%)、高原肺水肿25例(占5.87%)、高原脑水肿8例(占1.88%),其中高原肺水肿合并脑水肿6例(占1.41%)。
1.2发病诱因上呼吸道感染73例(26.45%),劳累58例(21.01%),无明显诱因145例(52.54%)。
1.3诊断依据所有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高原医学会议诊断标准。
1.4临床症状大部分患者患有头痛、胸闷、气短,部分恶心、呕吐、腹胀、口唇轻度发绀,肺水肿患者出现静息性呼吸困难、咳嗽;肺部可闻及湿性罗音,多位于双肺下部,未能提供胸部平片检查;伴有脑水肿患者除以上表现外还有以下症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偶伴有轻度的意识障碍,患者均未出现脑膜刺激征或锥体束征阳性。
1.5辅助检查对疑似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患者后送至当地驻军医院就诊。行胸部X射线检查:肺水肿患者肺部可见肺纹理增多、增粗,肺野呈不同程度的点片状或斑片状高密度阴影,血常规检查:血象增高有14例,余患者结果正常。对脑水肿的患者行头颅CT检查示大脑可见不同程度弥漫性密度降低。
2治疗
诊断为急性高原反应的给予休息、低流量吸氧,头痛明显者口服去痛片或布洛芬缓释胶囊,胸闷明显者给予高原康药物治疗;高原肺水肿的患者全部下送至海拔2800m的医疗机构救治,途中保证充分的氧气供应,救治过程中绝对卧床休息,给予吸氧、抗感染、激素、适度利尿及对症治疗;高原脑水肿患者采取绝对卧床休息,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甘露醇脱水,静脉给予地塞米松,抗感染治疗等。
二、结果
急性高原反应患者经就地治疗后症状很快得到缓解;25例高原肺水肿患者和8例合并高原脑水肿患者经下送至2800m驻军医院治疗后治愈出院;6例高原肺水肿患者和2例脑水肿患者在症状好转后下送至平原,无一例死亡病例。
三、讨论
在高原地区急性高原病发病快,特别是高原肺水肿作为病情急、病情进展迅速且可完全治愈的一种病情危险的内科急症,早诊断、早治疗,早期有效的以氧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是起关键作用。长期居住于平原地区,首次入住高原,大多数会有轻度高原反应,我们采取的首要措施是就地休息,给予止痛药、止吐、高原康、低浓度间断吸氧等对症治疗,并且严密关注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未见缓解或加重,就需要警惕向高原肺水肿或者脑水肿的转化。通常在进入高原后的最初一周内不宜过度劳累,同时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在这段时间内高原肺水肿发病率最高。高原肺水肿的治疗原则为早期发现,对可疑的早期病例及时进行干预,严格卧床休息及充分氧疗。药物的运用主要是降低肺动脉高压,减少肺血容量,降低肺血管阻力,改进肺循环,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我们根据高原康的成分(氨茶碱0.2g、地塞米松1.5mg、呋塞米0.02mg)自行配置,对可疑患者进行积极干预。对高原肺水肿患者除药物治疗外还应给病人精神安慰,解除顾虑与恐俱,使病人安心休息,应随时观察生命体征,肺水肿早期在积极的干预下一经过1 -3 d 可脱离危险,7-10 d 可痊愈且无后遗症。但并不代表此病不会复发,相反复发率较高,所以在治愈之后更要加强预防。如出现嗜睡、神态恍惚、剧烈呕吐等症状,要考虑病情向高原脑水肿发展,高原脑水肿的发病率虽不及高原肺水肿高,但起病急骤,病情危重,病死率高,是高原病防治中的难点和重点。一旦出现此种迹象,应立刻将患者后送至有条件的医疗点治疗。在高原地区的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应尽可能争取时间低转,此种做法有利于病情缓解。
总之,对高原病的救治应严格遵循:“及时、准确、高效” 的原则,即及时发现,准确诊断,高效救治。必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尤其是在高海拔区要尽早、尽快、及时、按不同类型进行分级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高原医学学术讨论会.我国高原病命名、分型及诊断标准.高原医学杂志,1996,6(1):2~4.
[2]殷作明,曹鹏冲.高原驻训健康指南[M].第1版.拉萨:西藏卫生出版社,2016:201-243.
[3]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论文作者:黄春平,张习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3
标签:高原论文; 肺水肿论文; 患者论文; 脑水肿论文; 病情论文; 官兵论文; 症状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