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的种植_白芷论文

白芷的种植_白芷论文

白芷的栽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白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白芷,又名香白芷。以干燥根入药,具祛风散湿、消肿、排脓、止痛之功能。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2.5米。根粗大,长圆锥形,有香气。茎粗大,圆柱形,常带紫色,有纵沟纹。花期6—7月,果期7—9月,种子寿命1年。

白芷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喜阳光充足的环境。秋播当年为苗期,第二年为营养生长期。

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白芷根深,宜选土层深厚、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种植,亩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作基肥,深翻30厘米,耙细整平,作成1.5米宽的平畦。二、繁殖。用种子繁殖,多采用直播。秋播于9—10月,条播按行距35厘米开浅沟播种;穴播按穴距(15—20)×30厘米开穴播种,播后盖薄土压实,15—20天出苗,亩用种条播2公斤,穴播1公斤。如播种前用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喷洒在种子上,搅拌,闷润8小时左右,再播种,能提早出苗和大大提高出苗率。

三、田间管理。1.间定苗。翌春苗高5厘米左右开始间苗,一般进行2次,苗高15厘米定苗,条播按行距12—15厘米定苗;穴播每穴苗壮苗1—3株。同时除去特大苗,以防早抽薹。2.中耕除草。间苗时结合中耕除草,第一次只浅松表土,以后逐渐加深。待植株封行后,停止中耕。3.追肥。追肥3—4次。于间苗、定苗后和封行前进行,以腐熟人粪尿、饼肥等为主,先淡后浓,最后一次封行前追肥后,及时培土,以防倒伏。4.排灌。播种后应保持畦面湿润,以利出苗。定苗后应少浇水多中耕,促根部向下生长。雨后注意排

水。5.病虫防治。斑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应清除病残组织,集中烧毁;发病初期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多抗霉素100—200国标单位喷雾。

四、采收。白芷播种后第2年8—9月茎叶枯黄时即可采挖。挖取根部除去泥土,切去侧根和残留叶柄,晒1—2天,再按大小分别晒干。

五、留种。1.原地留种。即在收获时,留部分植株不挖,翌年5—6月结籽后,收种。此法所得种子质量较差。2.选苗留种。在采挖时选主根直、中等大小的无病虫害的根作种根,按株行距40×80厘米开穴另行种植、斜栽,每穴栽种根1株,覆土5厘米,9月出苗后加强除草、施肥、培土等田间管理。第二年5月抽薹后培土防倒伏。7月后待种子变成黄绿色时,选侧枝上结的种子,分批剪下种穗,挂通风处阴干,轻轻搓下种子,去杂后置通风干燥处贮藏。主茎顶端结的种子易早抽薹,在开花时就打掉。

联系电话:025-5408346

标签:;  ;  ;  ;  

白芷的种植_白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