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知识与第二语言听力理解关系的研究_词汇量论文

词汇知识与二语听力理解关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听力论文,词汇论文,关系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引言

词汇是二语习得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把语言能力比喻成一座大楼,那么词汇知识就是其中的建筑材料。许多研究表明,词汇知识是阅读理解的重要影响因素(Laufer 1992;Hu & Nation 2000;Mecartty 2000;Qian 2002等)。但到目前为止,很少有研究探讨词汇知识与听力理解,特别是与二语听力理解的关系。

听力理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包括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并行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需要听者利用言语知识从识别语音开始,辨认词汇,通达词义,形成命题,逐步实现对句子和篇章的理解。自上而下的加工则需要利用非言语知识(如语篇知识、背景知识、图式、推理等)在较大的层面对信息进行整合加工,从而积极构建语篇的情境模型。由此可见,词汇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听者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同时还要通达词汇在上下文中的意义。

一般认为,词汇知识包括广度知识和深度知识两个方面。词汇广度知识指学习者能够了解多少词的常用含义,通常用词汇量来表示。词汇深度知识反映的是词汇知识的质量,即对词汇的了解程度。关于词汇深度知识的界定,Nation(1990)的理论最具代表性。Nation认为外语学习者如果要在词汇使用方面达到母语程度,必须掌握形式、位置、功能和意义4大层面以及发音、书写、句法特征、搭配、使用频率、得体性、概念意义和词间联想8种知识。他同时认为,词汇知识类型又有“接受性”(receptive)和“产出性”(productive)词汇之分,“接受”意味着能够理解,而“产出”指的是能够使用。由此可见,Nation的理论不仅强调词汇知识掌握,而且注重词汇知识运用。

2.问题提出

已有研究表明,词汇广度知识是二语听力理解的基础。例如,Bonk(2000)在对日本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研究中发现,词汇认知量只有达到90%以上,短文听力理解才能取得好成绩。Schmitt(2008)的研究表明,95%的词汇认知量是听力理解成绩优秀的保证。而Nation(2006)与Staehr(2009)的研究发现,要成功理解由口语文本组成的听力材料,词汇认知量必须达到98%。由此可见,至少90%以上的词汇认知量是听力理解成功的保证。

对于词汇深度知识与听力的关系,已有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Staehr(2009)以115名英语为外语的荷兰学习者为受试,通过词汇水平测试、词汇联想测试、剑桥英语考试中的听力测试分别考查受试词汇广度知识、词汇深度知识和听力理解水平,探讨了词汇知识与外语听力理解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词汇广度知识和深度知识与外语听力能力显著相关。词汇广度知识能预测听力分数49%的差异,词汇深度知识纳入回归模型后,二者对听力差异的预测量为51%。Mecartty(2000)考查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对阅读、听力的作用,发现词汇知识、语法知识同听力、阅读能力显著相关;然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只有词汇知识能够解释听力理解间的差异,解释量为13%。徐震(2009)考查了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词汇知识与听力理解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词汇广度知识与听力理解显著相关,而词汇深度知识与听力理解并不显著相关。

虽然已有研究的实验材料和受试各不相同,但关于词汇广度知识与听力理解的关系,它们的结论较为一致。只是在词汇深度知识与听力理解的关系上,已有研究的结论仍然存在分歧,需要进一步考查。再者,标准的听力考试,如托福考试及国内大英四级考试、英专四级考试等通常包括对话理解、短文理解等部分。以往的研究通常只采用其中某个部分(如Mecartty 2000)或将各部分分数相加作为听力理解分数(如Staehr 2009;徐震2009)以分析词汇知识与听力理解之间的关系,缺乏对词汇知识与听力理解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探讨。针对以上不足,本研究将探讨如下问题:

(1)词汇广度知识、词汇深度知识与英专四级考试听力理解总分及各部分分数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2)词汇广度知识、词汇深度知识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解释英专四级考试听力理解总分及各部分分数的差异?

3.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北京某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二年级(2008级)237名学生,其中男生185名,女生52名,平均年龄19.5岁。

3.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词汇广度知识测量工具为Nation(1990)编制的“Vocabulary Levels Test”。该测试题目为同义词选择题,共分2000词汇、3000词汇、5000词汇、学术词汇和10000词汇5个水平。每个水平包括10组题目,每组题目要求从6个备选单词中选出与给定的3个单词意思最为相近的单词。词汇深度知识测量工具为Laufer和Nation(1999)编制的“Productive Levels Test:Version A”。该测试题目为填空题,与词汇广度知识测量工具一样分为5个水平。每个水平包括18个题目,每个题目由缺少了一个单词的句子组成,要求根据给出的前3个字母填出单词的正确形式,拼写、单复数、时态错误均不得分。

听力测试采用2002年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听力部分。试题分别包括听写、对话理解、短文理解和新闻理解4个部分。听写部分为15分;其他3部分均为单项选择,每部分各10道题,每题1分。听力总分为45分。

3.3 数据收集与分析

词汇测试在2010年2月下旬由08级9个班的基础英语教师施测,一周内完成,测试前对测试教师进行了培训。测试时先进行词汇深度知识测试,再进行词汇广度知识测试,时间为60分钟。

听力测试在2010年3月的第一周完成,测试时间为35分钟。听写部分由两位教师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评分者一致性信度为98.7%。

测试的数据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和分析。

4.研究结果及讨论

首先,分别对两种词汇知识测量工具进行信度检验。词汇广度知识测量工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82和0.80,而词汇深度知识测量工具的这两个信度系数分别0.76和0.82。由此可见,两个测试工具具有较高的信度。

表1分别列出了英专四级考试听力各部分得分及总分、词汇深度知识和词汇广度知识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分和标准差。从表中可以看出,与听写、对话和短文理解部分相比,新闻理解部分分数较低。新闻报道是一个特殊的语域,具有独特的语篇和语体,词汇覆盖面较广。大多受试都反映这部分对他们来说难度非常大。在词汇方面,受试群体的词汇广度知识量约为5775个,基本上达到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规定的认知词汇量5500-6500的要求。《大纲》要求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能正确使用的词汇需达到3000-4000,然而受试群体的词汇深度知识量平均只有2843个,还没有达到要求。通过查阅学生的词汇深度知识测试试卷发现,学生在词汇使用上存在着两方面问题:单复数、时态、语态等语法错误多,拼写错误较多。此外,此次测试在2月份进行,第二学年还没有完全结束,学生词汇量还有待增长,这也是词汇深度知识量没有达到《大纲》要求的原因之一。

4.1 研究问题(1)

表2呈现的是词汇广度知识、词汇深度知识与听力理解及其各部分分数之间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首先,专四听力各部分分数之间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在0.18到0.27之间。相关程度不高说明测试各部分之间虽然具有同质性,但各自考查的内容不同。第二,由于总分由各部分分数相加而得,各部分分数与听力总分之间都达到了中度相关,其中听写分数与听力总分之间存在高度相关(r=0.81)。这说明,在专四听力考试中听写与听力理解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了继续深入探讨听力理解各部分分数与总分之间的关系,以听写、对话、短文和新闻理解为自变量,以听力理解总分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听写首先进入回归模型,能够解释听力总成绩差异的66%,新闻、短文和对话依次进入模型,解释量分别增加了18%、9%和7%。听写和新闻理解加在一起能解释84%的听力理解总分差异。这表明受试这两部分的分数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了听力理解总分的差异,并且受试间听写分数的差异最大。这一点从表l也可以看出,听写和新闻理解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相差较大,分别为13分和8分。第三,词汇广度知识、词汇深度知识之间也达到了中等相关的程度(r=0.67)。这说明两种词汇能力测试之间既有同质性,又考查了不同的能力。最后,词汇广度知识、词汇深度知识与专四听力理解各部分分数及总分之间显著相关。这说明词汇知识能力越强,专四听力考试得分越高。其中,两种词汇知识与听写(r=0.53,0.45)、听力总分(r=0.52,0.46)之间达到或接近中等相关程度。结合表3、表4可以看出,词汇广度知识和词汇深度知识在听力理解和听写中起着重要作用。

4.2 研究问题(2)

4.2.1 词汇广度知识、深度知识对听力理解总分差异的解释量

为了考查两种词汇知识对听力理解总分差异的解释量,我们以词汇广度知识和词汇深度知识为自变量,以听力理解总分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词汇广度知识(F=87.17,P=0.000<0.001)和词汇深度知识(F=48.80,P=0.000<0.001)都进入了回归模型。表3呈现的是词汇广度知识和深度知识对听力差异的解释量。词汇广度知识能够解释听力理解总分27%的差异;当词汇深度知识进入模型时,解释量增加了2%。二者对听力理解的回归方程模型为:Y=20.82+0.001+0.001,再一次证明词汇广度知识、词汇深度知识,特别是词汇广度知识对听力理解的重要性。

4.2.2 词汇广度知识、深度知识对听力理解各部分分数差异的解释量

为了考查词汇知识对听写分数差异的解释量,我们以词汇广度知识和词汇深度知识为自变量,以听写分数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词汇广度知识(F=85.97,P=0.000<0.001)和词汇深度知识(F=47.73,P=0.000<0.001)都进入了回归模型。从表4可以看出,词汇广度知识能够解释听写分数差异的24%。当词汇深度知识进入回归模型时,二者共同解释了听写分数差异的26%。二者对听写的回归方程模型为:Y=3.54+0.001+0.0004。由此可见,在听写部分,词汇广度知识的作用至关重要,但词汇深度知识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为了考查两种词汇知识对对话、短文和新闻理解3部分分数差异的解释量,我们以词汇广度知识和词汇深度知识为自变量,分别以对话、短文和新闻理解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词汇深度知识对各模型的解释量不显著,因此采用强行进入的方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话、短文、新闻理解的多元回归模型都成立,其回归模型的方差分别为(F=10.76,P=0.001<0.05;F=20.64,P=0.000<0.001;F=14.02,P=0.000<0.001)。如表5所示,词汇广度知识对3部分成绩差异的解释量分别为6%、8%和6%,这表明了词汇广度知识对对话、短文和新闻理解的重要性。

词汇量是听力理解成功的基础。词汇广度知识对听力理解的重要性已经被很多研究所证实(Bonk 2002;Nation 2006;Schmitt 2008;Staer 2009)。我们的研究同样表明,词汇广度知识与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听力理解总分及其各部分分数之间显著相关,而词汇广度知识与听力理解总分和听写分数之间的相关达到了中等程度,分别为0.52和0.53。回归分析的结果也表明,词汇广度知识对听力总分、听写、对话、短文和新闻理解部分的解释量分别达到了27%、24%、6%、8%和6%,再一次证明了词汇广度知识对听力理解的重要性:首先,一定的词汇量是听力理解成功的基础。在听力理解过程中,一两个重要单词的不理解可能会导致听者对整篇文章理解的偏差和失误。听力理解中听者接收的是连续语音流,但由于短时记忆容量的限制,致使其往往不能像在阅读理解中那样仔细回溯分析,因为这样做可能会错失后面更多的信息。第二,听者必须能够对词义达到自动加工,即听到一个单词后能够立即通达词义,才能成功地理解句子和篇章的意义。对于听写部分来说,词汇量同样是正确理解和准确输出的基础。这是因为即便听者能够通过发音准确辨认某个单词,如果对这个单词没有印象或者印象不深刻,也不能保证将其准确地拼写出来。所以,听写分数接近1/4的差异来自于词汇广度知识。

Staehr(2009)的研究表明,词汇广度知识能够解释听力理解差异的49%。但Mecartty(2000)的研究发现,词汇知识能够解释听力理解差异的13%。而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词汇广度知识对听力理解差异的解释量为27%。结论的不一致是由不同的受试和测量工具造成的。在Staehr(2009)的研究中,受试是以英语为外语的高水平丹麦学习者,其中的40%在英语国家至少学习过5个月时间;词汇广度知识测试使用的是Schmitt等(2001)编制的“Vocabulary Levels Test”,要求选择给定单词的词义;词汇深度测试工具是以Read(1993)的“Word Associates Test”为模板编制的,要求选择与给定单词有联系的选项。在Mecartty(2000)的研究中,受试是以西班牙语为外语、英语为母语的大学第四学期学生;词汇测试使用的是词汇联想和反义词测试。本研究受试为英语专业二年级第二学期学生,词汇广度测试是选择同义词,而词汇深度知识测试是运用正确的形式填空。通过对比分析这3个研究发现,除了测试工具不同外,英语熟练程度可能是导致结果不一致的重要原因,这可以作为以后研究的主题。虽然3个研究的结果在听力理解差异的解释量上有所不同,但词汇广度知识对听力理解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

词汇深度知识与听力理解总分及其各部分分数之间显著相关。其中,词汇深度知识与听力理解总分和听写分数的相关分别为0.45、0.46,接近中等程度。由此可见,词汇深度知识对听力理解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词汇广度知识和词汇深度知识是词汇知识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这种关系从表2就可以看出,二者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7。词汇广度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决定了听者能够听懂多少内容;而词汇深度知识则决定了听力理解的精确性和深度。听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词汇语音意识,通过语音意识辨认单词,再加工单词或词组的意义,然后将词义联系起来加工形成命题,这些过程分别包含语音、意义、搭配、句法等词汇深度知识的运用。因此,尽管测试工具不同,我们和Staehr(2009)的研究都表明,词汇深度知识对听力理解差异的解释量都为2%。

词汇深度知识能够解释听写分数差异的2%,这是由听写的性质所决定的。听写不仅要求听者理解篇章内容,还要根据理解进行输出。词汇深度知识决定输出的质量。在听写中,每个实义词的拼写错误会被扣0.5分,而单复数、时态、语态等方面的错误则被扣0.25分。因此,词汇深度知识包括正确的拼写和语法形式都是听写得分的保证。而在短文、对话和新闻理解这3部分,只需要通达词汇意思、理解篇章意义就可以了,词汇深度知识所起的作用就不像它在听写中那么重要。

徐震(2009)在探讨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知识与听力理解关系的研究中发现,词汇深度知识与听力理解之间的相关并不显著。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该研究采用的词汇深度知识测试工具是白丽梅(2002)以英语专业学生为受试编制的词汇联想测试,这一测试工具的适用对象为英语专业学生。实验工具的选择问题可能导致了其研究结果的偏差。

诚然,除了词汇广度知识和词汇深度知识这两个因素以外,二语听力理解影响因素还有很多,如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情绪、动机、注意等。由于时间、人力等方面的限制,本研究只考查了词汇广度知识和词汇深度知识这两个重要因素。以后的研究可以将其他因素包括进来,从而更全面深入地探讨各因素对听力理解的作用机制。

5.结论及教学启示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词汇广度知识、词汇深度知识与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听力理解总分及各部分分数显著相关;(2)词汇广度知识能够解释英专四级听力理解总分及各部分分数的差异;(3)词汇深度知识只能解释听力理解总分及听写分数的差异;(4)听写和新闻理解,特别是听写分数的差异是听力理解分数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

本研究的结论对英语听力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英专四级听力理解分数27%的差异来自于词汇广度知识,它对听力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听力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借助已有的研究使学生清楚词汇量对听力理解的重要作用,并且通过实例演示使学生明白只有对单词词义形成自动化加工,听力理解才能达到熟练水平,而词义的自动化加工源于反复接触语篇中的单词。在听力材料特别是新闻听力片段中,一些单词具有特定的涵义。这就需要学生不仅要多听多练,同时要总结新闻词汇的特定涵义。第二,词汇深度知识对听力和听写同样重要,这要求学生在掌握一定词汇量的基础上,还要熟悉单词的拼写和语法知识。从词汇深度知识测试不难看出,学生在这两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缺陷。最后,听写和新闻理解分数,特别是听写分数的差异是听力成绩产生差异的根源,二者能够解释听力理解分数差异的84%。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增加听写和新闻听力的练习频率,同时养成听写检查和修改错误的良好习惯。通过广泛练习,学生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扩展词汇量和词汇深度知识,切实提高听力水平。

标签:;  ;  ;  ;  

词汇知识与第二语言听力理解关系的研究_词汇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