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分析论文_杭辉

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分析论文_杭辉

身份证号码:61012519860102xxxx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网工程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输电线路基础是电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保证我国电网系统稳定发展的基础。分析输电线路技术在勘探、设计、施工以及运行修复等阶段的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输电线路;基础设计;特点

输电线路的设计是一门基础科学,而220KV输电线路的设计是电力工程设计非常重要组成的部分,输电线路一直以来都是担负着分配及输送电能的任务,并且联络着每个变电站及发电厂使之有效地运行,而外部的环境对其的影响非常大。而输电线路的基础是线路工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它是确保电网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的基础,文章旨在探讨输电线路基础设计在勘测、设计、施工和后期维护等方面的特点。

1输电线路基础设计的类型

1.1软土地基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地质类别差异很大。有些地区的土质为软土,在这种土质上建筑,所建的输电线路地基叫做软土地基。这种地基一般有灌注桩、扩展式和大板式3种基础。其中扩展式基础计算起来简单,不过工程对土方开挖以及配筋的要求很高,且其占地面积很大,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搬运材料困难的问题,使得灵活施工率明显降低;大板式基础施工的成本相对比较大,施工设计的内容比较广泛,施工较为复杂,特别是施工过程有很多软弱地基的情况下会影响施工的质量,使得施工的难度增大,其质量自然难以有保障;灌注桩这种基础的造价相对较高,且施工的质量不容易控制。

1.2冻土地基

线路基础工程在不同的地方,其施工的材料、工艺和地基的判断方法都有一定的区别。其中冻土地基大约占全部国土的1/5左右,主要原理是由于冻土在融合及冻结的条件下,力学性质常常有所变化,与之相应的强度指标、地形特点和地面构造亦随之出现变化。在冬天里最容易发生安全隐患,冻胀和融沉是冻土发生隐患的最常见的形式,常从结构措施方面予以防治。按照所在地的气候特点,考虑施工的需要,一般运用排水隔水法、物理化学法和换填法等方式对冻土地基予以处理。

1.3黄土地基

黄土地基线路工程常见的有三个类型,分别是开挖式、刚性台阶以及掏挖。在软土相对比较厚的位置,大多利用桩基穿越软土层进行处置。但是对于刚性台阶会出现受力不均匀的情况,施工材料就会被浪费,工程造价高。随着发展这种方式很容易被废弃;而对于掏挖基础的模型应用的比较广泛。

2输电线路基础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地形地质勘测

选择线路路径与勘察线路是整个设计当中的关键,在偏远地区,因为需要勘测的点比较多,而勘测人员本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又良莠不齐,勘察技术存在差距,因此对于线路塔位的地质情况的勘测精细化也存在差距,例如,某些地段处于高斜坡、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很容易出现滑坡。因为塔基所处的地形特点比较特殊,对原有地貌又缺少对应的防护措施,所以在地形地质勘测当中用到的岩土鉴定方法、手段就需要进行改进。

2.2工程施工

在线路经过的山区及软土地带的山坡、沼泽、河滩等地区,大型施工工具无法进行施工现场,施工设备、材料运输以及开挖基础都十分困难,很多线路当中有较多相同的塔型,但是他们的基础形式因为土质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大多数的线路杆塔通常是位于高山、荒野等人烟稀少的地方,因此施工环境和施工特点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

2.3基础设计

输电线路基础工程在较长时间段内使用传统的安全系数设计法是不合理的。在软土质地区,线路杆塔的基础设计不仅需要满足一般杆塔的设计要求,还需要满足杆塔的倾斜度、塔基沉降量等要求,因为之前的研究当中存在很多的不足,导致软土质地带的杆塔基础设计水平比较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软土地基当中不管是用灌注桩改是大板式基础都会导致很多的问题,同时造价也比较高,质量不容易掌控,施工复杂,用到的钢筋材料也比较多。

3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要点

3.1重视铁塔基础的细节检查

要想保证整个的工程质量,除了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办法,选用合适设计类型外,还必须充沛关注到每个根底设计存在的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有用的查缺补漏,促进整个工程设计的完善。例如,在实践的铁塔根底设计过程中要细心地检查在对地基的承载力计算时,实践的数值是否控制达到了的80%以内的;对地基的对上层的荷载才能是否进行了充沛的测试,是否充沛考虑到了地基的沉降问题;对根底结构的设计是否充沛考虑到了的结构全体的安定性而对地基进行了杰出的加固处理。

3.2杆塔基础设计要点

杆塔基础分为电杆基础和铁塔基础,其形式应根据杆塔形式、沿线地形、工程地质、水文以及施工、运输等条件进行综合考虑确定。输电线路采用的基础类型,按其承载力的特性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大开挖”基础类,这类基础具有施工简便的特点,是工程设计中常用的基础形式。掏挖扩底基础类,这类基础具有节省材料、取消模板及回填土工序、加快工程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等优点。岩石锚桩基础类,这类基础由于充分发挥了岩石的力学性能,从而大量的降低了基础材料的用量,特别在运输困难的高山地区更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3.3直柱式大板基础设计要点

该基础型式一般情况下可适用于平地区内所有的自立式铁塔。其特点是按土重法计算,主柱预埋底脚螺栓,铁塔通过底座板和底脚螺栓与基础相连,底板做成柔式大板,板的上部与下部均配置钢筋。其优点是:施工较斜插式基础方便,对特殊的地形可采用全方位不等高基础,从而减少降基和土石方的开挖,属于环保基础。

3.4做好施工细节的掌控和提升

施工细节的掌控和提升也是施工管理中需要重视的一项重要措施。就输电线路的施工实践来看,细节掌控不到位往往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所以在施工管理中,出于安全的需要,需要对施工各个环节的细节进行分析和检查,一方面是了解细节和工程安全的相关性,另一方面是了解细节和施工措施的匹配性。通过这二者的分析,将细节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突显出来,并根据突显的重要性进行针对性的控制,这样,细节的影响控制效果提升,其对于工程的安全影响会降低。

3.5输电线路基础整体移位

输电线路基础的整体移位这一方案本身的工期短、停电损耗小,同时投入成本较低。移位的传统方式是在原塔杆基础附近建立一个新的塔杆代替旧塔,该方式系统耗费较大的劳动力,而且需要投入高额的费用,对用户的正常用电造成影响。而整体移位是不需要拆除旧塔的基础,直接将原塔进行平移并安装到新浇筑的基础上。该方式实行的原理是塔的重心不易发生改变,进而能够保证塔的移动是安全可靠的。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的整体移位需要在移位之前精确的测量出安全距离,进而避免弧垂变化对塔位移的安全距离产生影响。

结论

总之电力工程的位置在社会发展当中具有重要位置,输电线路工程基础作为线路的核心更具重要含义。在输电线路当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确保线路工程基础的设计、施工以及各个环节能够安全、稳定的开展,为输电线路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启收.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1).

[2]田海刚,王雷,李娟.输电线路混凝土板式基础设计优化研究[J].建筑科学,2018(01):67-70.

[3]刘智超.浅议山区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及处理方法[J].大陆桥视野,2018(24):143-144.

[4]李霄霄,邱明涛,方东庆.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4).

论文作者:杭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  ;  ;  ;  ;  ;  ;  ;  

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分析论文_杭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