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用电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供电所的运行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供电所安全管理模式的建设也成为了当前需要尽量解决的问题之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够对事故起到良好的防范效果,确保供电所的安全生产,在管理中不断进行创新,使得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能够促进供电所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进步。基于此,本文对新时期提高供电所安全水平的管理措施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新时期;供电所;安全水平;管理措施
1、供电所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大多数供电所的职工由于文化程度较低导致其没有意识到电力生产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且缺失一定的安全管理能力,大多职工在作业都是凭借的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不认同正在实施的安全管理工作,认为经验胜于一切,安全管理只是增加工作负担,因此违章操作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在思想上没有认同,必然行为也不会到位,也就导致供电所的安全管理工作一直停滞不前。
1.2 安全管理流于形式
班组现场监督与管理只是浮于表面,做形式给领导看,没有得到切实的落实。只有当上级领导来进行安全管理检查时,才会应付一下。并且班组安全管理没有条理,经常漏洞百出,也致使安全管理资料不够严谨科学,一旦要进行安全管理检查时,势必发现非常多的问题。基层供电所会经常性的违章生产,并且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以及不能够深入的对其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存在走过场现象,也就导致许多潜在的安全问题不能及时的被发现,被解决。
1.3 安全职责履行不到位
就目前而言,基层供电所在职的全职安全职工人数比较少,很多安全管理工作都是由其他员工担任。这些员工往往有许多繁杂的工作要处理,自然而然不能将全部工作时间都投入到安全管理作业中去。与此同时,生产职工和安全检查职工的福利工资几乎相同,但安全检查职工的责任却更大,导致工作心理压力也比较大,从而使得安全检查职工的工作热情与主动性有所下降,更严重的是会造成电力公司安全检查职工大量离职。
1.4 人员技术水平偏低
安全意识不强,人员技术水平偏低,自然也使得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不到位,职工也会长期性违章操作,例如不挂牌、作业时不带绝缘手套以及不着绝缘靴、不使用两票等等危险的作业习惯,严重的危害职工的生命安全。
1.5 安全管理缺乏创新意识
员工存在“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的错误思想,对工作缺乏热情。职工很少或几乎不会进行工作总结,工作总结可以让职工学习、改进、创新并提出能够更好的作业模式或是方式。若是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模式,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2、新时期供电所安全水平的管理措施
2.1 强化供电所人员的安全意识
为了保障安全生产作业能够顺利的开展,要从组织和制度上全方面来提高基层供电所职工的思想认识。因为能够顺利开展安全生产作业的基础是要转变职工的思想,让职工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作业的重要性,让职工知道在电力生产作业中任何一环节,任何时间都不可以有一点点的松懈和偷懒。要让职工意识到“安全作业胜于一切”,为职工树立“安全是员工最大的福利”的安全意识,要让职工在作业时候从头到尾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供电所人员在生产工作过程中,需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安全作业习惯,这一点非常重要;上级领导则要加强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下级员工的职责分工。保障组织措施、技术措施以及安全措施能够一步到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大力推广安全绩效考核制度
为了保障基层供电所有效的安全管理,需要从电力生产的实际出发,对职工的工作开展一周或每月一次的工作确定,作为计算安全管理工作内容的基础。制定每项安全管理工作内容,明确每项工作内容的评分标准,再由上级领导进行评分,考核形式不必太过于严肃,可以添加一些趣味性的考核标准,以此提供职工的主动性和热情。
2.3 奖罚分明、以点带面
上级领导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考核,对于职工在考核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违章操作行为,一定要严加惩戒,从而规避类似的违章行为再次发生;而对安全作业完成不错的工作人员进行绩效或是其他奖励。要做奖惩分明,以点带面,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在思想上有一定的转变,慢慢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安全、遵章守纪”的意识。
2.4 落实安全员岗位职责
因为安全管理的工作内容复杂又繁多,关系人身、设备和电网安全,所以基层供电所安全员必须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对安全管理工作全职负责,全职监督管理安全管理工作的每一环节。因为安全员还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工作,是所以招募专业程度比较高的安全员,这样可以让安全工作的实施得到比较大的改善,才能有效管控风险。
2.5 围绕工作目标,抓好“严细实”
要保证整个电力公司电网稳定安全的运行,只有基层供电所把各项工作内容做好、做实、做细。所以,要将基层供电所的安全工作抓好,并紧紧围绕基层供电所电力安全生产的工作目标,以及抓好电力生产的每一环节。一方面要将安全管理目标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相结合,并同时开展现场安全检查作业,将安全作业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从而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再者要严抓安全工作的考核和检查,严抓现场监督与安全措施的管理作业,班组领导要严把安全关口,从而保证整个班组作业的安全;还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相关工作人员安全技能以及意识得到提高,让相关工作人员进一步认识到“保障电网、保障设备以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让倒杆砸伤、触电以及高空坠落等危害员工性命的事故不再发生;另外,还要结合基层电网设施设备整改难以到位、电网面广、点多、分散的特点,采取机动性的管理模式,应定期开展台区设备线路的巡视检查,把发现的隐患点进行分级,并通知相关人员来进行维护工作,规避一些事故的发生,或让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的被发现解决。
2.6 提升技术水平,提高设备可靠性
日常的电力生产作业中,有许多的工作是取决于生产技术的,例如:设备安全、电网安全以及人身安全都是和生产技术相关的。因此,为了让员工人身事故风险率能够进一步降低,还要在电力设备的管理工作上下功夫,尽量避免员工的错误操作,提高相关电气设施设备的绝缘性能,从而降低电气设施设备对员工人身安全的危害。因此,电网和电气设施设备的运行、验收、施工以及设计等各个环节上,都必须要将“安全稳定运行”作为出发点,才能保障员工、电网以及设施设备的安全。
总之,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一条射线,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基层供电所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担任相当重的任务,是国民经济崛起的重点发展内容,因此,只有严格执行了安全管理工作,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才能切实的提高供电所的安全管理水平。坚持电力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的理念,进一步提升全员安全生产意识,提高遵章作业的自觉性,有效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实现“保电网、保人身、保设备”的安全生产目标。
参考文献:
[1] 黄文锋.供电所的安全管理现状和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30):131+133.[2017-08-02].
[2] 马丽.供电所安全管理的创新经验[J].农村电工,2015,23(01):17.[2017-08-02].
[3] 温锦涛.论如何提高基层供电所的安全管理水平[J].科技与创新,2015,(19):72.[2017-08-02].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9.072
论文作者:周生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3
标签:供电所论文; 作业论文; 职工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