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SCI数据库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类图书引文分析_马克思主义论文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被引概况分析——基于CSSCI数据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科学论文,概况论文,人文论文,我国论文,数据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50 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9)07-0005-09

一、引言

图书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学术资源。根据CSSCI的统计数据,CSSCI收录论文的引用文献中图书的比例高达50%以上。例如,2007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中指出,图书形式文献(包括著作、汇编、法规文献标准)被引比重接近60%①。虽然论文形式的文献(包括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网络文献)被引比例近几年在逐步增加,但图书形式的文献的被引数量仍占总被引数量的50%以上,其中,著作的被引依然占据最高的比例。因此,通过图书的被引不仅可以了解到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和学术价值的图书,还可以窥探出各学科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学者关注的问题。

考察图书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学术影响力,展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较大学术影响的图书,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分重要。本文借助CSSCI的统计数据,确定各学科论文引用最多的图书,析出影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图书,据此向学界推荐各学科最有学术影响力的图书,指导学者精选参考书目,为研究人员提供快捷、高效的研究路径,从而有效地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质量。

(1)推荐图书。我国数百家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逾10万种,例如,2006年出版图书208294种,其中新书121597种②。据《中国出版年鉴》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出版新书200多万种,如果再加上我国引进的外文图书,更是数不胜数。在如此众多的图书中寻找与自己研究相关的图书,更确切地说寻找本研究领域较具学术影响的图书是非常困难的。而许多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在初入研究领域时很难把握读什么书。本研究通过对众多学者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所引用文献的分析,统计出在各学科产生着重要学术影响的图书。应该说,在学术论文中被大量引用的文献,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基于这一观点,本研究根据CSSCI十年数据统计出的各学科论文引用最多的图书向学界推荐。

(2)指导研究。在众多的图书中,哪些图书对研究有帮助?这些图书在哪些领域、哪些方面对研究有指导作用?这是广大学者非常关心的问题,也就是说每一位学者在进行每一项研究时,希望了解读哪些书更为有效。这在过去是很难做到的,无论一位专家学术造诣有多深,他的看法可能都不会很全面。

如今,我们借助CSSCI通过图书被哪些主题的论文频繁引用,使我们了解到每种高被引图书与哪些主题相关,在哪些研究领域产生着学术影响。这一结果告诉我们,当我们在某个领域从事学习或研究时,哪些图书能给我们的学习或研究带来帮助。本文在学者的学习或研究者的学术研究过程中,可以起到指南的作用。

(3)补充馆藏。图书馆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可以说,它的作用一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二是传播文化知识,开展社会教育;三是提供文化娱乐,丰富群众生活;四是提供科学信息,辅助科学研究。图书馆要实现这些功能,其馆藏的数量和质量是十分重要的指标。作为直接为科研服务的图书馆,馆藏并不一定要求全,但需要馆藏有助于科研。然而,哪些书对科研有较大的帮助,这些信息过去很难采集,本文通过学术论文的引用分析,得到了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学术影响较大的各类图书,这些目录为图书馆补充自己的馆藏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4)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人文社会科学繁荣的标志是什么?报刊多、论文多、出版图书多是否就是繁荣?回答是否定的。促进学术繁荣关键在于研究观点、方法的创新,创新过程的标志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本研究成果通过搜索与比对,析出当代中国图书出版业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图书,为有效地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效果提供翔实的学术资讯,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数据处理

为了准确地得到各学科具有较大学术影响的图书,我们分析了CSSCI中图书被引情况,结果表明期刊论文对图书的引用情况能够反映人文社会科学图书的学术影响力。经过三年的数据准备和构思,2008年9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报告》项目正式启动。课题组组织了数据处理的标准如下:

(1)纠错处理。数据相似(如作者、出版社、出版年都相同,而书名不完全一致),我们查阅国家图书馆书目,确认是同一本书的情况下,将两本书合并,并累计被引次数。此外,在CSSCI中有的著录的作者是翻译者,有的是原作者,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依然查询国家图书馆书目,确定是一本书,则合并这两本书和累计被引次数,并把原作者和译者同作为作者项著录,保证了图书信息的完整性。有些作者引用图书时,书名不完整,我们均补充信息、统一符号,使其保持一致。总之对每一本可能入选的图书,我们都查阅国家图书馆目录,更正可能存在的错误,确保图书书目信息的正确。

(2)合并处理。CSSCI中,对于一些多卷图书著录的详简不一,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毛泽东选集》等领袖人物的著作,大多没有给出卷号,也有很多著录有卷号,考虑到将这些领袖著作的合集看做一种书来考察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故将其合并,视作一种书整体对待;还有一些历史文献,如《史记》、《汉书》等大量的书著录不完全,甚至出版社写错,这些史书我们也将其合并;还有一类书我们也将其进行了合并处理,如“统计年鉴”,大量的统计年鉴著录不完全,也就是说年代没有给出,而我们评估统计年鉴不应该把年度分开,而是反映整个统计年鉴对学术研究的影响,所以,我们将年鉴类的图书合并处理。实际上,上述几类图书即使以单本书处理,也都有至少一本可以进入选择范围,但合并以后,通过合计数字可以看到这些书的整体学术影响。所以,我们认为这些书选择合并更加合理。

(3)不予合并的图书。对于领袖著作、历史书籍、工具书中的一些分卷书我们采取了合并,但对当代学者的学术著作,即使是上下卷,一般都不进行合并。例如,同一作者、相同书名,但由不同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则不予合并;国外学者的著作由国内不同译者翻译的书,分别作为不同的书;版本不同、作者相同并且为同一出版社的酌情合并,但作者不同者不予合并。

三、图书选择与分类

如何确定最有学术影响的图书?我们遵循科学的20/80规律,希望通过20%的图书被引数量来反映在学界产生的80%的学术影响。因此我们依据这个准则为每个学科遴选最有学术影响的图书拟定了标准。为了科学地反映入选图书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学术影响,我们考察了不同类型的图书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不同作用,如领袖人物著作的指导作用、历史文献的资料性等,因此根据图书的不同角度的学术影响将入选图书进行了分类,以推出真正具有学术参考价值的学术著作。

(1)入选图书标准的确定。由于论文中引用的图书非常分散,涉及古今中外图书数十万计,2000-2007年间CSSCI中总共引用图书250多万篇次。因此,在其中产生各学科较具学术影响的、并且较为集中的图书是非常困难的事。根据预期计划(推出3000种左右学术著作),我们统计了所有图书被引次数,并将其从多到少排序,前4000种图书[Ⅰ]的被引次数合计达到40万次左右,占总次数的16%左右。依据这样一个标准我们相应为每个学科拟定图书入选数量和入选图书被引次数占各学科被引总数比例。各学科入选图书的数量、相关比例及选择标准见表1。

Ⅰ由于本课题计划推出3000种左右学术著作,这里的4000余种图书还包括领袖人物的著作、历史文献和工具书等,剩余的学术著作大约为3000种左右。

Ⅱ这里的图书包括引用文献中的汇编类型,因为绝大多数汇编是以图书形式出版的,许多入选图书也是汇编文献。

从表1的各学科图书选择结果来看,各学科的选择比例差距很大,但各学科的最终选择结果是通过各学科论文引用图书的类型和学科特征、学科大小等实际情况分析,而拟定了选择标准。对有些学科引用图书很少,或者说被引较高图书的数量很少,我们适当降低选择标准;还有的学科被引次数较高的图书很多,我们就适当提高该学科的选择标准。如有的学科被引用次数在10次以上、年均被引3次以上的图书,即可入选。有的学科的入选图书则要达到数十次甚至100次。

我们大致把学科入选图书的被引次数占各学科图书总被引次数的比例控制在13%-19%区间,这些学科在选取比例和选取数量上较为适中。在此区间中的学科有:社会学、文化学、民族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历史学、语言学、教育学、经济学、体育学、管理学、中国文学、考古学、宗教学。此区间入选最多的学科是经济学,该学科入选图书达331种,比例为14.65%,入选标准为经济学论文引用60次以上或年均引用6次以上的图书。入选图书最少的是体育学,入选图书142种,比例居中,具体比例为15.52%,入选标准为体育学论文引用18次以上或年均引用4次以上的图书。此区间入选图书比例最小的是社会学(13.02%),其入选图书达198种,在各学科中位居第12;此区间入选比例最大的是宗教学(18.86%),入选图书192种,排名也仅在所有学科的第14位。

被引次数占总引用次数比例在19%以上的学科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和法学。这些学科的超比例有其学科特点:如马克思主义,虽然入选图书的被引次数占总引用次数比例高达60.43%,但仅仅入选104种,是所有学科中入选图书最少的,而且入选的学术著作只有21种。另一方面,入选的领袖人物的著作46种、被引次数19370篇次,占马克思主义所有入选图书的91.53%;入选比例排在第2、3位的哲学、政治学,这两学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领袖人物的著作被引次数占各自学科入选图书的比例较高,分别高达32.93%和59.32%,另外,哲学中许多哲学经典著作(如马丁·海德格尔、黑格尔、康德、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的大量著作)、政治学许多政治文献(如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等)和国外经典政治著作(如《社会变化中的政治秩序》等)占有很大的比重,这都是这两个学科入选图书比重较大的原因;法学的图书入选比例也达到了19.90%,虽然该学科有较高的入选比例,但其入选的图书种数并不很多,仅排在所有学科的第6位,而且,法学的入选标准是最高的,分别要求被引100次以上和年均被引10次以上。还有一个造成法学入选比例较高的原因是,法学论文中大量的法律条文的引用增加了被引次数的比例。

被引次数占本学科论文引用次数的比例在13%以下的学科有:外国文学、新闻学与传播学、艺术学、心理学。虽然这些学科的入选图书所占比例不高,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入选条件是很低的,两个学科只要被引10次就可以入选,其他两个学科也都在15次以下,而且年均被引次数都只有3次。同时这些学科入选图书的种数并不是最少的,有两种入选206种排在所有学科入选数量的第10名,有两种较少。分析学科入选图书较少的原因:心理学以入选137种图书排在所有学科的倒数第二,其原因主要是心理学是一个具有大量自然科学属性的学科,本身引用图书的比例就非常小(只有23.77%,参见表3),而且所引用的图书也比较分散。另一个入选图书较少的学科是外国文学(入选图书153种,入选比例6.73%),分析其入选数量和比例较低的原因:该学科是一个研究领域相对较窄的学科,同时各研究领域较为专指,所以图书的被引次数普遍不高而且图书的被引分散,该学科的入选标准也是所有学科中最低的,相对外国文学的学科规模而言,入选153种图书还是较为适当的。新闻学与传播学、艺术学的入选比例虽然分别为9.67%和10.34%,但入选图书已达到了206种,入选种数排在所有学科的10位,如果我们再降低这两个学科的图书入选条件,则入选图书种数更多,这对大多数学科的入选图书种数还在200以内的情况下是不适合的,所以我们将这两个学科的入选图书控制在206种。总观这些入选图书被引次数比例较小的学科,应该说其选择条件的制定是恰当的。

(2)被引图书学术类型的划分。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产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最有学术影响的图书。由于图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学术影响主要体现在指导性、资料性、启示性和借鉴性等,因此我们把各学科所选出的图书分别分为领袖著作、历史文献、工具书、国外学术著作、国内学术著作等。各学科的各类图书的入选数量参见表2。

ⅠⅡ此处的4+33,分属历史文献(4种);政治文献(33种),由于该学科特殊性,入选的政治文献较多,因此,将其归入历史文献。为了分辨历史文献和政治文献的数量,就用加号加以分隔。

表2中的分类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分类,我们主要是从图书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生的不同作用划分类别的。从我们对这些类别的图书考察,各类图书确实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了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划分标准,我们对每一类图书做一说明。

领袖著作:本书定义的领袖著作主要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各国总统、中国共产党历届总书记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等所著的著作。

历史文献:主要为古代学者著述、出版的图书,具体划分为清代及以前的图书,即使是在当今重新出版,我们也将它们归于历史文献。由于有些学科还有大量的当代政治文献和现当代政治资料,我们在表2中也归于此统计,但在学科讨论时我们将对此单列。

工具书:主要指字典、词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以及提供文献检索的图书。本书没有将古代的工具书(如,《方言》、《说文解字》、《别录》、《七略》等)划在此类,这些书我们都归入了历史文献。

国外学术著作:主要指在国外出版的外文图书和国外出版的在国内翻译出版的图书。这里不包括上述三类,如马列著作、国外历史文献、国外工具书等。对于国外学者在国内出版的图书不入此类,但国内学人在国外出版的图书在此类。

国内学术著作:主要指国内外学者在国内出版的学术著作。由于我们通过引用信息或书名很难区分教材、学术专著的界限,故本书将所有国内出版的、没有归类于上述4类的图书都入此类。

分析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图书在不同学科的作用和学术影响是不一样的。

第一,各学科入选的领袖著作极不平衡,最高的“马克思主义”达46本,最低的考古学竟无一本入选。超过20本领袖著作(包括20本)的学科仅有4个,即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10本以下(包括10本)的学科超过半数。从各学科领袖著作占本学科入选图书的比例看,也是差异很大。最高的马克思主义高达44.23%;最少的考古学为0。所占比例在10%以上的学科有:马克思主义和政治学;在1%以下的学科是外国文学、语言学和考古学。由此可见,虽然领袖著作在各学科领域的学术指导性作用相同,但各学科学者对领袖著作的学习、关注和研究参考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说明其在不同学科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第二,历史文献在不同学科所发挥的作用差异也很大。大致可分为两个阵营,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中历史文献的作用要远大于社会科学,当然人文科学中的外国文学,由于它的学科特殊性造成该学科的历史文献入选仅有1种。入选最多的学科(192本,这里也包括一些现当代政治资料)是本身就是对历史文献研究的历史学,所占比例最高的学科也是历史学(64.43%)。人文科学入选的历史文献比例基本在20%以上(除外国文学),社会科学基本在10%以下,表2中马克思主义和政治学的历史文献比例虽然为35.58%和22.22%,但这两个学科的历史文献中分别包含有89.19%和56%左右的现当代政治文献。各学科入选历史文献占本学科所有入选文献的比例超过30%的学科有:历史学(64.43%)、宗教学(45.31)、中国文学(34.40%)、民族学(32.28%);所占比例在1%以下的学科有:体育学、管理学和外国文学,其中体育学无一本历史文献入选。

第三,工具书在各学科学术领域中显得不是非常重要,各学科累计总数不到200本,是所有类别中入选图书最少的。入选工具书最多的学科是新闻学与传播学,有26种入选,入选工具书超过20种的学科只有3个(新闻学与传播学、语言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入选比例超过10%的学科有4个,除上述3个学科外心理学的工具书入选比例也达到了10.22%。其中,超过20种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包含有许多多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期刊引证报告》以及《图书分类法》等,如果这些书都以一种计算的话,入选超过20种工具书的学科只有语言学,因此可以说入选工具书最多的学科应该是语言学(23种),语言学学科入选的工具书主要为各类词典,这和语言学学科性质密切相关。入选10种以上工具书的学科还有:经济学、考古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考古学入选的工具书,有许多敦煌学中的工具书、古文字工具书以及文物图集等;其他学科的工具书类型主要来自于年鉴、手册、发展报告、百科全书等,这些工具书在本学科的实证分析和统计分析中发挥着不小的作用。入选的工具书在1种以下的学科有三个:中国文学、历史学和马克思主义。其中,马克思主义没有一种工具书入选。

第四,国外学术著作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影响,累计入选总数达1277种,仅次于国内学术著作(1878种)。入选国外学术著作最多的学科是哲学(128种),这主要来自国外大量的经典哲学著作;其次是管理学(122种),这主要是管理学研究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大量的国外管理理念、国外管理学经典著作对我国管理学初期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这就使得学者在研究中大量地参考引用国外的著作。入选超过100种图书的学科还有两个:经济学和法学。没有国外学术著作入选的学科是考古学,这也是由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入选20种以下的学科有4个: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体育学和考古学。入选国外学术著作比例最高的学科是外国文学,达到62.09%,其次有管理学(56.22%)、哲学(48.48%)、政治学(42.67%)。以上4个学科以及马克思主义学科的国外学术著作的入选数量均高于本学科国内学术著作的入选数量。另外,法学的国外学术著作的入选比例也超过40%。国外学术著作的入选比例在20%以下的学科有:中国文学(17.73%)、马克思主义(17.31%)、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14.29%)、宗教学(10.94%)、历史学(6.04%)、体育学(5.59%)、考古学(0%)。

第五,入选的国内学术著作居各类图书之首,累计1878种图书入选。各学科入选该类的著作数量差距很大。如最少的马克思主义只有3种,最多的经济学多达165种。总的分析来看,此类图书入选数量少的学科在其他类(一类或多类)入选的数量较多,如马克思主义前两类图书数量占比接近80%。从各学科在此类入选图书的比例来看,体育学最高,达到83.22%,其次是考古学(66.47%)和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58.20%);比例较低的学科是马克思主义(2.88%)、政治学(16.44%)、哲学(20.45%)和历史学(22.15%);其他学科都在30%至55%之间。如果把各学科入选的国内外学术著作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各学科研究的立足之地以及各学科学者对国外学术著作的获取和阅读能力。如国内学术著作比例较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学三个学科的国内学术著作的入选数量均不到国外学术著作的一半,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国外大量的经典著作在本学科的研究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并产生着极大影响;再如,入选的国内著作比例较大(均为国外学术著作一倍以上)的学科有考古学、体育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历史学、宗教学、中国文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和艺术学,这些学科国内著作比例高的原因主要有两类:其一,学科的研究对象的区域主要以中国为主,如考古学主要是对国内出土文物的研究与抢救性挖掘等,历史学则以中国历史研究为主,世界历史的研究在整个历史学研究成果中占有比例很小;其二,从整体上看,这些学科学者对外文文献的获取能力和阅读水平有一定差距,或者说这些学科国外文献引进的相对偏少,例如体育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等学科。

因此可以看出,不同的学科,其论文的引用著作的类型侧重不同,由此也可以分析出不同学科的特点,使各学科更清晰地了解本学科的学术资源,以补充本学科文献资源的不足,并引导学者阅读有关文献。

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概况

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在研究中非常关注图书这一学术资源,不仅仅表现在他们将最终研究成果以图书形式表现出来,而且在他们的学术成果的引用文献中图书占据大部分,人文学科尤其是如此。表3给出了CSSCI中2000-2007年间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引用文献及引用图书的统计数据。

Ⅰ包括汇编文献被引次数。

表3中数据进一步证实:人文科学学科的图书引用比例普遍高于社会科学学科,绝大部分人文科学学科的图书被引比例在70%以上,而社会科学学科的图书被引比例多数在50%以下,同时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多处在50%-70%之间。一般说来,图书的被引比例越高,其学科发展越成熟,当然学科的发展速度也相对较慢,学科的新的增长点也较论文被引比例高的学科少。所以,传统的文史哲学科都具有较高的图书被引,而新兴的心理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体育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图书被引的比例相对较小。

当然,图书被引比例小的学科除了表明它们还处在快速增长期以外,也说明这些学科缺少经典著作。我们可以看到,图书被引比例高的学科基本都拥有大量的学科经典著作,如马克思主义引用了大量领袖和政治家的著作;哲学与政治学在其学科内拥有大量国外哲学家的经典著作和政治文献;宗教学、中国文学、历史学、文化学、民族学和艺术学主要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另外,作为当今发展十分迅速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图书的被引比例并不处在最后位置,这主要是因为国外大量的学术理论著作在其中占有较大的份额。还要说明一点,心理学的引用文献中,图书的比例仅有23.77%,几乎与自然科学持平③。图书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学术影响不言而喻,虽然我们将在今后的系列文章中给出了各学科引用较多的图书,但为了了解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影响最大的国内学术著作,本文在此给出了各学科论文引用最多的前5名国内学术著作,详见表4。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学科入选的国内学术著作较少,我们又把介于资料和著作之间的图书也纳入进来了。另外,文化学给出了7本著作,主要是因为第5-7位的图书被文化学论文引用的次数相同。

五、结束语

本文是有关“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学术影响力分析”的系列文章的首篇,在这一组系列文章中,我们将推出各学科最有学术影响力的国内外学术著作,目的在于向学界推荐优秀学术著作,指导学者阅读图书,以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力尽绵薄。

为了使推出的最有学术影响的图书具有科学、合理和权威性,我们借助CSSCI中引用图书数据进行了学术影响分析,对数据进行了大量和繁琐的处理工作,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同时对遴选图书的标准进行了反复比对和测试,使选择标准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保证入选图书确实具有较大学术影响,使我们的成果对科学研究和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注释:

①苏新宁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②http//www.pacorgcn/him/nianjian/2007/7xwcbzltj/02htm(访问时间:2009-3-1)

③潘云涛、马峥主编:《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04页

标签:;  ;  ;  ;  ;  ;  ;  

基于CSSCI数据库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类图书引文分析_马克思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