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怎样进行心理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历过高考“洗礼”之后,考生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能彻底放松下来,随之而来的是考试之后面临的种种问题。有人说,等待放榜的日子远远比考试之前还要难熬,也就在这样一个等待的过程中,不少考生由于压力过大心理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本人以担当老师多年的经验来为大家支招。一般考生在高考过后,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状态:
1.期望值过高——“非某大学不上”
有的考生成绩与“既定目标”有一定差距。这时,他们往往放弃“第二志愿”,产生了“非某某学校不去”的心理。想上好学校的想法本没错,但在这个计划预案里要加上一旦考不好的心理准备,这样当挫折来临时,才不至于陷入痛苦不能自拔。
建议没有达到预期理想的考生,要正确看待暂时的挫折。有时候,“退而求其次”不是在降低标准,而是选择另一种途径来实现梦想。
2.“努力就有回报”并不绝对
有一些考生觉得自己已经尽全力了,就应该达到既定目标。一旦未得到预想的回报效果,就无法接受事实,产生了一种完全失败的情绪,彻底丧失了信心。这类考生把考试成绩不理想认定为一种失败。其实,准确地讲,这只是一种挫折,只是结果没有预想的好,并不等于完全失败。
当他们无法面对的时候,就会产生焦虑、烦躁、失眠、视力下降等心理和生理症状。
建议此类考生要调整负面情绪,给自己备下“预案”,做好面对各种结果的心理准备,这样当挫败来临时,就不会不知所指。保留自己的信心,允许自己暂时的倒退。要懂得,有很多因素会使既定目标不能及时实现,但可以“延迟”来满足,甚至做好延续到明年还不能实现的心理准备,这绝不是消极的态度。在“延迟”的过程中,充分保留自己的信心,不断地丰富自己。如果目标迟迟未能满足,也不要抱怨、懊恼,因为个人可控制的因素已经完成,事实上,你已经成功了。
3.“榜上有名”皆大欢喜
还有一种考生,只要“榜上有名”,无论是哪个大学都无所谓。但这类考生在升入大学后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无法适应全新的环境。在大学以前,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学习成绩为主,进入大学,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多元化,要求学生有更加全面的综合素质,比如处理人际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因此,在进入大学前的这段时间,父母要多给孩子创造一些与朋友交往的机会,多让孩子独立面对和解决一些问题。学生自己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当发现自己有哪方面的不足时,要勇于正视和迎接挑战,不要试图用学习等其他方式“代偿”某方面的不足。要注重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正确认识自己后,不要急于求成,要给自己充足的时间来慢慢补足。
4.落榜考生“心理落差”易致病
高考过后,落榜或自我感觉不好的考生,容易情绪低落,更严重者甚至出现“自闭症”现象,整天把自己关在家中,不敢见人。此时,加强自我调整、释放情绪至关重要。比如,郊游、看一看平时无暇浏览的书籍、体育运动、听音乐、做点家务等,都是科学的释放焦虑之道。据分析,此类考生一般会出现五种心理:
麻木心理
因高考成绩不理想,受到家长、同学的嘲讽,于是妄自菲薄,以此掩盖内心的自卑和哀伤。
内疚心理
高考前,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受到老师的帮助和激励,本想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以示报答,结果心想事不成,遂产生了愧对家长与师长的内疚心理。
失落心理
高考后,随着紧张感的结束,反而会感到茫然无措,心里空荡荡的,仿佛失去了什么。这种失落心理会使他们失去热情,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整天六神无主。
孤独心理
因自我感觉没有考好,害怕别人嘲讽挖苦,便整天闷在家里,避免会亲访友。这种自我封闭很容易形成孤独心理。
自卑心理
出现这种心理的考生,认为高考失利就等于前途终结。所以整天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反复咀嚼失败和痛苦的情绪体验,只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他们一般拒绝与人交往,即使与人交谈,也总是诉说自己的失败,自怨自艾。
考生出现以上五种心理,很大的原因“归功”于考生家长。
作为考生家长,无论孩子考得怎么样,都不要有半点的埋怨和责备,因为这一切都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现在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调整心态,积极面对,选好志愿和规划未来。考生可通过听音乐、看电视、打打球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使情绪得到缓解。
最后要说的是,高考获得“满意”结果的考生,放松也应有“度”,别让放松成“放纵”。放松分为消极放松和积极放松。消极放松是单纯为了放松而放松。从考试到填报志愿到等待录取通知书这个阶段,考生还将承受着较大的身心压力。考试后如果骤然放松,不合理安排和调整生活,就容易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对身心造成很不利的影响,甚至可能形成焦虑、人际交往困难等适应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