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经济区的特殊发展与战略选择--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中的几个战略问题_海西经济区论文

海西经济区的超常发展与策略选择——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几个战略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西经论文,经济区论文,海峡西岸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区域合作的基础是在更大范围内通过优势互补、共享或叠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带动区域比较优势的升级。台湾与大陆之间经济的区域化是依赖与大陆各地的优势互补,采用的是嵌入式互动融合的策略。闽台经济共赢区只是台海经济区的组成部分。虽然闽台间更具有地缘、物缘、亲缘等诸多相似性、经济发展时序递差性,构成了闽台经济共赢区建设的基础,但与大陆各地相比并不一定具有特殊的优势。这就对闽台经济共赢区建设中的福建,提出了突出特色、形成优势的要求,其关键在于加速海西经济区的特色化发展。

在国际与国家大形势推动台海经济区演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注重海西经济区的特色化发展已经成为闽台经济共赢区建设的战略重点。对此,已有众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其中,福建省委省政府较早就依据祖国统一大业的战略需求、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战略布局,创造性地提出了海西经济区的概念,并会同国家相关部门,吸纳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的聪明才智,先后制定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基本形成了海西经济区的发展战略思路。对这一战略思路,在06、07连续两年的全国两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得到肯定。对此,本文是赞许的,并从此基础出发,对海西经济区发展的几个战略问题作些补充式的分析。

一、海西经济区的建设属超常发展性问题

1.已经明确海西经济区的战略定位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所提出的发展战略思路,可以认为是系统而全面的,特别是对海西经济区提出的五大战略定位界定得明确而恰当。这是深入分析海西经济区发展战略问题的出发点。五大战略定位的内容包括:一是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二是衔接“长三角”、“珠三角”,辐射中西部的沿海增长极;三是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节点;四是大中华经济圈的核心地区之一;五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先行区。这是从国家战略视角下对海西经济区社会功能、地位、作用的新要求。

2.把握发展的战略方向

相对于不同的时代背景、运用不同的发展理念,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目标也是不同的。我国已经考虑知识经济发育、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以技术壁垒为核心的世界竞争的大格局,从我国自身实际出发,提出了我国的科学发展观,并做出了实施自主创新方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断。

海西经济区也提出要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先行区”。分析海西经济区的价值方向,只能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为依据,参考威尔逊的“动态区位论”、皮鲁的“增长极理论”以及弗利曼、纳尔逊、伦德瓦尔等“创新体系”理论。倘若如此,海西经济区的发展必须以发展方式转变为基础,加速知识经济的发展,推动向知识型社会的演化。因而,其经济发展方向是力求知识经济生产占主导地位,其社会进步方向是力求知识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表征价值方向内容的特征性因素,择其要点示于下图表1。

3.完善发展的战略目标

发展战略目标包括发展的期限与对价值因素实现程度的界定,这是依据决策者的胆识、决心与条件所进行的战略性选择问题。如果确实要实现战略定位,就必须争取发展价值方向因素都能在一定期限内达到与定位相当的发展水平。战略定位的选择就已经限定了价值因素所应达到的程度,总体上完成了战略目标的大致的选择。按着战略定位的要求分析海西经济区目标因素的实现程度,是个复杂的问题。总体而言,要完成发展模式创新与转换;尽速显示深圳窗口作用所具有的理念创意、发展速度与国际影响;达到沪、苏、浙、粤的经济活力与发展水平;要形成可以赶超两个三角区的超常发展速度;显示出吸引华商、港澳台资的凝聚力等。至少应提出人均GNP达到港澳台平均水平的期限,提出超越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速度,实现赶超而显示三个三角区连动成为大三角作用的最低要求(如图表2)。

4.这是超常性的发展问题

海西经济区目前确实存在着经济凹地的现象与经济活力不足、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周边各省(如图表三)等问题。从现实的经济凹地达到战略定位的要求,不仅需要弥补巨大的差距,而且要有远远超越港澳台以及两大三角区发展速度的超速度,不然很难实现战略定位。这显然是超常的发展性问题。

二、调整海西经济区的发展模式

深圳、芬兰、爱尔兰等众多的事例证明,实现超常发展也不是不可能的。关键问题是发展模式的创新。这需要把握阻遏目标实现的障碍及其根因,需要观念的转变与思想拓展。长期以来,海西经济区具有的区位潜力因国家宏观战略制约而显示为区位劣势,形成了长期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简陋、经济结构失调、思想活力缺乏、政策机制陈旧等问题,挖掘潜力、创新发展方式成为当务之急。

1.实施创新发展是时代趋势决定的唯一选择[1]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创新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的创造与知本的生产逐步成为主导生产要素;基于智慧的现代服务业成为主导,引导产业结构的逐步转变;

以资本、资源、劳力为依托的传统工业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向依赖于知识、人才信息的创新发展模式转变,提高创新能力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发展方式的转变,既为适应者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为守旧者带来严重挑战。如下图,阿根廷的技术依赖战略遭到了的惨痛教训,而战火蹂躏下的韩国依赖技术创新方针走过了工业化过程实现了腾飞。

另一个可参照的案例是一个气候寒冷、资源匮乏、1972年还在接受世界银行贷款的北欧小国-芬兰,虽然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属于林业资源依赖型的弱小之国,面对欧洲发达国家,芬兰可算作经济高地中的吐鲁番,远比福建经济凹地更为严重。由于采用了教育优先、人才为主的跨越发展战略,在短短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之后,仅仅用了一代人的工夫,迈过工业化过程、加速结构转型而一步跨越成为世界公认的创新能力最强、信息化程度最高、世界最发达的创新型国家!

如果要顾及台海战争状态并没有结束的影响,其实最好的参照点就是处于炮火笼罩下依然成功的运用科技创新救国策略加速发展步伐的以色列。2000年就达到人均1.8万美圆的经济水平。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现实基础远远强于当初的韩国、芬兰,更强于以色列。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都决定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模式的唯一选择,就是加速从传统工业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发展模式的转变。

2.海西经济区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创新能力过低

“经济凹地”只是发展的结果,不是形成结果的原因。其实,形成“经济凹地”、阻滞经济发展的根本障碍是创新能力不足。为了简便,可从知识产权的创造、传播、扩散与运用能力对创新能力进行些许分析。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006年度统计数据显示(图表六),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比较,无论专利申请量还是专利授权量福建都为最低,福建专利授权量仅为广东的八分之一、浙江的五分之一、江苏的三分之一。

据05年度统计(见图表七)[2],福建发明专利占专利总数比例在全国排在最后一名,而外观设计专利的比例则位居全国第二。说明专利的质量相对较差。

图表八是对福建2005年度所拥有专利区分八大部类所做的变化趋势图。十分明显,福建仅有的知识产权大多不属于主导产业领域,创新资源与成果的分布不合理。这既说明创新资源整合无力,又说明主导产业的创新能力不足。

另据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所做的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6版)[3],可以就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经济效果做四维分析图,邻近区域进行比较(如图表九)。发现福建不仅知识创造能力不足,追求知识价值实现的四大环节都较薄弱,知识的价值链条并没有形成。

从上述的一个侧面可以判断,海西经济区还没步入依托知本、人才、信息的创新发展模式的阶段;反过来说,还没有摆脱依托资本、资源、劳力的传统工业经济模式。发展方式的落后是海西经济区发展的根本障碍。无论从生产方式转变的历史机遇分析,还是从我国国家战略方针制约的判断,加速发展模式的转变、实施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海西经济区发展的战略焦点。

3.确立创新发展战略的主导地位

海西经济区发展是个涉及多系统、多层次、多领域、多内容、多要素性的复杂系统工程。不同子系统、不同层次、不同领域,都会相应采取必要的战略分析并形成战略措施。但是,所有分战略,都必须为海西经济区发展总战略服务,必须形成整体有效地克服创新能力不足的障碍,加速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是为适应战略方向需求的发展方式的总称。这一总战略制约发展路径、发展原则、发展重点与战略措施的选择,而不是与平台建设、项目导向等具体措施并列的单项措施。建议:

其一、确立创新导向思路的指导地位。统一协调“一号工程”、项目工程、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九大支撑体系以及所有引导发展的导向形式。

其二、把握创新导向战略的内容。包括:以激励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资源的运用能力为战略基础;克服知识产权保护为主、创造为主的盲目性,以应用、扩散、转移为战略重点的知识产权战略做战略支撑;以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知本经营”体系作为战略条件;吸纳创新创业型、技术经营型以及善于整合创新资源型的高级人才做战略保障等。

其三、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依据海西经济区发展的现状,构建以引进消化吸收为主并逐步转化为与集成创新并重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有效的抓手就是引导创新型城市建设、加速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再创业。

其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包括以技术经营、市场运作以及主导产业创新为主的创新人才工程;面向主导产业开展技术需求与竞争需求调查,按需求以有限的社会资源促进创新资源的汇集、吸纳、运用;借助示范工程推进知识产权制度社会化、知识产权策略普及化、技术经营的市场化;实施产业的500新、500佳、500快、500强、未来500强的梯次推进工程;建立以城市群为核心的区域知识竞争力的导向监测措施。

三、要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战略措施

依据五大战略定位所应实现的海西经济区战略目标,属于超常的跨越发展目标。“发展纲要”已经提出了引导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在此之外,建议还要增加一些非常规的战略措施。其中以集聚、吸纳创新要素的一些策略问题尤为重要。

1.以国家战略形式转化区位潜力为区位优势

海西经济区的区位潜力是客观存在的。是显示为优势还是劣势,完全取决于战略决断。海西经济区的区位潜力是因台海对峙时的军事战略而形成的区位劣势,并积累成诸多的区域性困难。将海西经济区的区位劣势转化为区位优势,自然还需要从国家层面的战略调整。目前,我国的台海战略已经进行了重大调整,有可能采用对海西经济区战略定位方式予以体现。

其一、尽快以海西经济区发展战略规划的方向保送国家,争取获得战略定位的国家认定;

其二、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开放水平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争取获得建立海峡经济社会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的特许;

其三、从形成三大“三角区”连动提升东部经济发展牵动力的角度,将海西经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群的发展列入国家发展计划,利用国家、地方、民间等多种资源,加速发展。

2.激活“经济活力”引导跨越发展

经济活力是集聚创新要素的本因。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组合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的活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发展的动力在于创造、传播、集聚与整合创新要素获取“知本”价值的活动。经济全球化发展加速了创新要素国际化流动与整合的趋势,形成了创新要素跨国流动“场”。从理论上讲,在创新要素“场”中,高成本低效益的地方就是要素泄漏区,而低成本高效益者则为要素汇聚区。组合要素创造价值的成本与效益取决于地区的文化氛围、市场机制、政策环境以及社会基础,可以统称为经济活力。经济自由度的概念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对经济活力的表述。创新要素流动就是从经济活力较弱向活力较强方向转移的过程。地区间经济活力强弱程度差别的大小是创新要素流动快慢的依据。在讨论海西经济区发展中,常有人忧虑福建的“经济凹地”面临南北经济高地虹吸的威胁。这种分析的角度是不确切的、消极的。其实,虹吸现象存在首先源自于自身经济活力不足所产生的要素泄漏,有了泄漏才成就了外界的虹吸,而不是相反。

当前,创新发展的趋势与国际竞争新格局,必然表现出对于创新要素的国际性激烈争夺与创新技术市场、产业产品市场的国际性分割。其中关键是对于创新人才的激烈争夺。激活与提升经济活力,成为参与国际竞争、实现创新发展的首要条件。无论是适应创新要素国际争夺的趋势,还是构建海西经济区整合创新要素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创新发展的战略意图,都必须基于海西经济区经济活力的提升,这已成当务之急。

软环境是培育经济活力的重点。决定经济活力的因素包括有形的硬环境与无形的软环境两大领域。两者相比,前者有形、易于实施;后者无形,易于忽略;在功能形式上,有形环境的功能取决于软环境的优化,软环境是硬环境功能显示的条件。相比而言,软环境建设更具重要性。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中已提出若干明确而可行的硬环境规划如:“一带、四轴、双极、多核”的海西城市群空间结构;“一带、双区、四基地”的战略引导型产业空间布局结构;推进“两港”“两源”和“六网”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环境建设、海陆空综合配套、便捷舒适的交通网络以及九大支撑体系等。但是对于决定经济活力的软环境,尽管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的思想、原则、任务、九大支撑体系中等无处不提,却没有明确的目标与实现的路径。这是个弱点。

“五流畅通”是软环境的核心。创新要素的吸纳、集聚与整合,重点是人才、知本、信息、资本、物资等五类要素。五类要素的流通称为“五流”。在制约经济活力软环境中,核心问题是“五流”的成本低、效益高。其成本、效益高低是相对的。如按着海西经济区战略定位的要求,比对的参照系至少是两大三角区,一般应类于或好于港澳台,最好达到国际最佳。从实际出发,应当以香港的经济活力做参照系。还可以将达到这样标准的“五流”称为“五流畅通”。

为了创造“五流畅通”的软环境,需要逐一的深入分析要素流通的环节,仔细研究决定环节通畅的制约因素,参照香港进行制度的、观念的、文化的、管理方式的以及条件设施等的创新或再造。这也可叫做与经济活力相关的因素国际接轨。大凡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非政治性因素,都应进行国际化接轨。所谓国际化接轨,不是与西方接轨,而是遵循国际化发展趋势与国际运作的规范性要求为依据,而以区域经济模式特色化发展的趋势为条件所进行的创新要素流通与集聚的制度规范的国际化过程。

当务之急是实施“经济活力工程”。建议在大力引进工程项目、大兴土木工程的同时,要认真制定海西经济区“五流畅通”相关制度国际接轨、管理方式现代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理念科学化的运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加速以“五流畅通”为核心的国际化过程。对此可成为“经济活力工程”。依托内在活力的提升,爆发出经济跨越的过程。

“经济活力工程”是不能在现有法律制度框架内达到的,必须具有深圳大胆创新、超常发展的魄力,敢于突破框框,实现制度创新;所涉及的基本问题,都与政府职能转变、管理模式创新、队伍结构优化、干部素质再造相关。这是以管理和管理者为主要改革对象的自我创新过程,更需要自觉自律的品格、自我反省的精神。这是极为艰巨但却不能回避的重要任务。

3.在综合实验区内设台商、华商特区

从海西经济区的层次分析,挖掘海内外的人才优势是个重要措施。如果与区位优势结合,可形成台商乃至世界华商对大陆交流合作的基地功能,包括“五流”渠道、产业转移策划、产业研发、子女教育、台商会所等,由此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台资特色产业的孵育,逐步促进台闽大区域的经济共赢,显示经济增长极的地位。从而为长三角、珠三角以及闽台形成大三角经济区打下基础。

为此建议:一、破除人才所属界限,拓展人才任用渠道,给台商、华商、招聘的国际友人国民待遇,享有与国内人才同等竞争、任用以及奖励的资格。二、在综合实验区的概念下,于海西经济区规划区域内设立台胞特区、华商特区以及国际经济开发特区。大胆的实行招聘台胞治理台胞特区、华商治理华商特区、国际企业家经营国际经济开发特区的实验。这既是多方产业直接融合的平台,又是人力、知本、资本整体吸纳集聚的实验,更是不同文化融合创新的过程。

4.以“限期经营权”置换基础设施功能

硬环境建设如“一带、四轴、双极、多核”的海西城市群、“一带、双区、四基地”的战略引导型产业基地、“两港”“两源”和“六网”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环境建设、海陆空综合配套便捷舒适的交通网络建设等,不仅投入多、现代化要求高,而且功能的显现依赖综合配套,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打破内外资界限,实行国际招标制,以“限期经营权”置换功能,借用国际资本、知本与人才快速形成能力带动超常发展。

5.创办华商创新中心

这里所谓华商创新中心,是指以促进国际资本、知本、信息交流为宗旨,以港澳台企业家为核心、华商为主体、吸纳世界企业家与科技创新人才,以开展创新信息交流、创新成果展示、创新成果交易、国际经营咨询、现代经济发展论坛在内的活动平台。建议设立华商创新基金;聘请具有国际权威的专家、企业家成立专家委员会;在台胞特区或华商特区设立华商创新中心办事机构;集资建设知本交易与汇展大厦。集国家以及港澳台等多方力量,开创国际一流的创新服务基地。

以上可能还算不上是非常规的策略,目的是在强调非常规策略对于海西经济区发展的至关重要性,意在抛砖引玉而引起议论。

标签:;  ;  ;  

海西经济区的特殊发展与战略选择--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中的几个战略问题_海西经济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