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实践观释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义论文,观释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要开创哲学研究的新局面,就必须对哲学观问题进行新的反思。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基本精神,哲学应是关于实践观的学问,而这种实践观并非是狭义的,而是广义的。广义实践观表征了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它包含了世界观的学问,它为新哲学观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广义实践观 哲学观 存在方式 世界观
哲学观是哲学中最基础的理论设定,往往决定着哲学理论的创作动机、研究方式和发展前景。相对而言,“体系”只是哲学观的执行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基本精神,是在对实践观“广义”理解的基础上,将哲学看作是实践观的学问。因此,阐明这种广义实践观概念的必要性和基本内涵,对于确立合理的哲学观,进而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局面,意义重大。
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创设广义实践观概念的主要依据之一首先在于,实践本身就具有非常广泛、深刻的内容和意义。
在中国古代,“实践”一词首见于宋代吴泳的《鹤林集·上邹都大夫》中的“实践真知,见于有政”一句。后世王夫之在其《张子正蒙·太和篇》中称,“知之尽,则实践之而已。实践乃心所素知,行焉皆顺,故乐莫大焉”。而在古希腊,最初使用实践一词的哲学家可算是苏格拉底,他说:“只要一息尚存,我永远不停止哲学的实践。”①]后来的亚里士多德进而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学问(知识)和技术,其终极(目的)各有一善。政治学术……其终极(目的)正是大家所重视的善德,也就是人间的至善”②],而“人间的至善在于实行(行为)”③],“实践就是幸福,义人和执礼的人所以能够实现其美德,重要的在于他们的行为”④],所以人应该“以有为(实践)为最优良的生活”⑤],“只有善德是不够的,他还得具备一切实践善行的条件和才能”⑥]。
看来古代哲学家使用“实践”一词的情况,有两个特点值得注意。一方面,他们都把实践看作是实行、履行。因为从字面上看,实践之“实”,有客观实际之意,可以看作是“虚”的反义词。实践之“践”,有亲自为之、落到实处的意思,与“踏”、“履”同义。实践的一般词义就是实际地、亲自地做或作为。另一方面,他们都把实践看作是某种东西的实践。或者说,看成是精神、理论或主张、愿望等通过人的行动转化为客观存在的过程。借用现代现象学中的词语,可把实践说成是具有某种“意向性”结构的活动方式,它总要指向某种对象,把它们作为自己行动的内容。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把关于实践的理解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一方面,更加强调实践的广泛内涵。比如康德就指出,实践是“指人的意志对于对象起作用的行动”⑦]。他运用“人”、“意志”、“对象”、“起作用”和“行动”这些概括性更强的词语来表述实践概念,表明实践外延的特定性和内涵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强调实践决非人类世界的个别现象,而是一个可以之表征人类存在本质的概念。“黑格尔站在现代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他把劳动看作是人的本质,看作是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⑧]。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则进一步指出,“全部人的活动迄今都是劳动”⑨],“历史的全部活动,即是这种共产主义的现实的产生活动,即它的经验存在的诞生活动,同时对它的能思维的意识来说,又是它被理解和被认识的生成运动”⑩]。至此,实践的内涵和意义第一次获得了真正符合其“本性”的理解和揭示。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有几个“基本点”,是我们的认识基础。首先,实践是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理论与现实、自由与必然相统一的运动历程。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马克思对割裂实践统一性的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作了严厉批评,指出他们都不理解真正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特色,就是强调理论、哲学必须与实践统一才有意义。其次,强调站在优先考虑人类生存发展活动的立场理解实践问题。实践是复杂、多样的系统运动,人们的实践立场、地位各不相同,得到的认识自然千差万别、富于变化。但理论既不应被神秘化,也不应固执于片面或呆滞,应当始终立足于实践,特别是关心人类的生存发展问题,从这个立场来判断、组织和发展认识及其理论成果。第三,实践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实践是主体性活动,具有不同于自然事物甚至自然世界的品格,是某种精神、理论等的实现,从人类生存发展的立场上看,它不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现象,而且也不是人类所具有的个别现象,而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
说实践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首先是因为唯有实践才能表征人类生存发展方式的本质特点。实践是“精神客观化”的运动过程,是主体性、创造性、价值性、文化性、社会性、意志性、现实性等属性的统一,但只有人类才真正完整、具体地在自己的生存发展活动中负载着这种统一性信息。没有人类,就不会有生产工具、社会组织、文化系统等组成为实践要素或内容的方面,当然也不会有实践。其次,人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现实地“存在”即生存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根据科学和人类史正确地指出:“劳动创造了人。”而且人们不得不“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否则,人就不成其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文化性、精神性的存在,人就不成其为人。第三,实践是沟通人与自然、社会、文化、历史等的关系的中介,是人生存于世界中时凭借的手段。人们认识世界、处理与世界的矛盾,都是一个生成理论、精神,进而实现和发展理论、精神的过程,是大实践运动的过程。科学、艺术、宗教及军事、政治、经济、道德等,都是实践系统的必然产物,是实践的具体表现层面。第四,一切历史矛盾、生存困境及由此而来的理论困惑,都是实践的产物,并且最终只能由实践来解决。最后,人与动物的不同,当然可以说在于其精神性、文化性、社会性、创造性特征,但这些特征其实正是实践的不同方面或具体“属性”,所以应说人与动物的不同主要在于人以实践为其生存方式,动物则以非实践的方式生存。
由此可见,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实践的内容是人类一切现象和过程的总和,是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理论与实行、自然与价值、创造与顺应、生产与娱乐等的统一。其内容十分丰富,形态万象纷呈,境界深远广阔。不能把实践只理解为“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否则,就难免狭隘化,难免局限于表面和片面,导致对实践及哲学的“形而上学”认识。
二、广义实践观包括世界观
广义实践观概念的另一个主要根据在于,哲学史所研究的诸问题,应该且可以合理地总括为(广义的)实践观问题。
哲学认识的特点,一是始终立足于整体,力图把握根本。二是具体理论随实践和认识不同而多样多变,具有与人类生存发展活动相适应的特征。所以,作为哲学概念的实践观,应是指关于所有人类生存发展活动的根本问题的观点或看法。这里所谓根本问题,一是相对整体而言的实践的根本问题,如世界观问题、“终极关怀”问题、认识论和价值论问题等。二是相对一定时代的历史进展而言具有“焦点”意义的问题,如那些在哲学史的某一时期曾经被普遍关注后来又退居次要地位或转化为具体科学专门问题的问题。
“命运”或许就是这类问题即实践观问题之一。人类总要在实践中实现一定的精神、意志或主张,但事实上并不总是心想事成,生存难免遭遇自由与必然的矛盾,人类便要理解、把握生存的“轨迹”。或许如图腾崇拜、占卜和敬神就是早期历史中人对生存“轨迹”体验的结果。哲学对“逻各斯”、“始基”、“绝对精神”、“天道”的沉思,本质上就是对“命运”的叩问和阐释。哲学家们的努力,代表了人对自己生存活动总体认识的普遍需求,是人类对自己根本问题即实践观问题之一的把握。
世界观无疑是个重要的实践观问题。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本质和一般规律的看法,是哲学中重要的问题。因为,实践本质上是“在世”的过程,必须以具有复杂联系和运动必然性的世界为存在基础和发展条件。如果不能认真研究和有效运用世界“这块材料”,便可能因精神设定不符合世界的本性而招致“精神客观化”运动的中断或失败。世界首先是一种事实,其次是精神和实践的法则之一,所以精神应当善待世界,遵守世界的规律。近代世界史中,西方社会在科学的世界观的基础上发展起了科学技术,进行了生产方式的革命,引起了社会的全面进步,把那些迷恋于泛道德主义、神秘主义世界观的社会远远抛在自己后面。而那些落伍者则在饱受落后、挨打的痛苦之后,逐渐认识到确立科学世界观的重要性,才开始反思和改造自己的世界观,把获得科学世界观当作自己哲学的主题来研究。
认识论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实践观问题。因为实践是“精神客观化”过程,其中的精神方面,对实践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认识论正是对精神的形成、来源、本质、规律和方法的研究。西方社会经过中世纪文化的“黑夜”,认识到朴素的认识必须经过反思,必须转换为普遍有效和必然的状态,才能成为人类生存发展活动的坐标。
价值论更是实践观的重要因素。这同样是因为实践具有“精神客观化”的结构和逻辑。价值论哲学专注于研究、发现、提炼和修正实践的价值坐标,向来是哲学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精神作为实践的内容和对象,其价值取向自然是决定实践发展的整体性因素。西方人把古希腊称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原因就在于古希腊哲学奠定了西方社会价值追求的基本方向,如理性、自由等。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继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价值标准进行深刻的批判之后,尼采等人又从其“权力意志”等理论出发对西方传统特别是基督教传统进行了一连串猛烈批判。现代西方哲学的价值论视角似乎已超过世界观、认识论成为主导,在人本主义哲学思潮中更是如此,这给西方社会造成的冲击相当深刻。目前,世界的全球一体化进程正在加快,各国的传统文明和文化模式正在发生日益频繁、激烈的摩擦和撞击,作为文化核心要素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实现问题必将引起更普遍的关注。哲学对“终极关怀”等价值论问题的讨论将更加牢固地占据哲学家的讲坛,成为哲学在当代的一个“焦点”问题。
实践观问题当然不只上述几个。哲学发展史的真实情形远较我们看到的更为复杂,一方面,同一时代的实践观问题总是包含几种要素,另一方面,不同时代总会有不同的实践观问题相互代谢,一个时代的“焦点”问题既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另一时代的哲学问题。或许,有些问题经过哲学的咀嚼消化之后,会从哲学中分化出去成为普通常识或成为具体科学专门问题。
所以,一方面,历史中的哲学问题需要统一地、本质性地概括,另一方面,这些问题的共性恰在于它们都是人类生存实践的根本问题,把握它们的恰当方法恰在于把它们概括为实践观问题。“观”具有一般性地看或概括地考察的意思,它的对象和内容只能是实践,其视角才具有根本性。实践观的狭义概念,既把实践局限为“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又把视角局限到世界观哲学以内,显然不能代表人类及其哲学对自己实践观的全面视角和深刻反思,只能作为实践观问题之一存在。
三、广义实践观概念是新哲学观的基石
广义实践观概念的主要依据,同时还在于它是设定合理的哲学观的基础,因此对调整哲学视角,拓宽哲学视角,开创哲学新局面,有重要意义。
哲学曾有“形而上学”的盛名,志在从“形而上”层面为实践提供“安身立命”之根本,而且确实为此做了持久、悲壮的努力,进而实际地影响了人类文化的演进历程。然而不幸的是,这种影响也有负面作用。比如在西方社会,古希腊罗马哲学苦心培育的形而上意识和超越性价值取向,在“中世纪”封建主义物质力量裹挟下,却戏剧般地转变成为一种假道学和压抑人性的讽剌漫画。同时中国等社会的情形大致也是这样,“百家争鸣”为“独尊儒术”所替代,儒家哲学被尊为普遍的行为规范,中国的文化渐趋模式化和僵滞化。近代以来,从马克思主义到分析哲学,到“五四”运动,反形而上学、反偶像崇拜汇成了一股持续久远的哲学思潮。然而近来哲学的发展又表明,反形而上学不应妨碍和取消哲学的根本性和超越性。这就使得设定一个新的哲学观,以利既充分发挥哲学的特有功能,又有效避免哲学的形而上狭隘性倾向,成为目前哲学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实践观哲学与世界观哲学的不同之处恰在于它把哲学看成是实践观的学问而不只是世界观的学问,它能够扩大哲学视野,便于哲学既抓住事物的根本,又不致自我封闭,作茧自缚。而其前提条件正在于,通过设定广义实践观概念揭示哲学与哲学诸问题的联系的实质,使实践观哲学这种新哲学观有一个合理、有效的定位基础。
广义实践观概念表明,哲学的根基在人类的生存发展活动之中,哲学与实践有着天然不可分的联系。哲学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特殊领域,虽然相对远离社会的具体行为,但决不能游离实践之外。哲学永远根植于人类生存发展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活动的反思和设计,是实践的必然环节和特殊层面,与人类的生存经验、体验密切相关。离开实践谈论哲学的真理性,只能导致经院式哲学。一种哲学必然意味着一种实践方式,哲学是一种生存之“路”。
广义实践观概念还表明,哲学必须始终注重从根本上理解和掌握人类生存发展活动。哲学总要关注实践的根本问题,总是对实践采取反思、概观的态度,倾向于为实践作理论化、系统化的论证或否证,特别注重于探求人类的“终极价值”和真善美的统一方式。所有的哲学课题,首先都是实践的根本问题即实践观问题,否则不在哲学视界以内,所有哲学探索,都着眼于为人类生存发展找到真善美相统一的坐标,并在每一时代的发展中就近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真善美的统一是实践最根本的困难,因而也是哲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广义实践观概念还表明,每一时代的哲学都应该容纳多元“体系”并存。实践观问题本来就不是单一一个,人们对它的理解又常常不同,哲学的“体系”和流派自然不能铁板一块,各种不同“体系”间也应该注意相互沟通往来。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哲学中长期相互严重对立的派别,但只有在世界观哲学视角上才绝对界限分明。马克思多次指明,唯心主义对实践、人的能动性和历史动力等问题的看法有时比旧唯物主义还高明,更应学习借鉴。在现代西方社会中,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种流派同时存在,视角互不相同,但实际上却是相互补充、相互辅助的实践观哲学。因为一方面,科学技术是当今社会第一生产力,科学理性是当代精神的基本要素,科学主义哲学由此抓住了当代实践的根本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的价值体验却似乎相对减弱,而人一旦缺乏价值体验和价值创造的精神动力,实践就难以获得全面和健康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法西斯主义兴起就是明证。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道德滑坡”现象也可佐证。为此,哲学必须负责唤起和鼓励人的主体意识、价值意识和创造意识。人本主义哲学在这一点上找到了自己的认识视角,取得了很多积极的认识成果。近年来,我国出现了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元“体系”,如传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等,在实践观哲学看来,这是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积极现象。
广义实践观概念还表明,哲学应当具有开放性,向实践观各层面问题开放,向各种认识视角开放。人类生存的环境、能力等在变,哲学研究的经验和条件不同,实践观问题也可能更新,哲学的立场、观点理应随之变化。只有这样,哲学才能以广博的胸襟,汇集智慧的无数小溪,成就“时代精神的精华”,促进人类生存发展活动的进步,实现千百年的哲学之梦。
注释:
① 《西方哲学原著》第68页,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② ③ ④ ⑤ ⑥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148、350、249、351、351页,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⑦ 齐良骥《康德》第48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⑧ ⑨ ⑩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63页、第3卷第43页、第42卷第120页,人民出版社1979、1960、197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