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构建“学科教育”特色学校模式_主体性论文

努力构建“学科教育”特色学校模式_主体性论文

努力构建“主体教育”特色学校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论文,努力论文,模式论文,特色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校开办初,就提出“建构主体教育特色学校模式”的设想,并展开了全校性的探索,初步形成具有松坪小学特色的主体教育模式。

一、构建背景

“主体教育”是一种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并以培育和发展学生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我们选择建构主体教育特色办学模式,主要出于如下几方面的思考:

第一,学校教育必须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的要求。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可以用三大挑战来概括:一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挑战。它不仅向我们提出了人的知识结构重建、人的智慧潜力开发问题,更向我们提出了人的发展的全面性、独创性和主体性问题。二是一国两制的挑战。深圳毗邻香港,是一国两制和两种文化、两种价值观的交汇点,是开放改革的前沿。深圳特殊的环境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学生真正成为独立自强、积极能动的社会道德生活主体。三是市场经济的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每个企业、每个公民都要自主地作出选择,并对这种选择的后果负责,真正把人放到了实践主体地位。

第二,以往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观念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不利于今天学生的发展,尤其不利于学生主体性、个性的发展。加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误导,使得学校教育存在以下弊端:

1.在教育管理上,强制教育盛行。教师动辄训斥学生,对学生实行管、卡、压。这种教育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2.在课程设置上,课程结构单一。重视知识课,轻视活动课,忽视潜在课程,学生爱好、兴趣、特长不能获得应有发展。

3.在教材内容上,教材陈旧,一些新的信息,如科技、法制、环保等不能及时得以补充,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4.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讲,学生听,只重知识传授,忽视创造力发展,忽视激发学生兴趣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5.在教育教学评价上,仅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不利于多规格、多层次人才的培养。

近些年来,哲学界关于人的主体性研讨给教育界以极大启示,有相当多的教改实验自觉不自觉地体现了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思想。然而,主体性教育理论的研究还刚刚开始,许多问题还有待深究,还需要多方面有代表性的典型研究来对主体教育理论加以验证、完善和发展。因此,我们选择了这一课题,准备开展深入持久的研究。

二、目标设定

根据实验的条件和研究需要,我们将培养目标具体化为“五个学会,一个讲求”。

1.学会选择。让学生学会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价值观、道德行为、课外兴趣活动及个人生活方式。

2.学会参与。让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参与学校和班级活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3.学会自律。让学生能在学习和自我监督、道德言行的自我调控、校规校纪自觉遵守及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方面达到自觉水平。

4.学会适应。让学生具备自尊、自信、善于交往的良好个性,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协作意识以及承受挫折、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5.学会创造。让学生具备追新求异、打破陈规的创造意识,思路开阔、想象丰富的思维品质以及敢想敢做、会想能做的动手能力。

6.讲求效率。让学生具备较强的成就动机和目标意识,办事计划性强,有紧迫感。

三、构建“主体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

从三个方面构建新课程体系,即优化学科课程、强化活动课程、开发环境课程。

(1)优化学科课程。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 我们适量减少语、数课,而增设了英语口语、儿童电脑、环境教育、音乐欣赏等课程。与此同时,考虑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在于寻找各种形式实现学科间的联系,以形成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培养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除开设国家规定的《社会》课外,我们还增开了思维训练、信息交流、美术手工、劳动技能等综合课。

(2)强化活动课程。遵循让儿童在活动中发展这一思路, 除国家课程规定的晨会、班队活动、体育活动等内容外,我们将学科课程每节40分钟缩短为35分钟,这样每天可腾出35分钟,用来开设一节可由学生自由选择的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分专题研究、专题调查、科学信息、创造发明、语言文字、体育艺术、学科深化、自我管理八大系列。其中,有综合性活动和专题性活动,有以学生特长、兴趣小组为单位的活动,还有以班级、学校为单位的共同活动。

(3)开发环境课程。 我们把环境课程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在硬件方面,我们从校园布局、教育设施和校园绿化、净化、美化、文化等方面精心设计,注意突出“主体教育”思想。在环境课程的“软件”建设方面,我们努力创建有利于发展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如学校在学生中开展招聘“路队长”、“校长小助理”、“社区少先队委员会干部”等活动,开展“松坪小学小主人”的评选活动,旨在给学生创设一种竞争、活泼、向上的氛围,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增强参与意识和主体能力。

四、教学改革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是实施主体教育的主渠道。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主体教育?我们的作法是,更新观念、确立原则、制定评价体系、构建模式。

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我们以主体教育思想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制订了主体教育8条课堂教学原则。

1、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思维的产物,也是引发思维的原动力,教师要以问题带动教学,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面对问题,欲放不忍,欲罢不能。

2、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师不是让学生简单地学习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从而在参与中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3、让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推到主体的位置上, 让学生在质疑问题中学习知识、探求真理、增强主动性,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合作性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是实施主体教育课堂教学的保证。

5、学会学习。自学能力是衡量学生主体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因此教师务必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6、偏爱后进生。教师尤其要鼓励、培养、尊重后进生, 对后进生要偏爱,做到优先提问、优先板演、优先辅导、优先批改作业。

7、创造性教学。创造精神、 创造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为此,课堂教学必须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8、力求自我评价。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 放手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己安排学习作业,自我检查与评定。

为了确保教学原则的落实,我们制订了相应的《主体教育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以此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体系包括《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学生发言、质疑记载评价量表》、《师生活动时间记载评价量表》三个系列,如在《师生活动时间记载评价量表》中,对“教师讲授时间”、“学生活动时间”、“全体学生活动时间”、“教师调控时间”都有一定的规定。再如《学生发言、质疑记载评价量表》对学生发言面、发言质量、质疑面、质疑质量、释疑、评价也有相应的评价尺度。《主体教育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既作为学校领导评价教师教学的依据,也可作为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的依据。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指导下建立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我们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分别建立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的主体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如语文的“探索性预习——反馈性质疑——参与式讨论——点拨式精讲——自主性练习”的主体性阅读教学模式;数学的“准备参与——探索性参与——巩固性参与——整理性参与——评价性参与”的参与式教学模式;英语的“情境式”教学模式、美术的“创造性”教学模式、音乐的“唱游”教学模式。

五、管理改革

现代教育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就不能被动地应付教师主体意识较强的特点,而应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创造主体性发展的广阔空间,应主动地引发教师的主体意识,并培养、提高其成熟度。

提高教师的主体意识的有效途径是,让其参与到教育管理活动中来。我们的措施是:

1、开辟教师论坛。 即让教师发表自己对学校管理的见解和主张。如学校制订《松坪小学面向21世纪五年规划》,我们印发给教职工人手一份,并要求大家出主意、想对策、提建议,结果老师们提出了30多条建议,并说明其建议的理由,其中18条被学校采纳。

2、开展校务咨询。 为了避免决策中的失误,我们经常开展校务咨询,就学校工作中遇到的大事、难题,请教师参与共同研究,献计献策。

3、设立“校长信箱”。 通过“校长信箱”这样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让教师畅所欲言。两年来,我们收到教师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80多条。

4、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教师信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有生活上的、工作中的困难,还有自我发展方面的困难等等,学校领导尽力帮助解决。如为教师办写作辅导班,为教师提供有关“主体教育”思想的资料和信息;对教师们提交的论文予以及时修改、指导和完善;帮助教师积累成果,发表论文。两年多来,我们组织教师撰写关于主体教育的论文100多篇,其中发表近30篇,12篇获得各级的奖励。 我们还把全体教师的论文编辑成书(题为《走向新世纪》),当老师们手捧着书,看到自己的文章发表时,都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激动和喜悦。

六、评价改革

针对传统评价的弊端,我们在构建主体教育办学模式中,尝试着改革评价方法,力求全面而科学,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1、不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学生作业, 往往某一步骤或某一知识点出现错误,而造成整个题目都错了,教师不是简单地打“×”或给一个低分甚至0分,而是在错误之处作一个记号, 旁边写上一句简短的话,如“本题计算顺序正确,只是第二步是错误的”;“本题方法不对,参照课本例4的方法解答”,但不予评分。当作业发下去之后, 学生不仅知道错误之处,而更主要的是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和一种特别的爱护,产生一种主动订正的热情。当学生订正之后,老师仍然给予满分。学生谁也不愿轻易地放过这一机会,他们努力弥补自己知识的空白点。不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给学生带来的不是精神压力,而是激励他们学习的动力。

2、学科成绩变“只重知识”为分项综合评价。 为了全面地考查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我们将每一学科试卷中不能反映出的技能、智力进行单独考查。如语文除考查其知识、技能的掌握外,还考查其朗读能力、语言交流、理解能力、课外阅读、写字等;数学考查其限时计算、思维训练;英语成绩分笔试、情境会话、朗读等等。对智力、能力的考查放在平时进行,考查方法是分项测试、动态达标。如考查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制定出优秀、良好、需提高的朗读等级标准,然后对照朗读等级标准全班通过民主评议的方式确定每一个学生的起始等级。每一个学生则可以通过平时朗读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等级,直至达到优秀。为了上升到更高的等级,每一个学生都作出不懈的努力。当然,其间有教师的朗读指导,有学生主动的请教,还有学习小组同学的帮助。

3、为后进生设“进步奖”。过去,学校只设“三好生”奖, 似乎“三好生”与后进生无缘,在实施主体教育中,我们为后进生专设“进步奖”,而且每学期进行两次评比。对每一年连续两次获得进步奖者,学校发给“三好生”奖。“进步奖”的设立对于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发展学生个性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4、改革操行评语。一是改过去生硬呆板为富于情感的评语。 评语的字里行间充溢着教师一种诚挚的情感,使学生觉得“老师喜欢我”,感到他在老师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二是改千人一面为突出个性特长,使学生为自己的进步、特长、爱好而自豪;三改终结性评语为激励性评语,使学生产生一种进步向上的“动力”。评语改革受到社会、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

5、制定《小学主体性素质发展状况》评价体系。 根据评价的需要,我们把“五个学会,一个讲求”的培养目标逐层分解为三级指标。比如,在“学会选择”一级指标中,我们从“学会内容、方法与时间的选择”、“价值观与道德行为的选择”、“课外兴趣活动选择”、“个人生活选择”四个方面确定二级指标。在每个二级指标下面,我们又对每一年级的学生主体性发展应达到什么具体要求设置出三级指标。与此同时,我们又对每一级指标的评价方法作了相应的规定。这样,既使《小学生主体性素质发展状况》具有比较严密的系统性,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从两年来操作评价的效果来看,这个评价体系是有利于全面评价学生的主体性素质的,也是有利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的。

标签:;  ;  ;  

努力构建“学科教育”特色学校模式_主体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