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现阶段,除了建筑的多功能性和多样性,人们对建筑的质量和安全也十分关注,作为建筑施工中重要的施工环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关系着整栋建筑的质量。除了严格执行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外,还应对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达到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目的。本文通过对影响钢筋混凝土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控制要点,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导言
在实际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过程中,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开展相应的质量控制工作。首先,要根据整个建筑工程实际的受力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优化钢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配置方案。其次,还要充分结合建筑工程周围的环境以及建筑本身的情况,选择合适规格的钢筋以及混凝土。最后,还要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以及混凝土的质量出发,严格控制设备相应原材料的质量,进而切实提高钢筋混凝土的质量。在开展相应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切不可脱离现实,盲目的凭借经验对相应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改动。
1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城市现代化发展逐步加快,城市需要标志性建筑来彰显城市独特的地域魅力和人文魅力,因此许多建筑拔地而起。在众多建筑中,使用最多的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随着施工工艺的发展被分为两种:现浇混凝土结构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不过,各种结构形式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会出现质量问题,尤其是混凝土养护完成之后,经常会出现表面裂缝、凹坑、内部疏松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严重地影响着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因此,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是从根本上提升工程施工质量,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繁荣发展。
2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
2.1加强受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
通常,混凝土与钢筋混合后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这个结构所承载的能力是靠两者的相互作用带来的。钢筋与混凝土混合在一起,做成一个有承载能力的整体,是因为两者粘在一起的能力很强。在不断实践中,很多实践结果证明了钢筋有一层保护层,不要小看这个保护层,它的作用是牢牢的粘结混凝土和钢筋,使之坚固无比。所以只有保证钢筋四周始终具有一层保护膜,才能使钢筋与混凝土达到最有效的作用。
2.2保护钢筋不受腐蚀,增强耐久性
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发现,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保护层为钢筋提供了高碱性环境,这样钢筋表层就会产生具有稳定性的一层碱性保护膜,这种保护膜可以有效避免钢筋被有害介质侵蚀。不过,在空气环境下,混凝土的碱性性质会与二氧化碳产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发生碳化。
3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3.1混凝土保护层施工质量把控
对混凝土保护层进行施工质量把控需要从其设计入手。首先,了解保护层厚度的国家标准,钢筋的直径不得大于混凝土产生的保护层厚度,结合相应的施工环境、混凝土强度、钢筋止境保护层厚、基础地下垫层等等进行相应的厚度指标把控,钢筋混凝土的保护膜纵向厚度应>4cm,没有垫层情况下厚度要>7cm。其次,设计过程中要依托于国家要求而进行,其厚度必须高于标准的厚度“钢筋保护层厚度标准”,同时融入相应的防火功能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计过程中,还要注重混凝土要能够切实满足耐久性的要求,考虑建筑使用时间;第三,下料过程中要注重与设计图进行严格对比,依照相应的设计标准来进行材料把控,尺寸、弯度等都不可有所偏差,防止后续材料使用问题产生;第四,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环节都不可小觑,都需要予以严格把控,比如对钢筋绑扎时,其位置都需要予以精准考量,浇筑过程还要注重其变形问题的产生等;第五,保护层在施工之后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检验,梁与板需要最少五个以上检查梁,或占有不超过百分之二的梁与板的比例要求,数量还可以予以增加,监理工作的开展也需要随时予以跟进。
3.2模板设计与施工
在选择模板体系时,需要综合考虑到强度、刚度、周转次数及经济性等因素。在具体模板设计时,要考虑到墙、柱混凝土全部侧压力已由对拉螺栓承担,对侧向支撑杆件对混凝土侧压力的承载作用不宜考虑。这主要是由于侧向支撑杆较长,受压后村产生较大的挠度,其变形必然会导致模板位移并引发混凝土漏浆或是跑模现象。在混凝土具体浇筑开始之前,需要对模板进行清理,特别是墙柱根部和梁柱交界处更要清理干净,避免拆模后存在孔洞或是夹渣等问题。在浇筑之前需要洒水湿润模板,当采用新模板时,需要在使用前在板内外和周边刷油,对于竹胶合板则宜刷脱模剂,不宜刷得过厚。
3.3钢筋质量控制
在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钢筋进行加工。而加工前应该对钢筋表面的杂物以及污渍等进行清理,之后配料钢筋;在进行钢筋连接时,如果钢筋直径较大,这种情况下最好使用机械焊接,而其他部位使用绑扎的方法对钢筋进行连接;在进行钢筋绑扎前,需要施工人员熟悉设计图纸,并根据实际施工需求对钢筋直径尺寸等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进场投入使用;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施工人员加强对搭接钢筋长度的关注,使得钢筋符合设计需求。另外,还应该加强对钢筋穿插次序以及与模板之间配合顺序的关注;在对钢筋进行焊接时,需要施工人员注意焊接的牢固性,必须防止由于钢筋焊接不牢固原因影响整体钢筋混凝土框架质量。
3.4施工振捣
混凝土的施工振捣同样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振捣需要做到快进,但是拔出时候则要慢,尤其要预防振捣过程中出现空隙;第二,每次插入振捣的时间要予以把控,一般控制在20s~30s左右,混凝土不显著下沉并不出现气泡为判断标准;第三,振捣过程中如果出现砂与水泥浆分离的情况,则需要予以高度注意,尤其不可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砂层,这对于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会造成影响;第四,振捣时候其插入深度一般保持在10cm,以此促成混凝土上下层的凝结;第五,振捣中间需要注意前后间距的把控,一般为30cm~50cm为宜。此过程要注意漏振的防控。第六,振捣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碰触模板、钢筋和预埋件。
3.5养护作业质量控制要点
养护作业也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传统的养护作业缺乏针对性,整个养护作业的效率较低,无法切实提高整个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工程的质量,导致建筑工程的表面出现裂纹,从而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所以,要全面分析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养护计划。首先,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温度变化调节浇水的次数以及单次浇水的水量。当温度高于35摄氏度时,每隔8小时就要浇一次水。而当室外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则要停止浇水。其次,要确保养护用水和搅拌用水一致。
结语
在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合理选择和控制施工中的原材料,科学进行混凝土配制,做好模板和钢筋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即要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落实好质量控制工作,确保钢筋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保证钢筋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而且还能够确保建筑质量能够达到预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凯.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缺陷处理措施[J].山西建筑,2019(30).
[2]吴龙裕.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房地产导刊,2018(34).
[3]张庆颖.房屋建筑工程的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3).
论文作者:邢德超,刘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过程中论文; 保护层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