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识别中分量的频率效应_汉字结构论文

汉字识别中分量的频率效应_汉字结构论文

汉字识别中部件的频率效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字论文,部件论文,效应论文,频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前言

汉字结构有整字、部件和笔画三级层次。整体属性如字频、结构类型等对部件识别有重要作用[1],而局部属性如笔画数、象限部位等对整字识别有显著影响[2、3、4]。有关部件对整字识别中的作用尚无研究报道。部件作为单个结构反复认读,可能成为基本表征,且比笔画更符合认知简约原则。字词识别时知觉加工的自动化与否、采取并行还是串行的方式受其频率影响[5]。如果说汉字识别必须经过属性分析阶段[6],部件频率是否也有类似作用?本研究拟探讨汉字认知中部件频率的影响,整体和部分信息的相互作用。

2 方法

2.1 被试 北京某高校二年级本科生,年龄18—22岁。其中实验一30(男20、女10)人;实验二20(男12、女8)人;实验三17(男10、女7)人。

2.2 仪器

AT286微机、640×350分辨率彩显和声控开关各一台,话筒一支。

2.3 程序 被试距显示器60cm完成整字识别、整合识别和部件识别任务。1.8cm×1.2cm的白色汉字呈现于黑色屏幕背景中央。计算机自动记录反应时。

3 实验一、整字识别

3.1 材料 144个左右结构两部件合体字。部件均可音读,根据笔顺分为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如“耿”字的“耳、火”。高频(1、2级)、低频(4、5级)[7]各半;第一部件频率分2.76、15.51、49.96‰三个水平;第二部件频率分0.64、3.25、18.74‰三个水平[8]。

3.2 程序 刺激呈现时间为25ms。从刺激字呈现到被试读出字音为识别反应时。

3.3 结果与分析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MANOVA)表明,整字频率主效应显著。识别高、低频字反应时分别为628和743ms,F(1,29)=510.19,p=0.000;错误率分别为2.1和8.7%,F(1,29)=38.51,P<0.001;第一部件频率的主效应也显著,由低到高三水平下反应时分别为698、683和677ms,其中698和677差异显著,t(358)=2.11,P<0.05;错误率分别为4.5、4.9、6.7%,F(2,58)=4.30,P<0.05。第一部件频率的易化作用解释了“字之左上角所含信息对于识别该字最重要”[3、4]的现象。说明熟悉局部有助于识别整体。速示呈现整字时,对两部件同时加工,但第一部件提取的速度更快,对第二部件的加工尚未结束,识别便已完成,故第二部件频率无显著作用。

第一部件频率×整字频率有交互作用,F(8,58)=6.76,P<0.01。在第一部件频率由低到高三个水平下,高频字识别反应时差异不显著;低频字识别反应时分别为762、734、734ms,差异显著,F(2,178)=3.9,P<0.05。这种交互作用进一步解释了字频效应的机制。因为识别不熟悉字需经过部件加工,故识别时间较长。

识别整字时被试可能采取忽略部件、注意整体的策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部件频率的作用。故实验三将组成部件分开,如先呈现“泵”字中的“水”,再呈现“石”,要求识别“泵”字。即须识别部件并将其整合成全字,以便能突出体现部件的作用。

4 实验二、整合识别

4.1 材料 96个两部件合体字。高、低频各半;各组上下、左右字比例相等;第一部件频率分15.48、0.96‰两水平;第二部件频率分11.48、0.94‰。部件读音与整字不同。

4.2 程序 两部件间隔120ms先后呈现于显示器上,均持续25ms。从呈现第一部件至被试读出目标字为整合识别反应时。有一半字先呈现第一部件,另一半先呈现第二部件。

4.3 结果和分析

MANOVA结果表明,整合识别高频字和低频字的反应时分别是622和661ms,F(1,19)=6.70,P<0.05;错误率分别为26.8和31.8%,F(1,19)=4.61,P<0.05。第二部件频率高、低两水平下,整合识别反应时分别为684和600ms,F(1,19)=9.52,P<0.01;错误率分别为31.8和26.8%,F(1,19)=7.16,P<0.05。

结构类型与第二部件频率有交互作用。在第二部件频率高、低水平下,整合识别上下字反应时无显著差异;识别左右字反应时分别为710和557ms,F(1,19)=11.17,P〈0.01。上下字结构方式比较紧密[1],故知觉特征登记时有整体加工的趋势。左右字两部件并行排列,同习惯的从左至右阅读方式一致,结构特征较易分解、提取,为部件频率产生作用创造了机会,部件频率作用与字的结构类型有关,从新角度证实了不同象限的作用[4]。

第二部件频率增加使整合识别的反应时和错误率显著增加。这种“干扰作用”可能因为:①整合识别时要加工两个部件后识别出整字。由于汉字的笔顺认知习惯,第二部件比第一部件更重要。②高频部件有独立成为单一认知单位的倾向。频率越高的部件,从整字中独立出来的倾向越强。对部件分别加工又为高频部件的独立创造了机会。识别整字必须克服这种独立倾向。因此含有高频部件的整字识别反应时也相对较长。③整合识别时必须完成对后呈现部件的加工才能识别出整字。由于汉字的部首大多位于第一部件的位置,据此可形成一个待识别的汉字集合,第二部件作为区别特征表现出了干扰作用。

5 实验三、部件识别

第一部件频率对整字识别有易化作用,而第二部件频率对整合识别有干扰作用。如果实验任务为识别部件,即知觉对象小于整字,部件频率的作用又将如何?

5.1 程序 刺激字同实验二。屏幕中心点3.5°视角的上(或下、左、右)方先呈现一绿色小字“上”(或下、左、右)1000ms(视角1.0°×0.8°),提示目标字中待识别部件的位置。200ms后在屏幕中心呈现一个“+”号500ms,然后在同一位置呈现白色目标字25ms。目标字呈现至被试读出部件为部件识别反应时。一半字读第一部件,一半字读第二部件。

5.2 结果与分析

MANOVA结果表明,结构类型的主效应显著,识别上下字和左右字中部件反应时分别为692、652ms,F(1,16)=16.07,P<0.001;识别左右字中部件反应时分别为685和622ms,两者差异显著,F(1,16)=18.51,P<0.001;识别上下字中部件无差别。左右字的结构较松散,识别其中部件较快,但识别其中左部件比右部件难,说明左部件与整体结构更紧密。

识别高、低频字中部件反应时分别为691和653ms,F(1,16)=12.56,P<0.01;高频字各部分之间联结紧密,拆分比较困难。第二部件频率高、低两水平下部件识别需时640和704ms,F(1,16)=17.37,P<0.001;错误率分别为9.76%和17.21%,F(1,16)=19.33,P<0.001。识别部件位置×第二部件频率有交互作用。第二部件频率高、低水平下识别左部件反应时分别为606和721ms,F(1,16)=8.71,P<0.01;而识别右部件时则无差异。右部件可促进识别左部件,体现了知觉加工时汉字各部分之间互相影响和整体优先的原则。

6 讨论

汉字是汉语的基本单位,形、音、义的综合体;其视觉识别是阅读过程的起始环节。本研究揭示了部件频率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信息加工方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部分对整体的影响等问题,提供了基本资料。

整字频率对整字识别的“易化作用”和对部件识别的“干扰作用”,在分开呈现合体字的两个组成部件时仍然存在。整字识别过程中同时存在对局部结构的分析性加工,而部件识别过程中也有对整体结构的加工。整体和局部相互促进或和干扰。竞争的关键,在于整体或局部频率的相互关系一如整体频率占优势,则以整体加工为主;如整体频率的作用下降,则对局部频率的分析性加工得以表现出来。三个实验初步证实了整体属性(整字频率、结构类型)对于局部知觉(部件识别)的制约作用,以及局部属性(部件频率)对于整体加工(整字识别)的易化和干扰两方面影响。熟悉性并不都是有利的,只有与知觉加工同层次结构的频率才有易化作用。

部件作为汉字的基本结构单位,可能成为一种记忆组块(memory chunk),在心理词典中成为不同汉字之间的联结点。Just & Carpenter在研究中文词认知时发现中文复合词的反应时可由整词频率和其组成单字频率预测[10]。汉语词和汉字、汉字与其组成部件之间皆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单字识别的反应时除了可由整字频率预测外,还受到其组成部件频率的影响。这从另一个层次反映了中文认知中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以及整体对于局部知觉的普遍性影响。

标签:;  

汉字识别中分量的频率效应_汉字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