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三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海门 2261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居民住房、商品房、私家别墅等需求都在不断增多,建筑工程如洪水猛兽,迅速席卷全国各地。但是与此同时,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情况也越来越多,生命悲剧在施工现场日复一日的上演着,从未间断。建设单位对施工现场中的安全不够重视,相关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不明确、不完善,以及施工工作者自身没有足够的的自我安全意识,都是造成悲剧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程项目;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特点
高空作业的时间较多。高空作业是当前的建筑工程项目最常见的作业方式,在除了地基以外的很多作业都是高空的,且还有不少外墙的高危作业。高空作业除了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还要有丰富的安全知识、意识。高空坠物砸伤砸死施工人员的事故时常发生。目前,所发生的事故中,以高空作业的事故发生率最高。
露天作业居多。和其他的工种不同的是,建筑行业的施工多数都是在露天进行的,这就不可避免的要面对气候的寒冷、酷暑、大风等恶劣的自然气候条件,夏季的酷暑容易导致施工人员因为中暑而出现危险,大风天可能会将施工人员吹倒,等等。
工期时间紧。机械自动化不高。由于很多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延误工期的事情,导致工程后期经常出现赶工期的现象,致使很多的工程项目没日没夜的加班,再加上很多的操作又都是只能人工操作完成的,这就导致了施工人员总是处于高度的疲劳和紧张,施工人员总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工作最终引发了疲劳导致的精神不集中而产生的事故也是不胜枚举。
多工种交叉合作。多工种、不同专业交叉合作,是当前的建筑行业的一大特点,这些项目很多都是同时进行或是交叉进行的,相互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关联,一旦衔接不好或是配合不当,很可能会延误其他项目的按时完工。
二、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项目管理层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到“安全是第一生产力”的管理要素,当施工进度、质量、效益、成本与安全发生冲突时,往往首先考虑的是项目效益,抓工程进度,控制成本,从而忽略了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制度及检查制度不健全,即使有制度,也是流于形式,不能严格遵照执行;安全预案内容空洞、无针对性,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劳务人员上岗前未进行劳动技能和安全常识等方面的培训考核,致使岗前培训不是走形式就是根本未经培训就上岗;安全技术交底流于形式,未真正进行三级交底,未交底至作业层,交底不及时,致使作业人员未能真正掌握安全作业要点和危险源;检查监管不到位,制度落实不严,现场不按规范施工,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禁而不止,对检查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不及时、不彻底。
2.劳务作业队存在的问题。管理人员现场管控乏力,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现象十分突出。目前大多分项工程都是以劳务分包方式分包给 “包工头”,在施工现场,由于项目部管理力量的不足,对劳务队的监管很难到位,而劳务作业队现场管理人员对安全技术规范知之甚少,只凭经验指挥,导致现场“三违现象”突出,安全隐患增多;劳务队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愿在安全生产上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致使安全生产标准化无法落实;作业人员存在侥幸思想,不能真正认识到施工企业是一个高危行业,现场危险源多,对危险源诱发安全事故产生的后果认识不到位,防范不到位,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不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及安全注意事项,我行我素,作业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安全施工的需要,安全技能差,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1、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监督检查
仔细检查劳动条件、事故隐患及安全生产情况,可及时发现、消除施工中一些不安全的潜在因素。建筑工程施工中,各施工企业应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督检查监,大力宣传并落实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及时纠正违章指挥及违章操作的错误行为,不断提高建筑工程各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及安全意识,掌握施工现场安全状况,并寻找及改进措施。强化安全监督检查不仅能有效落实安全规章制度,还能促进施工企业进行标准化操作。此外,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相关的管理人员还可实施安全检查,其检查内容包括劳动防护品的运用、制度、事故处理、安全设施、安全教育、机械设备、操作行为等,以及时发现存在于施工生产中的不安全行为,进而采取相关对策有效消除不安全因素,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提高保障。
2、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体制
安全目标已经明确,那么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就会特别清晰,使得影响安全生产的危险因素得以消除,以确保人身的安全、健康。若想制定科学、明确的安全目标,各施工企业就需层层分解安全目标,并将其切实落实到各专业以及各岗位,同时严格监督工作人员,确保他们能履行自身的安全生产责任,再利用考核的方式来提高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的全面认识。此外,制定的安全目标一定要有明确、齐全的内容,且可操作性也要较强。大力推行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目标的相关管理体制,并时刻响应“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口号,可优化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以便于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素质。
3、加强施工现场危险源的控制管理
事实证明,建筑工程中发生各种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是危险源。建筑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各施工企业应根据建筑工程的特征、规模以及类型,充分、全面考虑会引发职业病、工作环境被破坏、人员伤亡等情况的风险,并根据工序要求识别与各种施工作业、管理业务相关的设备、设施、人员及场所等方面的危险源,再列出清单进行一一评价,将最可能引发事故,且发生的事故具有较大危害的危险源称作重大危险源,最后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施工方案,且施工方案内容包括器具、检测方法、设备、监控措施、应急材料、应急人员组织及安全技术措施等的救援预案。与此同时,应重点监控后续施工过程,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可顺利进行。
4、健全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制度
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为了安全、高效、优质的完成建筑工程的施工任务,而作出的生产操作及管理工作的规定就是安全生产制度,它也是约束组织生产活动和生产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因此,安全生产制度的建立,一定要有机结合实际生产施工,诸如事故处理报告、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奖惩等。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它也是最重要的有效实施安全生产的组织手段。此外,建筑工程施工中,明确施工企业各部门、工作人员及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并加强企业工作人员的相关安全责任意识,以确保安全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这样就可从不同的层次及角度来提高工作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自觉性及积极性。
四、结束语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国的房地产业市场会越加的兴盛、繁荣,也将会不断地催生更多的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队伍,安全问题也将会变得越加的突出。实施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将安全生产管理纳入到责任制度中,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对于我国的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有着非同意义的作用;将安全管理目标化、细分化,并在细分中实现不同阶段加强控制,在每一个小目标都达成的时候,大的目标也就真正得以实现;将安全管理理念、思想传播到每个参建人员的意识中去,真真正正的从源头、根本上解决安全隐患的消除。
参考文献:
[1] 柯昕.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1(21)
[2] 宁继鹏.略谈建筑行业施工生产中的问题及安全性建议[J].科技信息.2012(05)
[3] 李金亮,丁学龙,闫洁.安全目标管理在建筑安全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2
论文作者:宋国庆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作业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危险源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目标论文; 《建筑模拟》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