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信息工作的十大发展_图书馆论文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信息工作的十大发展_图书馆论文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情报工作的十大拓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大论文,新时期论文,情报论文,图书馆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与实践,推动着上层建筑发生一系列深刻变革,迫使上层建筑的各个有机部分不断变革那些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旧体制。高校图书馆也是这样。正确认识并预测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图书馆的种种变化,既是把握历史机遇,迎接挑战的需要,又是理论上给予充分准备,进而指导实践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决定了社会市场取向的经济运行模式;同时,信息时代的来临促进了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为此,处于这一特殊时期的高校图书馆要保持与社会的同步发展,就不仅要坚持以文献信息资源为读者服务,为学校的教育科研服务,为学校的发展服务,而且要进一步强化情报职能,面向社会开门办馆,增强自身生存的能力。也就是要对情报职能赋与新的内容,拓变原有情报工作的格局。

拓变之一:“图书情报一体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国信息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种信息加工、咨询业、软科学公司等风起云涌,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新军,且发展呈不衰之势,由此极大地加快了我国向信息化社会过渡的进程;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促进了高等学校办学体制发生深刻的变革。这种形势下,高校图书馆不仅要肩负教育职能,更应率先按市场经济的要求,主动参与信息业的竞争,切实以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情报信息需求为已任,开发、生产和经营经济建设必需的情报信息产品。高校馆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最根本体现就应是以广、快、精、准的方式生产和提供经济建设所需的科技信息,以及经济运行、经济决策所需的动态信息。其实质就是强化高校馆的情报职能。由此,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满足教学、科研及社会(企业)对情报信息需求的新特点,高校馆只有选择“图书情报一体化”运行模式。

拓变之二:观念新颖化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是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兴建并发展的,它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处于相对封闭、互为脱节的状态。而现实面临21世纪,高等学校不可能封闭发展,图书馆亦自然不可能封闭发展。这就对处于新时期的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新的要求,迫使高校图书馆参与当今社会激烈的行业竞争、商品竞争、情报信息竞争、人才竞争、公关竞争,由此经历一次全新的观念变革。具体表现为:树立情报信息是生产力的观念、产品是商品的观念;树立高校图书馆的产业化观念、开放性观念、现代化服务观念、整体效益观念、现代人才观念、竞争观念、市场观念、法制观念。

拓变之三:情报生产化

在情报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人类社会正向信息化社会过渡的大趋势中,高校图书馆自然应脱离传统的馆藏建设观念,越来越强调和重视为用户提供获得信息的手段及实用信息。为此,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工和生产情报产品。生产情报产品不同于传统的情报服务,它要求以文献开发为依托,以横向联合为背景,以需求为向导,以馆员对信息灵敏的捕捉、认真的分析、敏捷的联想、准确的判断、精细的筛选等为前提进行有组织的规模生产。情报生产是高校图书馆增强造血机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主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一个契机。

拓变之四:情报产品市场化

生产的情报产品如不为用户利用,便失去实际应用价值。那么,生产的情报如何才能被用户有效利用呢?就需要宣传、推广情报产品,开拓情报市场,沟通供需渠道,将生产的情报产品推向市场,积极主动且有效地提供给用户,使用户及时获得并利用情报产品。

拓变之五:情报工作范围扩大化

“科学技术应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这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作为科学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图书馆情报工作,自然要随着学校面向社会办学,面向经济建设服务方针的确立改变旧的格局,拓展原有的范围,努力跻身于信息市场,直接以服务于经济建设为要旨。其实质就是扩大情报工作范围,做好为企业服务的工作。高校馆情报工作走出校门,面向企业已成为未来情报工作发展的一种趋势。

拓变之六:情报工作管理企业化

在当今各种信息机构并存的条件下,为争取有利的市场地位而进行激烈的竞争,其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高校馆要在这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突破原来的运行模式,切实引入新的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成本核算,降低消耗,优化管理,优化信息资源的收集,增强情报活动的针对性、灵活性以及情报活动的深度和强度,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其实质就是要对情报工作实行企业管理。

拓变之七:情报工作手段现代化

由于情报传递的速度不仅决定着情报信息的价值,影响着市场和情报的经济效益,而且决定着情报生产与传递者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高校馆情报工作要拥有市场,并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拥有现代化的情报传递手段、存储手段和检索手段。同时,随着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日益完善,社会对横向性、开放式的情报信息服务系统需求越来越迫切,高校馆除建立和完善自身信息系统外,还应把创造良好的联机服务环境作为努力的方向,并努力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拓变之八:情报教育社会化

新时期,高校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通过信息教育、传播、开发、咨询、综合分析等方式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已发挥出相当的教育职能。但是,要使情报工作真正为经济建设服务,其重要条件之一是国民信息意识的普遍提高。为此,高校馆必须针对外界(企业)情报信息意识不强,情报利用及检索能力差的现状,广泛采用各种媒介,多层次,全方位地宣传情报信息及高校馆情报工作,为情报工作走向社会开创一个良好的环境。

拓变之九:情报工作人员一专多能化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新的需求;为了使情报工作真正面向社会,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了使情报工作和情报服务适应科学研究向多学科相互渗透又相互交叉的发展趋势,要求情报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情报处理技能,而且要能突破自己所学专业的制约,成为一专多能型人才。

拓变之十:情报工作评价指标标准化

诚然,数量、质量和效率是评价情报工作的重要指标,但这只是封闭式效果评价,不能适应情报工作开放性、社会性的要求。因为面向社会的情报工作是以获取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其评价自然应以目标是否实现为准绳。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校馆情报工作产业化日益成为发展的强大趋势,于是从产业的角度而言,情报工作的社会经济效益亦自然成为评价情报工作的最重要标准。所以,新时期情报工作的评价应采用管理科学中的效益理论,即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评价标准。

总之,高校馆情报工作的拓变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结果。这就要求管理者和情报工作人员尽快适应这一拓展变化,由此开创高校情报工作的崭新局面。

(收稿日期:1994年4月9日)

标签:;  ;  ;  ;  ;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信息工作的十大发展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