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湿蕴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7月16日到2019年1月22日肛肠四科收治的35例脾虚湿蕴性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分组为治疗组18例,对照组17例。治疗组予参苓白术散口服治疗,对照组予美沙拉嗪颗粒口服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52.94%,两组比较 P<0.05;主要症状腹泻、脓血便、腹痛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指标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率比较,两组没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尤于美沙拉嗪颗粒。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颗粒 疗效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仍尚不明确,以结直肠粘膜弥漫性、连续性改变为特点。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及粘液脓血便[1]。近年来 UC 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且呈快速上升趋势 [2]。目前临床治疗使用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以控制炎症和缓解症状,但多病情反复,且难以根治,药物不良反应多。而中医药在治疗UC上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3],中医药对本病治疗优势突出,鉴于上述内容,本研究观察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7月16日-2019年1月22日肛肠四科住院部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5例,告知其目的与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中男9例,女9例,平均(48.26±13.77)岁,病程2月至4年。对照组中男9例,女8例,平均(51.31±14.98)岁,病程3月至3年。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18年北京《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4]制定。
1.2.2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参照2017年《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1]脾虚湿蕴型主症:(1)大便溏薄,有少量黏液或脓血;(2)腹痛隐隐;(3)食少纳差。次症:(1)脘腹胀满;(2)肢体倦怠;(3)神疲懒言;(4)面色萎黄。舌脉:舌质淡胖或有齿痕, 苔白腻;脉细弱或濡缓。其具备主症2项和次症1或2项, 参照舌脉象和理化检查可确定。
1.3纳入标准
(1)符合溃疡型结肠炎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2)年龄10-60岁,男女不限;(3)病程为1月至6年;(4)患者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1)辨证不属于脾虚湿蕴证;(2)年龄小于10岁或大于60岁;(3)合并放射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及感染性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4)合并严重的肝、心、肺、肾、血液及精神系统疾病病史;(5)对参苓白术散及美沙拉嗪颗粒过敏者;(6)患者依从性差不能坚持服药及服药途中同时服用其他药物者。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予以参苓白术散治疗,方药来自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处方如下:人参15g 白茯苓15g 白术15g 山药15g 莲子9g 桔梗6g 扁豆12g 薏苡仁9g 砂仁6g 陈皮9g 炙甘草9g,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2.2对照组 予以美沙拉嗪 (上海爱的发制药,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40726,规格:0.5 g) 口服, 1 g/次, 4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
3.疗效观察
3.1临床综合疗效 依据《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2017)》[6]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分为临床缓解、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缓解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2主要症状疗效积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 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腹泻、脓血便、腹痛)中情况,腹泻:每日1次,0分;每日<3次,2分;每日3~5次,4分;每日>6次,6分;脓血便:无,0分;少量黏液,2分;少量黏液血便,4 分;黏液血便,6分;腹痛:无,0分;腹痛轻微,隐痛,偶发,2分;腹痛或胀痛,每日发作数次,4分;腹部剧痛或绞痛,反复发作,6分;总分为上述各项指标分数之和。
3. 血清炎性因子指标 采用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后的空腹血样,分离出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IL-17、TNF-α、IL-23水平。
4.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不良反应(头痛、恶心)发生情况。
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两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运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结果
5.1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88.89%>52.9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5.2主要症状疗效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腹泻、脓血便、腹痛积分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5.3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前血清炎性因子 IL-17、TNF-α、IL-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周后,两组IL-17、TNF-α和IL-23水平及观察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5.4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治疗组出现1例头痛,无恶心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观察组出现1例头痛,1例恶心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6.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理改变为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可累及直肠、全结肠,甚至回肠,多表现为腹泻、粘液血便、腹痛。溃疡性结肠炎中医为“休息痢”,目前该病西医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中医认为此病湿热蕴肠为基本病机,脾虚失健为发病基础,所以脾虚湿蕴型为溃疡性肠炎常见证型。西药多使用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及免疫抑制等。
美沙拉嗪为水杨酸类药物首选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直接作用于肠道黏膜炎症病灶,减少前列腺素及白三烯合成,抑制炎性细胞的释放,但因机体对药吸收较少,会有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且远期疗效差[7]。因此中药的重要性显得难能可贵。对于脾虚湿蕴多见的溃疡性结肠炎,采用参苓白术散,此方来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有健脾益气之功,白扁豆、薏苡仁等可渗湿止泻,莲子、山药合用在健脾同时可涩肠,砂仁化湿,桔梗通调水道且宣肺气,诸药合用达补气健脾,渗湿止泻。且有研究表明参苓白术散有通过止痛、抗感染、止泻而达到保护肠粘膜作用[8]。
此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参苓白术散较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综合疗效明显增高,且主要症状疗效积分治疗组明显低于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清炎性因子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且不良反应少。综上可知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湿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荐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军祥,陈誩.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26(02):105-111+120.
[2]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32(8):3585-3589.
[3]严子兴,张晓彬,郑立升,林振文,刘幼妹.中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19,31(02):260-262.
[4]吴开春,梁洁,冉志华,钱家鸣,杨红,陈旻湖,何瑶.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09):796-813.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M ]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0.
[6]张声生,沈洪,郑凯,叶柏.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08):3585-3589.
[7]李宜华.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57-59.
[8]杨凡.参苓白术散临床研究进展[J].新中医,2018,50(10):38-42.
论文作者:丁宁, 刘珊珊, 杜寿贤, 李坤, 彭天书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溃疡性论文; 结肠炎论文; 白术论文; 疗效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