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认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印度论文,丝绸之路论文,认知论文,海上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835.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1508(2014)03-0001-06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10月访问东南亚时首次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概念,此举被认为是确保中国海上运输线安全、打破“马六甲困境”而出台的重要战略举措。印度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最重要的国家之一,并对中国的这一倡议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解读和回应。鉴于印度对中国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将利用前景理论对印度针对中国的该项战略所进行的风险评估与决策进行前期分析,进而提出推进中印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对策。 一、印度对“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回应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美国政府为了扩大在中亚、南亚的影响就曾提出过构建丝绸之路的战略设想。此后美国一直没有放弃有关丝绸之路的谋划。2006年、2011年美国重提所谓“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战略计划,以配合其亚洲战略的顺利实施。不过美国的丝绸之路计划所获得的国际反响远不及中国倡导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如此之大。在印度,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计划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系列的学术论文、专访报道、电视评论围绕中国该项计划展开了讨论。总体上,印度对中国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以下几种回应: 第一,印度官方表态积极但不失谨慎。2014年2月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17轮会谈上,中方特别代表、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邀请印度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印方代表、印度安全顾问梅农对“海上丝绸之路”做出积极评价。会谈期间,印度总理辛格会见杨洁篪时表示,印方将积极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未提及“海上丝绸之路”。之后6月来华访问的印度副总统哈米德·安萨里,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回应了有关参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问题,仅表示印度还需要与中国就相关细节进行讨论。 第二,有学者认为中印之间的竞争将从陆路转向海洋,强化“中国威胁”。一直以来,中印两国对来自对方威胁的认知是不对称的,印度强化来自中国的所谓“威胁”,而中国对印度却没有类似的感知,这也是印度战略界及媒体对中国政府外交活动进行过度解读的原因之一。印度知名战略家拉贾·莫汉的新作——《神魔闹海:中印在印度-太平洋的竞争》中,他对中印关系立下了三个基本论调:其一,中印的竞争是持续的;其二,中印传统的陆路竞争将会“外溢”到海洋;其三,印-太将成为一个新的地理空间。①暂且不论该推断是否准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印度将海上强国建设纳入了国家发展大战略,印度洋成为其战略聚焦的首要区域。进入新世纪后的印度正从海军战略理论以及海军力量建设方面全面推动印度洋战略的实施。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主动创建和平、合作、互赢的平台,建立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新贸易之路,但印度的观念是将印度洋视为“印度的海洋”,而我国倡导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穿越这一区域,对此,印度保持高度关注。 第三,部分学者及官员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所谓“珍珠链”战略联系起来,对中国的战略意图深表怀疑。“珍珠链”这一战略术语最早由美国博思艾伦管理咨询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于2005年提出。此观点认为,“北京会加强在印度洋地区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中国在印度洋上的实力扩张会损害到其他国家的利益。中国将在印度洋沿岸地区建立军事基地。中国将会与印度洋沿岸国家签订秘密协议建立军民两用的海上基础设施,以为日后建立海军基地做准备”。②在美国提出“珍珠链”战略后,印度成为该论调最积极的拥护者。在中国提出“海上丝绸之路”计划后,很快有美国学者在颇具影响的“外交家”网站上写到:“一开始新丝绸之路主要是为了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关系而提出的,但之后在中国与斯里兰卡的外长会谈中,这个计划的覆盖范围得到了扩张,将中国海军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打造的‘珍珠链’军事设施连接起来。现在中国给这些港口取了另外一个名字——‘海上丝绸之路’。这一计划将会引起美国、印度以及其他国家战略家的担心,因为‘珍珠链’战略又以一个新名字持续存在。”③尽管在公开场合,印度学者没有直接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表述为“珍珠链”战略的升级版,但是这种担心是存在的。拉贾·莫汉在“印度会加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吗?”一文中提到,“根据印度报业托拉斯的报道显示,印度政府已准备加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宏大的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水域的计划。但印度人民党政府很难将该计划兜售给印度战略界,因为长期以来他们怀疑中国在印度洋上进行的海军建设以及中国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和斯里兰卡(汉班托塔)等提升港口设施的意图”。④莫汉对印度政府是否会允许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通过印度洋来实施表示怀疑,因为该计划的地缘政治色彩和安全因素太浓。印度库塔克沙希拉研究所的比约什·辛格在“印度会接受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吗?”一文中认为,“为了确保这一倡议的成功,中国已经在印度洋地区部署了‘珍珠链’战略。中国在印度洋不断扩大的海军存在已经引起了印度的关注”。⑤印度媒体也对这一话题很感兴趣,Rajya Sabha TV电台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做了一次时政评论,邀请了印度前外交秘书希巴尔、印度前驻华大使苏理宁,以及印度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郑嘉宾等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三人均表示,目前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意图不明确,中国的战略政策不够透明。 第四,认为中国将通过该战略拉拢印度周边国家,对印度形成不利影响。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发展与印度洋沿岸国家的海上互联互通,加深地区间经贸合作。南亚区域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点合作区域之一,但是印度对中国与南亚国家的合作非常敏感。有印度学者指出:“斯里兰卡是第一个正式支持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计划的国家,斯里兰卡未来将得到中国更多的投资。巴基斯坦虽然没有对此计划做出官方回应,但是随着中国在瓜达尔港的投资,未来几个月内巴基斯坦将做出相关回应。这些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里与印度的关系时好时坏,现在看来他们投靠了中国阵营以对抗印度在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⑥前外交秘书希巴尔也认为:“中国为了发展在印度洋地区的贸易,所以在缅甸、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巴基斯坦获得或建立港口设施。我们关注到中国对我们形成了包围,改变了我们与这些国家的双边关系,使得我们难以公正地处理印度与这些国家的问题。”⑦ 第五,认为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计划是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抗衡。有印度学者指出,就在2013年10月美国总统因国内问题取消了对东南亚一系列访问,缺席了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以及美国-东盟峰会及东亚峰会,而此时新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东南亚展开全方位的外交,并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计划。来自印度新德里国防研究与分析所的高级研究员彭楚克·施特丹认为:“在近期印度战略界的讨论中,高度关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并强烈希望该战略能抵消中国在该地区日益上升的影响力。但是印度战略界忽视了一点,这就是自苏联解体后,中国向西开放,以发挥西部疆土的地缘优势。现在的中国已经跳出了前苏联的范围,发展了与欧洲、非洲、西亚、拉美以及南亚的关系。中国与这些地区的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而没有使用制衡手段。在海洋领域,中国也做出了重大的举措以应对来自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影响。”⑧他同样注意到美国在亚太的一系列战略举措并不成功,如消灭塔利班、控制鸦片产量、掌控中亚资源、阻止俄罗斯和中国崛起等一系列宏伟计划都没有得以实现。 第六,也有学者对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持合作的态度。早在2006年,来自国防研究与分析所的库拉那就讨论了中印在印度洋上开展合作的可能。在他撰写的“保卫海上丝绸之路:中印会聚焦在那里吗?”的文章中,作者从新自由主义而非新现实主义的角度探讨了印度与中国在印度洋上的合作。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新丝绸之路”与中国目前所倡导的“海上丝绸之路”所覆盖范围大致吻合。库拉那认为:“波斯湾地区的不稳定以及新丝绸之路西线关键水域的不安全是印中两国共同关注的焦点……考虑到今后两国海军可能在这一海域执行任务,非常有必要通过建立互信以协调两国合作并实现互补。印中两国商船可互向对方国家寻求护航,印度海军可在印度洋以及东南亚海域实施护航行动,中国海军可在东海以及南中国海开展护航。在海上安全立法方面,印中两国也可以展开合作。印度和中国海军可就打击海盗以及海上救援等展开联合演习。”他进一步讲到,“作为邻国的中国与印度如果在能源安全政策上长期处于对立状态是不符合两国利益的,两国应当发挥各自优势,如海上力量优势及地缘战略优势,而不应让一方的力量去削弱另一方的力量。”⑨印度索尼帕特金达尔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麦尼也认为:“中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对印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印度应改变安全压倒一切的理念”。⑩有学者还把中印海上合作与中印边界问题联系起来认识,认为中印在海上的合作将会推动中印边界问题的解决。 总之,印度学界、政界对中国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持不同的观点,有表示赞成的,主张与中国进行海洋领域的合作;也有呼吁要限制中国在印度洋上的影响的;而占多数的观点则是持较为谨慎的态度。莫迪总理上台后,由于改变了印度以往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冷淡态度,已经让部分印度学者感到不满,他们呼吁印度政府不能忽视安全问题而只顾经济发展,如同接受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那样接受“海上丝绸之路”计划。因为在他们看来,对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认同就等于肯定了中国在印度洋上的存在。 二、前景理论下的印度抉择分析 印度在决定是否参与中国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前,必然会对加入该倡议的各种获益及损失进行评估。外交决策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风险投资过程,因此本文将借用经济学的前景理论尝试做出分析,以解答为何印度会如此关注这一倡议但对加入又犹豫不决。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是一个描述性范式的决策模型,其基本逻辑判断为:人们由于损失而带来的痛苦往往强于同等价值获益的快乐。因此,在肯定获益的前提下,决策者往往选择不冒风险或冒更小的风险,获得肯定的、但相对少量的收益;在损失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人们又愿意冒更大的风险以减少损失。换句话说,决策者在预测前景为纯获益时表现为厌恶、规避风险,而预测为净损失时,表现为接受、甘冒风险。该理论发现人们的风险承受态度有如下特点(11): 具体到印度对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外交决策,我们可以根据以上矩阵模式做出如下假设和推论: 将印度能够继续保持在北印度洋区域的优势设为参考点,把印度通过不同程度地参与“海上丝绸之路”计划获得的收益视为所得,将不合作不获得由该计划带来的效益视为损失,将中国在印度洋上的影响力变化以及地区稳定性视为风险,那么将得到以下四种方案: 方案1:印度选择有保留的合作或成为“搭便车者”,获得有限的但肯定的收益,同时面临的是中国在印度洋上比目前稍强、但有限的影响力; 方案2:印度选择积极参与中国主导下的海洋合作,以获得更大的收益,但中国在印度洋上的影响力也会更大,印度认为这将削弱印度在该区域的优势地位; 方案3:印度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基本失去参与该倡议合作的获利,以限制中国在印度洋的发展; 方案4:印度对该倡议采取抵制态度,阻碍该倡议的顺利进行,或规划由自己主导的地区合作,通过发展自身海军力量和区域合作,抗衡中国在印度洋的影响,确保自身的地区优势。 其中方案2与方案1相比,虽然印度全面参与中国的“海上新丝绸之路”建设将获得更多的收益,但是面临着中国在印度洋上影响力的扩大甚至是承认中国主导印度洋的风险。因此理论上,印度选择方案1将更为合理。方案4与方案3相比,印度都失去了参与合作所获得的收益,选择方案4印度可能会恶化中印关系,导致与中国的军备竞赛,但是将更大程度地限制中国在印度洋上的发展,因此在遏制中国方面,方案4更加有效。那么印度会倾向于选择方案1还是方案4呢?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第一,印度如何定义其在印度洋上的核心利益,是将其在印度洋尤其是在北印度洋的绝对优势视为不可损害的利益,还是以通过在印度洋上的区域合作获取经济利益作为优先。一个不容争辩的现实就是印度的印度洋战略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把印度洋变成印度之洋”(12),最终成为海上强国。因此印度将印度洋特别是北印度洋视为其势力范围,视其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印度忘不了英国殖民者从海上入侵印度,因此对区域外国家在印度洋的存在感到不安并视为一种威胁。在事关国家安全问题上,印度往往选择“制衡威胁”而非“制衡权力”。如冷战时期,印度选择与苏联结成同盟抗衡巴基斯坦;又如在维护地区权力结构上选择与美国合作,而非与地区内国家合作排斥美国。这就是为什么印度将中国海军为保护商船安全在印度洋上进行护航视为是中国“扩张”且直接威胁到了印度国家利益,同时却与美国进行大量的海上防务合作。但是印度洋是公海的性质并未因印度的印度洋战略而改变,各国都有权力在印度洋上进行正当的航行及贸易活动。因此正如拉贾·莫汉所说的那样“人们不可能在海上建立起长城以阻挡来自中国的海上影响力”。(13)所以,中国对印度洋的参与尽管是印度不希望看到的,但是同时也是印度所阻止不了的。 第二,印度对中国在印度洋上军事意图的预估。在必须承认中国有权参与印度洋活动的前提下,印度对中国的前景预测是中国将在印度洋建立军事基地,而对印度来说最糟糕的就是遭到来自这些军事基地的进攻。尽管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事实证据表明,中国在所谓的“珍珠”上投入兵力,但印度依然认为中国在印度洋上具有军事目的。事实上,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孟加拉国吉大港、缅甸实兑港、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以及马尔代夫等这些所谓中国的“珍珠”,均在印度烈火-3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范围之内。印度也有能力使用海基导弹以摧毁这些“珍珠”,甚至可以从本土发射导弹摧毁这些所谓“珍珠”基地。而一国的海军基地如果在对手的空袭和导弹范围之内,其作用是大为削弱的。相对于距印度较远的中国在西太平洋的海军基地而言,印度军队可以很容易地对北印度洋进行监控,一旦发现中国潜水艇有异常活动,印度便可以实施密切跟踪。因此,印方判断中国要在这些“珍珠”上建立海军基地并视为对印度的一大威胁,从前景理论的角度看,存在“厌恶风险”特点下对小概率事件的高估现象。 第三,边界问题对中印关系的影响。在中印2000多年的交往历史中,绝大多数时间里是友好的,但正是那场短暂的边界战争长期以来阻碍了中印关系的正常发展。印度对中印边境战争记忆犹新,加之印度媒体经常对中国陈兵边界的夸大渲染,导致了两国在边界问题上的互信缺失,也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国其他领域的发展。尽管中印两国领导人多次强调两国都不会威胁到对方,亚洲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两国发展及共同崛起,但是两国战略界的分歧却难以调和。虽然所谓的“珍珠链”战略并不存在,可印度还是提出了与之相对的“钻石链”(necklace of diamonds)战略,发展与中国存在岛屿争端的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家间的关系并签订相关条约,积极推动印度海军力量建设。 第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给印度带来的收益变化。同以丝绸之路命名的美国版“新丝绸之路”在印度获得了全面的支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印度能从该项目中获得切实的利益,框架内的土耳其-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TAPI)天然气管道项目能弥补印度能源市场的不足。在印度学者看来,目前中国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还停留在论证阶段,没有具体规划出所涉及的国家及路线。并且“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位于有争议的南中国海,中国需要先解决南海问题才可能保证该计划的顺利进行。有学者担心,这条丝绸之路会让海量的中国商品冲击印度国内市场。印度前外交秘书希巴尔甚至说,“这一计划过于自私自利而不能获得我们的支持。中国是为了寻求自身经济利益而发展与沿岸国家的合作”(14)。此外,亚太地区目前已经存在两大清晰的地区经济合作路径,一为美国力求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另一为东盟主导的、中国积极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两条路径部分重合且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印度积极参与了RCEP,有资料显示美国表示希望印度能加入TPP。(15)中国的建设规划与这两大路径部分重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如何在多个合作路径中凸显自身优势,对中国来说是个挑战;同时能否保持与其他组织的良好关系,并让印度看到实际获益的可能,也是影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计划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印度正热衷于加强海军建设,提升与美国等相关国家的海上合作,旨在打造蓝水海军。印度新任总理莫迪虽然热衷于经济建设,但是其所属的印度人民党更加重视海军建设,早在1998年印度人民党上台后,印度便加快了海军建设步伐。不过,印度的海军建设规模尚不具备单独承担保护印度洋航道安全的能力,更不可能控制印度洋,而与中国合作则能深化两国经贸关系,有利于印度洋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推进中印两国避开边界问题先行发展其他领域的合作。因此从短期来看,印度可能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保持有限度的参与并密切关注中国在印度洋上的各项举措。中国是否会在印度洋上、特别是北印度洋上投放或增加军力,建设军事设施,将是印度对此战略做出最终选择的关键所在。 三、中印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对策建议 印度是印度洋特别是北印度洋上的重要国家,为确保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顺利进行,我国有必要积极争取印度的理解和参与。对中国来说,所希望的是营造一种和谐印度洋的氛围,实现各国的发展与繁荣,呈现双赢、共赢的局面。要使印度能够与中国共同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外交努力。 第一,从非传统安全合作入手,建立印度洋上的命运共同体。中印在印度洋上并不存在有争议的海域,相对于西太平洋突出的传统安全问题,印度洋上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更为显著,例如海盗、武装抢劫、恐怖袭击、海啸等。“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些关键的水域安全状况令人担忧,如霍尔木兹海峡的最窄处只有不到40公里,又没有其他的替代航道可供选择。非传统安全问题更需要多方合作解决,即使是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在反恐问题上也需要其他国家的协助。目前无论是中国还是印度都不具备单独保护印度洋海上安全的能力。印度洋航道是中国和印度的海上生命线,而中印两国通过双边合作确保这条航线的畅通符合双方的利益。从非传统安全角度入手,加强合作,建立印度洋上的命运共同体是必要的,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印度对中国海军在印度洋存在的担忧。 第二,与印度共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具体实施规划,让包括印度在内的有关国家更好地了解该倡议的目的所在和真实意图,以共同推进其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个宏大的发展规划,涉及多个国家、多个领域,目前这个倡议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具体实施方案。如在经贸合作方面,是要建立两国间的自由贸易区,还是要在整个区域发展自由贸易,都需要进一步明确。当前中国正从一个地区合作规则的遵守者,成为地区合作规则的创造者,还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要学会表达自己,让合作者了解、相信我们的建设目标。近期,由中国出资的一些项目在海外受到了部分当地民众及政府的抵制而不得不暂停或取消,这让中国陷入了尴尬局面。为了让印度能进一步参与到该倡议中,激发印度的积极性,中方可以与印方设立联合工作小组,或成立联合研究中心,就中印共建“海上丝绸之路”进行深入探讨,协调各方利益。增加印度的参与性,让印方切身感受到中方的诚意和开展合作的决心。中印学术界也可就该议题举办相关研讨会,共谋合作发展。 第三,确保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双向度,平衡中印贸易。提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人们往往联想到的是大批中国丝绸、瓷器以及茶叶等的对外输出,它很大程度上是一条单向度的海上贸易线。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不仅要有来自中国的商品,也需要有来自其他国家的服务和商品输出。目前中国在与印度等许多国家的双边贸易中一直保持顺差地位,这已经引起了一些国家的不满,如今中国发展“海上丝绸之路”,肯定会引发这些国家更大的担忧。所以我国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时,要充分设想到印方的感受和利益所在,在可能的条件下,推进双边贸易的平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这对避免或减少对方的不合作态度是有利的。 第四,确保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地区合作的开放性。区域合作大致可以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两种,前者以亚太经合组织为代表,后者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为典型。封闭型的地区合作具有排他性和保守性,作为区域外国家无法享受到区域合作带来的便利和实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经过的水域大多为公海,因此该倡议不能仅针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而应当坚持开放性原则吸收更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可能会出现“搭便车”现象,不过我们要允许其他国家来搭“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便车”,以开放的心态让更多的国家共享中国发展带来的红利,不但彰显我国对外交往中正确的义利观,同时也更好地实现各国经济互补,发展务实合作。 注释: ①C.Raja Mohan,Samudra Manthan,Sino-Indian Rivalry in the Indo-Pacific,Washington,D.C.: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2012,p.329. ②Prem Mahadevan,“China in the Indian Ocean:Part of a Larger PLAN”,CSS Analyses in Security Policy,June 2014. ③Shannon Tiezz,“The Maritime Silk Road vs.The String of Pearls”,Feb.13,2014,http://thediplomat.com/2014/02/the-maritime-silk-road-vs-the-string-of-pearls/#disqus_thread. ④C.Raja Mohan,“Will India Join China's Maritime Silk Road?”,http://southasiamonitor.org/detail.php?type=sarc&nid=7354. ⑤Piyush Singh,“Should India accept China's maritime Silk Road proposal?”,http://broadmind.nationalinterest.in/2014/06/11/should-india-accept-chinas-maritime-silk-road-proposal/. ⑥C.Raja Mohan,“Will India Join China's Maritime Silk Road?”,http://southasiamonitor.org/detail.php?type=sarc&nid=7354. ⑦Piyush Singh,“Should India Accept China's Maritime Silk Road Proposal?”,http://broadmind.nationalinterest.in/2014/06/11/should-india-accept-chinas-maritime-silk-road-proposal/. ⑧P.Stobdan,“India and Asian Geopolitics”,http://idsa.in/policybrief/IndiaandAsianGeopolitics_pstobdan_281113. ⑨Gurpreet Singh Khurana,“Securing the Maritime Silk Route:Is There a Sino-Indian Confluence?”,China and Eurasia Forum Quarterly,Vol.4,No.3,2006,pp.89-103. ⑩Tridivesh Singh Maini,“China's New Silk Road Vision:Lessons for India”,http://thediplomat.com/2014/05/chinas-new-silk-road-vision-lessons-for-india/. (11)参见曾建敏:“Kahneman & Tversky的前景理论”,《逻辑与认知》,2005年第1期。 (12)David Scott,“India's Grand Strategy for the Indian Ocean”,Asia-Pacific Review,Vol.13,No.2,2006,p.97. (13)Ananth Krishnan,“In Indian Ocean Waters,India,China Show Maritime Prowess”,http://www.thehindu.com/news/international/world/in-indian-ocean-waters-india-china-show-maritime-prowess/article5819007.ece. (14)Kanwal Sibal,“China's Maritime‘Silk Road’Proposals Are Not as Peaceful as They Seem”,http://www.dailymail.co.uk/indiahome/indianews/article-2566881/Chinas-maritime-silk-road-proposals-not-peaceful-seem.html. (15)Ashoke Nag,“US Keen on India's Inclusion in the Trans Pacific Partnership”,http://article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2013-08-20/news/41429362_1_indian-ocean-myanmar-asean.标签:海上丝绸之路论文; 丝绸之路论文; 中欧关系论文; 中印战争论文; 丝绸之路经济带论文; 中国学者论文; 合作方案论文; 中印论文; 印度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