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孙庆波1,柳家宁2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孙庆波1,柳家宁2

1.身份证号:37068519810811xxxx 山东济南 250000;2.身份证号:37130219831124xxxx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建筑行业长期的发展中,土木工程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施工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作为整个工程的基础部分,其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找出其中的关键控制点,以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现状;发展

1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关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理论研究还难以在实践中得以有效的应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性的技术集合,每一项技术都涉及多领域的学科知识,例如线性基础知识、系统识别、最优控制等。当前关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理论研究也包括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应用理论的研究,但是这些理论研究成果却没有被应用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实践中。

二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建筑工程施工本身就是十分庞大的系统,施工中每一环节、每一技术都有着不同的管理方式,以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为例,就存在着多部门管理的问题,但是每一部门的管理都不全面和严格,管理责任不明确就造成了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局部失控。管理的不到位也使得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缺乏具体应用中的研究,与建筑工程对接存在问题。

2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特点

2.1 复杂性。由于各项土木工程建筑产品的功能性及类型不同,而且施工技术随着工程施工所在地及周边环境条件而变化,因此,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2.2 流动性。由于建筑产品是固定的,出现单件组织施工的情况下,项目和地点则不断变换,因此,要求施工人员、机具、建筑材料要随建筑物建造的地点而流动。

2.3 长期性。土木工程的建筑物体积一般较为庞大、施工周期长,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建成。

2.4 危险性。由于建筑工程中的露天作业较多,高空作业多,极易受自然条件影响,其危险性较高。

2.5 综合性。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协作单位较多、牵涉面广,它需要多行业、多工种的配合协作,综合性很强。

3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3.1 浇筑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为一类基础项目,其作用尤为关键。具体来讲涵盖混凝土浇筑施工、基础底板浇筑施工、顶板浇筑施工技术等。混凝土施工影响到整体项目的质量水平。因此,建筑施工阶段中应对混凝土有关问题全面考量,预防形成裂缝问题。另外,建筑施工应注重材料以及设备的选配供应,保证浇筑基础底板环节的持续性,预防形成裂缝现象。

3.2 拆模施工技术

建筑项目施工阶段中,在拆除混凝土模板过程中,应依照相应的次序操作,即后支先拆以及先支后拆。另外,拆模处理的时间对混凝土施工质量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施工人员应对于现场的温度以及强度条件做合理的研究分析,进而明确具体的拆除时间,预防拆除过程中对混凝土外表以及棱角形成不良破坏。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过程中,如果其强度符合要求便可进行拆模处理。拆除模板之后为预防对环境条件以及施工建设形成负面影响,应快速的对拆除模板进行拆卸处理。

3.3 养护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施工建设中,养护管理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其目标在于确保混凝土抗压强度。早期,进行混凝土养护的目标在于符合混凝土硬化的强度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项目施工阶段中,水会与水泥形成水化反应,并较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痕,该反应也是导致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因素。为此,为预防混凝土外表形成裂痕,应通过有效的保温措施,确保混凝土在合理的温度环境下使用。在完成浇筑以及拆模处理之后,应尽可能的使之处在相对稳定的温度条件下,使混凝土外表面能够缓慢冷却,以提升整体的抗压性能,优化混凝土施工质量水平。

3.4 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施工建设中,做好混凝土搅拌处理尤为重要。为保证混凝土整体质量,应对搅拌环节做严格管控。保证该环节中混凝土内部钢纤维能够均匀分布。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选用优质的搅拌机设备,监督管理机构则应实时对项目做抽查分析,预防出现浑水摸鱼的问题,确保整体项目质量水平。

4土木土程施工创新技术研究

4.1 深基坑施工技术

深基坑施工技术就是对建筑地基建设周边环境的加固、支档措施。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民用建筑向高层建筑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其中深基坑支护主要有水泥土墙、土钉墙、排桩和地下连续墙。土钉墙的优点是施工方便、费用低,适宜于深度不大于15m且周围环境要求不十分严格的工程,因此,土钉墙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地下连续墙,适合用于基坑较深、环境保护要求严格的深基坑工程。支撑工程主要是钢管、混凝土支撑,布置方式根据基坑形状有对撑、桁(框)架式、角撑、圆环式等,还可多种方式混合使用。深基坑施工技术可以保证土木工程地下结构的安全和基坑周围环境的安全,是保证民用建筑质量的地基建设的根本。

4.2 新型预应力技术

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体外预应力的发展与应用是预应力施工技术中的创新。是在传统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来的。体外预应力是指预应力筋布置在混凝土截面外的预应力,它主要适用于工程建筑中结构比较特殊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和建筑跨度较大的建筑工程。该技术具体的施工方法是:预应力筋布置在混凝土截面外,传统的布置在截面内的预应力筋相对应。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形成了两种主要的结构体系,即有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和无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有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在管道结构外,产生的预应力摩擦损失较小,在管道的铺设过程中便于控制,而且便于后期维护检查;无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施工操作简便,单根无粘结筋的摩擦损失比较小。体外预应力比传统的预应力施工更加科学合理,经济效益也更高。

4.3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发展趋势已经成为民用建筑设计的趋势,为了满足更多居民的使用需求,高层建筑数量不断攀升,钻孔灌注桩基础技术随之发展起来。旋挖这一先进的施工工艺在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广泛应用,是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有力保证成孔的质量,同时降低人为因素对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和损失。因此应提高对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的重视,并对该技术的施工生产资料、机械设备、施工材料及施工操作做出明确的、标准化的规范和约束,以此促进钻孔灌注桩基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

结语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项十分复杂和庞大的体系,在建筑施工中各个环节都有应用,同时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还受到施工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该技术在应用中要做到科学规划,与实际相结合选择最高效、最可靠的技术方式。高层建筑逐渐增多,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这一技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必定是与先进的智能技术和当代所倡导的生态环保技术相一致的,这也为我们理论研究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引。

参考文献

[1]耿高阳.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浅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1(02).

[2]曹新国,望世雄,曹继学.浅谈工程中抗渗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及防渗措施[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21(09).

[3]孙凤仪.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09):56-78.

[4]卢蓉,冀华伟.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8).

论文作者:孙庆波1,柳家宁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0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孙庆波1,柳家宁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