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偏重感性抒情走向理性分析——评2010年高考作文题兼论主题概念的严密和统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严密论文,抒情论文,感性论文,作文题论文,理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每年高考作文题一解密,立马成为炒作的热点,都市报纸标题套红,作文网站视频滚动,或采访名流,或特约为文;或以考题为文,重金奖赏,或伪造零分满分作文,以求轰动。从特级教师到文化明星,从博客写手到网络游民,风云际会,一体狂欢。谩骂者比比皆是,称赞者振振有词。众说纷纭,唇枪舌剑,意在耸动视听,莫不耻于求同。中华大地,春夏之交,此乃一大文化景观也。无奈两三星期之后,硝烟散尽,留下的只是舆论废墟。莫怪其寿数奇短,个中微妙并不神秘,炒作周期已过,热门变为冷宫,且请委屈冬眠,静等来年再度登场。
纵观中国高考作文论析,年年热闹,年年水平如旧,原因在于其“理论”年年都是旧饭重炒。国人仅仅为传媒炒作浩叹是不够的,仅仅为“被炒作”者扼腕也是不够的。有目共睹的是,“被炒作”者,并非等闲之辈,至少也有数十年生命投入,研读试卷如杜甫读书至破,方成为一方重镇。其所以反复被炒作而不自省,究其深层原因,倒不全在于虚荣,而在于观念上糊涂,方法上混乱。
一、命题历史的实践走向:把感性现象化为问题
某“著名高考研究专家”语出惊人,说作文题不存在高低良莠之别:“作文题无所谓好不好,好比奥林匹克运动会,每个项目都能展示你的才能。”(《中华读书报》2010年6月9日第1版)。把他的观念作通俗演绎,就是各省作文题如跳高和游泳之不可比。但这样的论断可能在逻辑上犯了无类比附的错误。高考作文,如果要和奥林匹克运动会比附,不该在多个项目之间,而应在同一项目之内,就像跳高只能以高度,而不能与游泳的速度相比一样。命题显然具有可比性。如果没有好坏,没有高低,那“著名高考研究专家”岂不是将面临某种半失业的危机?一切事物,包括高考作文命题,之所以不是静止的、僵化的,而是生机勃勃的、不断发展的,就是因为其中蕴含着差异和矛盾,世界上并没有什么好坏不分的无差别境界。把高考作文题看成无好坏、无差别之分,在哲学上属于佛家无差别的涅槃境界。但此种可能性并不太大,更大可能是从根本上就不喜欢这种考核学生素质的主观题,其热情完全在另外一种题型,那就是标准化的客观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先生的理念并不彻底。
提出这种现象加以讨论,并非针对个人,而是因为它代表了一种潜隐的对客观题的怀旧情绪。当然,这在当前并不占优势。在《中华读书报》当天的同一版面,北京大学曹文轩教授的评价是:“还是一年比一年好。”这就是说,还是有好坏之分,也就是有标准的。曹教授的标准是,“题目的发挥的空间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过大的弊端就是什么话题都可以往里放,过小就是有些高手不能展施他的思想和才华”。我想曹教授虽然说得比较感性,但是说到了点子上。用理论语言来说,那就是既要有开放性,又要有适当的导向性(限定性)。我要补充的是,光是静止地分析这样的矛盾是不够的,因为这个规律不是共时性的现象,而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衡量作文命题好坏的标准,不在某些“高考研究专家”的脑袋里,而在历史的实践过程中。
历史的发展并不是直线的,而是曲折的;矛盾不是平衡的,而是在对立面的消长中转化的,总是克服了一种片面又产生了另一种片面的,因而标准不是绝对的,而是带着历史的相对性的。
基础教育改革以前,命题就是主题,可以叫做主题性命题。从1952年高校全国统一招生以来逐渐形成了传统,这个传统之所以被颠覆,因为主题的唯一规定性造成了封闭性,而封闭性与高校选拔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子的宗旨背道而驰。矛盾僵持了近50年,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出现了那个很有名的“感受坚强”的主题,规定学生只能写绝对的坚强,实际上是强迫说谎。据报道,某省考场,四十余考生中有十几位考生写亲人或患不治之症,或遇车祸之类。这种强制性主题命题,还有一个弊端,就是思想上的片面性。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毁树容易种树难”之题,只能写消极容易积极难,破坏容易建设难。一考生强调毁树之所以容易,是因为种树后缺乏管理,如能像某些国家治小偷那样,毁一树断一指,树可以再种,而指不可再生,则不是毁树容易种树难,而是种树容易毁树难。此文初评被判为“离题”。虽然在一些高考研究专家看来,封闭不封闭无所谓,但历史却不能长期容忍封闭性扼杀个性,窒息想象。野蛮的奴隶式的封闭性终于被历史实践所颠覆,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应运而生。命题与主题的分离,以主题的开放性为特征。新型作文题只给题材、话题,给予尽可能大的自由空间,但是,就是不给主题,开放性期待的就是自行立意的独特性。中国高考作文命题的历史由此展开新的一页,可以称之为“开放的非主题性”命题阶段。
非主题命题带来了主题的多元和主题的深化。展示主题不再限于顺向展示,也可逆向反拨。与主题命题的窒息自我相反,开放性命题大大盘活了沉睡的自我。按主题性命题,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只能亦步亦趋地写环境决定人,对于早已熟知的“出污泥而不染”的真理性,只能敬而远之。而面对开放性命题,则以深度唤醒自我为上。若题目为“人不犯我,我不犯我”,则可在肯定之余,从反面展示“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合理性;论述“退一步海阔天空”时,可以把记忆中“狭路相逢勇者胜”调动出来;在“有缘千里来相会”和“不是冤家不聚头”之间,在“浪子回头金不换”和“狗改不了吃屎”之间,在“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和“开弓没有回头箭”之间,在“金钱不是万能的”和“有钱使得鬼推磨”之间,展开矛盾的分析,其精神活力就可节节攀登。非主题命题不但带来思想深度的解放,而且带来了想象力和文体的解放,超越现实的寓言体取得了比写实性记叙体更为突出的成绩。以致在白话文的汪洋大海中,出现了《赤兔之死》那样的半文言传奇体作文。
但是,开放性命题并不一帆风顺,中国传统的实用理性的习惯势力很快便借尸还魂,出现了一种特殊现象,即在貌似开放的题目中,隐含着实用道德理性的共识,最明显不过的就是所谓“生命的选择”:在风雪中有人倒下,有毙命之虞,同行者停止逃命,为之施救,结果一齐脱离险境。题目是“生命的选择”,不言而喻是在死亡与生命之间的抉择。但故事的结局却是毫无风险的、唯一的选择,此乃“伪选择”,命题遂有“伪开放”之实。此等伪开放往往因某种伪装而难以识破。以致2010年江苏卷的伪开放题“绿色生活”仍然得到某些人士的称赞。其伪装为诗化的煽情:“绿色,生机勃勃,赏心悦目。绿色,与生命、生态紧密相连。今天,绿色成为崭新的理念,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命题者越俎到如此程度,殊不知为题目确定的内涵越多,考生自由发挥的余地就越小。而对于高中毕业生来说,最可贵的不是屈从,而是质疑。难道环保仅仅就是绿色吗?太湖中有害的水藻,阻塞江南水道的水浮莲不是绿色的吗?霉菌难道不也是绿色的吗?与论题相反的感性经验沉积在记忆深处,是把它调动起来,把心灵的积累“盘活”,启示学生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为上呢,还是把它闷死,让学生不敢反思,傻乎乎地追随,更有利学生心智的发育呢?环保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的问题,而且是社会发展问题。问题如此严峻,为什么长期不能解决呢?无非是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把环保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作为问题,激活深刻的矛盾分析,展示开阔的心胸,恰恰是为文创新之道。两种思路意味着两种思维的深度,更重要的是两种文体,两种表述范畴。前者不言而喻是抒情散文,把绿色定性为美好的理想,加以诗化;后者则为议论文,重在分析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把主题深化到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而且是整个人类的生存困境。
从素质教育的战略目标来说,理性与情感两个方面均属人文精神,本该全面发展,但是,当前的语文教育在这两方面发展不平衡,情感的抒发享有强势,理性的分析则比较薄弱。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这种不平衡愈演愈烈。2003年有高考作文题以《韩非子》里的“智子疑邻”为题:墙倒了,儿子说,要修,小偷可能要来;邻居也说同样的话。后来小偷果然光顾。儿子被认为很智慧,而邻居却被怀疑是小偷。同样的观点,亲疏关系不同,却有相反的评价。这本是个很权威的寓言,又是一个有深刻分析余地的心理现象,对高中毕业生提出具体分析的要求并不为过,但是,武汉市一位特级教师居然认为这是“脱离中学生实际”。分析起来,他心目中的所谓“实际”,首先,就是中学生的感性生活,其次就是作文偏于抒情的现状。但是,这个“实际”并不是真正的“实际”。首先,中学生的感性生活并不完全是诗意的和谐,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矛盾的冲击,在矛盾中思考,作出自己的分析,得出自己的看法,不但是作文也是生活的挑战。其次,中学课程中的自然科学和哲学,高度理性抽象,其中很大部分均通向人类智慧的前沿。其三,高考是为高校选拔有发展潜能的学生。大学的课程几乎全部是抽象的学术系统,大学生不但要系统理解,而且准备着有所突破。没有抽象的理解力和系统化思考的起码基础,是很难适应的。第四,几乎全世界的大学入学考试,都是抽象命题,很少像我们这样偏于抒情审美的。
正因为这样,近年来,我国命题呈现出从感性诗化向智性分析的走向。这一点,在今年的作文命题中比较突出。新浪网“第一时间点评高考”播出北师大中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张秋玲博士评高考作文命题曰“更加注重理性的反思”,而另外一位先生的评论则是:“如果用一个词概括今年的高考作文题,那就是‘辩证’”。当然,两位论者看到的还只是今年命题理性倾向的平均水平: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向智性的矛盾延伸。考生既可不接触矛盾,作抒情的诗化散文,又可以正视矛盾,作智性的分析。命题的前卫则早已开始对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进行突围,其具体表现就是:从一个系列的矛盾转向复合的多重矛盾。天津卷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勇敢,材料是:世界在画家笔下是“色彩缤纷”,在音乐家琴弦上是“跳动的音符”;世界因“创新而进步”,因“和谐而温馨”;“神奇虚拟的网络”,更演绎着“平凡真实的”人生:世界说起来“很大”,其实又“很小”……这里包含着对立的关键词(创新——和谐、虚拟——真实、很大——很小),是纷繁的,不是熟知的、一元化的、二元对立,而是多元化的矛盾统一,可又没有失去逻辑一贯性的导向。这应该是对命题思路模式化的一种冲击。其开放度和难度同步地扩大了。
在这方面更有勇气的是全国卷Ⅲ:材料:1.热带鱼放在一个小鱼缸里,它只能长到3寸大小;放进大水池里,有可能长得很大。2.狼之所以顽强生存,是因为有“极强的好奇心”。3.心理学家挑选一些学生,告诉班主任他们是“最有前途者”,“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材料表面上互不相干,但是,实质上隐含着矛盾对立,客观环境和主观信心的矛盾统一。对立意的挑战性在于:从纷繁无序的现象中抓住这种“矛盾的矛盾”,使之有序。个性化的、自由的发挥空间就在其中,对考生的抽象概括和分析能力的考验也在其中。更加值得称道的是广东卷:“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值得称赞的是,命题仅提供抽象的观念(有形——无形,可选择——不可选择),不以具象的材料或者故事为基础,也没有不言而喻的答案。从这一点看,这种命题结构接近了欧美命题的模式。这在我国高考作文命题中也许有重大突破的意味。山东卷、福建卷与之异曲同工。从思维方法来说,这从根本上已经突破了二元对立,而是多元共生了。
二、抒情散文也离不开智性分析
许多论者感觉到了这种命题暗示着将教学向议论文诱导的倾向。这当然有道理,但并不全面,应该说,在最深层次也涉及抒情文章。智性的分析与感性抒情不仅相互矛盾,而且相互统一。长期以来,中学生的抒情散文每每流于滥情,是因为缺乏智性的支撑。情感的强烈以逻辑的片面、极端为形式,而智性的分析则兼顾全面,粗浅地说,就是兼顾正反两面。抒情向单一方面衍生,造成思维空间狭窄,难免无以为继,乃以堆砌词藻为务。如一篇以“热忱”为主题的文章,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将“青春年华”转化为一种“人生态度”,引出关键词语“青春的热忱”。全文反复抒写“青春的热忱”:“是知识的渴求”,“是渴望与奋斗的决心”,“是修养自身,不求闻达的君子”。其“成功则是湿透了奋斗的泪泉和牺牲的血雨。”接下去一段:“热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操”。例证1,鲁迅“刀一样的笔”,“刺破了多少的反动面具”;例证2,“觉慧们”“冲破封建藩篱,打破政府的恐怖镇压”;例证3,“汶川地震的志愿者,又何尝少了青年承担社会国家的责任的身影”;另起一行:“青春的热忱,究其根本,其实是未来的不灭希望”,“有青春热忱的人,不会被绝望掌握”;再起一段:“青春的热忱就是永远前进的姿态,破釜沉舟的勇气,不是杂酒中孔乙己那种书生腐气”;最后的结论是:“热忱抛却,颓唐必及灵魂”,“故应该以热忱突破时间的篱墙,以免来日感叹青春的泛黄”。无疑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感情不可谓不强烈,但是难以感人。原因在于:第一,文章缺乏起码的智性。只是单纯强调热忱如何美好,如何宏伟,如何壮烈,如何无敌,如何通向永恒。文章写了四五段,思绪却停留在第一段宣泄热忱的“绝对全能”,论点在同一层次上徘徊。词语交叉重复,完全不是人在写话,而是话在写人。稍作智性分析,此等流行病并不难医治。热忱自然可贵,实质无非是热烈的感情,就所述天下兴亡之重大责任而言,绝非仅凭热忱就能所向披靡的,绝对的、不与智慧结合的热忱,只能是盲动,必然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热忱与冷峻、情感与理智相结合才能担负起时代的重任。其次,文章逻辑混乱,主要原因是主题概念在行文过程中发生错乱。“热忱”本有相当确定的内涵,但是,作者几乎把与之近义的美好词语通通塞了进去。热忱是人生态度,是奋斗的决心,是对知识的渴求,还勉强可以归纳为意志上进层次,可是接下来的“爱国情操”则属政治范畴,而“不求闻达的君子”则是道德范畴,而且“不求闻达”是一种平静的心态,与热忱相去甚远。鲁迅刺破反动面具,并不完全靠热忱,觉慧反抗的并不是“政府的镇压”,最后拿孔乙己“书生腐气”来反衬,则与鲁迅和觉慧更是凿枘难通,无类比附。表面上文章从头到尾一直扣紧“热忱”,内涵却不是重复、断裂就是偏离。作者对“热忱”的内涵不求确定的理解,对与热忱相近的观念不作起码的辨析,眉毛胡子一把抓,鸡毛蒜皮一锅煮,读者不能不产生一团乱麻之感。
抒情文章,不能完全靠感情的倾泻。感情是无序的,只有以智性逻辑疏理,才能化无序为有序。智性逻辑的基础就是概念的严密性,稳定性,在行文中的一贯性。为了保证概念的严密和一贯,最起码的办法就是下定义。如果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有起码的定义的自觉,就不至于造成相邻概念反复错位,交叉概念叠床架屋了。
也许某些第一线教师要质疑,对中学生作文提出概念严密的要求是不是过于苛刻,脱离实际?我的回答是:否!
高中几乎所有的学科(物理、数学、化学、哲学)都是建立在严密的、统一的概念、范畴的基础之上的。学生的心智长期在严密稳定的概念系列中潜移默化,但是,处于自发状态。作文是智慧和情感的创造,把自发提升到自觉绝对有必要。提高学生的智能素质没有捷径,只能从概念的内涵严密抓起。为了彻底说明问题,恕我举2010年第五期《语文学习》披露的一篇高考作文为例。该文题目是“包容”:“小的时候,包容是接受幼儿园老师发给的最后一个又酸又小的苹果……长大了一些,包容是代自己心仪的女生受过……老了以后,包容是‘不在乎’儿女在外面闯荡而忘却了自己……”很显然,文章模仿了余光中《乡愁》的递进性的抒情结构,用感性的、对称性的事例展示“包容”主题。这种复沓节奏本来具有情绪递增的功能,但是,事与愿违。因为每段开头的主题句的内涵非常混乱,混淆了“包容”和“容忍”。“包容”是包括、容纳,针对的是不同于主体的事物,如“包容异类”,如“社会主义体制包容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包容直指对象,并不指向其性质,对水平不高的幼儿,老师可以包容,其不公平的属性则不是包容的对象。而对消极的属性,只能叫做容忍。对女友可以包容,对其过错,可以容忍,而“代人受过”,却既不是包容,也不是容忍。对于有缺点的儿女可以包容,而对其不够孝顺的行为,则是容忍。文章的问题出在相邻概念反复混淆,造成主题从头到尾的混乱。
要根治这样的毛病,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特效药方,最实际的办法,就是强化学生对概念下定义,包括对相邻概念加以辨析的基本训练。这不仅是理性思维的基础,而且也是审美抒情的基础。
从这个意义来说,抒情和议论既有区别又相互渗透。
面对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严峻问题,高考命题难道不应该有所改进吗?
令人欣慰的是,去年福建省除了在作文命题上,还在其他试题上作了一些题型的改进。2009年的语文试卷上出现了“语言文字运用”的题型:
15.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心理咨询下定义:(3分)
(1)心理咨询是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活动
(2)这种活动必须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来妥善处理各种心理问题
(3)这种活动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播媒介来达到咨询目的
1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奠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
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清明节时,许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奠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5分)
分值为3分的第15题,要求十分明确,就是“下定义”。这里有两个特点,第一,不像以往的“小作文”仅仅要求描写和抒情,而是智性的概括,这是一种抽象能力,关键在于将感性现象归结为智性判断。第二,把纷纭的话语(如“帮助、启发和教育”,“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等)归纳到“定义”里去,不得有所遗漏。这既是对语言文字驾驭能力的考验,又是概括能力的检测。16题,提供了关于清明节的两种现象,要求用一句话“概括”,其实也是下定义。这就要求:第一,在丰富的现象中看出矛盾的相反相成;第二,把感性现象转化为抽象定义。第三,在语言上,简明扼要,只能用一句话,也就是,直截了当地抓住要害,这是定义的基本要求。今年福建省坚持了这样的方向,在“语言文字运用”中有这样的命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不少人喜欢过西方的一些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
材料二:据报道,春节期间,纽约帝国大厦亮起了代表喜庆和吉祥的彩灯向华人拜年,农历大年初一被定为该州的法定节日。在英国,近50万人从英国各地聚集到有“伦敦心脏”之称的特拉法加广场和唐人街,看龙腾狮舞,品中国小吃,享受鞭炮声和欢笑声中浓浓的中国年味。
题目要求“用一句话概括”全部内容。
这显然仍然属于下定义的范畴,不过把定义落实到以简明抽象的语言概括丰富的感性材料上。福建的高考理论家,早在几年前,就反复指出中国高考的作文命题太过倾向于感性,和欧美乃至新加坡的作文试题倾向理性形成对比。这不完全符合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宗旨。从今年全国命题的状况来看,这一观念似已得到某种认同。福建省对于命题的实质性突破采取了低调的、隐蔽的形式,不是把作文分值加到80分,而是另设“语言文字运用”,总分值是13分。从严格意义说,作文的总分值已经达到83分。这无疑在推进着一种静悄悄的,然而又是意义深远的改革。这样改革的幅度并不小,却居然瞒过了一些热衷炒作的记者和“高考研究专家”,并未引起他们的大呼小叫,实在是令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