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税收管理理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中国论文,管理理念论文,税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税收管理理念主要包括坚持依法治税、构建和谐税收、增强税收创新、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优化纳税服务、控制税收成本、提倡诚信纳税七个方面。
一、坚持依法治税
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依法治税是指通过税收法制建设,使征税主体依法征税,纳税主体依法纳税,从而达到税收法治的状态。在税收管理中贯彻“依法治税”的理念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不断完善相关税收法规制度,进一步提升现有税收条例的法律层次,确保有法可依;完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法规实施到位,为依法治税提供保障;改革和完善执法体制,确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继续深化财税改革,使税收负担合理化,为顺利推进税收立法打下基础;改变管理观念,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加强税法宣传,优化依法治税的环境,强化纳税人自觉依法纳税、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二、构建和谐税收
构建和谐税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税收收入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构建和谐税收的任务是以提高税收管理运行绩效和确保税收可持续增长为目的,使税收发展与税收环境相容或相协调。构建和谐税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税制优化与税收征管相协调。税制的制定或优化应充分考虑税收征管因素,应使税制便于执行,理想的税制是一套能与税收征管相协调的税制。当代西方优化税制理论主张将税制优化与税收征管相协调,指出在税制制定过程中要兼顾税收征管的便利性。在考虑税制执行或税收征管的情况下,简化税制或推广简单税制是一种理性选择。第二,税收体系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的税收体系是市场型税收体系。市场型税收体系的特征是基于税收的产权分配和再分配关系配置各类税种,具备科学完善的中央税体系和地方税体系。中国现行税收体系为转轨型税收体系,其演进方向为确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的市场型税收体系,充分实现税收的三种功能。第三,税收征管与一定的技术水平相协调。提高税收征管水平离不开技术支持。一定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水平影响税收征管的广度和深度。税收征管应跟随技术水平的发展,不断引进新的技术(包括管理技术),尽量与技术发展同步,不断提高效率。同时,在制定和规划税收征管制度时,应考虑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技术水平的限制,如果目标定得过高,而现有支撑的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则既定目标难以实现。因此税收征管应与一定的技术水平相协调。第四,税收部门与其他部门相协调。税收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其他部门的工作是息息相关的,税收管理效率的提高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首先,税务部门应与公安、检查、法院等部门相协调,尽量获得这些部门的支持;其次,税务部门应与银行部门相协调,市场交易中的支付方式是影响税源控管的一个重要变量或因素,比如,在国外,市场交易中的支付方式主要是信用支付,现金支付较少,税源控管容易,而在中国,市场交易中存在大量的现金支付,税源控管较难,从长期看,银行的管理部门应逐步控制现金交易方式或现金交易量,逐步使信用支付方式成为市场交易中的主要支付方式。第五,税负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一个国家的税负水平反映私人部门向公共部门转移资源的程度,著名的拉弗曲线指出税负水平应有个限度,税负水平的确定应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税收增长应保持与GDP同步增长或适当超速增长;另一方面,税收增长不能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税负水平应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
三、增强税收创新
税收创新是克服税收管理失败或税收管理失灵的一种持续改进的活动。税收创新按其采取的方式分为两类:一是税收原始创新;二是税收再创新。税收原始创新是指税收创新主体在未借鉴任何现成经验或思想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开创性的创新活动。税收再创新是指税收创新主体在借鉴、学习和模仿先进税收管理经验、制度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税收管理特点,对其再改进的一种税收创新活动,这种创新方式具有后发优势,能节约税收创新的先期投入成本,同时相比而言更具先进性和可操作性。税收创新按其具体内容可分为两类,一是税收管理技术创新,二是税收管理制度创新。当前,中国税收管理活动面临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税收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税收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必要增强税收创新:一是增强税收创新研发投入,高度重视税收管理技术的研发;二是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税收管理技术和制度,并结合中国国情对其进行改进,获得税收创新后发优势;三是持续改进税收管理模式;四是增强吸收当代一切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的能力;五是建立学习型组织,倡导税务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建立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执法公正、业务熟练的税务干部队伍;六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干部交流和岗位轮换,优化人员结构,逐步完善并推进绩效考核和能级管理,建立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税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避免大而化之的粗放式管理,抓住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抓紧、抓细、抓实,不断提高管理效能,其最终目标为实现税收执法管理、税收行政管理和税收法制管理的循环管理。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应用主要包括:一是运用现代科学的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税收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取得最佳的税收管理效果;二是进一步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实施有效的税源管理方法,尤其是加强重点税源管理,要求税务管理人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面深入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和纳税情况,全面深入地推行纳税评估,优化纳税评估方法;三是科学合理界定税收管理各个环节的任务和职能,明细税收管理程序,明确征收、管理、稽查等环节的职责分工、确保各个环节相互协调,优化业务流程,并对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督。
五、优化纳税服务
纳税服务是管理学理论中“顾客至上”原则在税收管理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它反映政府管理税收思路的改变。纳税服务反映征税人和纳税人双方权责的对称。优化纳税服务已成为国际税收管理的趋势。目前,在西方国家兴起建立纳税人洞察体系,其特点是以整合纳税人信息库为基础,以纳税人的特点和需求洞察为主导,把纳税人当成顾客,及时为纳税人提供个性化的、交互式的、有效的服务,提升纳税服务质量,改善纳税人满意度,提高纳税人遵从率。在中国,纳税服务重点是提供便捷的纳税申报服务、快速的发票发售服务、高效的纳税咨询服务和纳税检查服务等。其中,纳税检查服务是为所有纳税人提供一种公平、公正的服务,为守法纳税人提供保护的一种服务,同时,日常性的纳税检查也是一种“纳税咨询服务”,在日常性的纳税检查中,税务人员可以及时向纳税人指出其纳税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其及时纠正,避免更大的税收损失和税收风险。
六、控制税收成本
新公共管理理论以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前提取代韦伯官僚制人性恶的假设前提,认为应通过市场引导并实现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统一。这种理论深刻影响了西方国家税收管理理念,使税务部门重视分析纳税行为的成本收益,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税收成本。从管理角度看,税收成本包括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理想的税收管理模式是在遵守税制的前提下,使税收成本极小化,使税收收益与税收成本的差额极大化,那种不顾税收成本的税收管理模式应当抛弃。
此外,控制税收成本应注意征税的分工和规模化,尽量获得征税的规模经济,同时适当提高税收的起征点,避免征税过程中的得不偿失,即避免征税收益小于征税成本。
七、提倡诚信纳税
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基础,信用有助于节约经济活动中的交易费用。同时,诚信纳税有助于节约税制执行中的交易费用(税收成本)。纳税人诚信度的高低与税收成本是反向关系。提倡诚信纳税是建设先进税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税务文化的主体不仅仅是税务机关,而且还应包括纳税人。纳税人诚信度的高低是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税务文化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志,传统的税务文化观仅重视加强税务机关内部文化建设,其实,税务文化建设更重要的是提倡诚信纳税。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其中,非正式制度包括各种伦理观念、文化习惯等,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是人们非正常制度约束条件下行为规范沉淀的结果,它类似于正式制度,同样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巨大的约束力。纳税人诚信度高低与一个社会税收价值信念、纳税道德观念、涉税的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是密切相关的。有时,非正式制度变迁或演进比正式制度变迁或演进更难,某种纳税观念一旦形成,就存在路径信赖并具有自我强化的可能,因此,纳税观念变迁或演进是一个长期过程,提高纳税诚信度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提高纳税诚信度的措施主要有:一是将提高纳税诚信度作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先进税务文化的重要内容;二是鼓励纳税人加强税收管理,不仅仅是税务部门应加强税收管理,纳税人同样也应加强税收管理;三是加强纳税检查,逐步由对纳税人纳税的普遍检查转向重点检查,提高纳税检查的质量,并定期向社会披露税务案件查处情况,向社会公布偷税者的名单;四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诚信纳税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完善社会信用有助于解决税收失信问题,有助于加强对纳税人收支活动的监控等。
标签:税收论文; 税收征管论文; 税收原则论文; 纳税人论文; 管理成本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创新理念论文; 管理理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