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助教用于形成性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沈麒 陶敏

——以中职物理为例

沈 麒 陶 敏 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昆山 215316

摘 要:目前老师通常采用“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课堂小测验”等手段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这些反馈信息有的不够全面准确,有的时效性较差。导致基于这些反馈而给出的教学评价不够客观有效;基于这些反馈信息进行课堂教学调整也不够及时。我们目前在中职物理教学中采用微助教方式,得到学习情况反馈信息,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关键词:形成性教学评价 微助教 实践

形成性教学评价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业状况、学习成果等进行的即时、动态的评价。它注重及时反馈,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在新课程改革下,倡导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互结合,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地指导,真正发挥教学评价的促进发展地功能。

反馈是形成性评价的重要特点,也是形成性评价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课堂上常用的形成性评价手段主要有“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和“课堂小测验”等,然后老师根据反馈信息进行相关评价和调整。但受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被提问的学生往往只有一个或几个,不利于老师准确地掌握班里其他同学的学习情况。而做练习或测验,尽管其反馈信息准确,但老师不可能短时间内把所有学生的答题情况都掌握清楚,难以全面准确掌握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遍运用,一款于2016年3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专业团队推出的课堂互动应用工具——微助教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下面以中职物理教学为例,对微助教辅助形成性教学评价的使用要点、操作策略、功能创新和优势、不足等进行阐述。

一、微助教用于形成性教学评价使用要点

微助教主要有签到、答题和讨论;课前预习、作业、小测验、论坛发言等功能。采用微助教手段,需要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老师和学生每人一台手机,手机需安装QQ或者微信。在第一次使用时,需要在手机上关注微信公众号“微助教”,然后输入学生姓名、性别等几个基本信息即可(建议实名),不需要另外下载APP。手机资源占用较少,比较方便。

1.题目准备阶段。

老师在备课完成后,整理出教学难点、重点,为这些知识点准备一些相应的题目。每个知识点一般准备一个到两个题目,出题原则是:能够独立完成这一到两个题目,就能确认学生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2.导入系统阶段。

在电脑上打开微助教主页,添加一个课堂(图1),然后点击添加新题(图2),把题目及相应的答案输入题库即可。

图1

图2

3.上课使用阶段。

老师学生都打开手机,进入QQ或者微信,打开微助教公众号。然后老师把事先建好的课堂编号告诉同学,同学在手机上输入课堂编号,即可加入该课堂,如图3中的课堂编号是o079。

图3

课堂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老师需要评价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时,可以在手机上选择事先准备好的题目,点击开启题目(图4)。

图4

学生在手机端选择答题,就会看到老师发布的题目,然后每个同学都在自己的手机端进行答题。答题完成后点击提交,提交上去的答案由系统自动评判。答题情况就能即时反馈到老师的手机端或者电脑端(图5)。

老师得到了反馈的结果,就能对全班同学的答题情况有个准确的了解。因为答案是由系统即时判断对错,不需要老师另外花费精力,所以效率极高。然后老师根据答题情况,及时地进行点评,精准的点评不仅可以督促、激励学生,而且对接下来的教学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图5

另外也可对属于同一个知识点的几个题目进行组卷。一次开启一个组卷,而不是开启一道题目。让学生一下子答完同一个系列的几道题再提交,这种方式被实践证明是比采用单题方式更高效的。

4.小结阶段。

在一堂课最后小结阶段,可以通过微助教的成绩统计功能,图形化地展示所有同学的答题情况(图6)。

图6

图中共有A、B、C三套组卷。A组卷内有A1、A2、A3、A4四道题,B组卷内有B1、B2等五道题,三套组卷共有11道题目。图中淡绿色方块表示答题又快又准;深绿色方块表示答题正确,但是速度不快;玫红色方块表示答题错误;灰色的表示没有答题。

从图中可以看到,强雯琪同学总分最高,达到10.3分,第二套组卷的最后一道题B5答错了,其它都正确。答得不理想的同学有不少,错误率比较高的都集中在B组卷和C组卷,A组卷中只有第三题(A3)有4位同学答错,第四题(A4)有2位同学答错,这意味着A组卷的内容全班基本掌握了。只要单独对做错这几题的同学进行辅导,就确保全班都掌握了A组卷的题目所包含的知识点。而B组卷同学错的比较多,可能需要重新把这个知识点梳理一遍。根据答题情况进行评价,既快速又准确,对学生的表扬和批评都是有的放矢,效果非常好。如果有的题目全班都正确,那就不用在这个知识点上再浪费时间;如果有的题目只有两三位同学错误,那只要课后和这几位同学交流一下,把不懂的讲给他听。同时要进行一些思想教育,为啥全班都会了,你不会,上课是不是在开小差?如果有的题目出现比较大范围的错误,比如错误率达到50%,那老师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刚才的授课过程中没有把问题讲清楚;是否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解知识点,或者采用其它的教学手段,比如微课、或者视频演示、实物演示等等;或者讲解的内容是否适合在当前阶段采用。然后及时的调整教学,把问题解决掉。

二、微助教用于形成性教学评价的优点与不足

课堂教学中形成性教学评价追求的是评价与教学过程的和谐融合,要避免使用过于繁琐的评价程序或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而且要面向全体学生。过去常用的形成性教学评价手段中,如“课堂提问”、“课堂练习”,比较缺乏的就是全面性和准确性。因为这些手段的方式确定了不可能让所有同学都真正地参与进来,只能是个别或者部分同学能够和老师互动交流,或者答题情况被老师点评,很多同学的掌握情况对老师来说只能是凭教学经验估计一下。另外,像“课后作业”,比较缺乏的是时效性和准确性,并且需要的时间成本较高。目前老师们一般都是手工批改作业,需要花一定的时间,不可能像电脑评判那样瞬间就出结果,而且学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抄作业现象,也影响着反馈结果的准确性。

1.优点。

微助教辅助形成性课堂教学评价,有以下几个优点:

(1)便捷性。使用比较便捷,不需要老师和同学有多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只要能操作电脑和手机就可以用。操作界面比较友好,基本没有歧义选项。

(2)准确性。答题结果直接由系统判断,所以答题情况的反馈可以保证准确。不管是学生确实答错了,或者因为粗心大意答错了,系统都会毫不留情的反映结果。然后同学也能通过这个反馈了解到自己错误的原因,提高同学仔细看题、认真做题的觉悟。

(3)全面性。全班同学的答题情况都由系统瞬间判断对错,然后及时的把答题信息反馈给老师。这全面的反映了班级同学对这道题的掌握情况。继而反映出当前的课堂教学效果。

(4)高时效性。节省了老师批改作业的时间,学生提交答案后,系统自动对答题结果进行评判。从学生提交答案开始,到系统评判答案结束,中间过程几乎不需要时间,老师就能看到全班同学的答题情况。这样的高时效性是老师非常欢迎的,对同学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不足。

用微助教辅助形成性教学评价,有一个突出的缺点:即使在系统中输入了题目的答案,系统也不能对主观题进行准确的评分。因为涉及到自然语言处理的问题,目前这个缺点是比较难以改变的。当需要评价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时,就必须用主观题来考核学生学习情况,用微助教就力不从心了(即使用讨论功能效果也不理想)。主观题的评判还是需要人工批改,所以采用微助教的话反而造成了麻烦,还不如直接采用传统手段进行教学评价。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使用手机,可能与部分学校的规章制度有冲突。目前有些学校采用的方法是:每个座位配备一个PAD,学生用PAD代替手机,只要能登陆微信或者QQ,就可以使用微助教,这样可以规避上课使用手机的一些负面影响。在没有条件配备PAD的学校,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如何,目前还没有定论。如果有能够在使用手机微助教的同时,让学生不会被手机分散注意力,而是集中精力在课堂内容上,那么这个手机用的就有价值。目前我采用的方法是:规定手机不使用时统一放在各自课桌右上位置,使用时也不允许手持手机,要求手机放在桌面上单手触摸操作。使用完成后手机放回课桌右上角。这个方法虽然简单,但只要坚持执行,让学生养成习惯,效果很好。

三、结论

综上所述,用微助教辅助形成性教学评价有很多优点。和常用的传统手段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可以对教学效果做出准确、全面、及时的评价,对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有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这种新型的教学互动模式加快了“智慧课堂”的建设;加强了课堂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和即时化;拉近了“教”与“学”之间的距离,让老师的教学活动更加活泼、更“有的放矢”,让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充分。从源头上实现了教学相长,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祚伟 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教学评价方法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2]赵德成 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是什么及如何推进[J].教育科学研究,2013年,第3期。

[3]马希荣 孙华志 数据挖掘技术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19。

[4]靳永胜 赵富珍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物理学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5]赵晴 电工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28,(03):103。

作者简介

沈麒,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担任中职物理、计算机教学工作多年。苏州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物理学理学学士。陶敏,江苏省昆山第二中等专业学校中学高级教师,担任中职政治教学工作多年。

论文作者:沈麒 陶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2月总第1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  ;  ;  ;  ;  ;  ;  ;  

微助教用于形成性教学评价的实践与思考论文_沈麒 陶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