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维度下的城市遗产保护-以丽江白沙古镇为例论文

日常生活维度下的城市遗产保护-以丽江白沙古镇为例论文

日常生活维度下的城市遗产保护
——以丽江白沙古镇为例

宋小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摘要: 学术实践中,如何对城市遗产保护出现的各种新现象进行研究,这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以日常生活为研究切入点,从丽江白沙古镇的日常生活应用入手,分析丽江白沙古镇日常生活与城市遗产保护的交互性,从而得出遗产具有公共性、公开性等特点,在公共与公开的空间中,日常生活一直在发生作用。所以,对于城市遗产的保护,需要转变思路,人们应该意识到日常生活应该是城市遗产保护的重要灵魂元素。

关键词: 遗产保护;日常生活;民族文化

中国城市建设从20世纪末开始便进入一种不断复制的状态中,此复制过程包括对中国旧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也包括新的城市建造。国家对此提出一些或保护或建造的建议与对策。至目前为止,国家层面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已经开展了20余年,在取得些许成果的同时,保护历史名城与建造新城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片面保护、缺乏整体性、兴建假古董、千城一面、过度开发、文化面貌改观等,这些现象在很多地区均出现过,少数民族地区也存在同样问题,致使少数民族文化不断被改变与消耗。在推进城市遗产保护过程中,政府需要意识到,在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活态的文化持有者即民众的日常生活,将其放进城市整体性保护政策中,从而形成整体性保护策略。1978年以来,社会科学方面的学科开始从学术角度高度关注一些社会现实问题,研究对象也开始从民俗事象转向生活本身。研究视角的转变,这给很多学科诸如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等提供了理论扩展的空间。从当前城市遗产保护的实践层面讲,对日常生活的研究转向中国学者还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呼吁,实践层面还未实施。日常生活的研究视角需要我们关注的是对现代生活同质性的一种焦灼,城市遗产保护中,这是一个暂时比较难以攻克的问题。本文以云南省丽江市白沙古镇为调查对象,重点看在城市遗产保护过程中,民众日常生活与城市遗产保护怎样能够构成一种相互嵌入的整体,从而避免城市遗产的片面保护。

“行动元模式”将一个文本中出现的所有角色都归结为六种行动元,这六种行动元属于三对相互对立的范畴,即客体与主体、接受者与发送者、障碍者与帮助者。其关系图示如下:

法国城市规划理论家法兰索瓦·舒尔对城市遗产的概念给了界定:“如果说有关历史建筑的概念比较古老的话,那么有关城市遗产的概念则是比较近的事情。它不再是指单独地保护建筑,而是指对城市空间、具有某一时期特征的街区、古老的城市肌理的保护。是由于工业革命导致了它的产生并且将它搬上了历史舞台。”[1]其实对城市遗产概念的解读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有了新的理解,因为有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它不仅指历史艺术品中的美学,它还有历史文化记忆,尤其是人们对其有着特殊情感需求与表达的一些特殊场所,这种情感需求与表达是对现代城市单调性、统一性与全球化的一种抵制,即我们城市遗产的保护价值要与我们的活态生活、日常生活、日常文化息息相关。城市遗产保护要有整体性思维,不仅保护固态原有的遗产,对物质、社会生活、民众文化等活态事象也应该加入进去,这样才能形成整体性保护,才会赋予城市遗产保护新的活力与生命。

“就是说啊,这年代还成天神神道道。信这个我们这行就不用做生意了。你的客人信这个,那是商机。你要是自己也信,那就趁早关门大吉吧。”钱总插了一句。

一、 从静态到动态的城市遗产保护观念

遗产(heritage)的概念在经历了从纪念性单体建筑到历史城区(historic urban area)的扩展之后,再次被重新定义,从历史城区扩展到了所有城市遗产。[2]城市遗产是根植于历史时空中稳定的社会结构,是人类特定阶段生活与生产创造的遗留物。[3]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在思考遗产保护时,一般有两个趋向,即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于19世纪的法国,他们的保护对象从最初的历史建筑、街区、乡村的本土建筑等到后来的对历史古建筑中的维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近年人们在保护文化方面提出的一个策略,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随后我国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定义:“指各族人们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4]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看,它实际是包含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活的动态事象。

城市景观用语的提出是在2005年的世界遗产与当代建筑的国际会议上,会上发布了《维也纳备忘录》。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发布了《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针对世界城市在近年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全球化、城市化、城市移民等衍生出的一系列新问题给出了一些有效建议。从2005年到2011年,城市遗产概念有了很大改变,城市遗产指的是城市所有的历史景观,含义上它已经有了很大扩展性,不仅包括一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静态的地形、地貌,也包括文化、自然等有着历史积淀的动态的东西。实际生活中,人们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主要包括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历史城镇、历史文化名城的部分,对它们的保护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制度策略,有了特殊的符号。但是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城市遗产保护中更应该注意城市可持续性发展,这大概也是为什么除却文化遗产保护之后又兴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因为人们已经意识到除却对传统固态的住居建筑等文化的保护之外,城市的活态性文化更需要保护,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需要一种多元文化的存在与展现,且活态文化才是城市遗产保护中最有生命力的东西。

第一,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性。丽江是有着多彩民族习俗的地方,它很早就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古城由三部分组成,即大研古镇、白沙古镇、束河古镇,笔者的调研点白沙古镇是丽江古城的组成部分之一。白沙古镇在丽江市区往北10公里处的玉龙雪山脚下,它是丽江三个古镇中离纳西族神山最近的古镇。白山古镇是丽江纳西族文化发源地,丽江的第一大家族木氏家族的祖先曾在这里居住。后来到明朝初期,木氏家族发达之后,在白沙古镇修建了一些道教和佛教的教堂。白沙古镇目前还保存着白沙琉璃殿、大定阁、白沙壁画等纳西族文化,是纳西族文化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地方。白沙壁画完整地反映了纳西族的宗教信仰,也反映了纳西族的文化变迁,汉文化从元明时期进入到纳西地区,纳西族其他民族能够友好相处,使丽江成为一个多元文化发展的地区。

推荐理由:下午茶时间,十多名女友聚会饮茶,话题都是男人。她们把自己的爱情经验与女友分享。莎塔碧以一贯的温馨亲切的故事技巧,把十个女人的爱情经验描绘得淋漓尽致,不管是在西方文明社会,还是在莎塔碧的故乡伊朗,男女地位悬殊所产生的匪夷所思的故事,各种严肃的话题,透过生动活泼的故事,叫人百般回味。

健康管理传入中国后,国家政策给予了较大程度的支持,使得健康管理有了一定的发展。2016年8月,由中国医药新闻信息协会主办,中国保健协会、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等单位支持的中国首届精准健康管理高峰论坛暨精准健康管理分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健康管理已经从经典的健康管理进入了精准健康管理的新高度。[8]精准健康管理是建立在个体基因检测的基础上,结合健康体检尤其是免疫细胞功能检测、健康档案、生活方式、动态监测和大数据分析解读等,对个体和不同人群提供精准健康评估、干预、督导、健康教育管理服务。精准健康管理时代的来临无疑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要求。[9]

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关于历史性城镇景观的建议书》,《建议》中提出将自然和文化属性以历史脉络而叠加的城镇地区,它应该包括更为广阔的城市肌理,其中这种广阔的环境应该是“不仅包括地形地貌、地上与地下的基础设施、开放空间和花园、土地利用模式和空间组织构成、视觉景观,以及所有城市结构相关要素,还包括社会文化习俗和价值观、经济过程和非物质遗产的多样性和识别性”。[8]

以上学者是从微观世界看宏观世界,把日常生活作为一种微观的小的细微的事物,看它关联着社会宏观的事物。从最简单的日常生活为出发点,看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现代性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再去解读其中的宏观制度层面的问题。从日常生活入手研究城市遗产保护,是一种路径方法。笔者认为日常生活应该包括时间、空间和实践,其中的时间即每天的时间性,它有公共时间、私人时间、可控时间、不可控时间等,且具有重复、惯性等特点;空间即民众的日常生活空间,包括居住空间、公共空间、私人空间等;实践应该是在身体和行为上的一种感知体验。

二、日常生活:城市遗产保护的灵魂元素

日常生活作为概念的使用开始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他认为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是分离的,生活世界是有经验的世界,要把具体的经验应用于自我既有的世界中就是生活世界。很多学者对此有自己的学术见解,诸如匈牙利哲学家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她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了自己的专著《日常生活》,她将“日常生活”定义为“个体的再生产”。“如果个体要在生产出社会,他们就必须在生产出作为个体的自身……可以把‘日常生活’界定为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 [9]她指出“日常生活存在于每一社会之中……每个人无论在社会劳动分工中所占据的地位如何,都有自己的日常生活”[10]。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德·塞托在其著作《日常生活实践》讲述了技术人员的理性能够对社会事物和人进行一种最佳组织,他们会运用实践的艺术巧妙安排日常生活,书中强调日常生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重大。日常生活是人们在城市生产消费中的主要面对对象,且这种对象是活态的,城市对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生产消费,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等方面。

虽然城市遗产和日常生活是两个问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彼此不可分离,城市中的一些物质文化遗产诸如建筑、庙宇等是重点文物保护对象,它是冰冷的、脱离日常生活的,而城市遗产中也有和民众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比如一些集市、古老的民居建筑、旧的历史街区,它们作为民众日常生活空间中的一个元素,作为遗产是固态的,但是和日常生活联系便成为活态文化了。所以说,城市中的遗产如果一直被看作是遗产,被束之高阁,被敬仰,久之便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疏离,成为被隔绝之物,也就没有太多的活力。

无论其作为一种理论还是一种实践,以上均扩展了我们对城市遗产保护的理解,从实践层面看,上海城市遗产保护的实践值得我们深思,它对城市遗产的保护是开始关注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事象,而不单单是一种固态的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保护对象的转变说明了人们保护理念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一种让城市遗产的保护行为从静态到动态,这种动态是将城市遗产纳入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中,这实际不仅是我们保护理念的转变,现实情况看,也会对当地的产业结构及经济发展、文化发展有很实际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围绕着学生的兴趣开展阅读教学才能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很多,在生本理念指导下,更加需要教师以兴趣的激发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兴趣带动阅读教学的深入发展。

德国当代民俗学家赫尔曼·鲍辛格(Hermann Bausinger)在他的《日常生活的启蒙者》中谈到,日常生活一方面是“灰色的”,是一成不变虚幻往复的,受讲求实际、以实用为导向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支配;另一方面,在飞速发展和更新的技术世界里面,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在相应地与时俱进。[11]

城市遗产在保护策略上应该注意时间的可持续发展性,这样城市遗产就不仅表现为静态遗产,也表现在动态方面,这是目前城市遗产保护的一种倾向,表明城市遗产在实际生活中也会越来越注重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文化自觉、文化传承的动态结构。人们很清楚地知道遗产有公共性和私人性,历时地发展过程中,从原始文明到近代文明,从文物个体到城市历史街区,从物质文化遗产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了纵向历时顺序,其中,物质存在于文化象征符号一起构成了群体共享的“集体记忆”(Halbwachs,1925),从而达成历史性的建构。[7]

沙朗舞的手部动作多是藏族舞蹈的动作语汇,比较粗犷豪迈。沙朗舞有很多用胯的动作,通常以胯部带动全身动作,并通过多种侧面顶胯与送胯来保证身体重心的稳定,特别是羌族女子在跳沙朗舞时对胯部的灵活运用,很能体现少女们体态的婀娜多姿。沙朗舞伴唱的每段唱词都对应着多个舞蹈动作,其中还包括不同的转身动作。在众多的羌族舞蹈中,有大量的胯部动作用来彰显民族风韵,并以其独特的韵味显示出各自不同的舞蹈风采,比如关胯、甩胯、顶胯、转胯等。沙朗舞的胯部动作体现了羌族人民劳作的特点,更适合女性表演,其舞蹈动律富有个性与魅力。

所以,城市遗产保护中,作为城市遗产应该注重在提供公共性与公开性的同时,要注意在公共空间中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不仅是个体的表现内容,在公共空间内它与个人和集体之间存在关系行为。纵观,日常生活有时间的延续性,它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它不可避免地与城市遗产发生些许关联。当然,也并非所有城市遗产都能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只有在民众生活中,包含在民众生活之中的才能称之为日常生活中的城市遗产。无论社会发生怎样的变迁,它与民众生活长期能发生关联,互相作用,这样,城市遗产才有存在的有效性,变化是必然,但是变化也是和生活相关联的,遗产的变化必然牵连日常生活的变化。遗产保护本身是个漫长的过程,随着对遗产保护理念的转变,遗产保护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是一种新的路径方法,这样能对遗产保护的研究不足提供更好的补救方法。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更多的是对物质形态方面的保护,而近年兴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则更多的是强调“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12]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3]

以下,笔者将试着从日常生活中的时间、空间、实践对丽江白沙古镇的日常生活进行分析。

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认为,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企业的成本,节约可以说是企业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手段。但盲目控制成本会导致产品品质和业务收益下降,因此可以说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一种负面的成本管理。

三、日常生活中的城市遗产保护应用

世界各国对城市遗产的保护方式大同小异,方式也在随着人们观念和技术的更新不断升级,原本只是孤立地保护单体建筑已经适应不了今天的社会。现代文明的发展会使得历史文化名城、古镇中的空间形态发生变化,也就使得聚居的文化本真性受到挑战。近年,人们对古镇、原生态文化的热爱与追逐,又使得对古城镇的保护要求日渐提高。世界遗产委员会在1992年时就已经提出“文化景观”一词,意指人文和自然的结合并不是对立,也让人深刻理解了遗产的概念并非是固定不变,当将文化注入到遗产保护之中,这就出现了动态的变化,为城市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路径理念。

笔者认为日常生活是一个整体,它应该包括时间、空间和实践,其中的时间是民众每日的时间使用,包括可控时间、不可控时间、公共时间、私人时间等,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有重复、惯性的特点;空间是日常生活的载体;实践则是借用胡塞尔和梅洛庞蒂现象学中抽取出来的身体、感知及行为上的表现。

根据以上概念,笔者从日常生活中的城市遗产视角出发,认为在现在的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大多数只是保护了原本的文化本真性、文化独特性或者古文物遗产,但是对于活态文化,时间上有接续性的日常生活文化却不被纳入保护对象中,这需要转换保护思维方式,因为日常生活和城市遗产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城市遗产不会脱离民众单独存在,日常生活也需要遗产的依托,两者合成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城市生命有机整体。

人们对城市遗产概念的理解已经扩展了许多,它将城市历史景观也纳入城市遗产概念中,这就是说城市遗产不仅包括原本的建筑、地形、地貌等,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空间、社会文化等看不见的无形要素。城市遗产的保护已然从一个静态过程上升到了动态过程。城市遗产是城市各个时代的积淀的总和,与此呼应的城市历史景观的另一个重要理念是承认活的城市的动态性质。[5]城市历史景观承认城市的动态变化,因此不是简单地阻止发展、拒绝开发,而是主动地规划城市的发展方向,根据城市的特色和价值所在控制城市变化的速度、内容和规模。[6]扩充城市遗产保护的内容,无疑是让城市活起来的一种有效方式,我们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注重其发展,这才是城市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城市发展的可行之路。

他的一生是追梦的一生、拼搏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用生命,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写就最质朴、最绚烂的时代故事。

丽江的纳西族文化其实和当地的自然环境不可分割,纳西族诞生的源头在玉龙雪山和金沙江之间,这里的地理位置对纳西族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均有很大影响。丽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自古以来它就是汉、藏、白、纳西等族的聚居地,它位于横断山脉、金沙江和青藏高原相互衔接的地带并与攀枝花接壤,这里曾是经济贸易聚集区,也是多元文化交流区。因为丽江地区高原多,平原少,纬度较高且常年阳光明媚而强烈,北边玉龙雪山的冰雪常年不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很不鲜明,纳西族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保留了自己的游牧生活生产方式,穿插一些农耕技术。这里的自然生态成为丽江古城人们的住居建筑的主要文化元素,自然生态让民众有了独特的生活习惯及用水制度的自然规约。这里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城市”,纳西族在这里和其他民族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模式,从而也形成了开放包容大度的良好品质。

第二,日常生活中的空间性。日常生活的空间形塑了日常生活,它主要包括居住空间、公共空间、私人空间等。白沙古镇的日常生活空间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自然生活空间,主要包括民居建筑、街区空间及建筑组合空间等;另一部分是生产性空间,有自然界中的山地、林地、水田等自然景观。生活空间主要体现在古镇的街区,它是向四个方向发散从而形成一个大字的三条主街,街道南北长,东西短。古镇街道并不受地势控制,街道是自由而任性的。街道两边和民居建筑相连,整体看,白沙古镇是以主要的街中心即四方街为核心,从而向四方发散形成南北长东西短的一种形态,整个古镇街貌保存完好,各种街区均体现了纳西族的民族特色。

白沙古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是在1997年,当时古镇还很简朴,也未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业。2005年,鼎业集团开始进行白沙古镇的旅游开发建设。2009年,白沙古镇加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至2013年,使得当地民族文化旅游达到巅峰。民族文化旅游的确是会给当地民众经济带来好转,但是这样打破了古镇民众往日宁静质朴的生活,古镇因为要迎合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其纳西族古建筑开始改建,虽然还是遵循了纳西族传统的砖木结构的建筑形态,也保持了古镇的整体风格,但是还是有些为了旅游而刻意所做,对纳西族民居或多或少有点影响。

第三,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性。实践性表现在身体、感知和行为方面。白沙古镇它的日常生活实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纳西族的宗教信仰,一个是本民族的建筑文化。纳西族信仰东巴教,东巴教是纳西族民众的精神寄托,它反映了纳西族民众的世界观、宇宙观及人们的行为准则、生产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是纳西族民众的行为价值观表现。从宗教内容上来说,东巴教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自然界为主,主要包括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动物植物等;另外一部分是以社会本源为主,包括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生死之道、婚姻大事、人类与民族氏族的来历、语言文化的起始,都以深化的方式加以记载。[14](P22)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纳西族形成了自己的东巴文化,这种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诸如白族文化、汉族文化、藏族文化、傣族文化等交流交往交融,也均深刻地表现在丽江民众的生活习俗里。目前,丽江白沙古镇的纳西人民依然保留着自己民族的劳作方式,人们还是喜爱使用纳西族语言,喜爱吃纳西族腌制的腊排骨,喜爱穿纳西族七星披月的服饰,依然会住在扩大家庭中,依然重视血亲关系。纳西族女性依然是田间地头的主要劳动力,买菜做饭,种地养猪,无所不能。纳西族的节庆习俗也没有改变,他们的传统节日诸如白沙农具会、北岳庙会、三朵节等,依然和岁时节令及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很大关系。虽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经过了一段时期的衰败,但后来经过当地政府、地方学者们的呼吁之后,一些传统节日诸如三朵节、祭祀节、七月大祭风等活动在丽江又开始恢复,这些节日是纳西族民族文化的体现,它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替代之作用。

建筑文化的空间性。白沙古镇的居民建筑主要分布在南北走向的主路上,两边商铺林立,居民建筑有着统一样式的建筑风格,多是土木结构,一般常见的纳西族的居民建筑有“走马串脚楼”“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等。纳西族房屋建筑的正房方向朝南,正房面对照壁,这里是供老人居住的地方;年轻人要住在东西厢房,房屋也比正房低矮一些。纳西族居民建筑相对并不是暮气沉沉的,而是生动活泼的建筑。

四、结论

城市遗产保护从最初的单体保护到后期开始关注遗产的再生产再利用,再到现在开始关注民众的心理身体体验及情感表达,从民众参与角度出发,保护地方民族特色,形塑地方文化遗产形态,改变原有固有的保护形式与理念。在城市遗产保护的实践中,我们似乎更应该要关注民众的日常生活,保护城市遗产中的重要的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也要以保护该地区民众的日常生活这种活态文化为必要保护前提,保护城市遗产不应该忽略城市遗产保护中的居民日常生活。

本文提出要用整体性城市遗产保护策略对城市遗产进行保护,这种理念是相较于之前提出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历史街区等现实策略把现在人们的生活需求也加入进去。整体性城市遗产保护,应该考虑到现代民众的日常生活需求,应该是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观念与理念,用新的理论方法,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上综合考量城市遗产保护,它需要把之前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上要将城市遗产保护的内容扩大到保护城市文化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城市遗产保护方面,一定要寻求一种有效地整体性保护办法,改变人们原有的保护理念,这不仅需要在原有保护基础上进行保护措施,还要对社会大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的综合性考量,进而彻底改善城市遗产和社会大环境的疏离感,这样才能够实现城市遗产保护的整体有效性。

城市遗产保护本身是一个重大工程,在其中进行决策的政府、专家、学者及当地地方精英们都是重要的参与人员,在进行决策的时候,需要一套有效地运行机制,在唤醒民众保护遗产的同时也要注意民众所忽视的日常生活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元素。民众是日常生活文化的持有者,民众的参与能体现遗产的活态方面的性质,日常生活纳入城市遗产保护中,是把非日常变成日常,把单体保护变成复合保护。

对于城市遗产保护,早在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定义了保护的含义:“‘保护’系指对历史或传统地区及其环境的鉴定、保护、修缮、维修和复原。”[15]保护是对文化遗产中稳定的因素进行保护且希望能够传承给后世,对于保护实体的周边环境保护与修葺也是应该放入保护之中的元素,这样城市遗产才有灵动性,这样也就涵盖了城市遗产的历史性、现代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等。政府在这方面应该注意要通过有效机制灵活处理保护问题,要针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给予修正,这样对民众的日常与遗产才能做到真正地整体性保护。

[参考文献]

[1]邵勇.从“历史风貌保护”到“城市遗产保护”——论上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J].上海城市规划,2016,(5).

[2]郑颖.城市历史景观的启示[J].城市建筑,2012,(8).

[3]张琪.断裂性、双时态与遗产泛化——城市遗产的视角悖论与实践突围[J].城市发展研究,2015(4).

[4]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5]郑颖.杨昌鸣.城市历史景观的启示——从“历史城区保护”到“城市发展框架下的城市遗产保护”[J],城市建筑,2012(8).

[6]西村幸夫.都市保全计画[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2004.

[7]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8]UNESCO.The HUL guidebook:managing heritage in dynamic and constantly chanding urban environments[R].2016.

[9]Agnes Heller.Everyday Life.London and NewYork: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84.

[10]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

[11]赫尔曼·鲍辛格,等.日常生活的启蒙者[M].吴秀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12]李培林.城市化与我国新成长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2,(5).

[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语言与文化多样性文件汇编[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4]白庚胜.东巴神话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5]国家文物局,等.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选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Urban Heritage Protection under the Dimension of Daily Life :Taking the Baisha Ancient Town of Lijiang as an Example

SONG Xiao-fei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nd Anthrop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 In academic practice, how to study various new phenomena in the protection of urban heritage is the main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Starting from daily lif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aily life and urban heritage protection in Baisha Ancient Town of Lijiang. It is found that the heritag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ity and publicity, and in the public and open space, daily life has always been playing a role.Therefore, for the protection of urban heritage, we need to change our thinking. We should realize that daily life should be an important soul element in urban heritage protection.

Key words : heritage protection; daily life; national culture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重大委托项目(18@ZH011)子课题“百村社会治理调查”子项目(3122311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MZ04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19AMZ015);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创新课题(2018MZSCXA001);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课题

作者简介: 宋小飞(1981—),女,内蒙古赤峰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后,主要从事民族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 C913.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723X( 2019) 11-0100-06

〔责任编辑: 李晓婧〕

标签:;  ;  ;  ;  

日常生活维度下的城市遗产保护-以丽江白沙古镇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