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海城工程监理有限公司阜阳分公司 236000
摘要:造价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过程,造价是否合理将对项目经济效益造成本质影响,所以切实做好造价管理工作是极为重要的。然而,由于受到外界各因素的影响,使得在不同的项目建设阶段产生一系列造价管理问题,导致造价管理作用无法得以充分发挥。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
1.1工程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问题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其长期存在投资膨胀等问题,导致造价不断升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为工程建设早期缺乏可靠的造价确定依据,决策人员仅能根据已经完成的项目对拟建项目造价进行确定,此外加之众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三超问题频繁发生。
1.2设计阶段造价管理问题
①招标不全面
单一关注方案设计时期的招标工作,忽视施工图设计与技术设计等方面的招标。在方案中标以后,技术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将变成中标方“一揽子工程”,在缺乏良性竞争的局势下,设计方没有任何压力,造价管理积极性将大打折扣。
②设计取费不合理
设计费用主要取决于建筑规模及造价高低,基于此很多设计单位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盲目增大工程规模,方案无法达到最佳的效果,甚至部分设计人员未按要求增大梁柱截面,修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最终产生一系列不合理问题。
1.3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问题
①不重视前期工作
项目招投标时前期工作不够充分,对于各个工程细节未能进行深入的分析,施工图纸没有得到会审,图中提到的造价计算等内容存在一定矛盾等。
②评标方式不合理
就目前而言,很多工程的招投标方式还倚重于传统的按照行政管理形式所编制的各项规则,评标方式及内容依然局限在数理统计。在招投标过程中,投标方根据估算明确下浮费率,缺少细致的预算分析文件,导致业主无法准确判断报价是否合理。
③材料价格失真
如今,新型建材充斥着建筑施工材料市场,尤其是那些装饰材料,虽然新材料能起到提高建筑品质的作用,但由于信息不畅等因素的影响,会使很多承包商及业主无法掌握新材料市场行情,导致工程造价失去有效控制。
1.4施工阶段造价管理问题
①现场管理混乱
部分监理人员缺乏完善的业务素质,未能了解合同及预算。还有一些签证单需要由承包商进行填写,为追求高额利润,弄虚作假,更改了合同界限定义。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都是由现场管理较为混乱造成的。
②定额计价存在很大差异
对于现行计价而言,很多地区都按照现行的相关规定。未能广泛实行统一量,市场价政策没有改变成市场价格,也没有借助市场经济方式处理各项市场问题,价值规律无法发挥预期作用,使得工程成本远远偏离实际情况。
1.5竣工阶段造价管理问题
由于现代建筑施工时常会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这会增大定额缺项等内容。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可靠的调查数据,导致预算定额存在一定不合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引起相关人员高度重视。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2.1决策阶段的管理方法
决策管理阶段以调查研究、信息采集、编制估算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理,笔者会在本文中进行依次介绍。调查研究是为了科学准确的预测出投资的项目,这个环节需要在投资之前展开细致、客观性兼具的调查研究,需要注意的是其调查内容不能流于表面,而是需要站在顾及大局的角度,对国家以及各个地区、行业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考虑才能保证预测投资的科学准确性。在信息采集环节务必需要认真收集可以进行可行性研究的信息、数据资料等。在编制估算环节上,应该以信息采集和调查研究为展开编制的基础,在项目建设方案设计阶段所确定的范围同样沿用于投资估算阶段。除此以外,准确性作为估算环节最基本的保证,不应当出现多估、少估、重算等行为,为了使估算的结果具备较强的精准度,换算和调整行为的出现一般都是因为预期的指标和实际具体工程存在一定的差异。
2.2施工阶段的管理方法
施工阶段是建筑产品形成阶段,也是投资支出最集中的阶段。由于施工阶段周期长、影响因素多、材料价格波动大,所以建设单位对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也至关重要。第一就是要严格审定工程预结算,真正体现工程的实际造价。建设单位应该认真审核工程预结算,剔除其中多算工程量、高套定额、高取费用、不切合实际和签证、不合理的技术措施等增加的费用,使预结算真正体现工程实际造价,这是控制工程造价不可忽视的环节。第二就是要把好工程材料、设备价格关。建设工程的材料费一般要占整个建安费的60%以上,控制材料的费出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市场经济为建筑材料的供应提供多渠道,材料品种价格繁多,建设单位预算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应密切注意市场行情,掌握材料信息价格及采购“物美价廉”建材的渠道。建设单位有权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材料价格信息,对某些材料采用甲方指定或限价,要求施工单位选择物美价廉的供应来源,以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第三就是要把好建设变更关。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情况变更,会经常出现工程量的变化和一些施工工序的变化,工程变更必然会影响工程造价。作为建设单位的预算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要做到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审核工程变更,计算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从使用功能、经济美观等角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第四就是做好施工记录,为工程结算提供可靠依据。由于建筑工程的长期性、复杂性、多因素影响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图纸以外的工程内容,这样的情况下,甲方必须做好施工记录,为依据工程结算提供可靠的依据,避免乙方提出不合理的索赔。第五就是要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对方索赔。合同管理对造价控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甲方管理人员必须充分理解和熟悉合同条款。一方面要利用合同条款随时解决工程造价方面的纠纷。另一方面要全面履约,以避免索赔的发生。另外,对施工单位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约定的义务,建设单位亦可以向施工单位提出反索赔,先发制人,以减少建设单位的损失,降低工程造价。
2.3招投标阶段的管理方法
在工程评标部分中占据了百分之三十五到百分之五十的工程报价,可以说是工程投标中最核心的工作,投标单位能否顺利中标和报价环节不无关系。但在工程报价的环节中并不能一味以中标为目的,为了将亏损的发生规避到最小的范围,应该从吃透招标文件、掌握投标报价技巧、合理编制预算价、灵活选用报价方法、齐心编制投标文件五个方面入手。吃透招标文件是指将招投标文件中的各个项目条款掌握透彻。把握投标报价文件是指在编制投标报价的过程要求编制人员以事实为依据,并以编制要求为导向编制报价。为使以后的报价决策更具精准性,还应细心收集资料,积累一定的信息资料可作为参考依据所用。合理编制预算价是指以掌握投标报价编制技巧为基础,以材料价格、定额等客观因素为依据编制预算价。灵活选用报价方法是指根据投标情况和特点对报价的方法进行灵活选用,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报价的有效性,可根据不同情况,在不平衡报价法、多方案报价法等方法中灵活切换。如果想在报价方面提升竞争力,需降低报价的最终决定可安排在投标截止日期以前。
2.4竣工阶段
竣工之后必须要全面收集相关资料,并认真整理归档,保证为后序的竣工结算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便其可以按时完成。同时也要做好相关评价,以便为以后的施工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除此之外也要严格审核工程量与造价差价,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竣工结算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施工企业必须要加强管理,将其全面贯彻落实到各个阶段,做好问题分析,并选择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保证造价的合理性,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殷万赟.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J].江西建材,2016(02):235-236.
[2]程权,史兆福.浅谈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与构成的分析[J].河南科技,2014(06):144.
论文作者:张传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阶段论文; 工程论文; 造价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预算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