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美国文学与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趋势_文学论文

论20世纪美国文学与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趋势_文学论文

试论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与文化趋同发展的态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态势论文,二十世纪论文,试论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验中创造了文化,作为精神文化重要内容之一的文学艺术虽然有它的感知世界、认识世界、表达自身感受的特殊方式,但在对人类根本性问题的哲学思考上都有着不容怀疑的共同感受和指向,他们切入文化发展的轨道,既受制于文化的发展又参与了文化的创造。近代人类文化之所以基本题旨趋于一体化,而内容与形式依然具有无限的丰富性,人们的研究兴趣和创造热情依然有增无减,原因大概也在于此。美国的文化格式和文化精神深深地影响了美国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的格局,表现为在文学批评方法上旨在寻求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内在批评与社会历史批评综合的范型,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视对经验世界的深入开掘以及创作方法上现实主义与现代意识的融合。在这种文学与文化趋同发展的态势中,文学同样表现出了一种不可遏止的创造精神,特别是文学的“经验世界”(the world oexperience)图式理论,是对文化发展的极有价值的贡献。

美国文学“经验世界”理论的出现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并以其独创性而显示了具有世界意义的影响。因为象美国这样一个有着强烈自由意识和伟大创造精神的民族在世界性的文化交流中不会仅仅满足于各民族文化共同因素的相互确认,而更注重的是富有独创性的新的文化,新的文学的生成和创造。

“经验世界”理论的涵盖面很广,需要作很多方面的专门研究,以下仅从二个方面就“经验世界”的形成、内涵及意义作概要分析说明。

一、“经验世界”理论的产生是基于现代社会对人类共同经验感受模式的探究,及出于对人类所生活的实在世界的超越意愿,而对现代的、传统的各种文化类型进行综合比较研究、高度选择的结果。

文学从本质上讲是一个民族全部经验的产物,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性格的表现。美国文学也不例外。随着现代社会人的困惑不安的日益增长,人与社会、自然的不谐合状态日益加剧,如何表现人所面对的这个世界,如何返照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中的人类自己,怎样才能真正把握一个民族全部经验、心灵和性格的真谛,显然,人们是不满意在文学中表现实在世界中人类的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生存状况。于是,人们把目光转向内在世界的开掘,或者在他自身里,竭力唤起曾经经验过的情感、思想和体验;或者在开展与其它民族文化的积极的交流对话中,寻求具有超越实在价值的共同语言。人在精神与情感上对自由的追求与超越是心理学与人类学上的既定事实,当热情受到压抑、冷漠与阻碍时,它不会自行消亡,而是以更加深沉、执着与持久的方式寻求导泄和转移。每当此时此刻,深沉的情绪又是以深刻的体验为依傍并二者密不可分。凡真正深刻的体验积淀着一个民族生成、发展、奋斗途程中形成的对一个民族来讲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宝贵精神财富,一旦这种深刻体验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审美经验时,当这种审美经验通过作品的形象体系所建构的“经验世界”模式向人们呼唤情感、昭示真理的时候,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深潜的美好情感、思想、愿望、理想会冲决复杂昏暗世界的罗网而大大激扬。这种呼唤不仅仅起着激赏、共鸣作用,同时锻炼了人们的思考能力、反思意识,而这种自审意识对于处在危机时期精神懈怠的人们来讲恰恰是最需要的。

在美国,最早对“经验世界”理论作过研究,并对以后美国文学产生功不可没影响的是杜威。1931年,在纪念威廉·詹姆斯的讲演集《艺术即经验》中,杜威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他的实用主义艺术哲学纲领及“经验”理论。杜威认为“一部艺术品一旦成为不朽之作,不知怎地,便和产生这种艺术品的人的环境隔绝了,和这种艺术品在实际生活经验中对人所产生的影响隔绝了。”①因此必须对艺术的产生进行一种还原的研究,而艺术哲学的任务是旨在恢复美的经验与正常生活进程之间的延续关系。由于经验的本质在于“真”,杜威把经验视作艺术创造生命力的种子。其次,他视均衡和完整为经验的最高境界,认为经验是生命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生命不断失去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又不断重新建立平衡,如此反复不已”,就是生命的延续过程。“在从失调转向协调的一刹那间,正是生命最剧烈的一刹那”,这时的经验就具有了美。而“把对过去的记忆与对将来的期望加入经验之中,这样的经验就成为完整的经验,这种完整的经验所带来的美好时期便构成了理想的美。”②可见,杜威的“经验”理论已经具有以后的“经验世界”理论的基本内涵,虽然它还有待于丰富完善,但它在建构过程中摒弃抽象艺术理论的玄秘莫测,而给予符合美国人的现实经验,适合美国人性格特点的理解,充分体现了美国文学研究的实际品格和理论勇气。托马斯·门罗在《走向科学的美学》一书中曾指出:“欧洲的传统观念认为,美学应该局限于有关美的纯粹的抽象的理论。这种论证含有的任何实用目的都被认为是缺点,而不是优点。从美国人的观点来看,这种态度的危险就在于它使美学理论变得毫无生气和虚假造作,即使对于理性认识也没有多大价值。”③美国在汲取外来文化过程中的那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继承,那股强大的创造精神与同化力量,以及务实求真的鲜明而稳定的民族品格,在文学理论的建树中表现得同样坚定。之后,不断汲取融合现象学、阐释学、人类学、原型理论等学说的精华,至七十年代初,“经验主义”已正式被门罗列为美国当代美学主潮之一而引人注目:

采用广义的经验主义,而不是先验的理性主义或神秘主义;把判断建立在通过感觉和内省所进行的观察以及个人和集体的经验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那些被认为是自明的或是由超自然的神灵们揭示的“第一原则”中推导出来的东西的基础之上。……也不主张把资料局限于人们能从外界直接观察到的东西。④

二、在美国文学创作的“经验世界”图式中,创造性的人的主体活动占据着核心地位,并以此形成了作品的生动背景和丰富的内涵。

美国文学中“经验世界”图式的形成同时也是和当代文学本体(本质)研究、创作主体心理功能研究、人的意识活动研究的深化密切相关的。作为这种研究的一个积极的成果就是,在现代心理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的启示下,对文学创造性特质的功能以及直觉、无意识、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在文学创造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更自觉了。科学的发现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得原来就蕴藉着深厚创造力的美国文学如虎添翼。文学的观念彻底改变了,作品不是对社会生活的简单的如实的描摹,绝没有纯粹记录或反映这回事,文学永远是一种创造活动,而且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构造和创造活动。作品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高度真实的创造性世界,它具有实在世界的影子,但更是一个自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审美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有作家对现实、人生和社会的积极观照,有想象力、审美力的纵横驰骋。这个独立世界有它自己的人物,人物在这个世界中思想着、生活着,作家除了再现作为主体人的生存状况外,更注重表现人物对于周围世界的印象、感受、经验、反应。因此,在这个整体世界中,主观思维之于客观存在是一种既创造又反映的辩证关系,人不仅是环境的产物,更是历史的阐释者乃至创造者。至此,创作活动中人的主体性的地位无容置疑地最终确立。人的主体性是因为人是具有理性思维、自由意志、丰富情感的生命体,对客观世界具有诉诸感性直觉把握与情绪感受体验的能力,还因为它具有以生命和情感把握对象特有的生命活力的机制,因而在审美领域中始终处于保持人性完整、人格独立、自由创造的主动精神和个性特征。一个时期内,对作品象征方式和经验式样的研究,对人物独特视角及意向性活动的研究,对整体世界如何作直观把握、深刻体验的研究,成为文艺学、美学领域的共同话题,其中尤以现象学美学的研究最为卓有成效。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艾迪指出:“现象学并不纯是研究客体的科学,也不纯是研究主体的科学,而是研究‘经验’的科学。”“要研究的是意识的意向性活动,意识向客体的投射,意识通过意向性活动而构成的世界。”⑤这个意识通过意向性活动的投射而构成的特殊世界便是“经验世界”,它以丰富的内涵客观呈示在读者面前,并不强制人们服从这个世界,你可以不赞成它,但你不能无视它,因为它毕竟代表了对人生对世界的一种深刻体验。

文学中“经验世界”图式的内涵的丰富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由于人类经验活动的历史连续性、累积性和共同性,使作品“经验世界”图式的展示和解读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启示性以及极强烈的环宇意识。

马克思曾指出:“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⑥人类经验活动的形成亦复如此。由于人类原始文化背景的相似性,人类基本活动和生活方式的一致性以及人类心理机制、生理特征的趋同,因此,在人类文化发展的长期累积过程中,人类的经验活动意义和方式会以理性的方式抽象成某种共同的、具有复杂意义的象征符号和图式积淀于人们的意识深处,成为人类经验宝库中的丰富贮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格尔茨的“文化阐释学”才认为,人生活在“一种悬挂在由他自己织成的意义之网中”。⑦而“经验世界”的任务就是通过对图式。符号的象征意义的研究和解读、追溯作品的“原创性”,超越业已扭曲、变形、异化的实在世界,在更“纯”和“真”的意义上达到对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过程的理解,达到对人类心态经验的理解。这也就是作品中的“世界”往往图式简洁,背景清晰而意义深邃,极具表现力,并引发环宇意识和自审意识的道理。

美国文学中“经验世界”的基本图式源于宗教神话和英雄神话的融合。前者往往透过基督受难、忍辱负重的主题表现一种人类对普遍痛苦和忧虑:饥饿、战争、疾病、衰老、死亡的精神治疗,其实这也是现代人的忧虑。当不幸降临的时候,人们便开始寻求一条反省人生意义以及人生的迷惘和痛苦经历的道路,于是宗教情感油然而生。人类精神有其自己的发展史,心灵深处保留了许多早期精神发展的痕迹,其中又以忧患意识最为强烈,成为自古以来人类心灵深处最普遍,最具生命活力的情感,它以宗教神话原型的方式引起现代人的共鸣也就不足为怪了。后者则以神话中所谓“亚当式冲动”即追求作为现实而存在的强烈的个人自我冲动,以象征人对自己力量和弱点的认识,表明民族自信,不甘沉沦,人类为走出困惑而作的努力。

这两类主题的融合则出现另一类“超越的象征”的“经验世界”图式。这种通过超越达到自由的最普遍的象征有诸如孤独旅行、朝圣、海及荒原等等。这类象征多少似乎是精神上的朝圣,也是一次解脱、复活和赎罪的旅程,主人公在其生命的途程中含辛茹苦、历经艰难,与风暴、与邪恶、与命运、与死神搏斗。压抑的象征与解脱的象征之间激烈地冲突着,每个个体都能找到调和他性格内在的冲突的元素,以最终达到身心平衡,成为真正的人,而死亡也是一种解脱,一种心理补偿。只要我们回忆一下舍伍德·安德森笔下那位一生贫穷而终于在平静中冻馁而死的老妇人,(《林中之死》)福克纳笔下那位弃绝家族罪恶,决心成为自食其力劳动者的贵族后裔麦卡斯林。(《□熊》)海明威笔下的那位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终于一无所获,而唯有在酣梦中寻求到暂时的内心平衡的渔人桑提亚哥。(《老人与海》)他们的背负着沉重十字架的精神逆旅,都是人类普遍性悲剧的象征表现。纵观美国文学发展史,以海的世界为背景与结构框架的作品构成了一个特定的“经验式样”系统,其中麦尔维尔的《莫比·狄克》,斯蒂芬·克莱恩的《扁舟》,杰克·伦敦的《海狼》,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都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传世佳作。海的意蕴是丰富的:平静的大海是仁慈的,狂风恶浪的海是恐怖的、反复无常的。而美国文学中海的世界的基本主题是:海是力的世界,是最后一块自由的地方,这里充满着力与美、生与死的角逐,是人生意志、力量的试炼场。这个“经验世界”图式的反复出现,打开了一个被情感认为是真的独特世界,成为沟通人们内心生活的特殊形式,从而把美国文学的两个基本精神:忧患意识与生命意识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2.由于人的经验活动又是一种伴随着理性思维和自由意志的活动,面对着错综复杂的客观世界,作家不仅感受着和反映着,而且从他观察世界的独特角度出发,具有对映入眼帘的各种印象自觉进行选择、调节、重组及创造的特殊能力。因此,作为作家深思熟虑的哲学思考的产物,“经验世界”图式以其有机整体性而显示着意蕴的深沉。

在“经验世界”图式建构的过程中,作家的独特观察角度至关重要。一方面他要抉发历史的经验,以唤起人们意识深处的共同感受;另一方面由于作家受制于他生活的时代、社会,他所继承的文化传统,他的才识、能力和气质,“经验世界”又必然具有现代性和个人独特性。正如释义学大师伽达默尔所说:“在历史的记忆中找到融合现实的内在意向性”⑧,寻求表现历史与现代的契合点,这才是“经验世界”的要义。“经验世界”的现代性、独特性及意蕴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人物创造上。首先,人物具有强烈的现代哲学色彩,它不仅是具有感性血肉之躯的主体,而且是具有健全人格的主体,这是从现代哲学的角度丰富和深化对人性、人的本质的理解。因此,“经验世界”中人与环境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对现代人生存状况的存在主义理解和写照。其次,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摒弃在人的问题上的悲观主义,礼赞健全健康人格,肯定积极的悲剧意识。人物的活动背景大都是设置在尖锐的矛盾冲突诸如死亡、苦难、战争等边缘状态中,因为唯有在险境中,唯有在极端状态中,才会因袒露真正的人性而显现出人的真实存在。当人面对他的有限,面临死亡的威胁而毫无惧色时,方显出人格力量的伟大,他就可能绝处逢生,而获得一种超越。人即使如海明威笔下的桑提亚哥那样在与自然、人生的搏斗中失败了,一个人的失败不仅可以为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换取超越性的象征意义,也可以引导他自身进入重建其人格的新的境界,同时领悟其自身生命的道德意义和价值。这种悲剧领悟是对悲剧意义的最本质的阐发;人在本质上是一种悲剧性的存在,对于每一个献身于自己的事业,追求自己目标的人来说,这种选择在本质上是一种牺牲性、悲剧性的选择。因此,真正的悲剧意识是人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高扬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真正人的悲剧意识或悲剧精神在本质上恰恰最接近着人的超越、解放和自由本性。再次,人物愈是在外部世界的活动中有胆有识,敢于接受任何最严峻的挑战,并勇于承担任何最严重的后果,就愈具有深沉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愈具有向内收摄、沉入而开掘心灵更深层次的反思能力。这就形成了“经验世界”人物内心世界的无限深邃性。人物这些猜不透、测不准的“迷津”展示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心灵世界,一个读者情感或许容易即刻接近,而思考却永远探索不尽的世界,从而饶有兴味地去寻求、去估模、去体会“经验世界”中那种独特而恒定的人生哲理。在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充满着怪诞的“经验世界”和人物背后,实际上深藏着对现代社会由于人的异化而造成的心灵扭曲及精神失常的难言的苦痛。库尔特·冯尼格特小说《第五号屠场》的主人公比利,一位二次大战期间的随军牧师助理,在外星人的视角中。只是一位可悲又可笑的“反英雄”人物和疯子。联系作者亲历的德累斯顿战役中杀戮十三万五千人的空前劫难,人物内心那种对战争既谴责、愤慨,又倍感凄凉、失落、无可奈何的复杂心理令人愧叹弗如。对于“经验世界”人物的深邃性,人们把它比作发掘比具体的语句更深广的某种“神话之井”,不管历史发生怎样的变化,它的意义依然常新常在,永远不会丧失。

3.人的经验活动也是一种审美感受活动,当这种活动反映了人类的普遍经验和哲学思考时,也就必然产生心理、生理方面的愉悦感受,必然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活动和自由的想象活动,也必然产生对“经验世界”的审美评价。

作为审美整体的“经验世界”图式,首先,它是自然主义与象征主义的精妙平衡,是现实主义笔法与现代精神世界图画的融合。对于表层的实在世界具有深刻细致真实的描叙;对于深层的象征世界则表现了现代人的困惑及不安定的灵魂,二者的结合使作品既具有古典时期创作的明晰、秩序感,又具有现代作品的朦胧、多义及意蕴的丰富。美国有关描叙海的“经验世界”的系列作品的那种宇宙辽阔感,作品主人公那种为摆脱对死亡的恐惧而达到内心自由的哲人的“心灵宁静”境界,大大地拓展了主体的精神世界,以丰厚的情致与浓郁的悲剧诗意力量把美国精神表现得沉郁顿挫,独具魅力。人类哲学思考的进一步升华,既需要科学的实际的分析,也需要形象的直觉的经验的整体把握,没有后者也就不可能更完整的理解世界。

其次,“经验世界”图式的审美特征,是以真实性、思想性和道德感作为它们的基础的。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指出:“艺术作品最突出的优点永远是艺术家的优点。如果艺术家的意识是高尚的,那么小说、图画、雕刻便深入到真与美的深处。在我看来,这两种特质的结合就构成了艺术的目的。”⑨詹姆斯的小说理论以后成为现代许多美国作家至死不渝的艺术追求,无论是安德森小说中对底层不幸人们的哀怜同情,福克纳小说中所强调传统中美好的一面,或者是海明威小说中人性的倔强峥嵘,即使是美国最现代主义的作品都联系着现实的人生问题,反映着当代文化思想的不断分化、不断组合,确实要比他们的西方同人表现出过人之处。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指出:“新精神的开端乃是各种文化形成的一个彻底变革的产物,乃是走完各种错综复杂的道路并作出各种艰苦的奋斗努力而后取得的代价”。⑩从美国“文化格式”到美国文学“经验世界”图式,它们的相同主题和共同发展趋势,是在经过艰难曲折之后的一种坚决的明智的世界性的选择。而作为这种选择的直接结果,则是既持续保持美国民族精神的亢奋和美国文化的长期振兴,又使美国文学充满着特殊的活力。

注释:

①杜威《艺术即经验》,见《西方现代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第216-217页。

②杜威《艺术即经验》,见《西方现代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第226-227页。

③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见《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305页。

④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见《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306页。

⑤转引自郑树森编《现象学与文学批评》,[台]东大图书公司,1984年,第2页。

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9页。

⑦转引自林同奇:《格尔茨的“深度描绘”与文化观》,《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第168页。

⑧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63页。

⑨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和意识的中心》,见《“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工人出版社,1987年,第23页。

⑩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7页。

标签:;  ;  ;  ;  ;  ;  ;  

论20世纪美国文学与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趋势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