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管鞘辅助下针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论文_徐锐

(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西 钦州 535000)

【摘要】 目的:探讨透明管鞘辅助下针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透明管鞘辅助下针式内镜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GOS评分4~5分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管鞘辅助下针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预后好,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透明管鞘;针式内镜;高血压脑出血;临床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079-02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增加了患者的身体和经济负担[1]。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内镜等微创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止血彻底等优势[2],但由于临床操作时内镜完全置于出血部位,其视野容易受血肿遮挡,影响血肿清除效果,因此本研究探讨透了明管鞘辅助下针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行透明管鞘辅助针式内镜治疗,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48.7±11.9)岁,平均血肿量为(50.2±18.7)ml;对照组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33~66岁,平均年龄(50.1±10.7)岁,平均血肿量为(52.4±16.8)ml。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有明确高血压症状,发病时间距手术时间均在24h之内,手术前后均行CT检查,排除血管畸形、脑干出血、肿瘤卒中、中枢循环衰竭等影响手术的疾病患者。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行透明管鞘辅助针式内镜手术:患者取平卧位,头部偏向健侧,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根据CT扫描结果,拟定穿刺点及穿刺入路,避开功能区头皮切开2~3cm切口,颅骨钻孔,开1~2cm骨窗,切开硬膜,采用透明管鞘(內径1cm,杭州康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辅助神经内镜向血肿部位穿刺,避开皮质血管,区分正常脑组织,使用吸引器吸除血肿,并通过管鞘寻找出血点进行电凝止血,清除后沿穿刺通路置入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开。对照组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根据血肿部位,瓣状剪开硬膜,避开功能区穿刺定位血肿,清除血肿止血后置入引流管,关颅。术后常规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控制血压及颅内压,预防并发症。术后3d内拔除引流管,并进行CT扫描,查看血肿清除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术后6个月采用GOS进行预后评分:5分:恢复良好;4分:轻度残疾;3分:重度残疾;2分:植物生存;1分:死亡。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透明管鞘辅助下针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失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体见表1。

2.2术后恢复情况

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预后4~5分患者27例,占79.4%,对照组19例,占55.9%,术后两组恢复良好及轻度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老年人发病率较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加重患者负担[3]。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常用传统的开颅清除血肿、穿刺吸出血肿及神经内镜清除血肿,传统的开颅清除血肿方式创伤较大,出血较多,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多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在显微镜下清除血肿并止血,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避免盲目操作,创伤小、止血快,血肿清除率高。针式内镜较普通内镜更为微小,手术创伤更小[4]。本文研究发现透明管鞘辅助针式内镜手术患者术中失血量及手术时间显著低于传统开颅手术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显示观察组预后良好及发生轻度残疾的患者总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透明管鞘辅助下针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好,在透明管鞘辅助下可以避免周围血肿造成的内镜视野遮挡,有利于更清晰地观察血肿清除情况,进而更准确地进行清除、止血,术中患者失血量少,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创伤小,预后好,因此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锐,陈东亮,张济源等.透明管鞘下针式内镜辅助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3,8(7):83-84.

[2]纠智松,仪立志,孔文龙等.透明导管鞘辅助神经内镜颅内血肿清除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8):28-29.

[3]陈祎招,徐如祥,赛力克.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比较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0,36(10):616-617.

[4]翟勇,夏冰.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时机及术式选择[J].医学综述,2008,14(1):110-111.

论文作者:徐锐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6

标签:;  ;  ;  ;  ;  ;  ;  ;  

透明管鞘辅助下针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论文_徐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