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同形异构”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吴昊霖

浅析“同形异构”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吴昊霖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

生活中充满了设计,谈起设计,就不能避而不谈设计的 “三大构成”。平面、色彩、立体这三大设计元素组成了我们随处可见的设计作品,在包装设计越来越深度化的今天,一个好的设计不仅仅代表着产品本身的形象,更是设计师表达其精神,以及企业向消费者宣扬其精神内涵的重要手段。“形美以悦目赏心,意美而感动人心”这是每一位设计师都在追求的设计表达,也是一件好的设计作品应道具备的基本品质和根本属性。

本文通过浅析“同形异构”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尝试性的分析“同形异构”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手法运用及传播优势,从而达到强化包装品牌形象的视觉表现形式。

前言

包装是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化进行,世界经济不断的融合发展,包装成为了商品、产品重要的附加财富。和传统的视觉识别系统相比,包装设计虽然相对于企业本身品牌、识别系统相比较为片面,承载信息也较为贫乏;但是作为企业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唯一媒介,包装设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于企业品牌意识的宣扬和表现,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产品品牌的增多,加上包装设计中的相似创意、雷同形制、甚至是有意的模仿,使得包装设计在实际中变得越来越同质化;这就导致了产品品牌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非但无法给消费者带来深刻的印象,甚至还会被虚假的、刻意模仿的商品所混淆,最终可能会对企业、社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和负面影响。

一、包装设计中的“同形异构”

(一)“同形异构”元素与包装设计

“同形异构”是一种在平面设计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广泛的应用在商业招贴、文创海报之中;而将“同形异构”的元素应用在“三维世界”的包装设计中,将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在这信息纷乱的时代,各种载体承载的视觉信息越来越多,传统的设计对于消费者不断提升的审美品位和消费需求的多元化的今天,显得难以适应和无以为继。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中国文化走出近代的“自我否定”怪圈,以中国元素作为设计对象的艺术创作,逐渐成为了世界设计的一部分。但是对于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大国,以及第一大高素质人才大国的中国而言,传统的中国元素已经无法满足社会日益高涨的审美需求,以及设计师的设计元素需求;因此寻找、开拓新的设计元素便渐渐成为了设计的第一要务。

综上所述,随着传播形式、设计形式的多样化,消费者审美的平民化,企业发展的多元化,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包装形象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现代市场中,包装的设计影响企业形象的走向,已经渐渐成为了一个主流,人们已经不再单纯的通过一个企业去了解其本身的产品,而是通过产品去认同一家企业。因此,“同形异构”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将会向消费者呈现一个与众不同的企业品牌形象,使得企业形象呈现出多变、灵活的感觉,给消费者新奇、有趣的视觉感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同形异构”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从“同行异构”的表现手法来看,可以粗略的分为两种:“相同元素的不同构成”和“相同构成的不同元素”;所谓“相同元素的不同构成”便是在进行设置之前,优先选择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元素,并对该设计元素进行图形化、几何化的处理,并将处理过后的元素再进行分割、或组合、或变形等二次处理,使得该元素能够形成一幅整体的设计作品;如果说同形异构是将点变成面的艺术,那么“相同构成的不同元素”便是将线变成面的艺术。

在设计师所熟知的设计惯例中,任何设计一旦确认,其标准便已经确定,设计产品的标准化要求极高,如无重大变动,不允许对设计成果进行修改;但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发展需要,使得很多企业将其产品的包装作为其企业视觉品牌系统(VIS)的延伸,即通过“同形异构”的手法,形成一系列的包装设计,而这里提到的“同形异构”并不是单纯的指设计的元素应用及构成,还包括包装实物进行组装设计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感和表现状态。

但是回归到设计层面而言,与其单纯的将“同形异构”元素割裂成一个单独的设计元素,不如将其于“异形同构”、“视错觉”元素相融合,吸取二者的优势和特点,通过多种各样的组合,重新诠释“同形异构”元素的实际意义。因为,运用“同形异构”元素进行包装设计,依旧需要从视觉感受和设计心里等各方面入手,以最炫目的方式,传达包装产品所想表达的确切理念、产品精神以及企业文化,最终达到通过视觉效果改变消费者对产品的不正确理解;因此,这便决定了“同形异构”元素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设计符号、表现手法,而是根据多种最终的设计需要,将各种元素以及表达形式进行提炼的设计理念。通过“同形异构”元素本身的共同性、共融性,将包装形象更加强烈的传达给消费者,最终达到提高企业形象、产品识别度的目的。

二、“同形异构”元素中的包装设计

(一)探究构想

将“同形异构”元素应用在包装设计中的手法和运用效果,对于绝大部分的设计师而言,是一次创新的尝试。 “同形异构”发展的多年时间中,并没有严格的脱离平面范畴,对于绝大多数的设计者和消费者而言,“二维”的表现已经很好的适应了这个信息爆炸、传达快速的时代,“三维”的存在就显得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但是作为设计师,应该且必须要遇见的是,随着自主意识的增强,以及对于自身安全的不断深化,消费者与企业的认知距离正在不断的变短,从较为流行的“食源回溯”,到新潮先锋“虚拟真实”,无一不体现了消费者从被动的接受信息向主动接受信息的转变。

而就这一点来谈,“同形异构”作为一种设计的表现手法,将其代表元素运用在包装设计中,可以提高消费者对于产品信息的接受程度,也可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在产品包装中的艺术性,增强品牌形象与受众的互动。因此,“同形异构”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将是一个具有发展前景以及操作能力的新方向。

论文作者:吴昊霖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6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浅析“同形异构”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吴昊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