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移动数字图书馆发展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数字图书馆论文,国内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移动数字图书馆是指将无线通信网络和数字图书馆系统结合起来,读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使用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就可以方便灵活地实现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浏览、下载和阅读的一种新兴的图书馆服务[1]。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第三代无线移动通讯技术与高度智能化的移动通信终端的相互融合,推动了移动数字阅读的普及和应用。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2011年,中国移动手机阅读信息费收入15亿元;2012年2月,访问中国移动手机阅读的用户数量达到7340万,日均浏览量4.39亿次[2];2014年,全球有可能实现人均一部手机[3]。移动阅读由于不受时空限制,信息浏览量大、速度快,并且依托手机这种移动性好、普及率高的移动终端,适时地迎合了追求效率和简洁的现代人的阅读思维,这种全新的阅读模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移动阅读将成为民众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这个背景下,传统数字图书馆服务功能将产生重大的变革。2010年5月27日,美国大学与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在其报告《2010大学图书馆十大发展趋势》[4](2010 Top Ten Trends in Academic Libraries)中指出,移动设备以及应用技术的爆炸性发展推动图书馆拓展新的服务模式。根据Library Journal的调查数据显示,44%的美国大学图书馆和34%的公共图书馆提供移动信息服务[5]。读者通过智能手机灵活便利地访问数字图书馆,享受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移动信息服务”,移动服务逐渐成为图书馆继有线网络服务之后又一有着广泛前景的新兴服务领域,必将成为未来图书馆最主要的服务形式。面对这种变革,国内外图书馆界纷纷行动起来,相继创建了“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突破传统的服务界限,延伸图书馆的服务时空,是图书馆扩大外延服务的一次新的尝试。
为了全面了解移动数字图书馆的研究状况,本文利用Google Schoolar和CNKI等数据库,以“移动阅读”、“手机图书馆”、“移动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等为关键词,对2000—2012年的学术论文进行检索,共检索出688篇文章(时间截至2012年12月19日);对Emerald数据库以“mobile libraries”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出2233条记录(时间截至2012年12月19日)。通过对中外文文献的检索发现,从2009年开始,针对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的理论研究文献增幅明显,可见,学术界对于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关注度日趋上升。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图书馆界已经敏锐地觉察到了移动技术对图书馆服务带来的变化以及移动数字图书馆迅速崛起的趋势,并积极进行移动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实践。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国外移动数字图书馆的理论研究现状
Joan K.Lippincott、Ellyssa Kroski等人在国外移动数字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Joan K.Lippincott[6]是网络信息联盟的副执行总监,两届世界移动数字图书馆会议的主旨发言人,他对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做了深入的研究;Ellyssa Kroski[7]对移动技术与移动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见解高瞻远瞩,一直处于领先优势,她在论文中提出了“图书馆移动先导计划”、创建移动网站以及二维码应用等观点[8],该文堪称移动数字图书馆的经典入门文献;Geoffrey Little[9]提出了在无线环境下,应用智能手机的部分功能和数字图书馆、传感器技术提供信息的主动服务;Rhonda McEwen[10]等提出,在移动环境下,政策制定者、图书馆工作者和用户应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
除了学者对移动数字图书馆所做的研究,国外还有一部分组织或论坛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探讨,例如,在谷歌、Facebook等网站上设有专门的移动数字图书馆论坛。图书馆联盟系统(Alliance Library System)、教育社区(Learning Times)和Infoquest机构于2009—2010年联合举办了三届手持图书馆员联机会议,第一届会议[11]对如何使移动设备将通信、网络访问等功能运用到图书馆服务中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二届会议[12]专家学者针对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的研究与实践更加深入、细致,提出图书馆要在变化中寻求发展,尤其对二维码技术、移动用户网站搭建、市场推广等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三届会议[13]对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所面临的挑战以及移动服务的未来趋势等进行探讨,致力于实现“将图书馆推送到用户的口袋中”的服务目标。
2007—2011年分别由英国的阿萨巴斯卡大学、加拿大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的南昆士兰大学主办了三届国际移动数字图书馆会议,第一届会议[14]在技术和服务的基础上,涉及移动学习、移动社会等内容;第二届会议[15]研讨主题更加丰富,如探讨移动技术开发、研究用户的特征需求,拓展新型移动服务等;2011年的第三届会议[16]讨论了iPhone和iPod等移动设备的迅速发展对图书馆的影响,研究了用户能否持续使用移动数字图书馆,魏大威和谢强在会上介绍了国家图书馆移动服务的服务模式和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模式。
2.1.2 国外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现状
国外的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始于2001年左右,目前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已非常广泛,以欧美、日本、韩国、芬兰等为主导,相继推出了各自的移动数字图书馆计划。例如,美国的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里士满大学图书馆于2001年开通手机短信和WAP模式服务;日本的东京大学于2001年开通I-Mode模式服务[17];韩国的西江大学图书馆运用WISEngine公司的技术产品WISEMobile FusionTM,推出用手机可以查阅图书馆资料的移动数字图书馆;芬兰的赫尔辛基技术大学将Portalify公司开发的Liblet TM系统应用到图书馆中,提供SMS、WAP等服务[18]。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国内移动数字图书馆的理论研究现状
朱海峰[19]是国内最早论及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学者,他在2002年提出将无线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数字图书馆以实现“无线图书馆”的构想。2004年,吴志攀[20]提出了“移动阅读时代”的构想,随后,茆意宏[21]学者研究了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兴起与发展,讨论了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对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做出了系统规划,为国内移动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随着信息服务项目的开展,学者的研究逐渐深入,清华大学移动数字图书馆项目组[22]开展了一系列的用户体验调查,从用户角度寻求移动数字图书馆的解决方案。2010年9月30日,移动数字图书馆小组在国家图书馆召开了首次会议,讨论我国手机图书馆的发展与实现情况、技术趋势、发展难点等[23]。马爱芳、杨国美[24]在2009年选取107所“211工程”院校为样本,对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徐恺英[25]等人对国内手机图书馆应用现状进行对比分析。
2.2.2 国内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现状
国内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在2003年以后兴起。2003年,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在国内最早开通了手机图书馆短信服务平台;2006年,湖南理工学院开通了国内第一家WAP手机服务的图书馆;2010年,国家图书馆推出了改版后的国图手机门户WAP网站“掌上国图”。除图书馆外,一些数据库出版商和信息技术公司也开始涉足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如“书生”移动图书馆已与多家图书馆签订了移动数字图书馆合作协议。
高春玲[26]通过对中美80所图书馆的调研比较得出,就排名靠前的中美图书馆而言,中国移动数字图书馆普及率达到35%,而美国的普及率达到90%;中国移动数字图书馆在服务种类、服务模式、服务深入程度方面都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陈群[27]以国内几个比较典型的地区为例进行分析,提出由于资金投入不均,导致手机图书馆的发展地区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影响了它的推广和发展。可见,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实际应用情况并不乐观,还面临许多现实问题。
3 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
3.1 SMS服务
美国的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里士满大学图书馆、芬兰赫尔辛基技术大学图书馆首先提供SMS服务[28]。在国内,2003年北京理工大学在汇文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自行开发了手机短信通知系统,率先在国内推出基于SMS模式的手机图书馆服务平台[29]。SMS在开发模式上,主要有高校独立开发和高校与企业合作开发两种。SMS服务的内容主要是催还提醒、预约提醒、信息查询、图书续借、新书预告等,都是免费提供服务。茆意宏[21]对国内49所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开通短信息的图书馆相对较多。
3.2 WAP服务
目前,不少图书馆建立了移动版门户网站,用户登录后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图书馆资源,包括查询开馆时间、搜索主题指南等。美国波尔州立大学图书馆于2001年利用WAP模式向读者提供服务[30];美国斯利基市公共图书馆是WAP建设的范例,包括图书馆相关、咨询馆员、阅读、研究等栏目内容[31]。2006年,湖南理工学院在国内率先开通WAP手机服务,随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也都开通了此项服务[29]。于世英[32]在2012年初对国内820所院校的移动服务进行调查,发现目前共有59所图书馆提供WAP服务。2006年起,清华大学图书馆引进美国Exlibris公司的Metalib系统,整合电子资源的检索平台,经过本地化开发后完成近500个异构电子资源的整合检索;2008年,推出清华大学无线移动数字图书馆系统(Tsinghua Wireless and Mobile Digital Library System,简称(TWIMS);2010年,完成异构电子资源数据库在WAP网站状态的监控。清华大学图书馆WAP网站体现了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融合的设计思路[33],截至目前,一个完善的WAP网站基本成熟,取得了较好的用户反馈。国家图书馆2008年推出了集短信服务、WAP网站、手机阅读等服务于一体的移动数字图书馆[34],它在移动资源的丰富性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提供了20余种报纸和1000余种图书。
3.3 I-Mode服务
I-Mode是由日本NTT DoCoMo公司于1999年2月推出的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是全世界最成功的行动上网模式,提供无线数据传输服务,这是一项基于PDC的手机增值服务。它采用分组交互叠加技术,使用HTML编辑网站,使WAP网站转化为I-Mode网站,图书馆通过该技术开发OPAC查询系统,提供预约、续借等服务[35]。
3.4 J2ME(Java 2 Micro Edition)
J2ME是一种高度优化的Java运行环境,可以较为完善地解决WAP的不足,有效地减少网络流量,为上网手机提供丰富的图像以及电子商务内容,使服务功能尽量最大化,但是目前并不是所有手机都支持Java虚拟机[17]。
4 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内容研究
目前国外已有几百家大学和公共图书馆开始提供3G网络下多样化的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36],服务内容非常丰富,包括移动数字图书馆网站、书目检索系统、移动馆藏、导引视频等[37]。通过对国内移动数字图书馆开展的相关服务的总结和归纳,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早期主要集中在利用短信实现图书预约、查询、借还等服务,后来逐渐发展为信息通报、业务与查询、阅读与服务、个性化定制等方面[38]。
4.1 OPAC移动书目检索
移动书目检索是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核心功能所在,这也是目前移动数字图书馆开通的最主要的服务。移动书目检索涉及检索入口、检索条件及检索结果的展示,系统可为读者提供馆藏目录,读者可办理预约、续借等业务。
4.2 电子书下载与外借服务
提供在移动终端上使用馆藏电子资源,实现用户的在线阅读和离线阅读。目前,国内外部分图书馆已开始提供电子书下载服务,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的电子文本可供校内外用户下载、阅读;耶鲁大学法学院移动数字图书馆提供了教学影片的下载服务。我国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引进了150套型号分别为N516精华版和N518商务版的汉王电纸书,实现了手机免费全文阅读与下载[39]。根据ALA数据显示,有55%的美国公共图书馆提供电子书借阅服务[5]。我国的首都图书馆和上海市图书馆在2010年和2011年相继推出了电子书外借服务。
4.3 移动参考咨询服务
移动参考咨询包括适时咨询、移动导航、定题跟踪服务等。微博、博客、QQ、Twitter、Facebook、Skype等与终端用户实时交流与服务,通过移动终端实现即时获取图书馆概况、到馆路线、服务内容、最新活动等信息。国外的一些大学图书馆还将服务拓展到其他领域,如提供校园公交线路查询、社区服务、预定车位等服务。2010年,11%的美国大型公共图书馆使用Facebook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32]。国内的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推出了基于物联网的手机服务,该项目于2009年12月启动,与北邮网络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发,通过Wi-Fi和RFID技术,可以用手机作为读者卡为读者提供实时架位导航服务,同时在网络上提供图书电子架位导航服务[40]。
5 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发展对策研究
5.1 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建设方面
赖永波[29]提出构建手持设备统一搜索平台,实现各类型手持设备针对不同的数据库资源系统的检索;由于系统和数据格式的统一和标准化问题是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功能得以实现的关键,所以政府主管部门和数字供应商应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系统和数据格式的统一;有效利用移动云计算技术来弥补移动数字图书馆现有模式的诸多不足。叶甜[41]提出建设移动阅读体验阅览室,营造移动阅读服务环境,密切关注、逐步开展阅读服务。另外,图书馆界还可以通过利用新的移动信息技术,开展基于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动态建设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系统等手段来加强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建设。
5.2 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管理方面
茆意宏[20]提出通过将移动信息服务纳入图书馆的系统管理、提高服务主动性、加强服务个性化、增强服务互动性等方法,促进用户使用移动信息服务。曾远彬[42]等人提出建立新型的手机图书馆;利用3G手机平台实现移动阅读服务;推动视频参考咨询服务;加强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出版行业等的横向合作,为移动阅读的推广创造条件。叶甜[41]提出在移动信息服务方面图书馆还应该提供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与用户加强沟通,建立读者信息库、注意馆藏资源和移动阅读设备的整合。
6 结语
纵观世界范围内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可知,它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以往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问题的探讨,研究主题相对狭窄,缺乏系统性,对技术实现、指标测评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实证研究和模型构建等研究深度不够。因此,构建科学的模型、应用成熟的分析工具对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中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将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随着数字图书馆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逐渐成熟,拓展移动信息服务与图书馆服务的结合,建立交互式参考咨询服务机制,打造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模式已是必然趋势,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将是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图书馆以丰富的资源为基础,根据读者的需求提供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内容服务,将是未来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