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3”计划实现每个阶段的既定目标_生物技术论文

“863”计划实现每个阶段的既定目标_生物技术论文

“863”计划完成各阶段既定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阶段论文,目标论文,计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0年来,“863”计划民口5个领域通过“七五”计划期间的入轨以及“八五”期间的攻坚,进展顺利,全面完成了各阶段的既定任务,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有的已提前完成了2000年的目标。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与“七五”相比,“八五”成果不论是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均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863”计划已经开始在改造传统产业中见到实效

——生物技术为农业的持续增产提供了新途径。

“七五”期间,我国科学家在水稻制种技术上获得重大突破,实现二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技术。进入“八五”以后,二系法杂交水稻比同生育期的常规三系法杂交稻增产10—15%,米质达到二级米水平。由于二系法育种技术日渐成熟,推广、种植已经逐步成为地方政府和农民的自觉行动。预计到2000年,二系法杂交水稻可推广到5000万亩。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八五”期间,以提高制造业水平和效益为主体的CIMS技术在全国有条件的工厂得到了推广和普及。目前,CIMS应用工厂已拓展到50家以上,覆盖了机械、电子、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纺织、轻工、冶金、邮电、煤炭等行业。CIMS技术的实施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成都飞机工业公司利用3C系统等CIMS技术完成了标志着90年代飞机数控加工高技术水平的飞机整体框“中国第一框”,比传统方法缩短1 万多工时;沈阳鼓风机厂实施CIMS技术后在世界同行企业中排名从十几位上升到第6位;1994年,CIMS工程中心荣获美国制造工程师学会(SME)的“大学领先奖”;去年11月份,国家“863 ”计划典型应用工厂——北京第一机床厂CIMS工程荣获SME颁发的“工业领先奖”, 这标志着我国CIMS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工业机器人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提供新的技术和手段。

去年3月, 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条机器人自动装配线——华宝电扇厂吊扇机器人装配线在广东顺德验收,其性能达到了国际同类设备水平。1995年8月,国家科委与一汽集团、熊猫集团、 牡丹集团在北京举行了“机器人与自动化生产应用工程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从而形成了以汽车、电子电器、精密机械装配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为背景,以系列化产品,规模性应用为目标的机器人与自动化生产应用工程基本框架。这是积10年来研制开发特种机器人之经验,向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国有大中型企业辐射的重要步骤。

“863”计划培育了大批高技术的生长点

新兴高技术产业是发展高技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863 ”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积极瞄准国际高技术发展的前沿,培育了一大批高新技术的生长点。这些生长点已成为我国参与国际高技术竞争的先遣队。

——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从无到有,奠定了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基础。

“八五”期间通过临床试验的我国自行研制的哺乳动物细胞基因工程乙肝疫苗获国家批准投放市场。目前,我国城市新生儿已规定全部实行计划免疫。更为安全的基因工程疫苗逐步替代传统的血源疫苗,将对肝炎的防治起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研制的创新性新药——重组基因工程干扰素也于1992年投放市场。除此之外,有6 种基因工程疫苗经国家批准进入临床试验。另有十多种高技术产品已进入中试开发阶段。

——信息领域涌现了一批具有明显市场和产业前景的产品。

在“863”计划的支持下,1993年, 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研制成功代表90年代先进技术的全对称多处理系统——曙光1 号计算机。1995年5月,智能中心再接再厉,突破了90年代大型机关键技术, 研制成功了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为了推动曙光系列大型机的产业化,智能中心以曙光1号的知识产权入股,吸引了社会上5000 万资金成立了曙光集团;成立于1992年底的深圳桑夏集团公司积极推动“863 ”成果转化,开发成功笔译通,目前,资产总额已达6800多万元,资产净值为1700余万元。除此之外如清华印刷汉字识别系统、汉王99笔输入系统、四达语音识别系统、工程图纸识别系统、表格阅读机、快译通等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品上市并占有50%以上的市场。

——新材料领域的一些成果已朝产业化开发生产迈进。

新材料领域在广东省中山市建立了镍氢电池成果转化基地,从而带动了我国镍氢电池产业的发展。到1995年底,我国可望形成年产5000万支镍氢电池的能力和600吨储氢合金粉料的能力,总产值预计可达6亿元人民币。

以“863 ”计划研究的陶瓷粉为高性能低温烧结陶瓷电容器提供了高性能的材料,预计1995年可产生效益1.2亿元。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应用于锯条后提高锯条的性能,替代进口双金属锯条。1995年建成产品合格率达95%的年产50万支离子渗金属手用锯条示范性生产线,并将迅速推向实际工业应用。

加强“863”计划的基础研究,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 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863”计划的实施过程中,重视高技术的基础研究, 从而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使我国在许多方面具备了同发达国家比高低、论仲伯的实力,同时也为高技术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在“八五”期间取得了一批国际水平的重大成果。在总体上接近国际水平,在亚洲地区名列前茅,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先进地位。

——智能计算机并行处理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中文信息处理及系统方面,特别是汉字识别、语音识别及合成具有创新和突破,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突破了量子阱半导体器件的设计、超细微加工、封装、测试关键技术;通信技术等一大批关键技术等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技术实力,对保障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863”计划重大项目“洋底多金属结核探测系统”提前5年并超过原定指标十数倍完成计划,成功地解决了水中通讯、高压密封、自主航行控制以及特种材料制备等综合性关键技术,使该系统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洋底探测设备之一,为我国21世纪开发海洋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新材料领域的研究突破了清洁电池的核心——储氢材料的关键技术;光电功能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等的部分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材料制造和加工技术方面有较大进展。

——能源领域完成了快中子增殖堆的的立项工作。高温气冷实验堆已进入工程实施阶段,为21世纪发展中国核能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加强基地建设,促进高技术成果的辐射

通过“七五”和“八五”两个5年计划,“863”组建了一批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基地。基地已成为人才培训、对外交流合作、单元技术实验和集成以及高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863”计划组建了一支精干的研究队伍,为21 世纪中国高技术的大发展储备了人才力量

高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创新是关键,人才是根本。“863 ”计划将人才的培养作为主要任务之一来完成。通过10年的锻炼,863 计划“公正、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已经深入人心,形成了一支以国家利益为己任,献身于祖国高科技发展事业,敢打硬仗,能征善战,快速反应,攻无不克,精悍强劲的高技术研究发展队伍。

在参加“863”计划的3万多人次中, 共培养博士后207 人、 博士1490人、硕士3868人。在研究队伍中,高级研究人员占36.7%,中级研究人员占39.4%。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863”计划采取了专家运行机制, 专家们特别是各领域、主题的首席科学家和专家组组长已逐步跳出了原先的学术领域,他们能站在国家层次上,从战略的高度考虑问题,有能力组织全国的力量协同作战,大科学时代的科学组织家正在锻炼成长。一大批专家委员会成员走上了学校、研究所的领域岗位。这支队伍中,还涌现了一大批有作为的青年人,他们在科学的最前沿拔城掠寨,成为“863 ”队伍中最有战斗力的一批骁将。“863 ”计划的实施促使一批科学家走进了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培养了一批科学企业家,同进也增加了一大批企业家的科学意识。

标签:;  ;  

“863”计划实现每个阶段的既定目标_生物技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