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旗帜:20世纪90年代中国新闻评论的现状与展望_新闻评论论文

永不褪色的旗帜:20世纪90年代中国新闻评论的现状与展望_新闻评论论文

永不褪色的旗帜:90年代中国新闻评论的现状与前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旗帜论文,中国新闻论文,现状论文,年代论文,永不褪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0年代的中国新闻事业,无疑将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乃至中国历史上写下极为生动和深刻的一页。作为“旗帜”和“灵魂”的新闻评论,在这一页上留下了十分醒目的色彩。新闻评论这种阶段性的繁盛集中表现为既有名家,又有名篇;既有实践,又有理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分析和研究90年代新闻评论的内质和外境、现实和未来、挑战与机遇等诸种关系,对于保证新闻舆论的正确导向、增强新闻宣传的指导性、提高传播媒体的品位,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90年代新闻评论的时代背景

新闻评论是时代的镜子、历史的足音,必然要投下现实的倒影,既体现时代的先进性,又带有历史的局限性。评析90年代的中国新闻评论,必须审视它所处的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文化环境,追溯其既有的历史文化渊源。如果脱离这样的时代背景去研究新闻和新闻评论,其方法是非科学的,结论也难免偏颇。

当历史的步伐跨进90年代,世界的环境和中国的形势都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国际格局由二级变为多级,由冷战变为发展。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朝市场经济转轨变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的变化都出现前所未有的幅度。从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到生活方式、人际关系,都在不断地流动、变化、拓新,传统的正式失去既有的尊严和光泽,未来的还有待走出混沌和朦胧,如何引导人们去正确辨识、抉择,给新闻评论留下了极为宽广的空间。

一方面,从新闻评论的外在生存环境来看,整个社会和全体受众的思想状态呈现出新的特征:

首先是思想观念的变化。金钱观、时间观、风险观、效益观、开放观大量涌现和更新,多样而复杂。思想解放成为评论解放的前提,越是变革剧烈的年代,越需要新闻评论的积极参与。历史的转变在产生新思想的同时,也产生着新的评论。

其次是民主意识大大强化。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日渐复苏、参政议政能力日渐增强,新闻评论的批评和舆论监督作用有了更广泛的用武之地。

第三是知识和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这就要求新闻评论切入更深、更广、更实的社会生活,受众鉴赏水平的提高,对评论的形式和风格也产生了新的要求。

第四,媒体的迅猛发展和空前剧烈的竞争。这使新闻评论成为传播单位提高品位、增强权威性和影响力的重要武器。90年代新闻媒体发展,无论从数量和质量的角度考察,都是近几十年来最繁盛的时期。竞争的土壤,为评论的迅速生长带来良好的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从新闻评论的内在发展源流来看,我国新闻评论经过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长期积累和多方探索,跨过了几个明显的发展阶段。

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这一阶段,在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等革命导师和评论大家的探索和示范下,奠定了新闻评论的基本传统和写作特色:“站得高、看得远、全局在胸、调动自如、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特别是毛泽东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关头所写的大量新闻评论,以其“鲜明的战斗性和强烈的指导性……在政治、军事和宣传上振聋发聩、克敌制胜的非凡效果……雄伟的风格和激越的情感”,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和评论写作的典范。新闻评论在民族救亡和民族解放事业中成为“清醒剂”和“进军号”。

建国后文革前这一阶段,胡乔木、范长江、邓拓、吴晗、廖沫沙在国际新闻评论和经济新闻评论方面又有新的建树。新闻评论注重“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透彻地讲清事物的道理”,报纸普遍开始重视社论的撰写,如《人民日报》1950年月平均11篇,1951和1952年月平均14篇,1958年月平均19篇,1954年月平均19篇,1956年达到每天一篇。“广大读者重视阅读人民日报的社论,从中领会党的领导意图和马列主义思想原则,学到正确对待和处理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种种新问题的办法”。新闻评论对于整齐思想,统一步伐,团结全体人民投入新中国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革”十年,新闻界出现“小报抄大报,大报学‘梁效’”的局面,新闻评论的地位被人为抬高到不应有的畸形位置,新闻评论的内容形左实右,虚张声势,自我吹嘘,空洞抽象,夸大其词,新闻评论的风格以“假、大、空、霸”横行于世。表面上其权威和影响登峰造极,实际上失尽读者、丧尽人心。新闻评论在这一特殊时期的错位和失衡,从反面积累了深刻的教训。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闻评论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崭新局面。《人民日报》的短文《标准只有一个》(1978.3.26 )和《光明日报》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5.11 )两篇评论,揭开了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新的一页,也促进了新闻评论坚持真理、直面社会的本位回归,直接为90年代新闻评论的发展开拓了前路。

几十年的探索,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成为一种十分有益的积淀,为90年代的新闻评论在新的起点冲刺积蓄了内在的动力。

二、90年代新闻评论的现状

90年代新闻评论的总体特征是:内容和形式的起点更高、社会功能扩展、评论员队伍壮大、评论在各个不同媒体的地位有较大的调整、评论的形式在继承上有较大的革新、评论的现实性和指导性大大增强,评论之多、之广、之热前所未有。

功能——引导舆论、烛照社会、启迪读者。在引导舆论方面,新闻评论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和现实作用。90年代之初邓小平同志南巡后,深圳特区报的8篇评论、解放日报署名“皇浦平”的4篇评论,有如报春的新花、强劲的鸣笛,催开了神州大地万马奔腾、鲜花盛开的局面。以后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社会发展每一个关键时期,新闻评论都起到鸣锣开道、推波助澜的作用。黑龙江日报(1992.3.28 )的评论员文章《发展才是硬道理》,论述了发展在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湖南日报社论《“三敢”就是大政策》(1992.6.17)为“敢闯”、 “敢试”、“敢冒”正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表的广播评论《拜金主义要不得》,抨击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正确的金钱观;山西日报(1994.12 )发表的长篇社论《改革开放与艰苦奋斗》,奏响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强音。大量的新闻评论以其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呐喊振奋人心。新闻评论的教育功能在继续发挥主导性的同时,解放了过去不符合新闻规律的单一化模式化的桎梏,烛照社会、启迪读者等诸多功能得到强化,评论开始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财经走势、证券风潮、影视动态、体坛风云、家教天地、追星族、婚外恋、保健经……有什么样的新闻焦点,就有与之相随的新闻评论,几乎无所不评、无题不论。评论既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如《把最美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人民日报》1993.9.23),又有轻松活泼的面孔, 如《北京欢迎你,奥林匹克风》(《人民日报》1992.8.10), 既有庄重的座而论道,如《用科学战胜愚昧》(《光明日报》1995.1.6);又有潇洒的谈天说地,如《智者能退》(《经济日报》1995.4)。有善意的嘲讽:《小姐,您为什么下跪》(解放日报);有无情的批判:《狗也选美?》(解放日报)。有的作出明确的结论,有的则留给读者思考。功能的扩展,强化了新闻评论的影响面和穿透力。

格局——由报纸一枝独秀到多媒体的激烈竞争。90年代以前,报纸新闻评论处于一枝独秀的霸主地位,重要的报纸社论,广播、电视、期刊一般必须无条件予以转载,而广播、电视、期刊的新闻评论数量少,而且质量低,多是散兵游勇,处于新闻评论轻量级的水平。

90年代后这种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渐渐分化。最初引人注目的是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为代表的城市经济广播电台的崛起,它们多采用主持人的方式播出新闻,采编播议合一,在播报新闻的同时发表评论,就事说理,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期刊新闻评论最具有影响的是《了望》、《半月谈》,前者的评论文章成为各级领导干部了解中央精神的重要渠道,后者寓论于“谈”,谈得新、谈得深、谈得准、谈得活,总发行量超过500万份,成为“辐射全国,影响一代”的重要媒体。 电视新闻评论的来势更为迅猛。中央电视台最初在《经济半小时》给经济新闻评论亮相,接着开始在《观察与思考》探索完善,“东方时空”的“焦点时刻”栏目基本定型,最后,于1994年3月31 日郑重地在黄金时段推出“焦点访谈”。这个署名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特别节目,每天的片头都要复述这样四句提要:“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以点明其评论属性的节目主旨,它可以说是当今中国“读者”最众的新闻评论栏目。各各媒体之间新闻评论的竞争,各领千秋,花鲜果硕,万紫千红。

作者——成熟的专业评论员、众多的业余参与者。以往,新闻评论的作者是至高无上而又神秘莫测的。一般而言,或为领导干部客串,或为专业人员操作。评论员队伍少而精,稳重而刻板,非个中人士不能问津。随着民主化程度的进步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不少局外人开始涉足这片神秘的领地。1990年,上海《文汇报》举办《虚实谈》言论征文,仅两个月,收到各地来稿2000多件,大大超出举办者的预料。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光明日报的《大家谈》等专栏都是专门为业余评论作者开辟的垦地。1994年,《山西日报》在全省范围选择50多名工人、农民、大学生、知识分子、老干部,每人撰写一篇千字短评,既独立成篇,又有内在联系,最后组合成5篇社论:《誓与改革风雨同舟》、 《农村稳定人心所向》、《我们和祖国同命运》、《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永葆共产党人本色》。一个月之内全部在一版刊出,引起空前强烈反响,《新闻出版报》予以转载并给以高度评价。专业评论员在这片温润的沃土上开始成长、成熟、成名。在中央新闻单位,有《人民日报》的于宁、李德民,《经济日报》的詹国枢、阎卡林、《中国青年报》的陈小川、米博华,《半月谈》的闵凡路、李峰、张正宪等等。在外省,有《南方日报》的刘陶、吴彩章,《羊城晚报》的微音(许实),《河北日报》的储瑞耕,《长江日报》的陈修诚等等,这些名字如群星荟萃,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熠熠生辉。90年代评论员的社会地位也得到前所未有的肯定,1994年,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人民日报的评论员于宁金榜题名。1995年“全国新闻百佳”评选,评论员与记者、编辑三分天下,评论员占了总名额的10%。

形式——老传统在革新,新方法在涌现。90年代新闻评论的外在形式有继承,但更多的是在继承基础上的革新和发展。就报纸而言,《中国青年报》首次出现了个人署名的评论员文章,一年后,除《羊城晚报》原已有的个人专栏《街谈巷议》外,大批个人新闻评论专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经济日报》的“尚德专栏”、“冯并专栏”,《南方日报》的“章氏七日谈”等影响尤著。它们纷纷以其鲜明的风格吸引了大批读者。“长”、“空”、“呆”的写作套路被摒弃,精悍、朴实、轻灵的新闻评论开始活跃报纸的各个版次。《经济日报》一版的“经济语丝”专栏,都是评说改革开放中的重要经济问题,但每篇长度均在400 字以内,且全部采用对话的形式就事论理,外国通讯社将它当作权威人士意见予以转载,国内读者也纷纷传阅。

广播评论的改革也有较大幅度。较为典型的是上海东方广播电台,一段时间内,该台抓住群众关心的新闻热点,如住房、物价、学费等等问题,亮出题目,大家来议,有时候一个题目要收到几十甚至几百个热线电话,工农兵学商和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在电台编辑和主持人的引导、组合下,一层一层把评论引向深入完善。这种评论写作形式是前所未有的。

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为代表的电视评论革命,更值得作深入的探究。它抓住目前观众不愿意正襟危坐、照本宣科的心理,“访”和“谈”完全以事实为依托,分析来龙去脉,评论是非曲直。“观众从你(电视记者)所关注的事件、展示的过程、众人的评论以及采访与被采访者的对接、反差中得出结论,在接受而不是抵触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90年代新闻评论的不俗战绩,不仅得到广大受众的赞许,也为新闻宣传界的管理机构和专家所认同。1995年5月, 首次在我国举办的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名节目评选揭晓,十个栏目榜上有名: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和《人民论坛》、经济日报的《每周经济观察》、光明日报的《今日话题》、中央电台的《午间半小时》、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中国青年报的《求是篇》、中央电台的《新闻纵横》。新闻评论或评论成分较大的专栏占了十之六七。我国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中国新闻奖,每年都有新闻评论不菲的席位。

三、90年代新闻评论的隐忧与挑战

当然,新闻评论在繁荣热闹的表层下还潜存着隐忧,希望与困难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一些有眼光的新闻评论理论工作者已发现前路的障碍:

——评论员视点与大众视点的矛盾。评论员自然要把评论的视点聚焦在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将国际风云、大政方针论个究竟。而老百姓的眼光多与生活贴近,新闻评论不看到这种差别、不注意缩小这种差别,读者就不买帐,评论的意义和作用就都谈不上。因此,新闻评论需要让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与普通读者所取的角度逐渐一致起来。

——评论的创造性要求与工作的常规性要求的矛盾。新闻工作要坚持党性原则和两为方向,这是无可动摇的原则。在这样的前提下,新闻要新,评论也要求新,最好一切都是新的:新题、新意、新构、新言……创新是评论的生命。但是评论工作常常在创新的路途遇到困难。一方面评论作为引导舆论的重武器有其常规的工作要求,如上面布置的“命题作文”:春耕、双抢、秋收、冬种,要论出新意,有难度;另一方面,评论工作的机制和程序也有需要更改的地方,要在“统一意志”的前提下给个人创造更加广阔的天空。

——经济文化评论的专业化特征与媒体大众化特征的矛盾。新闻评论在对经济文化领域的问题进行评述、阐释时,往往涉及一些业务性问题,表现出较强的专业性或技术性。如《回答紧缩银根是否过度了》这篇评论既有经济学理论,又有金融学知识,还涉及国家金融政策。而传播媒体的主要对象是一般受众,如果不考虑群众性和大众化的要求,这类评论就没人看或没人爱看,评论的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电子媒介的巨大影响与电视评论薄弱的矛盾。电子媒体特别是电视传播的影响日益强大,但电视评论明显跟不上这种发展势头。数量少、质量低、形式呆、影响小,或作简单的有感而发,或袭用报纸评论照本宣科。其中存在四方面的制约因素:一是电视画面语言擅长纪实,弱于推理、归纳、判断的缺陷;二是习惯于以报纸评论的形式来衡量电视评论的观念;三是对电视新闻功能“重传轻评”的片面认识;四是电视评论队伍的数量与质量远不能与现实要求相应。

对新闻评论在90年代存在的隐忧以及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应该采取辩证的态度。一方面要正视现实,不回避矛盾和问题;一方面要采取进取的姿态,在探索中克服前进中的障碍。

四、90年代新闻评论走势及其前瞻

90年代的今天,本世纪只剩下最后几个年头,新闻评论以怎样的步履,在世纪之交留下自己的足印?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普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完善,促使新闻评论朝社会生活的纵深挺进。新闻评论的内容将进一步社会化,呈现对社会生活的全面参与和介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育和完善,是一项没成功先例可循的开拓性事业,是一项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没有现成蓝图的世纪性工程。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到政治,从科技到教育的种种转换,必定是既有成功,又有失误,既有经验,又有教训。改革的不平衡性,体制交换的艰巨性,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很难避免社会秩序、社会心理的失衡、失范。从社会的新闻消费需求和大众的新闻消费心理看,受众所企翼于新闻媒介的,不仅仅是客观事实的报道,还有政策精神的传达、社会走势的解析、热点难点的评说。这样,新闻评论必将继续充当急先锋的角色,指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是广度上的扩展,有的是深度上的掘进。“如果新闻报道展现的是一个有山有水的新世界,新闻评论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二)受众素质的提高和参与能力的增强使新闻评论成为参政议政的重要民主渠道,评论将以思想和睿智引导社会、启迪人生。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社会民主化的进程,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政治的热情和能力将空前提高,处于不断选择中的人民群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从评论中汲取力量、信息、政策和方向。国际问题不再是遥远的风云,政治变动也不再是事不关己的闲谈,经济、文化、家庭等等,都要“讨个说法”。这种情况下,新闻评论必将成为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观众或直接或间接地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双向交流成为评论发挥诸种功能的主要方式。

(三)大众传媒的竞争、电子媒介的勃兴,将导致著名评论员的诞生、电视评论的崛起。市场经济的竞争,从某种意义说就是知识的竞争、信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多媒体的形成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又为这种竞争提供了必要的物资条件。可以预测,未来新闻媒体间的竞争将呈现白热化的趋势,在这种局势下,“独家新闻”和时效差的优势几乎抹平,只有深度的“权威发言”才更具竞争力。各家媒体都会把新闻评论调整到更加重要的区位,评论员可能成为印刷媒体的“第一支笔”,电子媒体的“第一发言人”,著名评论员、中国的李普曼将在风云际会中诞生。

电视在成为下个世纪的主要表现形式之前,必将有一番超级表演,而电视新闻评论以其“选题的接近性、论点的交流性、论据的形象性、论证的参与性”〔3〕的多重优势,逐步实现声、像、字并存,情、 景、人一体的转变,必将在电视传媒中扮演特别重要的角色,分析和观察电视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这种结论就更加明确,象美国著名电视评论员克朗·凯特,就成为影响美国总统和美国社会“最有影响的十大人物”。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和“焦点时刻”已呈现电视评论崛起的雏形,今后必将更趋成熟,并引领出中国电视新闻评论万紫千红的新景。

(四)风格各异、色彩纷呈的评论形式将趋向成熟和定型,同时又将酝酿更大幅度的新突破。新闻评论将更为彻底摆脱单一和呆板的模式化面孔,以亲和现实、亲和人生的姿态融入受众的心灵。展望90年代后期新闻评论形式的走势,我们有信心期待这样的景象:论视野,如广宇无涯,上下千年,纵横万里,气象万千;论品位,如莲花出水,画龙点睛,赏心悦目,耐人寻味;论结构,如大梁巨石,缔构宏厦,上栋下宇,精巧周悉;论笔力,如长桥卧虹,铁骑夜渡,雄震威猛,矫健有力;论气势,如大川决堤,一泻千里,冲飙激浪,锐不可当。深刻的理性思考、强烈的思辨色彩、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深长的历史意味,必定使新闻评论日臻完善,从而达到“神来、气来、情来”的境界,在90年代下半叶跃上一个新的高度。社会变中有变,生活日新又新,我们没有理由忧虑新闻评论的前景。在向新世纪迈进的征途上,“旗帜”必将永远鲜红。

标签:;  ;  ;  ;  ;  ;  

永不褪色的旗帜:20世纪90年代中国新闻评论的现状与展望_新闻评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