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河北沧州 061000)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对照组23例,分别接受护理路径和常规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急救费用、死亡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21.5±1.3min,急救费用852.4±8.7元,护理满意度87.0%;死亡率8.7%;对照组患者急救时间35.4±1.5min,急救费用708.7±7.4,护理满意度56.5%;死亡率34.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应用效果显著,急救时间更短,急救费用更少,护理满意度更高,死亡率更低。
【关键词】护理路径;重型颅脑损伤;急救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4-0244-01
为了观察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的应用效果,选择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外科接收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车祸伤、高空坠落伤;(2)锐气、钝器打击致伤致明显颅脑损伤;(3)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8分;(4)排除合并先天畸形、残疾[1]。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年龄5~78岁,平均年龄38.5±28.4岁;男13例,女10例;对照组23例,年龄8~74岁,平均年龄39.5±27.2岁;男12例,女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护理:(1)早期每2h观察一次生命体征和瞳孔情况,评估GCS评分,患者颅内压升高,瞳孔散大,表明脑疝形成,需提高头部15~30°,防止颈部受压,便于静脉回流,控制颅内压;(2)病情诊断明确患者给予药物镇静,保持室内通风指标以及持续氧气供应,可以使用呼吸机缓和过度换气;(3)控制患者体温≤37.0℃,抑制脑组织代谢,物理降温,冬眠疗法降低颅内压;(4)预防肺部感染,做好口腔护理,间歇性雾化吸入湿润呼吸道,采取物理或药物措施降温。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急救费用和死亡率,向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从急救护理及时性、正确性、规范性等方面,对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共20题,0~100分制,分数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60分为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n×100%[2]。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n,%)经卡方检验,计量资料(x-±s)经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21.5±1.3min,急救费用852.4±8.7元,护理满意度87.0%;死亡率8.7%;对照组患者急救时间35.4±1.5min,急救费用708.7±7.4,护理满意度56.5%;死亡率34.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救护理对效率和时间要求比较严格,重视速度,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实施最有效的急救措施,赢得抢救黄金时间[3]。临床护理路径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对急救护理措施提出了明确的规范标准时间,通过标准规范的约束,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减少护理的盲目性。患者急救过程中,短时间内需要接受大量检查、化验、处置以及护理,合理安排时间,优化护理操作顺序,能够有效缩短急救护理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4]。
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损伤救治难点,患者死亡率达到26~50%,患者病情危重,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手术或非手术措施治疗,控制病情,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临床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救治护理流程的规范性,急救护理更加快捷高效,使护理工作人员能够依据护理路径有计划的开展工作,明确了急救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使抢救护理能够有序进行,提高抢救护理工作的流程化和规范化程度,减少了各种护理人员水平、能力、状态导致的人为差错、遗漏和疏忽[5]。
制定和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使急救过程中护理程序化和规范化程度更高,抢救工作更加及时有效,充分体现出了护理工作的严谨性与科学性,减少了随意性、盲目性和突发性,是神经外科抢救阶段护理的有效手段,能够提高急救护理的有效性,保证护理服务质量。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中的应用也提高了急救过程中护理应急处理能力,发生变异现象,护理人员能够保持镇静,依据应急处理预案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例如患者呼吸骤停,需及时采取心肺复苏术组织有效救治,并在变异栏详细填写关键情况,分析变异原因与结果,不断对临床护理路径进行优化调整。
4.结语
综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应用效果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文艳,梁健娜,李芳兰,等.临床护理路径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8):95-97.
[2]苗杰.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8):46-47,48.
[3]莫月莲.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1):2107.
[4]叶雪花.外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护理体会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7):106-108.
[5]颜丽芳.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过程中的可行性和效果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6):193-193,197.
论文作者:孙宁宁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颅脑论文; 患者论文; 损伤论文; 路径论文; 满意度论文; 时间论文; 死亡率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