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就业专项基金绩效评价_绩效评价论文

新疆就业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疆论文,专项资金论文,绩效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41.4.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4641.2014.04.07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就业压力之大,所受关注之广,造成影响之深,使政府千方百计地将促进就业置于各项工作之首。财政就业支出就是我国为应对就业再就业问题而设立的专项财政支出,是推行我国就业再就业政策的核心支撑力量。

      绩效评价是指“政府体系的产出产品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公众需要”,[1](P292)是政府行政的重要内容和管理工具。财政就业支出绩效,是指公共就业支出的效应及效率。[2](P22)财政就业支出绩效评价的核心是强调财政就业支出管理中目标与结果及结果的有效性的关系,旨在形成一种全新的、结果导向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其内容主要包括确定合理明确的财政就业支出绩效目标、评价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效果等,其功能在于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和管理效率、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其主要作用是为政府制定就业政策、分配就业资金、加强就业指导与管理提供行政依据。对新疆就业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目的在于考察新疆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对促进就业这一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考察就业资金结构的影响效果,以期发现政策执行中的良好与不足,为更好地改善资金使用,最大程度地推进就业促进目标的实现提供政策建议。

      二、新疆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分析

      (一)新疆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建立的原则

      西方国家政府支出绩效的理论和实践由“3E”原则发展演变为“4E”原则,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有效性(Effectiveness)以及新增加的公平性(Equity)。基于对新疆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目标价值及目的效果的考察,本文采用“4E”原则作为建立新疆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原则。

      “经济性”主要指要以最低费用获取最高数量或最高质量的资源,它主要考察资源在投入和使用过程中的合理性,即资源的耗费量及成本节约的水平和程度;就业专项资金的经济性就是在于考察资金支出结构的合理性,以就业支出预算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距,评估支出决策和支出优先排序,意在克服资金分配不均等问题。

      “效率性”主要指要以最少消耗的资源获取最大的产出,它主要考察“资源”与“产出”的关系;就业专项资金的效率性就是在于考察是否以最小的投入得到预期的产出水平或者是否以既定的投入水平得到最大的产出水平。

      “有效性”主要是指与预设目标相比,政策实现结果的程度,它主要考察既定目标的实现程度及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就业专项资金的有效性就是在于考察就业资金的投入对就业促进结果的有效性,是就业专项支出绩效评价的核心目的。

      “公平性”主要指在投入和获得过程中,所有参与者均平等的承担各自的责任和平等地享有应得的利益;就业专项资金的公平性就是在于考察在有就业需求的目标人群中,是否具有平等的可及性。

      (二)新疆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对新疆就业专项资金绩效的考察,重点步骤之一在于建立一个多维度、多指标、科学全面的综合评价体系,以客观反映就业专项资金在多种因素条件下共同作用的影响结果。

      借鉴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并秉承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实用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选取指标,建立有效描述新疆就业专项资金绩效的指标体系。为此,指标体系在目标层下建立4个综合性、概括性的一级指标,14个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二级指标;在二级指标的设计上,注重全面性、概括性和均衡性,即新疆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合计共18个绩效考核指标。(如表1所示)

      

      (三)新疆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赋权及数据处理

      1.新疆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赋权。赋权,即指标权重,是指在一个多指标评价体系中各个指标所占的比重。指标权重的合理与否,影响并决定着综合评价及判断结果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在指标体系既定的条件下,赋权的不同直接决定着评价结果的差异。因此,科学赋权在多指标评价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较高的赋权值,表明指标数据的可信赖度、解释度较大,其对评价内容的影响程度、贡献程度及作用效果都较大;反之,则表示对评价内容的影响程度、贡献程度及作用效果较小。内容的影响程度、贡献程度及作用效果都较大;反之,则表示对评价内容的影响程度、贡献程度及作用效果较小。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中,赋权的方法多种多样。对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是由于评价过程中备选方案不断选择的结果,即对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过程的基本步骤和解决关键问题方案的选择,决定了多指标综合评价不同的分析方法。在权重选择过程中,各种分析方法均有利弊。本文根据新疆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及其特点,从新疆各地区、各县市开展绩效评价易操作的前提出发,采用AHP法确定赋权。AHP法的基本原理,是把研究的复杂问题看作一个大系统,通过对系统的多个因素的分析,划出各因素间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再请专家对每一层次的各因素进行客观的判断后,相应地给出重要性的定量表示;进而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并加以排序;最后根据排序结果进行规划决策和选择解决问题的措施。

      根据新疆就业专项资金绩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AHP法,确定赋权结果(过程略),总绩效评估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2.新疆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的数据处理。由于不同评估指标的计量单位和指标数值的数量级存在较大差异,不能直接进行比较指标的原始观测值。为进行综合分析,需要对原始分数进行标准化,然后在比较标准化后的标准得分。本文采用普遍使用的Z-score法作无量纲处理。

      三、2010-2012年度新疆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按照前述技术路线,无纲量化基础数据,采用AHP法进行计算,得到2010-2012年度,新疆及新疆8个样本县市的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值结果,现分两个层次逐一进行分析论证。

      (一)新疆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新疆就业支出及重点就业项目支出每万元促进就业人数趋势分析如图1所示。自2010-2012年,新疆每万元就业支出促进人数由2010年的4.63人,逐步下降至2012年的3.16人。五项重点就业促进项目中,唯有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项目每万元促进就业人数由2010年的5.93人,提升至2012年的7.83人,呈现稳步增高趋势。而其他四项重点就业促进项目的促进就业人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唯有职业介绍补贴每万元促进就业人数由2010年的95.29人,下降至2011年的80.40人,转而在2012年又缓慢上升至84.51人;其他项目,职业培训补贴每万元促进就业人数由2010年的11.82人,逐步下降至2012年的7.09人;社会保险补贴每万元促进就业人数由2010年的3.23人,逐步下降至2012年的2.83人;公益性岗位补贴每万元促进就业人数由2010年的1.37人,逐步下降至2012年的0.91人。

      

      图1 新疆就业支出及重点就业项目支出每万元促进就业人数趋势分析

      同时,由图1可以看出,五项重点就业促进项目中,每万元促进就业人数由大到小的排序依次为: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

      新疆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其他指标数据如图2所示,2010-2012年间,新疆就业资金筹集支出情况为:就业专项资金支出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0.58%,上升至2011年的0.71%,至2012年,又回落至0.65%;本级筹集资金占总就业专项资金支出比重由2010年的9.35%,上升至2011年的25.21%,至2012年又回落至8.59%。由此可以看出,新疆就业专项资金的筹集能力有一定的提升趋势,就业促进项目的重视程度有所加强,但要持续保持增高趋势仍要做进一步的努力。

      

      图2 新疆就业支出绩效趋势分析

      由图2可以看出,新疆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与配置情况如下:筹集就业支出实际使用比例由2010年的95.77%,微下降至2011年的94.70%,2012年又上升到108.99%,均在合理的资金配置范畴;而积极就业促进项目资金占实际使用就业支出比重,由2010年的13.44%,下降至2011年的12.78%,再上升至2012年的15.38%,上升幅度大于下降幅度,由此可见,新疆加强了积极就业促进项目的资金使用力度,对积极就业促进项目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

      由以上新疆就业资金评价得到如下简要结论:(1)新疆就业支出及重点就业项目支出每万元促进就业人数总体是呈现下降趋势的。扩大就业人数,实现就业的促进效果是就业支出及重点项目开展的重要目标,但是单位资金实现就业人数的减少,其深层次原因应予以探讨并加以重视。(2)在重点就业项目中,除小额贷款项目近三年呈现稳定的促进就业人数上升趋势外,其他项目促进就业的人数都呈现下降趋势。特别应予以重视的是,对五项重点就业促进项目,其促进就业的成效是不同的。每万元促进就业人数由大到小的排序依次为: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因此,今后促进就业的方向应是大力提升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等以市场作用为主的就业,借此推动和繁荣人才市场,不断促进人才交流、培训,提高人才素质,提升人才市场的培育能力和推动市场化作用的促进能力。(3)就业专项资金支出在GDP中的比重较小,未能呈现出持续稳定的递增趋势。表现为就业专项资金的投入难以匹配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成效。尤其应重视的是,没有有效的投入,就难以有有效的回报,特别对新疆这种经济欠发达、靠市场促进就业的能力很有限、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民族问题增加发展迫切性等综合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而言,就业投入应予以更为突出的重视。(4)财政本级筹集能力不足,一方面可能在于相关部门倾向于积极申请国家各类项目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毫无疑问地显露出本级财政能力的弱化和重视程度的不足。(5)积极的就业政策是就业促进问题的重点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对市场能力不足的地区尤为重要,因此,加大积极就业项目的投入应是今后予以重视的一个方面。图2可以看出积极就业项目资金占实际使用就业项目的资金比重较小,并且没有呈现出连年递增趋势。新疆很大一部分就业资金使用在公益性岗位,这虽然对新疆就业形势的稳定呈现较好的促进作用,却不利于公益性岗位的自由进出形势的形成,这对今后会造成一系列遗留问题。(6)就业资金的使用比较好,筹集就业资金支出实际使用比例比较合理,但是,应予以重视的是,每年就业资金有出现收支结余过大过多的问题。因此,应做好项目预算、项目资金的分配,提高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率,更好地促进项目专项资金的绩效提升。

      (二)新疆8个样本县市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新疆8个样本县市就业支出及重点就业项目支出每万元促进就业人数趋势分析如图3所示。自2010-2012年,样本县市每万元就业支出促进人数由2010年的5.41人,逐步下降至2012年的3.69人,下降趋势更甚于新疆整体状况。五项重点就业促进项目中,除社会保险补贴项目外,4个重点项目每万元促进就业人数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但具体情况和下降程度与新疆总体状况有所不同。唯有社会保险补贴每万元促进就业人数由2010年的3.16人,上升至2011年的4.20人,再下降至2012年的3.17人,但总体趋势比较稳定。

      在其他4个重点就业促进项目中,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项目每万元促进就业人数由2010年的5.22人,下降至2012年的5.10人;职业培训补贴每万元促进就业人数由2010年的14.72人,逐步下降至2012年的9.72人;公益性岗位补贴每万元促进就业人数由2010年的1.14人,逐步下降至2012年的0.87人;职业介绍补贴每万元促进就业人数2010年的12.23人,上升至2011年的15.98人,但到2012年,由于8个样本县市中,仅有库尔勒市和鄯善县启动了职业介绍补贴促进就业项目,因而样本县市观测值的中位数为0。由8个样本县市的观察值看出,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两个就业促进项目的观测水平高于新疆平均水平。

      

      图3 新疆样本县市就业支出及重点就业项目支出每万元促进就业人数趋势分析

      由图3可以看出,在8个样本县市的五项重点就业促进项目中,每万元促进就业人数由大到小的排序依次为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这与新疆整体情况相同。

      在新疆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8个样本县市其他指标数据如图4所示,2010-2012年间,8个样本县市就业资金筹集支出情况为:就业专项资金支出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0.34%,上升至2011年和2012年两年相同的0.35%,资金支持力度有所增强,但总体水平与新疆平均水平仍有差距。由于本级筹集就业资金数据欠缺,本级筹集就业资占总就业专项资金支出情况未进行考察。

      

      图4 新疆8个样本县市就业支出绩效趋势分析

      8个样本县市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与配置情况如下:筹集就业支出实际使用比例由2010年的100.03%,微微上升至2012年的102.19%;积极就业促进项目资金占实际使用就业支出比重,由2010年的15.55%,大幅度上升至2012年的26.63%,所占比重及比重上升幅度均大于新疆平均水平。可见,8个样本县市积极就业促进项目的资金配置力度和对积极就业促进项目的重视程度均高于新疆平均水平。

      结论:(1)对于新疆就业资金的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样本县市表现得更为具体和突出。因为此次样本县市的选择基于随机,并没有特别的倾向性和选择标准,因此存在的问题可能是新疆总体问题更为具体的表现。(2)样本县市就业支出及重点就业项目支出每万元促进就业人数下降趋势更明显于新疆总体,但具体表现略为不同。(3)职业介绍补贴促进就业项目在样本县市中开展较少,这也是新疆存在的问题。这可能在于县市市场能力发展不足,造成这个项目难以开展。但是对乌鲁木齐等经济发展程度高、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为何没能开展这个项目,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4)就业专项资金占样本县市GDP的比重更加小,更为突出地表现出,样本县市在此类项目中存在的“等靠要”思想,就业的重要性及就业资金的筹集等并没有完全纳入样本县市政府各级部门的重点发展视野中。

      最后,用雷达图可以清晰比较新疆8个样本县市的绩效评价值及最终排名,如图5和图6所示。其中,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的首府城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及发展能力均属于全疆较高水平,但在就业专项资金的评价体系中却年年居于最后一名,这其中的原因应予以深刻分析并加以重视。

      

      图5 新疆8个样本县市就业支出绩效评价结果

      

      图6 新疆8个样本县市就业支出绩效评价排名

      其实,纵观乌鲁木齐2010-2012年三年间就业资金使用情况就不难看出,其基本数据在样本县市中就处于中下游水平,仅原始数据的比较而言,乌鲁木齐市9项指标的排名分别是第7、8、4、3、7、6、2、7、4位,排名较为靠前的第二位是“筹集就业支出实际使用比例”,而这一指标反映的主要信息是就业资金是否按计划执行使用,重要性不十分突出;排名第三位的是“职业介绍补贴每万元促进就业人数”,虽然排名第三,但是这是由于其他六个样本县市也同乌鲁木齐市一样,根本未开展这一项目;两个排名第四的指标是“社会保险补贴每万元促进就业人数”和“就业专项资金支出占GDP比重”,仅谈“就业专项资金支出占GDP比重”这一项指标,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经济发展中甚为发达的地区,就业专项资金的支出与经济发展的巨大成效明显不匹配,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并没有积极地投入到就业——这一对社会、对民生极为重要的项目中,最后的评价结果不尽如意也是情理之中。乌鲁木齐市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相对较为成熟的地区,积极的就业政策没有很好地落实,引领、示范作用更是无从谈起,也不利于新疆整个地区及各县市就业专项资金项目的开展。

标签:;  ;  ;  

新疆就业专项基金绩效评价_绩效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