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广东省 汕头市 515154)
摘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是要提高学生的基本语文知识和考取更高的分数,更为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从而为其后续可持续发展创造“软条件”。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等组成。但是,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还存在:内容枯燥造成兴趣缺失、家校合作不足导致培养的衔接性差、未能有效引导学生自主与合作性学习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要促进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效果提升,必须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各方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与合作性学习。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需求的不断提升。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学校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当摒弃传统的“唯分数论”,应当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核心。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则是要重点加强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
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成为必要内容。目前,学术界对语文核心素养内涵还存在不同的界定,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的颁布,各界对语文科目核心素养的内涵有了较为认可的共识:一是,语言建构与运用,即学生必须掌握中文语文的组织并在合适的场景使用合适的语言;二是,思维发展与提升,即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在语文以及延伸内容上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提高思考的成熟性与全面性;三是,审美鉴赏与创造,即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提高审美的境界,能够从文字叙述中找到作者刻画的画面;此外,在感知与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创造,以推动事物的不断向前发展;四是,文化传承与理解,即要求学生能够将本民族以及世界范围内的优秀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并且这种传承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传承。例如,在学习老舍《我的母亲》一文中一方面要求学生学习作者在不同场景下的用语特色,另一方面让学生尝试去想象当时的画面将自己代入到事件中;从而让学生理解家庭文化、母爱文化,并为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内涵并非固定,而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优化调整。所以,应当以一个动态的观点来看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内涵,要结合具体的时代环境、学生身心特点来理解。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
(一)内容枯燥造成兴趣缺失
高中的学习对于多数学生而言都是十分沉重的,学生往往也因为繁重的学业任务而忽视课本以外的内容。在此背景下,若高中语文教学在内容设计上仍然是照本宣科,那么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无法调动起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例如,在学习《故乡的榕树》一文时,某高中语文教师仍然是照本宣科的解读课文,课后布置对应的作业;而并未借助互联网多媒体来呈现故乡榕树的画面,也未就作者表达的感情内容进行延伸。由此,导致学生觉得上任何一课都是一个模式,课堂学习枯燥无趣,也就难以在文学情感上进行提升。当前,部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在内容上延续了多年的一陈不变,从而使得某些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背书、看书、默写、写作文、考试的认知。固化且枯燥的内容使得高中生尤其是在新时代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高中生,难以接受上述模式;最终,语文课堂学习也就成为为“考试”而学习的课堂,核心素养培养效果较差。
(二)家校合作不足导致培养的衔接性差
在开展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时,学校与教师是主要参与者。但是,单凭学校与教师的工作开展也难以全面提升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效果。为此,还必须充分发挥家长(家庭)的作用。从而形成一个综合体,最终促进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活动的高质量实施。但是,当前在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中家校合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学校未积极主动与家长进行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事项沟通,双方之间在信息沟通上存在不足。例如,笔者所在学校近3年来未邀请家长召开专门的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会议,学校在日常工作中也未专门向家长就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问题进行沟通。第二,学校(教师)对于部分家长关于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问题的询问往往采取消极应对,从而影响到家长进一步参与到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实践中的积极性。例如,某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文化传承与理解教育,当遇到相关问题时与学校领导或教师进行沟通,但是,部分教师往往采取回避或“顾左言他”的方式回避。第三,部分家长对于学校的一些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措施,无法形成较高的理解与配合,从而使得一些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活动无法有效开展。例如,笔者所在区域某高中准备组织一次学生进行课外参观学习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但是,由于部分家长在活动费用缴纳与陪同参与上采取抵制态度,最终导致该活动未能够如期举行。此外,部分家长也未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在家庭内,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由此,降低了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成效。
(三)未能有效引导学生自主与合作性学习
高中生语文核心的素养不能单纯依赖于课堂教学活语文教师的直接讲授,还需要有学生的自主与合作性学习。但是,在实际中部分高中语文教师未能有效引导学生自主与合作性学习,从而导致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局限在课堂上的时间内,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与情感丰富。例如,笔者所在高中的高三即使是课表安排为语文自习课,但是,语文老师仍然会选择讲课、复习或进行测试,而不会引导学生利用自习时间自主学习感兴趣的语文知识以增强语文核心素养。
三、促进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效果提升的对策
(一)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效果,必须要调动起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为此,就必须改变原有的固化式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形式来丰富课堂内容。例如,我校某高一语文教师为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强化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效果;将学生按照小组进行分类,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也会从互联网上收集一些与之相关的材料供学生延伸学习与分组讨论;该模式实施后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情感与素养的积极性。
(二)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各方参与积极性
家校合作在促进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提高双方之间的合作水平,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方面,提高教师与家长对家校合作重要性的认知。为此,首先要提高教师对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以及对家校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在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开展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的重要性认知,是促使语文课堂任课教师更好开展相关教学活动的基本保障。同时,还要求教师形成家校合作重要性的认知,以此来为后续的家校合作工作开展提供认知上的保障。其次,则是要提高家长对家校合作重要性的认知。在传统的认知观念中部分家长认为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是教师、学校的任务,因此,在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配合现象。为提高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的家校合作水平,家长必须首先进行自我的思想认知转变,从而在认知层面认可家校合作模式。
另一方面,强化家长在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实践参与性。为此,从家长层面应当重点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家长应当尽可能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与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有关的集体活动,从而形成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以及为学生树立重视核心素养培养的榜样。例如,家长可以定期参加班级组织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活动班会,与班主任一起对学生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教育。其次,积极做好课后教育工作,即家长配合老师的理论教育来实施一些实践层面的教育。例如,教师在课堂向学生讲述如何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而家长则需要在日常实践中指导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去尝试进行语言建构与实际运用。由此,形成家校之间的良好互补。再次,积极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从而提高后续培养的针对性。例如,家长可以与教师进行沟通,向教师反馈学生近期在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上存在的偏差状况;由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内容调整,以此来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性。
(三)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与合作性学习
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多方合作,若单凭教师的课堂讲解将难以确保达到预期效果。为此,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与合作性学习,以此来提高培养效果。为此,一方面语文教师在语文自习课上应当适当减少讲新课、测试或复习的数量,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去主动阅读与思考一些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入到文学作品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起学生主动进行文学作品阅读与思考的习惯,由此帮助学生慢慢形成文学思维、情感并增强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认知和理解。例如,为提高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效果,笔者所在班级在2019年上半年的语文自习课中一改传统的背书或测试模式,而是鼓励学生阅读经典文献,并鼓励学生就不懂的地方发问。在此背景下,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明显提升,而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合作性学习,从而让不同的思想相互交流,最终产生更为绚丽的思想,以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效果。例如,近年来,我校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时,越来越支持学生进行讨论以得出更为合理的结论;通过这种讨论也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结论
高中是学生求学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在高中生的各科学习中语文是其中的基础性科目,也是帮助学生全面提升个人素养的重要科目。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化的体系。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还存在:内容枯燥造成兴趣缺失、家校合作不足导致培养的衔接性差、未能有效引导学生自主与合作性学习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做出针对性应对,从而全面推动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此,本文提出需要从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各方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等方面进行改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参考文献
[1]何海防.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4):72.
[2]陈易海.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2):75-77.
[3]李发云.试论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9(2):26-27.
[4]邹荔娟.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语文建设,2018(35):14-17.
[5]吴建明.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改革[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8):36-38.
[6]金国辉.基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8(14):32-33论文作者:周壮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素养论文; 核心论文; 语文论文; 学生论文; 高中语文论文; 家长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