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会不会冲跨民族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不会论文,外资论文,民族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随着来华投资企业迅猛增加,在中国大市场上,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和内资企业产品展开激烈争锋。结果往往是内资企业节节败退,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日益提高,内资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日趋下降。国内各阶层人士,从领导者到老百姓,从理论界到实业界,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对此投以莫大的关注。面对着外商投资迫人攻势,不少人士免不了忧心忡忡,外商投资抢占国内市场,会不会冲击民族经济,给民族经济造成损害?我们该不该采取措施对国内企业加以保护,对外商投资加以限制?
外商投资是否是民族经济一部分
提出这个问题本身就存在着问题。即它的前提是把外商与民族经济割裂开来,把民族经济视为纯粹民族资本,民族企业组成的,其实传统的民族经济概念,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融合,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逐渐发生变化。
大型跨国公司没有一家是纯民族资本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一些国家的对民族经济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的大型企业,很多是与国外资本合资合作建立起来的。如日本的松下、富士通公司就是在荷兰菲力浦、德国西门了合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际上,如今民族经济的概念和判断都有了极大变化,那种是100 %民族资本建成的民族企业已越来越少,并且越是大型企业越是如此,可说没有一家大型跨国公司是纯民族资本。如BHP公司, 澳大利亚最大的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世界排名第65位的工业公司,其成功原因之一就是与包括壳牌公司在内的世界工业和商业机构的合资合作。BHP 的股票在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美国、日本、新西兰和瑞士的股票市场发行,股东遍及80多个国家,其中20个最大股东就拥有已认购股本的54.2 %, BHP本身也仅拥有最大股东备斯维克股份有限公司的50%股份。 即使如此,BHP公司仍是澳大利亚工业的骄傲,也没有人会把BHP从澳大利亚的民族经济中分割出去。
70%的外资其实是港澳台资本
就我国民族经济而言,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初步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民族经济体系。但由于计划经济的束缚,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这个体系也有极大缺陷。七十年代末开始地改革开放,实际是这个体系与国际经济撞击、融合、重塑的过程。其间的体制、观念、利益的矛盾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一些人认为的外商投资与民族经济的冲突也是其中的表现之一,实际上,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中,有相当的国内资金,而外资中又有70%左右属于港澳台资本,所以,把外商投资企业一概划入外来经济成份是不适宜的,更不能看作民族经济的对立物。虽然我们仍未能从理论上加以确认,但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外商投资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向,鼓励不同所有制经济成份发展,已经或正在为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提供相同的运行环境,也有助于民族经济对外资经济的认同。试想一下,我们是不是已经承认具有相当外资成份的上海大众、青岛海尔、惠州TCL 等为我国的民族企业。
许多民族名牌竟是外商投资企业的产物
由于外商投资企业的特殊性,其生产的产品是不是“民族”产品,则需作具体分析。笔者个人倾向于认为,一些用外国公司的专有技术、配方、诀窍等生产的,商标所有权掌握在外方手里的外国品牌的产品,可以看作是外国产品,如广州宝洁的海飞丝、飘柔等,以及利用特许权转让生产的,如可口可乐等。但属于合资或合作企业的产品(品牌)就不能看作外国产品(品牌),而应看作是我们的民族产品(品牌)。
分析表明,某些人认为的外商投资企业产品中(品牌),实际上有相当部分是我们的民族产品(品牌),也就是说,在一些人指责外商投资使民族名牌消失的同时,一批新兴的、富有活力的民族名牌已经或正在外商企业中产生。这些都可以从我国外商投资的实践中得到广泛验证。如笔者调查的惠州TCL电子集团公司, 通过合资建成了年工业产值50亿元、利税3.5亿元、国有资产3亿多元的大型企业集团, 并创出了TCL电话、TCL王牌彩电等民族名牌产品。TCL电话机去年生产530万部, 产值7.2亿元,国产化率达100%,且已通过ISO9000认证,产品20 %以上出口;TCL王牌彩电一半以上出口,年出口量达50万台。 再如青岛海尔集团,其前身是一家曾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 也是通过与德国利勃海尔的合作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其产品商标原为“琴岛——利勃海尔”,后发展成“琴岛——海尔”,最终改为“海尔”,并成为受到普遍认可的中国家电驰名商标,这正是利用外商投资创建民族名牌的鲜明例证。海尔目前已同世界上几十个跨国公司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资合作关系和经常性的联系,如三菱重工、GE、ICI、扎努西、梅洛尼等, 建立合资合作企业15家,总投资1.5亿美元,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其中12 家已产生效益,外商投资企业的销售收入约占集团的60%。另外,笔者调查的重庆应铃、建设——雅马哈、广东科龙、深圳赛格、莱英达、济南考格尔等企业,也都创出了具有相当知名度的民族名牌,有些产品并且打入国际市场,成为民族产品的代表。
中国市场:民族品牌唱主角
更值得一提的是,外资的进入同时带来了先进的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和名牌意识,也带动了民族经济的发展。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进行的“1995年全国主要城市居民消费品调查”结果显示,市场占有率排第一位的分别是:白酒类:孔府家酒;矿泉水类:崂山矿泉水;饮料类:可口可乐;衬衫类:金利来;乳酸制品类:乐百氏;牙膏类:中华牙膏;摩托车类:木兰摩托车;冰箱类:容声冰箱;洗衣机类:小天鹅洗衣机;空调类:春兰空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的国外品牌的产品不过两、三种,而约半数却是中外合资合作的产品,并且还是我们所普遍认可的民族品牌,这其中的含义也是颇为耐人寻味的。
从市场占有份额较大的几个行业看,外商投资企业也并非已经居于垄断地位,如汽车行业外商投资企业产品销售占不到20%,医药行业占13%,电子占不到20%,洗涤剂占35%,啤酒占20%左右。而其中,属于外国产品(如前分析的)的更少,如啤酒行业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的外国牌号的啤酒产量只占全国总产量的3%。
可见,虽然某些行业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市场已有一定占有率,但总体来看,其市场占有份额仍然很小,即使从保护民族经济的角度说,也还远远没到需要限制外商投资的地步。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几个行业,要么是国家统一规划利用外资搞的(如汽车等),要么是国家放开竞争行业(如洗涤剂等)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也是有利于这些行业发展的。
外商投资企业吞并民族名牌:悲哀?愤慨?
很多人在说外商投资冲击民族工业时,究竟怎么看待外商投资对原有名牌的冲击?最有力的例证就是外商投资嫁接改造民族企业而造成的原有名牌的削弱甚至消失。
要称一称被吞并的民族名牌有多少含金量?
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名牌,尤其是一些老的名牌,先天就有不足,一是这些名牌产生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它的有名更多的是由于物质的匮乏,因为当时一个地区甚至全国就那么几个牌子;二是这些产品的质量、款式、包装等等方面几十年一贯制,不能适应新的市场条件下的竞争;三是长期的历史积淀使这些老企业包袱沉重、机制落后、技术设备老化,难以更新改造求得自我再生;四是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不能为名牌的保持和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各个方面。这些才是民族名牌消失的深层原因,外商投资不过促进或实施了这一过程而已。我们可以看一看那些被吞并的名牌,基本都由于这些原因。如笔者调查的广州宝洁项目,原合资中方——广州肥皂厂,虽然拥有“洁花”名牌商标,但合资前(1987年)销售额只3200万元,利润不到200万元,固定资产150万,流动资金100万,工厂职工350 人中仅有2名工程师,还有国营企业的种种弊端。假如不合资,这种情况下参与市场竞争,“洁花”商标能否维持以至发展?所以,我们对所说的名牌是否具有名牌的含金量(包括它的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技术水平、商业信誉等)要分析,对拥有名牌的企业为什么要合资也要分析,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外商投资企业吞并民族名牌现象才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活力28”悲哀告诉我们
活力28集团公司是我国洗涤用品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国产名牌“活力28”,生产能力过去一直雄据全国同行业之首,主要产品“超浓缩洗衣粉”产销量曾占全国同类产品的64%,1992—1994年间平均每年实现利税保持6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1995年以来,集团经营状况出现严重危机,1995年1—10月与前年周期相比,产值下降29%, 销售收入下降14%,利润下降16%,超浓缩洗衣粉的市场占有率下降到不足三分之一。据有关人士分析,主要原因是美、日、德、英等国的4 大国际民用洗涤剂公司,通过与上海、北京、天津等国内著名老牌日化厂合资而进入了中国市场,并凭其资本实力,采取“近期贴本占市场,远期垄断图大利”的营销战略,抢占中国市场,挤垮活力28集团。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问,为什么活力28面对竞争就那么轻易地败下阵来,而不能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自己,在市场上真正站稳脚跟呢?原因也很明显:活力28虽然利税超过5000万元,可利润大头上缴国家,小头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技术改造缺乏资金,而不更新设备、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则难与外投资企业抗衡;流动资金只能满足所需的一半,正常的生产经营都捉襟见肘,无力竞争与组织打假力量。所以,活力28“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市场一步步丢失”。对此,我们是该对外商投资表示愤慨呢?还是该对活力28表示悲哀?
因此,笔者认为,所谓的民族名牌被外商投资企业吞并的现象,反映了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名牌本身名不副实,二是名牌拥有者不能凭自己力量保持并且发展这个名牌,三是我国从宏观上未能为名牌的创造、保持和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外商投资才“乘虚而入”,填补了我们经济体制、企业机制等方面的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说,外商投资与民族名牌的结合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可使我国在开放的基础上重建民族经济,重创民族名牌。
捷径:利用外商投资重塑民族经济
外商投资与民族经济的冲突,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国家利益问题,甚至还有民族情绪和民族文化问题。不单发展中国家关注这个问题,发达国家也同样有所议论,八十年代日本资金大量进入美国,美国人也曾惊呼:小心日本人买下美国!而现在大赢家是美国。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运行机构不适应发展要求、市场发育不足等各方面的原因,外商投资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合资过程中的外商投资设备作价高估而中方资产人为低估侵蚀民族资本、生产经营中外方自恃资金雄厚恶意亏损以拖垮中方、扩大再生产时中方资金不足只能转让股本等。对这些不合理现象我们不可置之不理。
合资,以我为主
从笔者调查的企业来看,好的合资企业都是中方能坚持原则,能体现中方的利益。为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在项目合资过程中,必须在资产评估、经营管理、设备原材料进口、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坚持中方权益。如青岛海尔集团在全资过程中就坚持以我为主,在与三菱重工合资生产立式空调项目中,尽管三菱重工占55%的股份,但海尔坚持产品用“海尔”商标,由于海尔集团的实力及其在中国以至国际市场的知名度,三菱重工最终同意了这一要求,开创了国内合资中外方占大股却用中方商标的先例。正如此,海尔才通过与外商的合资合作创出了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一系列民族名牌产品。
利用外资也应“抓大放小”
国家利用外商投资发展民族经济在宏观上抓支柱产业,集中资金投向经济效益好、具有发展前途的项目。笔者在调查中经常碰到这种情况,一个合资企业经济效益很好,但在追加投资时中方却由于资金短缺而被迫转让股份。如广州宝洁,1989年扩资时中方自有资金不足,又贷不到款,只有转让10%股份,当时虽然溢价30%,但现在看来已损失上千万,还不说以后的损失及更多无形的损失。四川乐山与摩托罗拉的合资项目也如此。本来摩托罗拉公司不愿办合资企业,经我国多方努力才促使它与中方合资建立其全球第四家合资企业。该项目投资2180万美元,中方30%股份,投资三年之内可以收回。但摩托罗拉还准备把其芯片生产转过来,总投资需5亿多美元,可中方资金难以筹措, 若要项目成功也只有转让股份。
壮大国内企业的后盾
为加强中方在合资中的地位,必须培植企业集团或大企业,以此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合资。海尔、科龙等企业在与外商合资合作时所以能占据主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以其实力做后盾:资金技术力量雄厚、经济效益好、市场占有率高、有自己的名牌产品。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企业实力相对薄弱,难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抗衡,但我们也有公有制的优势,可以集中国家的力量、行业的和地区的力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并在对外合资合作中协调行动。
今后,我国将对外商投资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这意味着在逐步取消对外商投资企业优惠的同时,也会同时逐步取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低国民待遇,包括放宽对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内销的限制,即给内、外资企业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可以想象,今后国内市场的竞争将更趋激烈。而今年4月以后,我国的关税平均税率大幅度降低, 并且我国正积极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又意味着国内企业今后还会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态势,面临更多进口国外产品的竞争。在此情况下,民族工业退让、躲避都不可取,依靠保护也不行,只有直面竞争,勇敢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民族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站稳脚跟,并进而冲进国际市场,在更残酷的竞争中树起中华经济的大旗,在对外开放中重塑民族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