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大学发展战略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发展战略论文,重大问题论文,师范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制定出科学的大学发展战略规划,对于正确指导大学的发展战略实践是不可或缺的。只要稍作研究便不难发现,所谓“国内一流”、“国际影响”,“教师教育特色”,以及“综合化”、“研究型”等几乎成为所有师范大学战略发展规划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反映出关涉师范大学发展战略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重大问题。本文拟就上述带有普遍性的重大问题谈点个人之见,以期求教同行。
一、关于国内一流和国际影响
国家出台的新的教育振兴计划确定了两个战略重点,一是建设高水平大学,二是农村基础教育。高水平大学即一流大学。
师范大学在确立“国内一流”的发展目标时,应把握如下三点:
1.这是一个相对概念。以地方师范大学为例,作为相对概念它至少有两层涵义,一是在全国所有本科院校中进入100强,或者更高一点,进入前10%;二是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居前列,这里讲的同类院校有两个参照系,一是所有的省属本科院校,二是全国的本科师范院校。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有大专院校1552所;其中本科院校644所,省属本科院校531所;全国师范院校183所,其中本科院校103所,师范大学33所。
2.这是一个全面的概念。所谓一流,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办学条件、校园环境以及管理都应是一流的。对于每一所大学,在争创一流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办学条件、校园环境的同时,应特别注重争创一流的管理,做到科学治校,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和民主治校,为此,一是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二是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三是要致力提高管理者的素质,造就一大批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家。
3.这是一个奋斗的概念。国内一流,既是一个动态的目标,更是一个奋斗的过程,在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不但不进意味着退,而且进的慢也意味着退。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评价大学的那些重要的可比性指标与数据,并为确保这些指标与数据的上升而不懈努力。
国际化是高等教育的趋势之一。对于这一趋势,我们必须把握之,顺应之,推动之。
国外著名大学都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学。国际化程度高,也就意味着国际影响大,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也就要在提高学校的国际化程度上下功夫。
什么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有人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指国际范围内留学生的派出或接受,并把留学生规模的大小视作衡量一所大学国际化程度唯一的或最重要的指标。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我们认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相互借鉴、相互渗透和相互对接。诚然,高等教育国际化包含着留学生在国际范围内的双向或多向流动。但是,这远远不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全部或最主要的内容。除了留学生的双向或多向流动外,高等教育国际化更为根本的是体现为各国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运行机制、管理方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的沟通、交汇与整合,以及教学资源的共享等。如果从更一般的层面看问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把跨国界的、跨文化的全球性的观念融合到大学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等各项功能之中。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
一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空间更加扩大。经济全球化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扫除了许多政治上的障碍,为不同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的相互借鉴、相互渗透和相互对接开辟了众多的渠道。不仅发达国家注重高等教育国际化,而且发展中国家也对此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二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更加丰富。高等教育国际化从以往单纯的人员派出或接受,扩展到了课程引进、学分互认和跨国办学等方面。
三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济色彩更为明显。以往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主要考虑的是学术和教育因素。而今天,欧美等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开始越来越多地追求经济效益。发达国家开始终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无偿高等教育援助而转向高等教育的国际贸易。
四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体发生改变。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施由“国家·政府主导型”逐步转变为“政府·院校协作型”和“院校主导型”。高校逐渐成为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体。
五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向组织化、标准化和统一化方向运动。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各国高等教育交流的不断密切和深入,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区域性和全球性的高等院校合作组织。某些课程已朝全球化和统一化方向发展。不仅如此,构建区域或全球范围内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乃至于建立相对统一的高等教育结构或制度也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最新走向。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既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其带来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一是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一开始就表现为某种程度的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越是国际化,其现代化进程就越顺利,其现代化水平就越高。二是有利于拓宽我国的高等教育市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外资将在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人力资源的国际流动将更加迅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更为丰富多彩,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空间更加扩大,这都有利于拓宽我国的高等教育市场。三是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与创新。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变革和创新有的高等教育结构,转换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优化高等院校的办学体制、投资体制与招生就业体制。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的挑战在于:一是对高等学校现行的运行机制、办学体制、专业结构、管理模式的挑战。二是对教育资源的挑战。高等教育国际化使教育资源成为一种共享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分配,国内高校将面临激烈的就业市场、生源和名师争夺战。三是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挑战。形形色色的西方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传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在多元文化背景中更趋复杂化。大学校园将充斥着世界性的宗教、种族和其他政治问题。因而,民族文化的传承,学生的思想教育将面临新难题。
提高我国大学的国际化程度,有大量的事情要做,最为关键的是找准自己的定位,并在此前提下,处理好两对关系,做好九项工作。
关于两对关系。
一是国际性与本土性的关系。一方面,现代高等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力来自探索真理和生产知识、传授知识、转化知识的需要,而这些需要本身是不受民族国家的限制的,它是一项没有国界的事业,各国的高等教育只有在国际间不断地相互学习、借鉴和交流当中才有可能取得进步。在人类活动范围日益走向全球化的今天,高等教育的这种国际性要求变得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竞争、开放,民主化、大众化、多样化与特色化等,这些体现高等教育普遍规律的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价值标准,进一步成为各国、各地区发展高等教育所必须遵循的准则。另一方面,正像经济全球化不会也不可能会消除民族差异一样,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各国高等教育传统及现有的基础上展开的,脱离不开、也挥抹不去本土性。本土性是一国所特有的文化传统。所谓高等教育的本土性,就是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中强调坚持、保护和发扬本国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即保持、保护和发扬本国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并延续下来而构成本国高等教育特色的优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教育制度。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本土性参与国际化,影响国际化,同时本土性也不断得到改造与升华,使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体现出民族的基调和特色。高等教育的本土性通过不断开放,不断接受国际化洗礼而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高等教育的国际性通过不断与本土性相结合,不断取得民族化形式而日益巩固自己的基础。所以,高等教育的国际性与本土性是相辅相成的。
二是趋同性与多样性的关系。一方面,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国际性,各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必然会有一种自觉地超越民族国家及其意识形态的普适性的价值理念作为追求和目标,这种普适性的价值理念就是体现高等教育普遍规律的世界高等教育的共同价值标准。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必须以这些共同的价值标准为转移,从而使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价值取向具有趋同性,这体现在大学的功能,学生的培养规格和手段,对大学的评价尺度等方面。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本土性要求各国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重构具有独特个性的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因此,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只是意味着高等教育国际交往实践的整体关联性增强,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的地区差异、民族特色就会因此而消失。恰恰相反,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各国家的高等教育价值诉求和发展模式必须以不抹煞本国的民族特色和个性为前提,并且在全球化背景下,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各国的高等教育只有保持其独立性、独特性,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这就是说,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必然是在保持本民族的特色和个性基础上的多样性的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水平上的差距,而且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大学之间,在一所大学中的不同学科、不同院系之间的国际化程度也是不同的。
关于九项工作。
(一)扩大留学生规模。世界上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学,虽然留学生的数量不等,但均具有相当的留学生规模。
(二)加大外籍教师的聘任力度,邀请更多的外国专家来校讲学,多渠道、全方位地引进国外智力。
(三)积极主办或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会议。
(四)鼓励教师出国进修或学术访问,鼓励学生出国深造。
(五)加强海外校友联络,盘活海外校友资源。
(六)开展对国(境)外的宣传,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七)努力造就一批具有国外学习与研究经历,与国际学术界保持密切、良好的关系,在国际学术界拥有发言权的国际型的专家、学者。
(八)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打造若干国际一流的学科或学科方向。
(九)与更多的国外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姊妹与伙伴关系,既要重视与发达国家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这种关系,也要重视与发展中国家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这种关系。
以上九项工作是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工程,每所大学都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力求一年比一年做得更好。坚持下去,终会大有收获。
二、关于教师教育特色
2004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第一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是2002年召开的,第一次论坛的最大收获在于,中外大学的校长们在学科建设对于大学的重要性上达成了高度的共识,认为世界一流的大学都有世界一流的学科;并非任何一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所有学科都是世界一流的;中国的大学应为打造世界一流学科而奋斗,只要决策正确并持之以恒,这是完全可能的。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的主题之一是大学的发展战略,涉及到大学发展模式的选择。我认为,通过对话与交流,论坛取得了如下成果,即绝大多数的中外校长都认为,尽管大学作为大学存在许多的可比之处(例如三大功能的承担),面临着许多共同的发展趋势(例如国际化),但是大学的类型不同,所处历史传统与现实环境不同,不可能有一个绝对的恒定的模式,也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大学按照一个既定的模式去发展,应当给大学留下一个多模式的自主选择的空间,每一个大学都必须在特色与个性的形成上下功夫,越是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大学越是成功的大学。我个人完成赞成这一见解。
师范大学的特色何在?师范大学应当具有什么特色?这是我们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我们得出的结论高度一致:教师教育是我们的基本特色,这一特色只能弘扬,不能削弱。
为什么要弘扬教师教育特色?
第一,师范大学开展教师教育,传统悠远,经验丰富,品牌响亮,网络建全,优势明显。
第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既要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又要适应市场的需要。师资人才市场是一个广阔的市场,稳定的市场、潜力和伸展空间极大的市场,只要保证质量,师范大学的毕业生选择教师职业,就业就基本不成问题,因而可以“批量”地培养。
第三,民族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教育振兴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教育作为“教育之母”已被国家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长期以来,我国开展教师教育的主体是师范院校,在以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其主体仍然将是师范院校,党和政府,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我们这么做,我们责无旁贷。
以上三点说明,弘扬教师教育特色对于师范大学既是一种责任,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自主的理性选择,明智选择。中国的教师教育正处在重大的变革之中,为弘扬教师教育特色,我们要做到:
1.明晰概念。教师教育可泛指为各类教育活动培养培训师资,然而我们所讲的教师教育乃指为基础教育培养培训师资。
2.把握趋势。以下几个趋势尤为明显:第一,专业化。这是教师教育变革的主题。教师教育的专业化来自教师职业的神圣性与不可替代性,其神圣性不仅在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还在于教师是人力资源的开发者,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先进方化的和创造者,是学生思想、情感、意志、信念的启迪者、塑造者;其不可替代性在于教师同医生、工程师、会计师、律师等一样,只有经过专门的训练,且掌握了特定的知识,具备了特定的技能与品格的人方可胜任。第二,开放化。其他类型的大学参与到教师教育中来,由师范院校垄断教师教育的局面正在被打破。随着教师经济收入与社会地位的提高,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学生从事教师职业,不同类型高等院校在师资人才市场中的竞争会日益激烈。第三,一体化。教师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不再彼此分割,而且相互贯通,以适应教师终身学习的需要。第四,高学历化。中师毕业教幼儿园和小学,大专毕业教初中,本科毕业教高中的做法是没有根据的,它来自对教师角色的曲解。不论是幼儿教师、小学教师,还是中学教师,大学教师,都不仅应成为学科的行家,而且应成为教育的专家,既要会教书,更要会教人,教人本身也有学术、学问。与高学历化要求相适应,原有的教师教育机构将由三级设置向一级设置三个层次(本科、硕士和博士)过渡。
3.更新模式。已出现许多模式,现在是多模式并存,例如在本科层面有2+2,3+1,4+1等,在本科后层面则有4+2,4+3等。所谓2+2或3+1,即学科教育+教师专门化教育,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所谓4+1,既学科教育+教育专门化教育,获得学科与教育学双学士学位;所谓4+2或4+3,即学科教育十教师专门化教育,获得学科学士学位和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或教育学硕士学位。
教师教育模式的更新,必然淡化并最终消除本科的“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划分,在毕业生自主择业的条件下,这种划分已无实际意义。
教师教育模式的更新,必然要求对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学分配置作大的调整与改变。
为推动教师教育模式的更新,教育部应尽快设立国家级教师教育的基地和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
4.做强教育类学科。教育学科既是高师院校的传统学科,也是其优长学科,同其他类型高等院校相比,整体水平居领先地位,这一点从全国教育类学科博士点与国家重点学科的分布状况中便可看出。弘扬教师教育的特色,从学科角度讲,指的就是教育类学科的繁荣与兴盛。师范大学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为己任。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不仅应掌握中文、历史、数学、物理等相关的学科知识与技能,还应掌握教育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而这就须以较强的教育类学科为依托。一所师范大学如果轻视教育类学科,在教育类学科建设中无所作为,开出的教育类课程不受学生欢迎是难以自立的。
这里,我还想强调一点,师范大学的教育类学科应进一步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多出一些可供党和政府决策参考、能直接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应用性成果。这也是弘扬教师教育特色所不可或缺的。
三、关于综合化、研究型
高校有三种类型:单科性、多科性和综合性。无论是何种类型的高校,都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化程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拓宽自己的办学空间,增强自己的办学实力,造就高素质的人才。
传统的师范大学是多科性大学,积极推动自身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变是历史之必然。为要实现这一转变,当然应当通过向综合化运演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化程度,其间有两个大的阶段:综合性师范大学阶段和具有师范特色的综合性大学阶段。
全国师范大学的综合化运演起步于上个世纪“非师范专业”的创办。时至今日,尽管自己的综合化程度已大大提高了,但是还不够,还要进一步的努力。从哪些方面努力?对这一问题回答依赖于对大学综合化的全面理解。
1.大学的综合化不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是没有止境的。教学型大学如此,教学研究型大学如此,研究型大学也如此。
2.大学综合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学科的综合化、功能的综合化、管理的综合化等等,但学科的综合化是大学综合化的基础。
3.学科的多样性布局是学科综合化前提,没有一定数量的学科,学科的综合化便无从谈起。
4.多样性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是学科综合化的实质。诚如专家所言,学科的交叉融合是新兴学科的生长点,优势学科的增长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点。而要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一要注意学科结构的合理,二是强化学科协作意识,形成一种信息互通,人员互动,资源共享,事业共进的局面。
高校不但有单科性、多科性和综合性之分,也有教学型、教学科研型和研究型之别,其中研究型大学的数量最少,但水平最高。以美国为例,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高等院校的结构是:41%为两年制社区大学;20%为大学专科;18%为只授学士学位的普通大学;5%为只授硕士学位的普通大学;6%为可授博士学位的普通大学,其中3%为研究型大学(注:参见朱时清《我国建设一流大学的几个问题》,载《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第二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6-287页。)。
研究型大学并非都是综合性大学,也并非所有的综合性大学都可能成为研究型大学。多科性乃至单科性大学也有成为研究型的,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就是一例。
如上所述,研究型大学是水平最高的大学。尽管美国“按照从联邦政府得到的研究经费占学校运转经费的比例来定义研究型大学”(注:参见朱时清《我国建设一流大学的几个问题》,载《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第二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6-287页。),但综观世界,所谓研究型大学的内涵主要有三:一是其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培养能力强,这里讲的能力强,既指数量,更指质量。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在校研究生数量不等,例如哥伦比亚大学在校学生的70%是研究生,斯坦福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例为1:1。而剑桥大学的研究生只是学生总数的1/5,牛津大学是1/4,虽然数量不等,但作研究型大学,它的研究生教育都必须具有相当规模。二是其科研贡献率高,包括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和重大科研的成果的转化。科研贡献率高要靠充足的科研经费提供保证,科研经费的来源有纵向的,也有横向的,均要通过竞争。三是高学历、高称职、高水平的教师多。以上三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研究生是要参与科研的,研究生是任何一所大学重要的科研力量,研究生的数量多、质量高,无疑承担的科研课题多,科研经费充足,这又为“培养”更多更好地研究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再例如研究生规模大,尤其是博士生规模大,便容易吸引“三高”教师来校工作,而“三高”教师多不但可能争取到更多的科研课题与经费,而且可能申报并获得更多的博士点和硕士点,反过来这些又都是研究生培养上规模所必需的。
以上三点虽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但最重要的是第一点,研究型大学首先是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培养能力强的大学。研究型大学不是只重科研不重教学的大学,而是在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上,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内在统一,实现了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统一的大学;研究型大学不是只重研究生教育而不重本科生教育的大学;恰恰相关,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都是本科生教育搞的最好的大学。
目前国内,除少数师范大学在制定自己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时把目标设定为研究型大学,大多数的师范大学是将目标设定为教学科研型大学。尽管目标设定有所不同,但是通过增强自己的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能力,提高自己的科研贡献率和扩充自己的“三高”教师队伍之阵容来提升学校的层次与地位则是所有师范大学共同的期待与追求。要强调指出的是,当一所大学在整体上尚属于教学科研型大学时,并不排除它的某些学科率先进入研究型行列的可能,对于那些将目标设定为教学科研型的师范大学,理应突出重点,努力打造若干研究型的学科,并发挥好这些学科的领头、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以促进学校的办学上水平、上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