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教学方法优化论

德育课教学方法优化论

张东华[1]2002年在《德育课教学方法优化论》文中提出深化当前德育课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德育实效具有深远意义。基于这个认识,本文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建立在现代教育研究成果尤其是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基础上,从充分发挥教学方法体系的整体功能的角度出发,对如何优化德育课教学方法进行较全面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 首先对教学方法概念的含义、发展、构成、分类和作用作了阐述;再指出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既有本质的区别,也有内在的联系。弄清这些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的趋势。针对当前德育课教学方法现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反思,作者不仅阐明了其创新思路,也较具体地阐述了教学方法的优选标准和运用要求。

陈巧玲, 王琴[2]2011年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优化论》文中提出一、引言2010年5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钱卫芳[3]2009年在《多因素分析优选初中生物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体验知识,创造知识,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案。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有的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有的是综合性较强的现代教学方法。每种教学方法有其优点和局限。面对这些教学方法,教师选择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一些教师根据已形成的固定工作方式,主要倾向于使用某类教学方法,而另一些教师虽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却是通过尝试和错误的体验,才直觉地、联想的这样做。有的教师根本不重视现代教学方法的选用,而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样二者就形成了矛盾。新课程下初中生物教师应该怎样更合理,更科学的选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育的发展,已放在了每位教师的面前,这个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内容。本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提出问题。运用文献法阐述了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分析了教师对教学方法选用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二部分是对教学方法的介绍。了解和熟悉教学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是教学方法优选的前提和基础。该部分共介绍了9种基本教学方法,10种现代教学方法。第叁部分主要是阐述了教学方法优选的理论依据,分析了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初中生物新课程内容分别应选用哪些教学方法教学较好,还分析了根据学生情况不同相应的应该采取哪些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教学方法对教教师条件,教学条件的要求。这样可以更加利于教师在优选教学方法时有一定参考。最后一部分是将多因素分析优选的教学方法进行实验研究。本次实验是在昆明第十中学初一年级4个班进行,其中初一(2)班、(4)班设为对照组,初一(7)班、(8)班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以讲授法为主的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在上课前对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分析后选择较优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经过五个月的实验,结果: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成绩有显着差异。实验表明: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教学方法的优选对教学成绩有显着的提高。

佚名[4]2015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文中认为入选理由成立60年来,始终致力于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全面需求,引领职业教育转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源源不断地为广大职教师生提供各类教学资源及教学服务,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力量。亮点在中职教育出版方面:建社伊始,即着手中职教材的出版工作,从翻译原苏联教材起步,到组织国内作

杜臣[5]2019年在《浅析儒家传统优秀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文中指出本文为促进儒家优秀思想精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儒家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叁个层面,引发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性启示,围绕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的创新趋势,分析发挥儒家优秀传统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价值的具体路径,力争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德育课教学方法优化论[D]. 张东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02

[2].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优化论[J]. 陈巧玲, 王琴. 大家. 2011

[3]. 多因素分析优选初中生物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D]. 钱卫芳. 云南师范大学. 2009

[4]. 高等教育出版社[J]. 佚名. 职业技术教育. 2015

[5]. 浅析儒家传统优秀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 杜臣.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

标签:;  ;  ;  ;  ;  

德育课教学方法优化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