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三国戏剧节--第三次戏剧节综述_戏剧论文

东北亚三国戏剧节--第三次戏剧节综述_戏剧论文

东北亚三国的戏剧盛会——第三届BeseTo戏剧节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戏剧论文,东北亚论文,第三届论文,盛会论文,BeseTo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金秋的北京有着迷人的景色。美丽的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热情地张开怀抱迎来了韩国和日本艺术家的到来。经过中、韩、日三国艺术家的努力,第三届BeseTo(北京、汉城、东京)戏剧节于1996年10月21日至31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主办者是中国戏剧家协会和北京市文化局,协办者是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中国戏剧年鉴》社、总政歌剧团、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

中国、韩国和日本共处在亚洲东北部,有着悠久的文化交往历史,在保持各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些共同的传统。为了更好地弘扬这些传统,共同促进东北亚地区戏剧发展,中、韩、日三国的有关戏剧团体决定轮流在各国的首都举办戏剧节即北京、汉城、东京戏剧节,又称BeSeTo戏剧节。第一届于1994年在韩国汉城举行,第二届于1995年在日本东京举行。我国曾先后派话剧《天下第一楼》、《死水微澜》前去参演,获得赞誉。第三届如期在北京举行,表现了三国艺术家渴望通过文化交往达到互相了解、互相理解的美好愿望。

这届戏剧节由三个国家的十二个剧团演出了七台戏十四个剧目,有话剧、歌剧、舞剧和戏曲。首都的戏剧观众有幸与来自韩、日的客人们共同度过了十余天难忘的日子,感受到这些剧目在民族化和现代化的结合上所进行的探索。在这短短的几天里,戏剧节还举办了四次学术研讨会,除了专门研讨三国的演出剧目外,还重点地研讨了三国戏剧的异同,交流了三国戏剧的现状,展望了三国戏剧未来的发展。戏剧节为东方戏剧的发展留下了三国戏剧学者许多宝贵的心得。

中国的观众很少有人看过韩国的戏剧,此次抱了很大的兴趣观看了韩国美丑剧团带来的话剧《春到山间田野》。该剧讲的是在封建社会,达莱一家人摆脱恐惧和世俗的压力,逃进深山过着和解、自由的日子。犹如剧团的名字一样,该剧给中国观众展示出美与丑的对立:很美的达莱姑娘与很丑的麻风病母亲;大岩、达莱纯真的爱情与使道的贪图女色;亲情与世俗压力等等。整个演出使观众忘记了语言的隔阂,被它的细腻的人物情感、音响效果和舞台景观所感动。由于主办者对语言障碍估计得不充足,头一场演出没有翻译,只是在开演前简略地讲述了一下剧情,整个演出使用韩国语言。该剧前半部分节奏比较缓慢,人物动作很少,场景几无变化,只有人物对话,但满场观众几乎全部看完了演出,没有中途退场。在场的一位研究外国戏剧的老专家对戏剧节工作人员说:“你们的组织工作做得真好。”其实观众留下来不完全是出自礼貌和尊重,更多的还是因为戏本身使人充满期待。当最后舞台幕布被扯下,突然出现的世外桃源般的深山景象,人与动物和谐劳作的情景使所有人的心灵受到震撼和冲击。许多人说,幸亏没走。韩国话剧给人留下了独特而良好的印象。

舞剧是不需要讲话的艺术,它是利用形体动作,借助音乐、哑剧、舞美等艺术门类来表达人的思想的语汇。韩国鞠守镐舞蹈团(DIDIM)和韩国汉城现代舞蹈团联合演出了由《明成皇后》、《虚舟》、《招魂》三个舞剧片断组成的舞剧专场。两团的所有成员均为大学毕业生,有着良好的素质和知识,均以发掘和发展韩国的民族舞蹈传统为其宗旨。两团均曾有作品在世界各国进行过演出。《明成皇后》表现的是朝鲜第26代国王高宗时的皇后明成皇后被日本人所杀的悲惨命运。《虚舟》是表达漂浮在九天的灵魂向人们展示编导的生死观。《招魂》是表现韩国传统的送葬仪式。三个舞剧片断均以死为主题,集中表现了韩国艺术家对人类生存与死亡的意识和思想。

以日本当代著名戏剧家铃木忠志的名字命名的日本利贺铃木剧团(SCOT)此次带来了话剧《厄勒克特拉》。该戏取材于希腊神话悲剧中厄勒克特拉复仇的故事。该剧再现了母亲克吕泰姆斯特拉和女儿厄勒克特拉两人所各具的恐慌和孤独的相异心境。由于极端的恐慌和孤独心境的急剧加深,从而导致出一种疯狂的精神病态,故而戏剧的历史空间延伸和转移到患有精神重病的病院之中。日本利贺铃木剧团创作过多部有影响的作品,对他们所认为的已丧失生命力的旧戏剧提出了挑战,成为日本60年代新戏剧运动的核心力量。剧团核心人物铃木忠志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演员训练方法,称为“铃木演员训练法”,以期对陷入停滞状态的欧洲戏剧注入活力。铃木先生对西方戏剧、尤其是古希腊戏剧的研究很深,从他的这台《厄勒克特拉》中就能看出他对古希腊戏剧的热爱,因为古希腊剧作所表现的两性生活、家庭生活、政治、战争、宗教等五方面的内容,这是人作为一个群体活在世上所无法摆脱的。古希腊剧作深刻且丰富。从该剧中,观众也能看到由“铃木演员训练法”所培训出来的演员优秀的表演能力。

中国的戏剧家为戏剧节准备了几台不同剧种、不同风格的戏剧,这几台剧目都是从近年中国舞台上挑选出来的优秀作品。首先在戏剧节开幕式上引吭高歌的是陕西省歌舞剧院歌剧团的歌剧《张骞》。这台具有鲜明、独特中国西部的风格的歌剧,曾被戏剧界誉为中国歌剧的力作,象一曲雄浑的交响乐,表现了宏大的气势。

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地上演均造成轰动的、反映老年问题的话剧《冰糖葫芦》也参加了戏剧节。这台极具北京民俗特点的演出给观众带来欢乐和欣喜。

北京曲剧是北京唯一的地方戏,京味特色鲜明,唱腔以单弦曲牌为主,兼收北方曲艺和民间曲调。戏剧节安排的由北京曲剧团演出的曲剧《烟壶》,让韩国和日本的朋友领略了京味戏剧。

最精采、最过瘾的要算是戏剧节的压轴戏“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戏曲表演绝活荟萃”。戏曲是中国文化的国粹,戏曲绝活则是国粹里的精华。为了考虑到韩、日两国艺术家的行程,戏剧节特意在北京湖广会馆为他们提前加演一场,让他们领略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和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家的风采。“绝活”的演出有蒲剧《挂画》、《徐策跑城》,京剧《战冀州》,晋剧《小宴》,川剧《劈棺》,河北梆子《大刀王怀女·破敌》。曾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戏曲演员任跟心、郭泽民、张幼麟、郭彩萍、刘芸、李二娥在这些片断中分别表演了纯熟的“椅子功”、“翅子功”、“平身旋转倒地功”、“翎子功”、“水袖功”、“飞桌功”、“靠旗功”、“跳功”,这些“绝活”是他们常年勤学苦练的成果。观众的雷鸣般掌声和喝采声使场内鼎沸如潮。

这届戏剧节举行了四次学术研讨会。第一次研讨会是专门为韩国戏剧家召开的,重点谈对话剧《春到山间田野》和舞剧专场的感受。韩国代表、《春》剧的导演孙振策,编剧崔仁勋在介绍该剧的创作时讲到,他们主要是想让韩国人了解过去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作品的主题是韩国人内在和外在世界的冲突,作品的形式是比传统现代,比现代又传统,但目的是让传统戏剧现代化。中方的戏剧家们一致认为演出很成功,通过舞台上人物的忧伤、喜悦、愤怒、无言的痛苦、恶梦,我们能体会出父女之情、母女之情、恋人之情、父母之情,这种普通人的情感是东方人特有的,它含蓄、深沉,很亲切。导演在追求韩国民族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上很成功。韩国鞠守镐舞蹈团艺术总监鞠守镐先生在介绍舞剧时,讲到舞剧不拘于国度和时代,而且现今音乐、舞蹈、戏剧三者界限有所突破,东西方艺术也可以很好地结合,如明成皇后被日本人所杀时,用的是莫扎特的音乐。中国舞蹈界的几位专家认为,中国和韩国的舞蹈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非常接近,文化的根在一起。从舞剧中看到以现代人的意识求索传统精神、阐释传统精神,这可能是当代各国舞蹈家的共同追求。

第二次研讨会是综合研讨。学者们就原订的议题展开了观点。一、有学者提出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问题。认为20世纪是西学东渐,是单向的,21世纪随着经济发展,东方文化显出个性,东学将要西渐,形成东西方双向交流。二、三国都存在着三种戏剧形态:传统的古典戏剧、西方引进的戏剧、本土与外界融合的探索戏剧。如今都面临着世界化与本土化的矛盾。三、21世纪的戏剧是全世界各民族艺术思想全球对话的世纪。BeseTo戏剧节国际委员会中国代表徐晓钟认为,世界戏剧都面临着困境和走出困境的状况。戏剧节内、外的节目,都是在解决如何使民族戏剧与时代感相结合。戏剧节所做的努力已经在产生影响。

第三次研讨会是专门为韩、日两国艺术家提供一次畅谈中国剧目的机会,专门请了《张骞》、《烟壶》、《冰糖葫芦》三个戏的主创人员,向韩、日艺术家介绍创作经过。韩国导演孙振策和编剧崔仁勋都有一个同样的感觉,即在想象中认为与中国很近、很了解,见面以后才发觉只有一半是对的。他们觉得戏剧节非常热情认真,安排了不同的剧目供大家学习,虽说只是几台戏,不能说了解了全部,但知道中国戏曲有那么多剧种、曲牌,才感到实在是太丰富了。并且知道了戏曲的程式,知道了舞台上没有多余的装饰。日本戏剧家山村武善觉得中国的戏曲舞台是多彩的,它的表演方法,它表达的主题、题材各不相同,两三天晚上就回顾了中国四千年来的历史面貌。中国的舞台充满活力。韩国戏剧评论家梁慧淑认为《冰糖葫芦》虽是生活剧,但它不降低艺术品格又能贴近观众,谢幕后请歌手唱歌,给观众送风筝,是导演将戏剧贴近群众的一种处理手段。韩日戏剧家一致认为中国戏剧有许多让他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很羡慕中国有很优秀的演员、很丰富的剧目。

座谈日本话剧是在当场演出之后在剧场贵宾室进行的。有意思的是除了三国戏剧家在座外,地毯上席地而坐了一大群年轻的中央戏剧学院的学生,看来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欣赏铃木忠志的戏剧。大家一致认同《厄勒克特拉》是一台有个性的戏剧,是在创造一种新的舞台语言,体现了铃木先生的戏剧观,并具有前卫色彩。铃木先生对古希腊戏剧做出了现代人的解释,实现了某种超越。铃木把舞台变成一个大病院,由一批病人来演出这台古希腊悲剧,剧中主要角色都具有双重性、双重身份。这么复杂的身份在如此简单、如此简捷、如此简短的演出中带给人们非常复杂的感受。编导在戏中运用了许多日本传统戏剧的表演、表现因素,如女儿的甩发,跟剧中人内心世界结合得非常好;女儿的卡通式动作,使人想到日本的能乐。

会上的另一个话题集中在欧洲和亚洲的戏剧互相利用、发展的问题上。铃木先生认为首先是出发点不同。欧洲的艺术家处在欧洲戏剧停滞不前的状态,他们转向亚洲的传统戏剧表现手法吸收经验,他们是为了加强自己的欧洲文化、强化欧洲艺术。而亚洲人学西方的东西往往是认为西方了不起才学的,对西方文化有一种自卑心态。其实以中国、日本为主的亚洲舞台艺术并未象欧洲那样到达停滞不前的状态,用新的思考方式可以将传统的东西加以创新、翻新,这样比欧洲的东西要新。欧洲的剧作在表现人上很了不起,比亚洲世界强,而亚洲的传统表现手法很丰富,很有特色。用东方的表现手法表现西方的剧作,比西方人单纯用自己的方法还有长处。铃木先生认为他这一生不断地追求将欧洲的剧作和亚洲丰富的表现手法结合在一起,是他创作的主要源泉。

BeseTo戏剧节期间,还召开了BeseTo戏剧节国际委员会会议,就将扩大戏剧节范围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标签:;  ;  ;  ;  ;  ;  ;  

东北亚三国戏剧节--第三次戏剧节综述_戏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