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史及地理的变迁[*]_九龙寨城论文

香港历史地理的变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地理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在复原香港古代文明和地方建置基础上,阐明香港自古以来即为中国领土,鸦片战争以后被英国实行殖民统治的空间扩张过程、市镇发展、经济崛起、特殊政治舞台和特殊文化风格等历史地理变迁;指出香港能成为世界性经济大都会,主要因素在于香港区位、华人资本、人力、技术流入、机遇,以及中国人民刻苦经营和辛勤劳动结果,而不是英国殖民主义胜利。

关键词 领土丧失 经济崛起 地理变迁 香港

香港地区(以下简称香港)自古即为中国领土,是我国东南沿海交通孔道,有过辉煌古代文明。鸦片战争以后,香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在一个半世纪里,中国人民披荆斩棘、含辛茹苦,把香港开发、经营为一个繁荣兴旺的世界性经济中心,对人类文明和进步,对中国内地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这都连同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一样值得讴歌和庆贺。完全可以相信,香港在“一国两制”条件下走向更加稳定和繁荣。所以,总结香港区域发展的历史经验,不仅为香港未来增加信心,也为同类地区开发建设提供成功范例。

1 鸦片战争前香港历史地理梗概

1.1 香港是岭南古代文明一个亮点

考古发现,香港6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是一个以渔猎经济为主的海岛。距今5000~6000年新石器中期文化遗址在香港就有10多处,皆分布在上升海岸沙洲或沙堤,出土海生或淡水鱼贝类残骸,另有彩陶、白陶、绳陶等之陶釜、罐、碗等,为古越族先民文化遗存。距今5000~35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广东进入父系氏族社会。香港有多处这个时期遗址,出土与南海西樵山细石器十分相似的燧石、霏细岩等石器,在香港深湾、虎地湾、大屿山等地出土环块饰物在深圳也有发现;香港多个地点出土几何纹陶风格更与广东各地如出一辙;屯门、涌浪土坑出土钺、玉石环、镯等与曲江“石峡文化”同类器物十分相似,显示“石峡文化”南传结果。

广东青铜文化时代遗址和墓葬约700多处,分布在香港的30~40处,发现有青铜斧、戈、矛、剑等兵器,工具以及铸铜石范,说明3000多年前香港已能铸造青铜工具,其风格与广东大陆、湖南长沙、贵州贵阳同类青铜器很相似。又在香港石璧、蒲台岛、东龙岛、长洲、大庙湾等地发现摩崖石刻,有似鸟、蛇等动物图案,也与在珠海等地一些岩刻画相同,乃古越人祖先原始崇拜的写照。

以上史前文化遗物遗址表明,香港是岭南文化源地之一,既有在当地制造,也有从大陆传入器物,特别是与珠江三角洲原始文化一脉相承,有很深厚渊源关系,是岭南古代文明一个亮点。这就排除了香港原始文化“南来说”或“西来说”,显示了与祖国大陆文化的血肉关系。

1.2 香港古代行政建置历隶于广东大陆

先秦时期,香港为禹贡扬州外徼,属荒服之区。秦平岭南,粤地初开,在广东首置郡县,香港属南海郡番禺县。此为香港有行政建置之始。西汉初南越国时期及其后,香港同隶于番禺,后汉因之。直到东晋初年,香港仍与今广州地区同属于番禺县。此为香港行政建置第一个时期。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郡从南海郡划出,下辖宝安、兴宁、海丰等6县,香港开始属宝安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撤销东莞郡,宝安县属广州南海郡。唐代撤郡留州,宝安县直隶于广州,香港与广州地区关系进一步密切。此为香港属宝安县即行政建置第二个时期。香港行政建置第三个时期始于唐至德二年(757年),宝安县改称东莞县,治所从南头迁至到涌(即今莞城),香港即为东莞县辖。此后,历南汉、宋、元,直到明末。此时期广州辖境包括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区,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关系随而扩大。香港行政建置第四个时期从明万历元年到清道光二十一年(1573~1841年)即割让给英国前夕。新安县从东莞县划出,驻所南头。今香港许多地名已见于新安县建制中,例如锦田、圆(元)朗、屏山、厦村、辋井、屯门、新田、浅(荃)湾、葵冲、沙田、梅窝、黄泥冲、大埔头、龙跃村、麻雀岭、河上、上水等,说明建制日趋完备。清初受“迁界”令影响,新安县一度被撤,并入东莞县,至康熙八年(1669年)始复界,重置新安县,仍治南头。此时期香港绝大部分时间在新安县辖下,社会经济有一定发展,海防和海运地位也日益突出和上升。

1.3 香港历为我国海上交通要冲

香港扼我国东南沿海海上交通要冲,具水深面阔、避风条件良好等优势,故能成为良港。东晋末年浙东卢循起义军南下即取道屯门,攻克广州。唐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坐贬潮州,途经广州前往,据传在屯门停留,有“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浪没”诗句。另一位诗人刘禹锡也在《踏潮歌》中描写“屯门积日无回飚,沧浪不归成踏潮”。《唐书·地理志》记载了唐代闻名中外的“广州通海夷道”,即从广州出发,经印度洋抵达东非乃至欧洲航线。此航线经过屯门,书中说:“广州东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门山,乃帆风西行一日至九洲石”(今海南文昌七洲列岛)。

宋元时期广州海上贸易更加兴旺,香港作为广州外港地位进一步加强,留下遗迹遗址也最多。例如香港佛堂门有建于北宋“天后庙”,为香港最古建筑,供奉航海保护神天后娘娘。元代“屯门巡捡额管150人”[(1)],超过广州地区香山、番禺、南海、新会等县海防人数,反映香港海上交通地位。

明中叶以后,欧洲殖民主义者东来,香港首先成为他们窥视对象。正德十二年(1517)佛郎机(即葡萄牙)武装船舰8艘进泊屯门湾,其中2艘炮舰驶入广州水域。正德十六年到嘉靖元年(1521~1522年)葡萄牙人派出一支由5艘舰只、1000多名官兵组成的庞大舰队闯入屯门水域,要求通商,并在大屿山布防,但为明政府拒绝,结果爆发屯门之战,以葡萄牙人失败告终。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澳门被葡萄牙占领以后发展为世界性贸易港,自此“诸澳尽废,惟濠镜(即澳门)为泊薮”[2)],屯门也包括在内。但以后随着葡萄牙海上霸权丧失,澳门地位日渐衰落,香港作为广州外港地位不断上升,故林则徐说:“而就粤省海道而论,则凡东越惠潮,北往闽浙之船,均不能不由该处经过”[3)]。道光二十一年(1814年)闽浙总督伯焘也指出:“香港为商船内驶必由之路,其岛曰红香炉,上有营汛居民,并非偏僻小岛可比”[4)]。正由于香港交通区位优势,故在鸦片战争中为英国侵略者看中而要求割让决非偶然。

1.4 香港兴盛的海盐和种香业

香港除了舟楫,尚有渔盐之利,自古即为当地经济支柱。至迟从南汉开始,香港就成为我国重要采珠基地。南汉主刘在此设“媚川都”,派兵驻守,监视专业户采珠。采珠地点在今新界大埔一带,称“媚川池”。但采珠是一件很危险事情,有时得潜入很深海底,蛋民溺死或为鲨鱼所害时有发生。故到宋代“媚川都”一度诏废,但香港与合浦、钦州一样采珠仍在继续。元代,采珠业更发展为一项暴政。至元三年(1337年),建立广州采珠提举司,且以采珠户4万赏赐巴延(即伯颜)[5)]。另据《元史·张圭传》称:“泰定元年(1324年)中书平章政事张等奏,东莞县(含香港)及惠州珠池,……蛋户七百余家,……入水为虫鱼伤死甚众,遂罢采珠户为民”,可见香港采珠业规模相当巨大。至明代香港原有珍珠蚌被采殆尽,而新蚌又未能及时生长补充,资源濒于枯竭,朝廷不得已下令罢采。自此香港采珠业日渐式微,仅有少量开采而已。

香港海滨宜于晒盐。汉武帝在番禺设全国有数的盐官,负责盐产销,谅有一部分盐产于香港。吴甘露元年(265年)于东莞县设司盐校尉,监管珠江口东部盐场,含今港岛、九龙、新界盐业生产,称“东莞场”。晋因之。北宋初朝廷又在九龙湾西北设海南盐场,取名“海南栅”。南宋初在九龙东设官富场,派官员专人管理。明代新安县境内分设东莞、归德、黄田、官富4个盐场,皆隶于广东盐课提举司。官富场仍在九龙东,是广东13个大盐场之一。它所产海盐除在新安县城和鲨鱼涌、长洲设销售点以外,还由香港大鹏湾经梧桐山运往广州。清初受“迁界”令影响,香港盐户内迁,盐田尽废。乾隆以后,九龙、大澳、屯门、大屿山等地才重开盐田,但经营者为新盐户,盐产量和质量都不及往昔,香港盐业自此走向衰落。

香港山多地少,盛产莞香。香港得名,一说是转运莞香的港口。香港一词,最早见于明万历郭棐《粤大记》所附《广东海图》,而在此以前,香港地区多标为“屯门”。但莞香树在唐以前已传入广东,宋元以后遍植于香港所在东莞县。照此看来,香港产莞香最兴盛也在此时期。其中以东路沥源(今沙田)和西路沙螺湾(今大屿山西部海滨)所产最为著名。附近大宗莞香多由九龙尖沙头(今尖沙咀)落艇,运往港岛西南今香港仔东端一个小港湾,改装艚船北运广州,再过梅岭销往江浙苏杭等地。故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有“岭南之俗,食香衣果”之说。清初“迁界”以后,莞香树大量被砍,香农转业,莞香业元气大伤。至康熙中至少在新安县不成为一项产业,以致当时编修的县志也不列入《方产》条目中。兴盛多时的香港莞香业自此成为历史陈迹。而代之而起的是港岛采石业,原先转运莞香后取名“香港”的小港湾成了转运石料到广州的港口,易名“石排湾”,而其原先“香港”一名反不为人所知。所以说“香港”一名在古代因莞香业兴而起,也因莞香业散而废。不过至今石排湾附近还保留一个“香港村”地名。鸦片战争时英国人经过该村,以其记为全港岛地名,并按蛋民口音,读为“Hong Kong”。此即今日香港英译来源。

1.5 古代居民和聚落

从九龙李郑屋村东汉墓出土文物判断,至迟到汉代当地已进入农耕社会,建立了聚落,形成与珠江三角洲同类型建筑文化特征。东晋末卢循起义军在广州失败后,部分残部逃入大屿山一带,捕鱼为业。他们被称为“卢亭”或“卢余”,成为香港蛋民一个来源。宋代入居香港移民大增,其中不少是整族举家迁入的。如宋崇宁年间江西吉水人邓符协官封阳春县令,卸任后举家迁来锦田,子孙在新界、港岛繁衍,至今人口已百万计。除邓姓以外,从宋到明迁居新界的著名氏族有侯、文、廖、彭姓等,加上邓姓,号称“新界五大族”。河上、上水、新田、大埔、粉岭等成为重要聚落。他们还建立圩市,繁荣当地经济。例如邓氏开元朗圩和大埔旧圩,文、彭两氏开大埔新圩,廖氏开上水石湖圩等,成为香港最早一批市镇。这些早期移民多为客家民系一部分。而清初“迁界”以后入居的也主要是客家人,其数量更多,分布地域更广,形成客家与其他民系杂处局面。故从一定意义上说,鸦片战争前香港主要是客家人社会。

2 鸦片战争后香港历史地理迅速变迁

2.1 英占香港地域范围扩张

战前不久英国人对香港作过多次勘察和测量,结果认为香港“较澳门为佳,海水既深,陆地环绕,常年可用,易资防守。它是山地,但已经开垦,在食物上可以独立。岛的西南有一个地腰,是很好的贮货所。这个地方并且是北方来的船只汇集之地,中国政府便无法干涉它的船只,将茶、丝运到我们的船里来”[6)]。“无论出口入口,香港水陆环绕的地形,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良港”[7)]。既有如此优越区位和地利,英国人于1841年1月25日鸦片战争尚在进行中便强占香港,翌日发告文告,宣布:“香港岛及其所属范围内的一切土地、港口、财产或私人设施,属英女王之权利、皇权和特权所支配,并全归女王所专用”[8)]。并于同年2月1日给香港人《安民告示》中宣布:“香港已为英国女王版图之一部分。所有香港本地居民须知:尔等业已成为英国女王之臣民,必须服从女王及其官员,并向其履行义务”[9)]。而割让香港的《南京条约》是1842年8月29日签署的,这表明香港是被英国先强占后割让的。自此,这个面积75.6km[2]岛屿成为英国侵华基地。

港岛之北为香港屏障九龙半岛,其南端尖沙咀是个良好泊薮,故亦最早为英国人觊觎。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第二年12月29日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对广州实行三年军事占领。1860年8月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同年10月24日签署中英《北京条约》,规定将九龙割让给英国。翌年1月19日港英在九龙举行仪式,正式接收九龙半岛。自此,九龙半岛南端(或称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及石匠岛(今昂船洲)11.1km[2]中国领土成为英占香港地区一部分。

但贪得无厌的英国侵略者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乘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之机,积极策划扩界活动,于1898年6月9日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规定从1898年7月1日起将界限街以北(或称北九龙半岛)、深圳河以南,东起大鹏湾,西到深圳湾,南至南丫岛及其附近235个岛屿总面积为975.1km[2]中国领土租借给英国,租期为99年,即到1997年6月30日为止。这块租借地后称“新界”。由于新界423村10万居民的反抗,到1899年4月16日英国才正式接管新界,与港九地区连成一体。

1899年12月27日,英国又将原来未列入租借范围的九龙城寨,单方面宣布为“女皇陛下香港殖民地一部分”,纳入香港辖区。但这即为清政府拒绝,清政府还发表声明,九龙城寨是中国领土,管辖权仍属中国。此后,港英当局多次强迁当地居民拆除城寨,但都没有得逞。直到近年由于城市规划、建设等原因,这个占地0.0267km[2]城寨才被拆除,建设为一座公园,保留一部分文物古迹。

这样,从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到《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再到“租借”新界,包括上述九龙城寨在内,英国共侵占中国领土为1061.8267km[2],后又填海造地9.2km[2],形成今天香港陆地面积为1071.8km[2]地域范围(图1)。

图1 香港地理区域的形成

2.2 香港市镇拓展

香港是由古代一些乡村发展为一个国际大都会的。1841年5月香港首次人口统计,凡4350人。最大聚落赤柱约2000人,次为筲箕湾,约有1200人,其余则为150~200人小村。香港大部分为山地,平原甚为狭小,仅北部沿岸有一条羊肠小径,故城市用地甚为困难,开山填海成为取得用地主要途径。1842年在岛北部沿海开出第一条马路,长达4英里,即今皇后大道。1859~1862年这条马路向海岸加宽,建成今德辅道。1889年开始又向海岸扩展,建成今干诺道,这样形成今香港市区最早3大干线。与此同时,总督府、大会堂、教堂、银行、商店、学校、医院、报馆、图书馆、博物馆、监狱、水库、货仓、避风塘、住宅等公私建筑接踵而起,形成以今皇后大道为中心的繁华商业区,即英国人聚居区的所谓女皇城(即维多利亚城)。而华人生活区则分布在港岛西区,那里主要为中国劳工、小商人、农民以及来港避难内地人所居。每当国内动乱,香港即成为世外桃源,人口不断增加。1845年香港2.4万人,1858年7.5万,1861年12万,1871年达13万。这样港岛作为一座商业和航运城市已初具规模。

南九龙半岛尖沙咀地势比港岛平坦,紧靠航道,地理环境比港岛优越。但港英当局当初主要将其用作港岛军事防卫区,未作经济开发。直到本世纪初南九龙大部分地区仍很荒芜,多为英军驻地,南端为码头和仓储区,华人则集中于油麻地、红碪、何文田、大口环、大角咀一带。大抵到本世纪20年代前后,九龙繁庶才不亚于港岛,形成沿维多利亚港南北两岸分布的城市格局。

直到本世纪70年代以前,香港经济中心和人口中心仍在港岛和九龙,新界基本上是农业区,对香港农副产品供应作用甚大。但港岛和九龙毕竟面积狭小,容纳不了日益增多的人口和产业。故港英当局从1948年开始即提出建设“徙置区”计划,拟将部分人口迁到港九近郊。但这个计划真正执行始于1954年,约以每年10万人速度迁进“徙置区”。到1971年,迁移人口累计达120万人,占当年香港人口30%左右。由此在九龙和新界形成一批卫星城镇。首先是1953年观塘开发为卫星镇,此后相继有荃湾(1960年)、屯门、沙田(1962年)、大埔、元朗、粉岭、上水、石湖、将军澳等,有些卫星镇发展为中等城市。例如沙田1971年只是个2万多人小镇,1981年增加到11万人,1991年已达50万。这种人口郊区化的成功,明显地改变了香港城市人口过分集中分布格局。香港人口规模也由于各种原因不断扩大,1901年30万,1940年180万,1951年200万,1961年313万,1971年394万,1976年440万,1981年520万,远远超过广州市人口,大约每10年增加100万人,且形成从南向北推进的人口和城镇分布格局。

2.3 香港经济崛起

香港资源匮乏,开埠之初环境恶劣,主要从事鸦片走私和苦力贸易,比澳门毫不逊色。据统计,1858年进入中国的鸦片高达7万多箱,其中3/4是经香港入口的[10)]。香港成了世界最大一个毒窟。更有大批华工经香港被转卖到南北美洲,许多人死于途中。而香港商业甚为不景,以致有些英商动议英国政府放弃香港。但不久在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下,大批移民和大量华资涌入香港,为当地经济带来活力,香港很快成为南北货运和贸易的中继港,相继开辟了香港至我国沿海各港和澳门的航线,以及至欧美和日本的远洋航线。尤其是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西欧至香港的航程缩短了5000km以上,促进香港航运业大发展。1880年约有中国进口货物的1/5,出口货物的1/3是经香港转口和分配的。到1900年欧美各国与中国贸易货物已有1/2经香港转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香港已发展为一个国际性贸易港。而为航运服务的修船业、旅馆业和饮食服务业,为当地人提供食物的工业,如糖厂、酒厂、面粉厂,以及火柴、肥皂、羽毛加工等相继建立起来。同时兴起的还有通讯、供水、供电、银行、证券、地产、博彩业等,香港社会经济面貌大为改观,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20世纪初到40年代初即香港沦陷于日本侵略者之前为香港经济缓慢发展时期。由于港英坚持自由经济政策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西欧国家经济受创而无暇东顾,香港获得较好发展机遇。1911年广九铁路通车,与珠江三角洲联系更为便捷有效,港岛内及新界公路网络也基本形成。1928年正式启用启德机场,开始空运服务。一些中小型工业如纺织、烟草、搪瓷、罐头、玻璃、化妆品等也纷纷建立起来。特别是金融业在香港相继勃兴,建立起多家中外银行。其中华资银行占了很大比重。1912年第一家华资广东银行在港开业,此后则有康年储蓄银行、东亚银行、广东信托商业银行、永安银行、香港汕头银行等成立,打破洋商银行垄断香港银行界局面。这些华资银行对确立香港国际金融地位和经济发展功不可没。另外,1900年以先施公司为代表的华资百货业也在港岛中心商业区兴起,同样结束了洋商对百货业垄断局面,使香港商业走向繁荣。

抗战初期,香港处于中立状态,上海、广州大量资金、设备入迁,给香港经济带来一度繁荣,尤其是商业畸型兴旺。但到1941年底日军占领香港,实行军事统治,给香港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破坏。1945年8月日军投降,英国恢复对香港统治时,香港人口减少了100万,其他损失难以历数,故香港人说1941年12月25日即日军占领整个香港这一天为“历史上最悲惨的一个圣诞节”。

战后香港利用国内外形势变化带来的机遇重新发展起来,特别是因国内战争,大量资金、设备、技术、人员流入,为香港经济起飞准备了条件。例如解放前夕上海、广州就有不少工厂南迁香港,来港各类人员多达10万。1948年香港有大小工厂1600家,超过“七·七”事变到1941年沦陷前香港工厂数量。1949年香港生产总值(时价)达26.3亿港元,比1947年增长72%。其中纺织业发展为香港工业主导部门,1950年与纺织业相关的工厂超过1000家,工人3万多人,不少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贸易额也迅速上升,1951年高达93.03亿港元,比1947年27.6亿港元增加了2.4倍。与此相应航运业和金融、证券业也很快获得恢复,且创办了不少新银行,保证了经济运作和增长。

50~60年代,由于美国操纵的联合国对中国禁运,香港转口贸易受到沉重打击。香港不得不利用大陆移民带来的大量劳力、西方国家资金和技术向亚洲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以纺织、成衣、塑胶、电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1960年全港制造业工厂达1500家,工人21万人,同年产品出口值达28.67亿港元,超过转口贸易额(10.7亿港元)[11)]。这使香港城市性质发生重大改变,从50年代以前几乎是单一的转口贸易港市转为以工业为主的城市。自此以后,香港这种功能长盛不衰,工业至今仍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

70~80年代,香港利用世界经济衰退条件,迅速改变自己经济结构,由原来以工业为主,转变到以工业为基础,大力发展贸易、运输、金融、信息、地产、旅游、购物等产业,迈向经济现代化和多元化,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迎来了香港历史上经济最辉煌时代。

2.4 香港是一个特殊历史政治和历史文化区

香港作为一个特殊历史政治区主要是在割让给英国之后,一方面是英国对它 实行殖民统治,实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另一方面它又远离英国本土,是一个自由港,绝大部分人口是华人,在地缘、血缘、亲缘上与内地有不可分割联系,是中国社会一部分,所以香港成为夹在中英之间和东西方之间一个特殊政治地理单元,在各个历史时期充当了特殊政治角色。鸦片战争后,香港成为英国侵华的桥头堡。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军经过香港攻占广州,残杀中国人民;清朝灭亡后,香港成为清朝遗老遗少的避风港;民国初年广州商团和陈炯明反对孙中山的叛乱即得到香港英国人支持;在军阀混战中落魄军人和政客也多避地香港;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崩溃前夕,流入香港军政人员及其家属数以10万计;新中国成立后,在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中,香港成了一些外国势力对中国进行颠覆活动的基地。

但香港又是革命势力活动阵地,在孙中山推翻清朝的革命活动中,香港是一个重要基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即利用香港为基地开展各种斗争,如1938年成立八路军香港办事处,1947年建立中共中央香港分局,领导香港和华南人民革命斗争。建国后,在帝国主义封锁下,我国利用香港进口大批战略物资、技术和情报,挫败了帝国主义的阴谋,香港对捍卫年轻的人民共和国发挥了应有作用。

香港是一座华洋共处城市,中西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和整合,形成独具一格的香港文化。在文化内容上,世界各种文化流派和思潮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自由地发展,从城市建筑、人们衣冠履带、社情民俗、宗教信仰到宣传广告、饮食娱乐等无不如此。在文化空间上,历史早期展现英国人和华人居住区与商业区对照;近代山野别墅与山下贫民窟以及港九近代西方文明与新界传统闭塞生活方式对照;在物质文化上,香港聚集着巨大财富、先进设备和高科技产品、密集信息,拥有强大的文化优势和能量,故能辐射世界各地。但在精神文化上,香港又是一个迷信盛行,低级、粗俗文化充斥之地。香港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是历史长期积淀形成的,它作为岭南文化一部分,源头仍是中华文化。但它又深受西方文化影响,表现出强烈西方文化特质和风格。这就决定了香港文化特殊历史地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文化地图上占有重要一席地。

3 小结

香港自古即为中国领土,古代价值主要在于舟楫和渔盐之利。鸦片战争以后,英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将香港一步步强占为自己殖民统治范围,形成今日香港地理区域。此后香港充分利用地利,把握机遇,开发建设城市,发展多种产业,崛起为一个经济多元化的世界性经济中心,并在历史政治和文化上显示特殊地位和作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香港的成功,主要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艰苦创业,辛勤劳动的结果,而不是英国殖民主义的胜利。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使百年国耻得到彻底清洗,也开辟香港发展新纪元。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9471032 《广东政区体系空间结构及其效应的区域比较研究》论文之一。

CHANGES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HONG KONG

Situ Shangji

(Center for Urban and Regiond Stuches,Zhongsh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Key Words:Territorial loss; Economic rise; Historical geography; HongKong

Abstract

From the analysis of its ancient civilization and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system,the author aims at clarifying that Hong Kong has ever been a part of the territory of China.A series of topics about changes in its historical geography since Hong Kong was brought under British rule after the Opium War:the process of its spatial expansion,township development,economic rise,special political arena and characteristic aspects of culture are discussed,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mainreasons for Hong Kong to become a world economic metropolis are:its advantageous location,influx of Chinese capital,man power and technology,special opportunity,as well as the assiduous managerial operations and hard work on the part of the native Chinese rather than the successof the British colonization.

注释:

1)陈大震.《南海志》卷10.兵防.

2)廖士相,杨士骧.《广东图说》卷8.

3)林则徐.《夷务始末》卷90.

4)文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30.

5)《续文献通考》卷23.

6)中国史学会编.《鸦片战争》2册.神州国光社,1954:652.

7)丁又.香港初期史话.三联书店,1983:24.

8)广东省文史研究馆译.鸦片战争史料选译.中华书局,1983:224.

9)同8),第225~226页。

10)邓开颂等.粤港澳近代关系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107.

11)许锡挥等.香港跨世纪的沧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261—262.

标签:;  ;  ;  ;  ;  ;  ;  

香港历史及地理的变迁[*]_九龙寨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