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临床病例理分析论文_谈瑞芬 唐琛

外阴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临床病例理分析论文_谈瑞芬 唐琛

谈瑞芬 唐琛

江苏省溧阳市中医院,江苏 溧阳213300

摘要:目的:探讨并总结女性外阴侵袭性血管粘液瘤(AAM)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以及治疗方案和预后。方法:对1例AAM的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达进行分析,结合各类文献报道总结AAM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是一种罕见的,呈浸润性生长的软组织间质肿瘤,肿瘤生长年限数月至数年不等,多生长缓慢,常以无痛性外阴包块就诊。术前不易确诊,B超及CT仅提示肿物部位及侵犯范围。结论:外阴侵袭性血管黏液瘤易复发,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尽量切除病变组织,如有复发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案。

关键词:侵袭性血管粘液瘤;AAM;鉴别诊断;手术治疗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好发于女性的骨盆和外阴部软组织,其组织学改变和一般黏液瘤类似,但含有较多的血管,呈侵袭性发展经过。多见于30多岁的女性,女性与男性发病之比超过6∶1。[1]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外阴AAM病理表现、诊断及鉴别、治疗方案结合相关文献报道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患者蒋某某,女,28岁。患者2006年妇科检查时发现左侧外阴一肿物,无疼痛不适,无异常阴道流血流液,站立行走活动后肿物无增大,未予重视,未治疗。近一年余来,自觉肿物较前增大,无畏寒发热,无腹痛等不适,自觉下地活动时外阴有下坠感,故以“外阴肿物”于2015年7月25日入院。

1.2检查分析

①2015-07-14至我院门诊就诊,做会阴彩超检查:会阴部皮下可见一范围约6.8*3.4cm的等回声区,无包膜,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回声不均匀,后方似与腹腔相通,开口处直径约0.53cm,CDFI未见血流信号,提示会阴部皮下实质性包块考虑疝可能。

②2015-07-17查血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53.3U/ml,行盆腔CT+增强:1.盆腔占位,畸胎瘤(9.1*10.9cm),建议穿刺活检;2.两侧附件区占位,子宫宫体部强化欠均匀。请外科会诊后暂不能排除股疝。

③2015-07-25患者要求进一步诊治,门诊拟“左侧外阴肿物”收住入院,病程中患者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无肛门坠胀,无外阴瘙痒,睡眠可,食纳可,二便无异常。专科检查:外阴:已婚式,左侧外阴见一10*8cm大小肿物,质软,无红肿,无压痛,内可及一3*4cm包块,质软,挤压后不滑动;阴道:畅;宫颈光,子宫前位,正常大小,无压痛,双附件:左附件区触摸不满意,右附件区未及明显异常。

④2015-07-26妇科B超:左侧卵巢部分囊性占位(41*38*34mm液性暗区,内有密集光点及光带分离)。会阴B超:左侧大阴唇皮下见69*68*45mm不均质回声,境界清晰,包膜不完整,血流信号不明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⑤2015-07-30手术,术中见探查:子宫中位,左卵巢6*6*5厘米大小,囊性,大部分表面呈紫黑色,粘连于肠袢及子宫后方,双侧输卵管外观无异常,右卵巢呈4*3*3cm大小,内见黄体囊肿约2*1*1cm,表面见一枚蓝紫色点状物。子宫直肠窝封闭,表面见散在蓝紫色点状物。左侧会阴见一10*8cm大小肿物,质软。取部分左侧会阴肿块组织送快速病理,回报示侵袭性血管粘液瘤。

1.3手术方法 行“腹腔镜下盆腔粘连分离+左卵巢囊肿剥除术+左侧会阴肿瘤剥除术”。操作严格消毒外阴及阴道后,取沿左侧阴唇内侧皮肤粘膜交界处竖切口约6cm,见内肿块呈脂肪样,分叶状,沿肿块包膜逐步探查分离,肿块呈扩散式生长,深约13cm,外至坐骨棘,上至膀胱下方,下至直肠前方。术中完整切除肿瘤组织,缝扎电凝止血,深部创面仍有少许渗血,予以碘仿纱条五块填塞后好转,进一步缝合会阴切口,查无活动性出血,纱卷覆盖会阴切口。经腹腔行左侧卵巢囊肿剥除术,腹腔镜下分离盆腔粘连后,提起左侧卵巢囊肿,切开卵巢表面皮质,沿囊壁完整剥除囊肿,剥除过程中见巧克力样液体流出,创面电凝止血,保留部分颜色正常的右卵巢皮质,予4/0薇乔线缝合整形,约2.5*0.5*0.5厘米大小。反复冲洗盆腔,腹腔镜下查创面无渗血,盆腔放置乳胶管一根自1厘米穿刺孔引出,清点器械无误,拔除穿刺器。

2术后病理回报

患者术后8日痊愈出院。术后病理回报:(左卵巢囊肿)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外阴包块):间叶源性肿瘤,肿瘤境界不清,浸润横纹肌组织。肿瘤主要成分包括脂肪、平滑肌及肌纤维母细胞及散在血管,局部组织学符合平滑肌瘤,局部组织学及免疫组化表型符合侵袭性血管粘液瘤。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CD34(+),CD31(-),SMA(-),Des(散在),S100(-),A103(-),HMB45(-);CD34、CD31(血管+)。

3讨论

3.1 AAM的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 本瘤是盆腔软组织间叶细胞来源的良性肿瘤,组织学特征是富含黏液性成分及血管成分。肉眼观察肿瘤质软,无包膜或部分包膜。镜下见:①黏液、胶原性背景,胶原呈纤维细丝状,其间散在分布着星芒状或梭形的间质细胞。②血管增生肥厚,表现为小或中等大小的动脉或静脉聚集成团。③肿瘤中细胞成分稀少,缺乏核分裂相和异形型,无坏死。④肿瘤无明显边界,呈浸润性生长。[2]

免疫组化:波形蛋白表达阳性,平滑肌肌动蛋白(SMA)、Desmin、CD34和CD68肿瘤细胞不同程度阳性表达,ER及PR呈不同程度阳性。

3.2 AAM的诊断 根据生长部位及速度使之容易与巴氏腺囊肿、股疝、脂肪瘤及圆韧带囊肿混淆,术前不易确诊。对可疑病例可行增强CT及MRI检查,如增强CT及MRI的T2W1上病灶内出现特征性的“旋涡状”和“分层状”结构,不难做出AAM的诊断,且推荐MRI作为首选检查。对于术中见肿瘤包膜不完整者,可行冰冻病理明确诊断。AAM病灶中无脂肪成分,据此可与脂肪肉瘤及侵润性血管脂肪瘤相鉴别。

3.3 AAM的治疗与预后 此病例术前难以确诊,术后病理确诊。查阅资料多为零星个案报道,治疗方法主要行手术切除。但术后复发率高达36%~72%,[2]主要因为AAM呈侵袭性生长,故手术难以切除。部分病人可多次复发,但未见有转移及死亡的报道,局部复发的患者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因患者复发时间长短不一,应长期随访。由于本例患者包块完整,术中切除病灶干净,无需再次手术。

参考文献

[1] 李林.侵袭性血管黏液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1):57-61.

[2] 王桂香.巨大外阴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4):317.

论文作者:谈瑞芬 唐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外阴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临床病例理分析论文_谈瑞芬 唐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