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科学地开展集体主义教育_集体主义论文

全面科学地开展集体主义教育_集体主义论文

科学全面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体论文,科学论文,主义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集体主义意识和行为,古已有之。早在原始社会,氏族成员就能意识到集体是个体生存的根本前提,他们依赖于集体,同时也奉献于集体,必要时甚至为集体牺牲自己的生命。进入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号召平民、贵族为他们的“集体”——奴隶制国家(或城邦)而献身。那时的集体主义思想与爱国主义思想往往交织在一起,并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

在封建社会里,封建宗法制度把集体、整体观念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儒家道德重公益而抑私利,重利他而抑利己,重名分而抑僭越,重礼让而抑侵争,对个人利益采取否定态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等级层位之间的关系上,儒家主张个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处于下位等级的人服从其上层的尊贵等级,并鼓励人们为父母、为国君勇于献身。儒家把国君、族长、家长当作社会群体利益的代表者,要求忠君、孝悌,从而维护了地主阶级的整体利益。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以个人为中心对待他人和社会的个人主义思想占据社会的支配地位。但是,社会化大生产时刻都需要团结协作的整体至上的精神,集体主义的意识和行为非但没有绝迹,而且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工人阶级内部大量存在,并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应当指出,在阶级社会里,集体主义思想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一切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阶级的集体主义思想都具有人民性,而一切剥削阶级的集体主义思想中所谓的“集体”,都只是“冒充的集体”,、“虚构的集体”、“总是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而使自己与各个个人对立起来;由于这种集体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因此,对于被支配的阶级说来,它不仅是完全虚幻的集体,而且是新的桎梏。”(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82页。 )这是因为:第一,它是反个性的集体;第二,它是劳动阶级的“桎梏”,是对劳动人民的统治和束缚,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同以往一切剥削阶级的集体主义思想有着本质区别。它吸收并改造了人类历史上一切集体主义思想的精华和合理成分(包括剥削阶级的集体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指导下,通过无产阶级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逐步形成。这种集体主义包含着三个最基本方面的内容:(1 )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切言论和行动的出发点;(2 )以集体利益为基础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关心集体成员的个人利益;(3 )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显然,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不可或缺。如果人们将其中某一个方面分割出来,加以片面引申,就会歪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科学含义。我们所要进行的集体主义教育,是科学的集体主义思想教育,也就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内涵深厚,内容丰富,包括集体与个体、自我与他人、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集体发展与个性发展等一系列范畴。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中的集体,是“真实的集体”,“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体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82页。)这种集体, 是“一个以每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491页。)由于“真实的集体”是实现个人利益,包括个人的尊严、个人的价值和个性的前提,因此,个体不是离群索居、远离社会的个体,也不是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完全孤立的个体,而是同集体密不可分的个体,是集体中的个人。集体中的个人以集体为自己的生存依靠。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所强调的集体利益,是指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由全体人民组成的利益集团,是经济、政治、文化、精神诸方面利益的总和。在现实生活中,集体利益具体化为不同层次、不同形态、不同单位、不同团体的利益形式。当我们谈到一个单位、一个企业、一个团体的集体利益时,它首先必须是符合无产阶级和全体人民根本利益的。所谓个人利益是指个人在经济、政治、文化、精神等方面一切需求的总和,它有正当个人利益和不正当个人利益之分。正当的个人利益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依据一定的生产发展水平和个人贡献,由社会相对公平地予以实现,并同集体利益保持道德手段和道德目的上的一致性。科学的集体主义鼓励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排斥不正当的个人利益。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集体利益是各个个人利益的共同体,但是这种统一体决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个人利益的“共性部分”,是“经过筛选的个人正当利益的总和。集体利益和正当个人利益形成一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一方面,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构成整体。不存在离开劳动者正当个人利益之外的整体利益,完全不顾和严重损害劳动者的正当个人利益,就会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集体的利益最终也会受到损害;另一方面,整体高于部分。集体利益是个体利益的前提、源泉和保证,离开了集体,离开了整体,个人利益的实现和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因此,集体利益是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基础,它是至高无上的。

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要强调这种集体利益必须是真实的。也就是说,集体利益必须是社会主义社会全体劳动者个人利益的共性部分。否定每个集体成员正当个人利益的集体利益,就是虚幻的集体利益,必然异化为专制主义、集权主义和封建式的“整体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放大了的利己主义。因此,科学的集体主义也不是“左”的思想影响下所宣传的那种抹煞个人利益、压制个性发展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不仅不抹煞个人利益,而且强调在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关心和满足个人利益;不但不遏制个性的发展,而且把人的个性得以全面发展作为集体主义的归宿。而人要获得个性的全面发展,必然要依靠集体,“只有在集体中,个体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82页。 )离开了集体,人的个性发展就不可能得到实现。因此,正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指明了实现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全面理解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帮助人们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有时也存在着矛盾和差别。其次,要认识到国家、集体同个人之间存在着义务的双向性:国家、集体应尽可能地考虑和满足人民群众各自的个体利益,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关心个人利益、个人幸福,使个人的尊严、价值、权利得到充分的实现,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作为个人,则要强调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崇高地位,强调个人对集体和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应大力提倡发扬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大公无私的精神。总的原则是,国家整体利益高于集体的局部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

立足于现实社会的物质精神条件的集体主义原则包含着自我牺牲精神,强调个人利益在必要的前提下为集体作出牺牲。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任意地、随意地牺牲个人的正当利益,这种牺牲只能是必要的牺牲,而且是有严格的限度的。其一,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基本趋向保持一致时,不存在让个人利益作出牺牲的问题。其二,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表现出一般的差异性冲突时,可以采用调节、疏通等手段解决冲突,没有必要让个人利益作出牺牲。其三,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激烈对抗时,常常是由于这种个人利益失去正当性,并已成为实现集体利益的障碍,这就要求放弃个人利益。其四,由于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当正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不能并存,不牺牲正当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就不能实现时,那么,只能牺牲个人利益、保障集体利益。其五,在祖国与人民利益受到威胁的危急关头,个人必须挺身而出,甚至牺牲生命报效祖国和人民,这种牺牲是极其崇高和壮美的。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所倡导的自我牺牲精神也不是利他主义。同利己主义一样,利他主义是一种统一利益的分裂形式,是私有制社会中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严重对立的一种变形的折射形式,作为普遍利益的代表的国家,要求个人利益作出牺牲,向人们灌输“利他主义”,将其称为美德;作为追求个人利益的个人,则强调人的“自私的本性”,要求实行利己主义,把个人利益的实现作为美德。于是人们在对待利他利己上出现了相互对立的态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者既不拿利己主义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275页。)利他主义颂扬人的利他精神、牺牲精神是建立在抽象人性论基础之上的,而且包含着反个人的倾向。而集体主义的自我牺牲精神,是从人的彻底解放和人类社会的彻底解放的理论中引申出来的,不包含反个人的倾向,它是在正确理解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把个人的牺牲看成是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集体主义包含着利他精神,但决不是利他主义。

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同时要进行反个人主义的教育。在西方,个人主义不仅是一种道德原则,而且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体系,正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所说:作为一种哲学,个人主义包含一种价值体系,一种人性理论,一种对于某些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行为的总的态度、倾向和信念。个人主义强调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主张一切价值以人为中心,一切个人在某种意义上道义上是平等的。

个人主义在资本主义反封建的历史进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它本来的消极面目也日益暴露出来。它不断消蚀资本主义社会,使之陷入文化和精神危机之中。美国著名学者弗·卡普拉在《转折点》一书中指出:鼓励竞争而轻视合作是我们社会中自我肯定性的主要表现,人类这种只顾个体而不顾社会,只顾片面而不顾全体的错误竞争观念和生存法则,给人类自身造成的祸害用“瘟疫”一词不足以描述其严重性。布热津斯基在《大混乱与大失控》中写道:一个以自我为行为准则的社会也会成为一个不再有任何道德来约束的社会,美国真正存在着一种正在死亡的生活——一种崇尚个人主义的文化,正是这种腐朽的文化把个人主义的逻辑引入了一场人人皆敌的混乱,把对幸福的追求引入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恋主义死胡同。当今西方社会许多有识之士已经不再对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抱有希望,他们纷纷谴责个人主义,并寻找能够代替这种病态的个人主义的新文化。美国著名的未来学者赫尔曼·卡恩在其“大过渡”理论中,把人类进入后工业社会的文化希望寄托在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强调整体主义的东方文化中。英国文明史家阿诺尔德·汤因比同样把人类未来的大同理想寄托在中国文化上。

以个人主义为中心、以自我为本位的个人主义,其发展的归宿必然是利己主义。恩格斯在谈到个人主义时指出:个人主义“使主体从属于谓语,使整体从属于部分,因而把一切都弄颠倒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675页。)利己主义把个人的特殊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之上,专致于谋取和扩展个人特殊的利益,乃至为个人私利而不惜损害和牺牲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它是集体的大敌、社会的大敌、国家的大敌,最终也是自我的大敌。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对立,实质上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反对个人主义价值导向。如果丢弃了集体主义原则,倡导个人主义,中国社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失去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反对个人主义,包括反对本位主义。本位主义又叫“小团体主义”,它打着“集体”的幌子,把本单位、本部门、本团体的利益,置于整个社会和国家利益之上,甚至不惜损害国家、社会整体利益,来满足小团体利益。因此,它的实质仍然是个人主义。当前社会上存在的行业不正之风就是典型的本位主义。本位主义使社会整体利益受到损害,而且在思想上很容易腐蚀人民群众,会把人们引导到与国家整体利益对立的立场,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本位主义的“小团体”,即是“冒充的集体”、“虚假的集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必须坚决予以反对。

标签:;  ;  ;  ;  ;  ;  ;  

全面科学地开展集体主义教育_集体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