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第一民医院lcu 湖南邵阳 422000
【摘 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不同时机对合并脓毒血症急性肾损伤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急性肾损伤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行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照组25例,开展延迟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及存在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存活率为88.00%,对照组为68.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均有好转,但是观察组Scr、Upro、BUN等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肾损伤的重度弄血症患者实施早期延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对促进肾功能改善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肾脏替代治疗;时机;急性肾损伤
重度脓毒血症患者合并急性肾损伤是一种高发性并发症,会增加患者病死率,治愈难度大,加重患者痛苦。针对急性肾损伤,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虽然能够起到控制肾衰竭速度,减轻患者身体损伤作用,但是其改善预后的影响因素较多,有学者认为[1],不同时机开展CRRT治疗方案,其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大多数重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为老年人群,自身存在严重基础疾病,实施安全的治疗方案,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本组研究对重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不同时机开展CRRT治疗进行分析,作如下报道: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急性肾损伤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对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及观察组25例,观察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58.9±8.5)岁;体重41~68kg,平均体重(49.8±7.3)kg;住院时间2d~6个月,平均时间(2.1±0.6)个月。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57.9±8.3)岁;体重42~71kg,平均体重(50.3±7.5)kg;住院时间3d~8个月,平均时间(2.3±0.7)个月。纳入标准:符合CRRT治疗适应征者;18~80岁;与本组研究配合;排除标准:严重血液疾病及免疫性疾病者;妊娠期女性;原发性肾功能衰竭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采取早期治疗方案,对照组实施延迟期治疗方案,均使用连续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模式,采取碳酸氢盐置换液,血流量为200~220ml/min,将置换液设置流量为25~35ml/(kg?h),以TS-1.3U为滤器,均采取肝素钠进行抗凝,针对患者凝血常规,作剂量调节,将活化部分的凝血激酶时间维持于55s左右,存在出血征象,或者手术后患者,可采取无肝素疗效。
1.3观察指标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尿蛋白(Upro)、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等肾功能指标的水平进行检测,判断两组患者变化。治疗后随访6个月,对两组患者存活情况进行统计。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经录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独立样本t检验,( ±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均有好转,但是观察组Scr、Upro、BUN等肾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讨论
急性肾损伤为肾结构及肾功能异常表现,主要为肾小球过滤率<60ml/min,肾组织异常等,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大多为肾后性、肾源性、肾前性因素,形成肾功能在短期内出现代谢产物滞留,病情快速恶性,机体内发生酸碱度失衡、水电解质紊乱情况,大多数重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在会快速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因此,选择最佳时机开展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3]。
经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对重度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有学者研究发现[4],老年人群中,占50%以上为肾小球过滤率<60ml/min,致使肾功能处于代偿边缘,导致老年重症患者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明显较高,一旦出现严重急性肾损伤,则较为严重。早期主要为全身炎性反应,主要为肾脏灌注不足及肾血管收缩,未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可见,早期实施CRRT可快速将血液中炎性因子清除,降低血管活性物质,纠正肾缺血,对控制病情发展,减轻患者身体负担具有重要意义[5]。早期行CRRT治疗为急性肾损伤诊断日,晚期治疗为专家会诊后治疗,及时采取CRRT治疗,能抑制病情恶化,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6]。有学者研究认为[7],晚期行CRRT治疗时,病情已经进一步恶化,难以有效控制其死亡率;而早期治疗可及时控制病情发展,对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价值。经本组研究显示,观察组肾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一致。经早期CRRT治疗,可及时对肾损伤进行控制,可起到修复肾功能作用。
综合上述,早期开展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法对重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减轻其肾脏负担,对控制病情发展,降低死亡率具有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兆喻,董逸飞,孟毅等.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时机的选择[J].临床军医杂志,2014,42(5):458-460.
[2]黄立朋.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08(8):50-51.
[3]欧阳松茂,洪珉,刘欣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感染性急性肾损伤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63(23):30-32.
[4]李永生,张伟强,张霭玲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急性肾损伤患者循环内皮细胞及TLR4的影响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3):451-452.
[5]罗俊华,吴娜,李娟等.接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NGAL、KIM-1检测的意义[J].临床军医杂志,2014,42(11):1118-1121.
[6]查艳,杨霞,林鑫等.不同剂量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重症肺炎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48):3385-3388.
[7]伍民生,古立新,韦思尊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3,33(1):33-35.
论文作者:欧阳婉,郭感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2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7
标签:患者论文; 损伤论文; 肾脏论文; 连续性论文; 肾功能论文; 重症论文; 死亡率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2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