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个性”价值与西方个人主义双重传统

唯物史观“个性”价值与西方个人主义双重传统

唯物史观“个性”价值与西方个人主义双重传统

□胡斌

内容提要 西方个人主义具有双重传统:西方古典个人主义从人直面真理出发,却因现实社会的限制,转向“出世”个人;西方近代个人主义切断了人与真理的直接联系,因而转向“入世”个人。历史唯物主义以辩证的方式将两个传统结合在一起,从而将历史区分为“人类史前史”和“真正的人类历史”两个阶段。前者以近代个人主义中“单子式”入世个人为分析的基础。后者则是以古典个人主义中自由探索真理的个人为基础,致力于建构人类“个性”价值得以自由发展的理想社会。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古典个人主义 近代个人主义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叙事中,“个性”价值是其终极关怀的重头戏。马克思的 “历史发展三阶段论”指出:“人的依赖关系 (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換,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①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更是直接了当地阐述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②从中可见,依据马克思的视角,在“人类史前史”时代(马克思所谓的“阶级社会”时代),由必然性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造就的不自由的个人,以自以为的“能动方式”促进着历史演进;然而,历史的演进必然要超越“人类史前史”而进入“人类史”——自由个性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阶段;这是一个从不自由到自由的过程,也就是人类解放的过程。

精度检验的一般原则:若C和P均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才能进行下一步预测,否则无法利用灰色模型进行建模,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对其进行修正优化,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马克思的思致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 “问题意识”:人类历史依据“个性”价值而被划分为“人类史前史”与“人类史”这两个阶段的前提是什么?本人以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对个性价值的辩证阐释,是对西方个人主义双重传统的回应与解答。雷蒙·威廉斯在《关键词》一书中这样解释“个人”(individual)一词:“Individual原意为‘不可分的’(indivisible)。现在听起来似乎有点矛盾。它强调的是与他者(others)的殊异性;indivisible强调的却是必然的关联性。由原先的意义转变为现代意涵,整个演变过程中可以清楚看出语言背后的社会史及政治史。”③事实上,这一词意的转变正体现了西方个人主义两个传统的转化,即从古希腊、古罗马与早期基督教时代的古典个人主义,转向在中世纪基督教社会中酝酿而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发扬光大的近代个人主义④。而唯物史观的“个性”范畴正是对西方个人主义的这两个传统的辩证整合。

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诊断为壶腹周围癌患者90例,且所有患者都进行过病理检查。90例患者中女性32例,男性58例。患者年龄34~85岁,平均年龄为(62.3±9.57)岁。在检查前,对所有患者做低张饮水的肠道准备。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一、西方古典个人主义

西方古典个人主义的特征在于出世的个人。它的出现与古希腊哲学的变化密不可分。从苏格拉底开始,一种直面真理的哲学态度,将个人与城邦区别开来。这种区别与古希腊早期的社会传统背道而驰。在前苏格拉底的古希腊社会中,个人的存在形式是与城邦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个自由的个人,必然是一个城邦的公民,也就是说,个人的自由正在于他能在城邦中,按照公民的身份去履行城邦的各项义务,又在这一系列的公共事务的完成中,为城邦争取荣誉。这种个人与城邦相互成就的和谐状态,被黑格尔称为“美”的原则。“在‘美’这一个希腊的原则里,‘精神’的具体的统一,是和现实、和国家、和家庭等等相联系的。”⑤苏格拉底的哲学原则与此背道而驰,个人不是在城邦的教育与生活中达到最高的“美”,而是必须认识自己的内在,并以此为出发点,来获得“是”与“善”的真理性认识。按照这一原则,个人从城邦生活中所获得的一切“意见”应成为被怀疑的前提。“苏格拉底——他把识见和确信作为人类行事的决定者——他认为个人能够作最后的决定,同‘国家’和‘风俗’处在相对的地位,遂使他自己成为希腊人所谓的‘神谕’。他说自身内有一种‘精神’,忠告人什么应当做,什么才是有益于他的朋友。由于‘主观性’的内在世界的升起,同‘现实’的分离也就发生。”⑥由此可见,苏格拉底的旨趣在于:个人应具备从认识自身出发,独立寻求真理的哲学态度;与此相应,这一“态度”实践于日常生活中,则意味着对既存城邦社会制度的批判。

这种重视个体独立、对现存生活世界持批判态度的观点,其逻辑必然导向变革现实世界的理论与行动。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便出于对现存雅典政治的不满而写作了《理想国》。《理想国》一书始于个体打破一切既存观点,以合于逻辑的方式探讨“正义”的理念,并进一步认为这种理念只有在理想的城邦制度中才能获得体现。在柏拉图那里,这种对理想城邦制度的追寻,使得他与自身生活的雅典城邦制度格格不入。为了实现理想,他与叙拉古僭主有过短暂的政治合作,却以完全失败告终。最终,柏拉图选择了开办雅典学园的方式,在哲学传承的小范围内保持其理想主义的传统。在他之后,随着古希腊城邦世界的衰落,这种意图通过思辨和行动来变革世界的行为方式也一同衰落了,唯有个人独立和对社会的批判性被作为一种精神资源保存在了后起的哲学流派之中。于是,独立的个人放弃了对理想城邦的追求,转而追求个人境界,而这又导致了对现实世界采取超然的出世态度。

晚期希腊哲学的各个流派都体现了这一对个人境界的追求,和与之相连的出世态度。怀疑论者否定一切知识的真实性,并把这种怀疑当成对人的治愈手段,以使人从被社会生活误导的状态中摆脱出来,达到不动心(Ataraxia)的状态。伊壁鸠鲁主义者把个体的“快乐”奉为至高原则,而“快乐的量之上限就是所有痛苦的去除。只要快乐持续存在着,就既不会有身体的痛苦,也不会有灵魂的纷扰,或者两者都没有。”⑦相应的,获取这一“快乐”状态的方法,自然不在于积极投身社会活动,而在于个体必须过一种自我感知的主观生活。与前两者不同,斯多葛主义者表面看来并不排斥社会生活,许多古罗马政治家都是这一学派的信徒。然而,事实是斯多葛主义者在其理论中将个人境界与现实生活做了全面的切割。斯多葛主义者一方面过着与他人相似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却又拥有完全精神性的哲学追求。他们认为,“人的目的就是要与自然相一致地生活,也即依照德性而生活——因为自然会将我们引领到它那里。”⑧在这里,斯多葛主义者把依照自然法则有德性地生活作为人生的目标。所谓依照自然法则而生活,当然不是按照社会中大多数人所奉行的标准而生活,否则这种生活方式就完全没有必要被标榜为“德性”。他们所说的德性“就是和谐的状态,我们是因为它自身而选择它,不是出于某种恐惧、希望或任何其他外在的动机。”⑨也就是说,德性的判断标准基于个人对自然法则的独立认识,而不是任何既存的社会标准,除非这种标准恰好与个人的认知一致。因为,斯多葛主义者的行为依据自然法则,所以他们超然应对一切世间苦难而无动于衷,并最终以“有节制”者的形象出现。他们节制的生活方式恰恰就是基于个人独立认知所造成的境界。

继晚期希腊哲学而起的基督教也继承了这一古典的个人主义。耶稣的形象正是受到天启而独立地认识真理,并将之传播于世的神子。《圣经》所描述耶稣的种种作为都是对既存社会持批判态度的。成为耶稣的门徒意味着离开原有的家庭和社会责任,陪伴其左右,以传播福音为唯一的生活目的。正如彼得的事例所展现的,他“就撇下所有的,跟从了耶稣。”⑩又比如山上宝训中关于天上飞鸟与谷中百合的比喻,则告诫信众不要为日常生活中的吃穿用度而担忧,因为上帝自会为其信徒安排好一切。事实上,早期基督教信徒正是这些反社会原则的积极践行者。基督徒认为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直面上帝,在信服于上帝的启示之后,个人就应该按照这一启示来生活。所以,早期基督徒是脱离社会的人,他们放弃原先的社会关系,成为福音的积极传播者。与此同时,他们以家庭关系为模型,把有共同信仰的人叫做兄弟姐妹,将他们中的神职人员称为父亲。而这样被重新组织起来的信徒们,则在远离其他社会群体的地方,通过自己独立的生活来为即将到来的最后审判和千年王国做好准备。正是这些活动建构了早期的基督教教会。所以,在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中,教会被称为“上帝之城”,其目的在于引导基督徒获得拯救;与此同时,罗马帝国则被称为“世俗之城”,只拥有世俗的统治权。在奥古斯丁看来,两者是相互分隔开来的不同历史体系,并且只有代表上帝之城的教会才是通向人类历史的真正路向,因此它高于世俗之城的罗马帝国。在这里,基督徒在教会中所过的宗教生活和帝国管辖之下的世俗生活被严格区分开来,宗教生活保持着其对世俗生活的批判性和优越感。

由此可见,西方古典个人主义始于古希腊哲学,延续于早期基督教的信仰之中。其特征在于:1.个人是直接面对真理的(正因为如此,个人(individual)一词在古典时代才具有不可分(indivisible)这一意涵,即个人是独立的不可分的实体,直接面对上帝或真理);2.这种对真理的独立探究使得个人对于理想的社会或生活具有与他人不同的主张;3.他们独特的主张使得既存的社会规则变得可疑。由于理想无法在既存的社会规则中得到回应,因此,个人应对社会保持批判的态度和适当的距离。这样的个人最终呈现出世个人的特征。

二、西方近代个人主义

西方近代个人主义的特征在于入世的个人。西方近代个人主义是在基督教的不断演变中逐渐出现的。早期基督徒的古典个人主义促使他们对世俗生活持批判态度,并在教会生活中努力实现其理想社会的主张。然而,在君士坦丁大帝将基督教确立为国教之后,基督教开始与整个西方世界的社会生活全面融合。经过中世纪教权与俗权一系列的争斗,以教皇为代表的罗马教廷终于获得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压倒性优势,教会与世俗政权合为一体。本来,在早期基督教中,教会生活与世俗生活相对立,前者意味着对后者的批判,并将理想主义存寓其中。可是当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成为基督徒、当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统属于教会之时,这种二分法就变得毫无道理了。个人不可能在现存社会之外寻求理想社会,而只能在这唯一的社会中证明自己与真理间的亲密关系。这导致了古典个人主义不可避免地向近代个人主义转变。

与此同时,马克思也看到了古典个人主义的真正缺陷在于其出世态度导致的空想特性。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的解放是需要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完成的。共产主义社会虽然保证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却并不鼓励个人的孤立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发展的个人相互合作的产物,这一方面是为了保持人类已经发展出的生产力水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导向人类整体的进步。在此意义上,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尽管是从古典个人主义出发的,但它同时在两个方面借鉴了近代个人主义的理论成果:1.个人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个人自由发展的社会需要相应社会制度的支持;2.这种每个人自由发展的社会是在以单子式入世个人为基础的人类史前史社会中历史性生成的。因为这两点借鉴之处,历史唯物主义不同于以往一切空想的社会主义理论而成为科学。

无独有偶,作为西方近代哲学开端的笛卡尔主义,也建立在个人与真理相分离的前提之上。笛卡尔的理论始于他对一切理论的怀疑,“如果我想要在科学上建立起某种坚定可靠、经久不变的东西的话,我就非在我有生之日认真地把我历来信以为真的一切见解统统清除出去,再从根本上重新开始不可。”⑪沿着这个思路,笛卡尔不仅怀疑感官经验的真实性,也同时怀疑作为世界秩序最终保障的真理 (上帝)。“因此我要假定有某一个妖怪,而不是一个真正的上帝 (他是至上的真理源泉),这个妖怪的狡诈和欺骗手段不亚于他本领的强大,他用尽了他的机智来骗我。”⑫笛卡尔的上述怀疑事实上消解了所有古典理论的真理性:一切古典学说都建立在人与真理的直接联系之上,而人不能认识真理只在于其偏执对真理的遮蔽;所以,古典理论都是通过打破偏执来回归世界的本真。可是,按照笛卡尔的思路,个人即使克服了自身的偏执,其所获得的依然未必是真理,因为世界的秩序和逻辑本身就可能是“妖魔”刻意创造以欺骗人类之物。在阿伦特看来,从笛卡尔的理论出发,“存在和现象的关系不再像它在传统怀疑论中的那样是静止的,似乎现象只不过隐藏和遮蔽了真实存在,使后者永远逃避人的把握。而是相反,这个存在极其活跃和主动:它创造着它自身的现象(除了这些现象是错觉以外)。人类感觉感知到的任何东西都是看不见的、秘密的力所导致的,而且只有通过某些设计巧妙的工具,力才能在行动中被人捕获,而不是被发现——就像违背了自身意愿的一个动物落入陷阱里或是一个贼被抓获,这证明了这个无比积极的存在本身有这样的性质,以至于它显示出来的东西必定是错觉,从它的现象中得出的结论必定是虚妄。”⑬因此,笛卡尔之后的学术研究转向了方法论中心主义,即找到一种方法把原本不属于人类的真理挖掘出来的可行性技术。近代科学的本质就是“被组织起来的科学家寻找方法和手段,让自然在实验和器具中被捕获,从而迫使她说出自身的秘密。”⑭而这种科学的精神又渗透进传统的人文学科,建构了社会科学、历史科学等一系列以方法论为核心的新兴学科。然而,由于以方法论为中心的近代学术建立在人与真理不能直接相连的怀疑论之上,其面临着与加尔文主义同样的逻辑悖论:没有办法确定任何一种方法必然达致真理。所以,这些方法论的有效性也只能由其在现实社会中的效用来表现。一种方法能够提升人对周遭世界的控制能力,就被认为是在趋近真理。从笛卡尔怀疑论出发的近代学术,与加尔文主义一样,强化了入世的个人。因为这种近代入世个人被切断了与真理的直接联系,他们其实是被迫入世的,并且不得不通过在现存社会秩序中的成功来证明自己正在借助“有效的”方法趋近真理。

西方近代个人主义的前提是入世的个人,也就是雷蒙·威廉斯通过语用学研究所指出的与他者相对的个人。个人不再直接面对真理,而是必须通过在现实世界中与他者互动的表现来证明其与真理的关联。对于这种入世个人间互动关系的研究创造了近代哲学中特殊的社会理论,即英美学术传统中的政治哲学和德国学术传统中的历史哲学。⑮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基本前提。但是,由于内部审计部门是公司内部设置的机构,既是经济活动的监督者,又是管理工作的服务者,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存在密切联系,其独立性是相对的。内部审计存在着只重视行使监督职能而没有行使服务职能的问题。另外,很多上市公司是在国有企业股份改制的方式上建立起来的,内部审计条件相对来说也并不成熟,内部控制机构并没有随着经营管理要求的提高而做出应有的转变,公司的领导对内部审计没有充分的认识,使得内审部门形同虚设,失去它存在的价值。

1.美英学术传统中的原子论与政治哲学

原子论的个人主义将个人视为同质性的最小单位。当这些同质性的最小单位聚集在一起 (入世)构成社会之时,我们就得到了英美各派政治哲学的一个基本前提,即自然状态。洛克将自然状态描述为“一种平等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切权力和管辖权都是相互的,没有一个人享有多于别人的权力。”⑯霍布斯则认为“自然使人在身心两方面的能力都十分相等,……由这种能力上的平等出发,就产生达到目的的希望的平等。”⑰英美政治哲学中的自然状态,正是表述了“入世的同质化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基础”这一基本理念。政治哲学之后的发展也并没有超越其基本前提,罗尔斯的无知之幕、经济学假设的理性个人,都可视为自然状态的不同版本。在此基础上,解释社会现象的工作就应该是对这些原子化入世个人的互动关系加以逻辑推演。只是在这个层面上才出现了不同的理论流派,洛克认为个人以理性的方式构成和谐生活,霍布斯则认为结果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等。

以原子式入世个人为基础的政治哲学也可以对社会具有批判性,但这种批判与出世个人的古典主义批判完全不同。自然状态并不是真实的历史状态,在人类社会中从未有过这样一个时期,人们按照这种抽象状态而共同生活过。因此,以自然状态为前提进行逻辑推演,并不是为了说明人类实际的社会历史进程,而是探讨以入世的原子式个人为基础的社会究竟该如何构建。在此意义上,相对于欧洲封建社会的传统与现实,政治哲学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的态度。然而,这种批判性又是历史性的。这具体表现为:在建构自然状态概念时,人的自私性、自我保存的冲动、财产的私人占有等内容都被视为人的本性而自然地融入政治哲学的理论前提之中。入世的原子式个人是资本主义社会理论上和事实上的基础。以此为前提的社会理论就是建构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之后,政治哲学的批判性也就消失了。

2.德国学术传统中的单子论与历史哲学

单子论的个人主义强调“有机个体”的概念。莱布尼兹说:“在有形实体中应该有一种最初的隐德莱希作为原始的活动能力;也就是一种原始的动力,与广延或纯粹几何学上的东西及质料或纯粹物质的东西相连结,就不停地行动,除非由于形体的共同作用它的努力和激动受到各种限制。而这种实体的本原,在生物那里就谓之灵魂,在别的东西那里就谓之实体的形式。这种本原与物质相连就构成一个真正是‘一’的实体,但凭它本身就已经构成了一个单元;也就是这种本原,我名之为单子。”⑱与同质性的原子不同,每个单子由于其内在动力的存在可以演化为多样化的个体。在莱布尼茨那里,单子还是封闭的,它与世界的关系还需要上帝的前定和谐加以保障。赫尔德则通过“实体有机力”的概念,赋予单子入世的特性,成为构成历史哲学之基础的“有机个体”。

⑧⑨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七卷·芝诺》,徐开来、溥林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0、341页。

从学术渊源看,西方近代个人主义,尤其是德国学术传统中单子式的入世个人,通过德国古典哲学而对马克思发生影响,进而对唯物史观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以有机体的方式来理解历史中的个体主要有两点创新之处:1.有机个体应该在其自身中获得解释;2.有机个体最终结合为整体的人类有机体,全部人类历史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解释。事实上,兰克和黑格尔正是在这两个不同的方向上发展了赫尔德的历史哲学。对兰克来说,有机个体的历史理论教导历史学家应该从每一个有机个体的特殊性出发去理解历史,对单个有机个体的发展趋势加以说明是完全合理的,但这种讨论不应该导向一个抽象的人类历史总规律。而对于黑格尔,历史的总体规律正是其历史研究的真正目的,所以在他的历史哲学中,绝对精神在民族有机体中的逐步演化构成了全部人类历史的实质。有趣的是,两个人的历史哲学在德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最后竟殊途同归,成为了为普鲁士制度辩护的学说。不同的是兰克用民族和时代的特殊性来为普鲁士的专制制度做辩解,而黑格尔则直接将普鲁士制度放到了历史的终点,成为全部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目标。历史哲学上述的理论演进,正说明单子的入世特征。单子论个人所体现的自由仅仅是服从于一定的历史潮流的自由,与真正的人类解放迥然不同。

总而言之,无论是单子式还是原子式的个人都具有相同的入世特征,也可以说这两种近代个人理论的区别正是入世个人建构世界不同方式的展现。以入世个人为基点,经过启蒙主义、革命、浪漫主义等历史事件,包括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前提的西方近代社会被建构起来,发展出了一种前所未见的西方近代文明。这一切源于西方近代思想的深刻转变:个人与真理的关系被加以重构,个人不再直面真理,而只能通过与他者交互的社会生活来证明自己与真理的关联性。这使得古典时代对社会生活保持批判性与距离感的出世个人退出历史舞台,代之以原子式或单子式的个人。

三、唯物史观对两种个人主义的回应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同时回应了西方历史上的两种个人主义传统。这具体表现为:

1.唯物史观对近代个人主义的回应

在赫尔德的历史哲学中,个人因其内在力量的驱动成长为异质性的个体,这些异质性的个体在互动中又结成更大规模的有机统一体,如家庭、民族、国家、文化等。这些更高一级的体系也是入世的单子个体:因其内在力量的驱使而演化为不同的形式,并与其他个体相互作用。这种作用的结果就是全部人类最终也构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人类历史就是有机体的演化过程,这一演化过程在赫尔德那里,具体来说就是诸民族有机体的交替演进。

从理论归宿看,历史唯物主义是对古典个人主义与近代个人主义的辩证整合,这种整合存在于其历史性叙事之中。人类史前史中的个人是近代个人主义中的个人,他们与真理切断了直接联系,受制于物化的社会关系,只能在历史性的有限范围内活动。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个人则类似于古典个人主义中的个人,因为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自由地发展自己。而人类历史的奇妙之处正在于这两个阶段的戏剧性转换。在这样一个大的叙事框架下,历史唯物主义处处展现了两种个人主义传统的交叉与融合。

马克思在莱茵报的经历,使他开始意识到个人问题的真正内涵。在莱茵报期间,马克思尝试通过其理性的思考和写作来对现实社会问题发表看法。而结果表明,这些个人的理性行为在现实的历史进程中是全然无力的。这样的结果促使马克思怀疑黑格尔历史哲学中个人自由与绝对精神辩证统一的设想。此后,马克思对现实世界中个人的看法就日益转向了 “人类史前史”概念中的个人类型。人类史前史中的个人其实就是单子论入世个人的新形态。首先,人类史前史中的个人不能直接面对真理,他们的思考和行动都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受制于物化的社会关系。其次,人类史前史中的个人,其活动方式具有历史性,即他们的行为由不同的历史阶段、相异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具体的社会关系结构所决定。因此,人类史前史中的个人继承了单子式入世个人的基本特征。但与黑格尔不同,马克思在人类史前史阶段放弃了人类自由逐渐实现的叙事模式,认为这个阶段的特征在于个人根本不是自由的,而是被物质力量所驱动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正是为了与德国哲学的传统划清界限,“历史不是作为 ‘源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而告终。”⑳,而是“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在这里,单子式个人不仅是入世的,而且从本质上说是完全被现存的社会关系所塑造和决定的。

2.唯物史观对古典个人主义的回应

唯物史观对古典个人主义的回应主要在于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个人是符合古典个人主义理想的个人。首先,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个人通过自由劳动,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获得发展。这就说明,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个人是能够直接面对真理,独立做出自己的判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途径。并且,每一个人独立做出的判断可以是完全不同的,而所有这些基于不同判断而出现的行为方式都使得人类更趋近于真理。其次,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个人必然不会抱有出世的态度,因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可以直面真理,自由发展的个人最为理想的生存环境。古典个人主义的出世态度,本质上在于其无法在即存的社会中实现自身理想的存在方式,因此在以“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为基本原则的社会中,他们不仅不会出世,反而会选择积极的入世。

毫无疑问,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还仅仅是原则性的,将这个原则性的构想落实为生活世界中的事实尚面临许多具体的问题,然而共产主义仅仅作为一个原则性的理想就已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展示了人的另一种可能性,这种通过理想社会所揭示出的可能性作为现实社会的参照物,足以对现存社会的种种不足之处加以批判并促进其变革。这也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流行的“乌托邦精神”。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对马克思许多经典论述表示怀疑并加以修正,但即使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全部的历史性阐释,它对于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仍然坚持其存在的价值合理性。

3.唯物史观对两种个人主义传统的辩证整合

马克思在其学术生涯的初期就已经在关注个人的问题。他的博士论文《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探讨了两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原子论。当然,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探讨绝不是出于庸人的好古癖。“只是现在,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和怀疑派的体系为人们所理解的时代才算到来了。他们是自我意识的哲学家。”⑲在这里,马克思明白地告诉我们,他研究二者的原子论,就在于这两种原子论与个人的自我意识问题紧密相连,而上述问题又是他那个时代的哲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在论文中,马克思认为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将原子描述为同质的,其运动方式只能是直线下落或相互排斥,而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则在此基础上添加了一种新的运动方式,即原子在直线下落过程中发生偶然的偏斜。原子个体在运动中能够发生偏斜,就意味着每个个体都有基于偶然性,向不同方向运动的可能性。这种原子已经接近德国学术传统中的单子。而如果原子本身同质,其运动中也不存在偶然性,那么这样的原子就与英美政治哲学中的原子类似。所以,马克思在其论文中讨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在入世个人的前提下,原子论个人与单子论个人两种理论的分歧。从论文来看,那个时候的马克思是德国传统坚定的支持者,并以此为基础批评政治哲学传统。至于古典个人主义与近代个人主义的分歧,此时尚不在马克思的问题域之中。因为,个人的在世存在并非抽象的原子运动,只有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人才有入世与出世的问题,而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的讨论还没有达到问题的这个层面。

在人类史前史阶段,个人是彻底的单子式入世个人,其行动方式被即存的社会关系所决定,即便如此,全然异化的个人劳动却通过发展生产力这一向度为实现人的解放奠定了基础。在这里,值得注意的不是这一论述的辩证形式——这种辩证的历史叙事形式在黑格尔那里早已获得了充分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在这一问题上的真正创新之处,在于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符合古典个人主义理想的终极形态——放在了史前史的终点。以古典个人主义为依托,历史唯物主义在彻底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个人为单子式入世个人的前提下,却保留了对这一社会现实的批判性,并提示了个人存在状态全面变革的历史可能性。正是对古典个人主义理想的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超越了德国历史哲学“解释世界”的局限性,成为一种为“改变世界”提供支持的理论。

在源头上,这种个人主义范式的转变始于近代启蒙初期的加尔文主义。古典个人主义的前提在于个人独立探求真理,它在早期基督教中表现为信徒直接获得圣灵的启示。但是,依据加尔文的观点,上帝是远超于人的存在,个人根本无法理解上帝的意图,也不可能通过任何自以为“善”的世俗行为来获取上帝的恩宠。这样,古典个人主义中的个人通过直面真理而获得心灵满足,却因为不能证明这符合上帝的恩宠而陷于自我孤立。換言之,个人因为根本无法理解真理而孤独,就不得不在世俗生活中寻找自身与真理相关的证明。然而从逻辑上说,这种证明是不可能的,因为人根本理解不了上帝。加尔文主义进而认为,人虽然不能理解上帝,但其中的一部分却确实蒙上帝恩宠而得到了拯救的途径。这种受恩宠的个人,是可以通过其在世俗生活中的表现加以识别的:即这样的人是为增加上帝的荣耀而生活的人,也就是说,他们的全部行为都体现了对上帝的信仰;这主要体现在两个外部表现方面:1.他们通过严格奉行各类教规,全身心地赞颂上帝;2.他们对上帝所设置的世界秩序保持恭顺,对上帝所安排的命运表示顺从;这样,他们能在上帝为其安排的职业中艰苦工作以创造成就。正是这样的教义促成了韦伯所说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间奇妙融合。事实上,信仰加尔文主义的清教徒们,一方面在个人生活中奉行禁欲主义,以表明自己是蒙恩宠、能全心侍奉上帝的人;另一方面,又竭尽全力在上帝为其安排的工商业营生中聚敛财富,并通过生意的成功以证明上帝对自己的恩宠。由此可见,在加尔文主义这里,个人失去了与真理的直接联系的出世身份,从而失去了与现存社会对立的批判性维度;代之而起的现代个人主义,要求个人必须以现存社会中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身与真理间的关联性,于是,个人成为入世的个人。

由此看来,唯物史观正是建立在两种西方个人主义传统的辩证整合之上。但是这一辩证整合的历史过程却是有待完成的。以近代个人主义为原则的人类史前史社会如何戏剧性地转化为以古典个人主义为原则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个问题在马克思那里还只是一种抽象的理论探讨。只有以具体的理论和实践承担这一历史使命,历史唯物主义才能宣告完成。

4.结论

综上所述,西方个人主义具有双重传统。源于古希腊哲学,并被早期基督教所吸收的古典个人主义认为个人应该直接面对真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既存社会的批判性与疏离感,造就了这一传统下出世的个人。在中世纪基督教中孕育,并在近代哲学中兴起的近代个人主义认为,个人没有能力直接面对真理,所以只能积极入世,以证明自身与真理的关联性。这种个人主义思路,发展为以原子式入世个人为基础的英美政治哲学和以单子式入世个人为基础的德国历史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同时超越式地继承古典个人主义与近代个人主义,并通过历史辩证法整合了两者。

然而,经典历史唯物主义对两种个人主义传统的整合还是抽象的。事实上,克服这种抽象性,将单子式入世个人转化为共产主义社会中被解放的个人并实现人的“个性”价值,这一历史过程的详细规划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只是糢糊的轮廓。我们知道,马克思在这一问题上的语焉不详,在于他认为自己所处的历史阶段尚不足以对此下结论,这个问题应该留给相应历史时代的后来者加以解决。这个相应的历史阶段就是社会主义阶段。在唯物史观中,社会主义阶段是作为资本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而存在的,其存在的重要历史意义正是实现个人存在方式的戏剧性变革。在讨论了唯物史观与两种个人主义传统的关系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社会主义社会与两种个人主义的关系。我认为,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对西方的两种个人主义传统区别对待。首先,社会主义阶段应对近代个人主义持扬弃的态度,但是这种扬弃必须建立在对其历史作用和局限性的充分了解之上。其次,社会主义阶段应按照古典个人主义的标准来不断促进变革,也就是以承认个人直面真理为前提,进而以创造性的制度鼓励个人自由自觉地劳动和发展,以期实现人的真正解放。

现阶段整个旅游行业数据资源差异性较大,多数重要数据并未得到收集,数据的深度挖掘严重不足。由于旅游行业的数据资源并未得到释放因此对整个产业的支撑以及影响都较弱。同时多数数据在采集管理上都要较大欠缺。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都严重不足,经常出现数据孤岛,数据完全开放的条件不足。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3页。

⑥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68页。

③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31页。

④《古典个人主义出世个人与近代个人主义入世个人的划分》,这一观点可参考路易·迪蒙《论个体主义——人类学视野中的现代意识形态》(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本文观点受此书启发,但在出世个人的起源,以及出世个人如何转变为入世个人等理论问题上,与此书观点不同。

⑤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67页。

通过对比分析5个处理的试验结果可以发现,适量的生物炭施加整体上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的含水率,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的持水能力。

柴油发电机组烟气经排烟管道排出后温度可达200~300℃,利用柴油机烟气余热干燥垃圾的关键在于确定垃圾干燥的适宜温度,它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低于垃圾燃点320~460℃[17],避免干燥过程中垃圾自燃;不能使垃圾热解产生复杂毒害气体;尾气温度不能低于烟气露点温度120~130℃[18],防止腐蚀设备。

⑦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第十卷·伊壁鸠鲁》,徐开来、溥林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39页。

抓党建,制度建设逐步健全。制定出台了《林芝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2016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和《林芝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6年党建工作要点》,稳步推进党风廉政各项工作。制定下发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四型”机关党组织品牌创建活动等实施方案,结合食品药品监管实际,开展主题学习教育活动。

(2)页面除噪模块。该模块主要用于对抓取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筛选,剔除获取页面中的无价值信息。由于主题爬虫选取的页面通常都带有一些辅助信息,如:网页界面或用户的交流信息、广告等附加图文信息、HTML 界面的CSS 代码等,删除这些不相关的信息,有利用价值信息的获取。

在我国最早出现“图书馆”一词的文献应是梁启超主编的《时务报》。据《上海地方志》资料显示,1896 年8月,由黄遵宪、梁启超在上海创办的维新派机关报《时务报》(旬刊)。在《时务报》第六、七册连载的译自日文的《古巴岛述略》一文中,首次出现“图书馆”一词。

⑩《圣经·路加福音》第5期,第11页。

⑪⑫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反驳和答辩》,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4、20页。

⑬⑭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0、221页。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身高与体重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教材没有将本质问题揭示出来,却抛出了一个讳莫如深的问题,此后再也没回头关心过这个问题,甚至连简单的说明都没有,紧接着转向了另一个问题.

⑮此处观点可参考李荣山《历史个体与普遍历史——历史主义脉络中的社会变迁》(《社会》2017年第1期),上述论文提示了原子论与英美政治哲学、单子论与德国历史哲学间的联动关系。本文进一步展开相关论述,并通过与个人问题的联系,拓展了这一理论。

⑯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页。

⑰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 92~93页。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4月在萍乡市某三甲医院临床实习的护生150例,其中本科生30例,大专生52例,中专生68例,均为女生,年龄17~23岁。

⑱莱布尼茨:《新系统及其说明》,陈修斋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69页。

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3页。

⑳《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

作者胡斌,哲学博士后,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上海 200234)

责任编辑 余 越

标签:;  ;  ;  

唯物史观“个性”价值与西方个人主义双重传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