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论文_崔凯

解析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论文_崔凯

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 73000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水平和生活的质量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其相关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质量效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作为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关的施工技术的完善和优化对于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进行相关浅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功能作用;施工技术

前言: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建筑结构经常会发生严重的裂缝问题,这种建筑结构裂缝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也威胁到了施工人员和居住人员的人身安全,从而对于整个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建筑的裂缝和相关的裂纹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后浇带的应用就是在研究过程中找到的重要解决办法之一。

1.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主要功能作用分析

1.1有效解决建筑结构由于温度因素引起的裂缝裂纹

由于施工过程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其整个施工会耗用大量的时间,因此也会经历很大季节变化和温差变化。这些温度变化和气候条件的变化会对建筑物的结构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致使其经常会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而我们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来对建筑结构进行浇筑,这种浇筑的工作需要在低温的环境下才能完成,而混凝土对于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气温升高时,混凝土的内部就会由于气温升高产生向外进行的挤压力。当这种挤压力过大时,就会导致建筑结构出现比较大的裂痕。在传统的施工工艺中,很多施工人员都会采用设置伸缩缝的方式来解决裂缝问题,但是伸缩缝的设置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阻力,会严重影响施工的进度和成本。而采用在建筑施工后进行后浇带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将这一问题进行解决,有针对性地缓解了温度对于混凝土的影响,对于建筑的长期使用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2有效的解决裙房问题,完善基础设计

应用后浇带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建筑结构由于温差产生严重的裂缝问题,另一个有效的作用就是能够有效的解决裙房问题,完善基础设计。从目前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对于高层建筑和裙房设置后浇带是十分必要的。在整个过程的设计中,基础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后浇带是我们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地基的重力对于裙房结的影响,通过使用地基沉降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求出两者各自的后浇筑的时间。无论裙房的结构如何,我们都有必要在设计后进行后浇带处理,这些工作通常由专门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来完成,这样能够保证施工顺序的精确性[1]。

2.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研究和分析

2.1科学合理的设置后浇带的位置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后浇带的设计对于整个施工的各个环节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要严格保证后浇带施工的质量,这样才能够有效的确保各个施工环节的效果和质量。首先,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能够对后浇带的设置位置进行合适的选择,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2],我们往往不会在剪力墙的部分设置后浇带,但是除了剪力墙的其余部分,我们都要设置后浇带。后浇带的位置能够有效的防止剪力墙受到过大的剪应力,致使整个建筑物的相关部件的抗压能力受到严重的影响问题发生,后浇带的合适施工位置应该选择混凝土构建物所接受外力比较小的部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对后浇带的宽度和间距进行科学的划分

在对后浇带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建筑结构的整体,我们不应该对建筑物进行不合理的结构切割,我们应该对其进行合理的划分,然后保证各个部位的紧密合作。我们依据相关的建筑施工安全的施工标准,其中规定对于没有达到22层的楼板,基础受力效应的钢筋都不能够进行切割,这也如此。如果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了跨度比较大的后浇带来对其进行切断处理,那么我们要做好后期的维护工作,进行后浇带的浇筑和焊接连接的处理工作,从而有效的降低楼板由于两头受力大于中间受力出现结构性的垂落,为了有效的保证施工的安全性,我们经常将后浇带的宽度设置不低于7米,后浇带的间距设置应该根据实际的图纸进行设计和安排。

2.3对于后浇带断面形式的选择和设计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对于后浇带断面形式的选择主要根据混凝土的断面形式来进行选择[3],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保证混凝土的断面形式与后浇带的断面形式的一致性。之所以要实现这种一致性,是为了能够有效的避免受力过度集中而导致建筑物的结构遭受严重的破坏的问题发生,在后浇带的施工完成后,一旦由于受力过于集中,也会产生直缝,这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对后浇带的断面形式进行合理的选择,进而有效的避免断面形式设置的不合理性。

2.4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材料

为了有效的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果,我们应该充分的意识到,科学合理的建筑材料和后浇筑施工技术对于整个工程质量的保证同样重要。我们应该选择那些具有较高的质量,而且没有收缩性的钢筋混凝土。如果为了进一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相关的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在钢筋混凝土中添加膨胀剂的方式,来进一步降低混凝土对于温度变化的敏感性。而且在进行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我们要能够对相关的缝隙进行清理,保证缝隙的干净和整洁度,对于积水问题也要进行有效的及时处理,并且不能让缝隙过于干燥,要保证缝隙内侧的两端始终处于一种湿润的状态。在无收缩性的钢筋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减水剂也可以对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起到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进而对建筑物的构建强度进行有效的保证。

2.5关于对垂直施工缝的解决方法

垂直施工的方法与混凝土的浇筑具有很大的区别,它有其自身的特点。相关的施工人员在完成对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后,如果混凝土发生凝固,我们要通过压力水的冲洗作用来对骨料进行湿润处理。相关的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冲洗时间的及时性,这对于整个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具有决定性意义。为了能够及时的找到最佳的冲洗时间,相关的设计施工人员在设计图纸的过程中,应该对相关的问题进行精准的时间预测,并对时间进行预设,并且还要安排专门的人员对整个工程进行及时的检查,有效保证冲洗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6对于后浇带进行合理的保护

在实际的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有效防止和避免水或者其他杂志在缝隙处长时间的停留[4]。通常的情况下,我们在后浇带的缝内可以涂抹防水砂,或者设置合适的挡水砖。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的长期有效性。从而确保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

结语: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中后浇带能够有效的对相关的混凝土裂缝处进行修复,并且对于地基的设计也起到了良好的保证和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对后浇带施工的施工技术和相关的施工流程进行研究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有效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保证,为建筑行业的长期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付志海.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J]. 江西建材,2014,23:73.

[2]赵东浩,刘俊乐. 试论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1:119.

[3]雷吉祥. 论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J]. 建材与装饰,2016,24:7.

[4]李锦涛.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A]. .《同行》2015年9月(下)[C].:,2015:1.

论文作者:崔凯

论文发表刊物:《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7

标签:;  ;  ;  ;  ;  ;  ;  ;  

解析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论文_崔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