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方法论文_张浩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方法论文_张浩

中国广东

摘要:我国土建工程施工规模不断扩大,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也不断增加。这种混凝土由于体积较大, 结构复杂, 需要较高的施工技术, 才能防止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本文就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方法进行分析, 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 土木建筑施工; 技术管理方法;

我国土建工程逐渐向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于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也就相应增加, 如高层楼房、大型水坝、大型基础设施等, 这些都需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 才能保证工程质量。但这种混凝土结构由于体积大、结构复杂, 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 如果处理不当, 很容易形成裂缝, 给工程带来安全隐患。因此, 本文就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方法进行如下分析。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主要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特点为, 施工技术要求较高, 在浇筑时需要控制好内外温差, 以避免出现裂缝;厚度较普通混凝土大, 结构也较为复杂;对平面尺寸要求较高, 因为该尺寸过大, 将会出现温差过大等问题;另外, 对于模具拆除也有严格要求, 拆除时混凝土表面温度需要保持在20°左右, 并控制好其内外温差, 不能过大, 否则, 容易出现裂缝。

2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方法

2.1裂缝控制技术应用

首先, 合理配置混凝土各材料之间的配比。混凝土质量和其材料配比密切相关, 只有具有合理的配比比例, 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合理, 才能提高其稳定性及抗压能力。所以, 在施工之前, 不能随意选择材料配比比例, 而应在施工之前, 由专业实验人员对材料配比进行优化, 选择最合理的配比方案, 然后应用在施工中, 才能保证混凝土施工要求, 也就避免了由配比不当而出现裂缝等弊端。此外, 当材料配比设置合理之后, 还需要注意搅拌方式, 搅拌时应注意各材料混合情况, 达到拌合物均匀的程度。

其次, 添加配筋。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 最需要避免的就是裂缝, 裂缝产生的因素较多, 所以, 在施工时需要严格控制每个施工环节。研究表明, 在混凝土中添加适当的配筋, 能够有效防止裂缝, 如果将配筋之间的间距调小, 防止效果会更明显。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配筋添加量通常较少, 使裂缝出现的几率有所增加, 所以, 在施工中, 应将配筋加到混凝土结构中间, 才能实现对薄弱部分的有效控制。

再次, 需要加入添加剂。研究表明, 在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各种因素中, 其自身收缩性也起到重要作用。当混凝土收缩量超过一定范围, 由于自身结构产生变形, 便会产生裂缝。所以,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 需要更加注意收缩性问题, 必须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目前, 控制混凝土收缩性的主要方法是加入添加剂, 将其加到里边, 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收缩性能, 从而起到抗裂缝的作用。

2.2温度应力有效控制

首先, 混凝土浇筑温度的有效控制。在混凝土浇筑时, 由于水泥水化时, 会释放大量的热量, 使温度骤增。这些热量会自内向外缓慢释放, 这过程中会形成一个由内向外的温度梯度。如果混凝土在浇筑时产生大量热量, 又在短时间之内不能释放, 会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进而产生应力造成裂缝。在外界温度较低时, 混凝土内部产生大量热量使内部温度较高时, 很容易产生破坏性温差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 在施工中, 除了选择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 将水化所产生的热量大大降低, 以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度差过大, 进而降低了打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几率。

其次, 控制好水泥用量。施工研究表明, 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裂缝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水泥用量的不合理使用。所以,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 为了提高施工质量, 应适当减少水泥用量, 增加其他一些活性掺合料, 使原材料总量不变的前提下, 减少了水泥用量, 从而有效控制了水化热过大问题。也就有效控制了混凝土内外温差。另外, 提倡使用低热量水泥, 也就是说使用和水混合时候放热量少的水泥, 如粉煤灰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

再次, 做好降温措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通常会产生大量热量, 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所以, 在浇筑时, 需要采取强制降温措施, 以消除温差问题。如在混凝土浇筑时预先埋好水管, 在浇筑时通过冷水来实现降温。

2.3减少外部约束力的影响

首先, 对于地基所产生的约束力, 需要在地基和滑动层之间设置滑动措施, 来实现约束力的控制。对于地基和混凝土之间的约束力, 可以在二者之间设置一层砂垫层或者沥青层, 从而降低了地基对混凝土的约束力。上面的约束力都是外界物体所施加的, 所以, 只要将它们和混凝土之间的接触条件有效控制, 就能实现对其自身进行控制。对于混凝土内部的约束力, 通常是由水泥和水混合时所产生的热量所引发的, 所以, 需要对温度进行有效控制, 约束力便可迎刃而解。如在混凝土材料中添加适量的降温材料, 或者在浇筑时预埋水管等, 都能达到解除约束力的目的。

2.4做好混凝土浇筑前后的控制工作

首先, 材料选择。混凝土原材料为水泥、砂子、碎石、水及其它外添加剂。其中水泥很关键, 因为它涉及到水化热问题, 所以, 在施工前, 需要根据施工质量要求, 严格挑选强度满足的低热水泥。砂子一般要求是, 级配和含泥量符合标准要求;碎石要求较为严格, 不仅大小均匀, 还要求色泽也要匀称, 才能满足施工条件。外添加剂主要是膨胀剂, 一般选择复合型的, 才能及时补偿收缩问题。此外, 为了减少水化热, 需要添加适量的粉煤灰, 要求是颜色较浅、细度匀称、质量稳定等。

其次, 混凝土搅拌及运输环节。原材料准备好之后, 便进入搅拌机运输环节, 需要注意的是, 搅拌务必均匀, 并保持较好的流动性, 以免在运输中出现收缩。运输时, 需要配备有施工经验的人员跟随;运输时间不能太长;混合料运输到施工场地之后, 出料时, 出口不能对准插筋及配筋, 以免将其冲击移位, 产生施工质量问题。

再次, 混凝土浇筑环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为了保证浇筑质量, 需要采用分层方法, 也就是将整个混凝土浇筑过程分成不同的阶段, 对每个阶段的浇筑质量给予控制, 从而达到控制施工质量的目的。分层浇筑过程中, 需要注意先后顺序, 还需要注意相邻两层之间的衔接情况。一般是, 当上一层混凝土还处于初凝状态时, 便开始下层浇筑, 才能保证上下层之间不留施工缝。

最后, 浇筑之后的养护工作。混凝土浇筑之后, 为了避免出现表面失水收缩裂缝和温差应力裂缝, 需要及时进行蓄水养护或覆盖塑料薄膜和麻布片、稻草等混凝土结构体外部及表面的保水和保温养护。

3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土建施工逐渐向着大规模方向发展, 于是便出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问题。和普通混凝土不同之处在于, 该混凝土具有体积大、结构复杂, 需要有较高的施工技术, 才能保证浇筑质量。以此, 本文就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方法进行分析, 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秉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分析[J].科技风, 2014, 18

[2]乔亮.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风, 2014, 21.

论文作者:张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建筑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方法论文_张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