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论文_韩猛

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论文_韩猛

韩猛

(枣庄市市政工程总公司,山东,枣庄,277101)

【摘 要】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是市政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影响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因素有很多,同时,这些因素都是非常复杂的,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提高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的措施,希望对今后的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市政道路;安全管理;有效措施

安全问题在所有工程建设中都是值得去关注的问题,在市政道路建设时路面施工的安全也非常的重要,道路路面施工大部分是在交通正常运行的环境下开展的,无形中增加了其施工难度,并且施工地段一般是较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据资料显示,我国近年来路面施工中发生了安全性事故,具体原因主要是,如在施工时对于标志物没有正确的摆放,施工人员不遵守施工规范没有正确进行操作等,造成了许多无法挽回的惨剧,不仅使受害人遭受灾难,同时相关的家属也遭到了极大的打击。这些问题都属于施工中安全管理的责任的范围,因此必须重视安全管理的问题,加大力度努力将安全意识灌输到每一个参与者的思想里,开展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制定落实相关的规章制度,保障路面施工人员的安全。

1.当前我国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现状

就当前我国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现状而言,我国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1 安全管理措施未落实到位

市场规范化管理存在缺陷近几年,因市政道路施工企业没有明确指出安全管理的责任,从而使安全管理措施没有落实到位,进而引发了多起安全事故。虽然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一些客观因素存在,但是,最主要的还是没有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工作。市政工程的单位多为当地建设类行政部门或其授权委托的单位或部门,一些单位由于自身权利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不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甚至一些工程已开工确未签订正式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另有的工程不办理规划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检查时才补办;有的政府投资工程为追求政绩,一味压缩工期,甚至缩短设计周期,极易导致工程项目设计上的功能不全或其他缺陷和施工质量隐患,造成工程质量内在品质的降低,运行后出现大量的质量问题。

1.2 缺乏安全管理意识

在我国道路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普遍薄弱,其突出表现是大部分的施工企业都没有配备正常的劳务协作施工人员,大部分都是得到工程后,将工程直接全部或部分转给其它专业队伍,真正的施工企业则指派部分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配合管理。造成负责安全管理的人员配备严重不足,造成企业安全管理存在漏洞,不能按规定管理施工现场。

1.3 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从整体上来看,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也是说一套、做一套,并没有结合实际去考虑问题。另外,有些安全管理人员有浮躁思想,没有较强的安全管理意识。在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没有及时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与检查,不能及时掌握最新的安全管理信息。除此之外,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对安全防范措施实施情况、是否有安全隐患问题存在等进行深入探讨。上述这些都是引起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1.4 对危险源的辨别能力不强

在有些施工条件与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会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但是,施工人员并没有在施工现场找到有危险源存在,施工人员抱有侥幸心理,虽然已经感觉到所处的施工环境不太安全,但是,却仍然在继续进行作业。此种情况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提高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质量的措施

2.1 加强对人为因素的控制与管理

要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安全顺利施工就必须要做好工程管理、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在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该对相关的施工人员做好有效的技能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同时,对他们进行定期的施工安全培训工作,培养他们安全规范操作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保证施工人员能够在事故发生后做到有效的自救,将安全事故损失降到最低。对于工程中的管理人员来说,施工单位要慎重选拔有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的人才,培养管理人员对工程认真负责的意识和能力,确保相关安全管理办法和制度能够有效的实施。

2.2 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在道路施工现场,应该根据危险源的等级开展分类,对安全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一些临近施工现场放置安全警示标志,这样能够引起进入施工段的人员对安全的重视,在某些大型机械设备上涂写警示标语,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要远离机械造成的伤害。在现场施工时,所有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工具,保障人身安全。相关的施工企业要认真学习施工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在上岗前,要做好安全准备工作对涉及的施工内容务必进行技术交底,了解掌握应对紧急事故所需的安全知识。同时,根据施工的实际的情况,研究制定和消防、医疗等有关的管理制度,各个部门务必重视安全检查,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操作坚决制止,并且责令及时进行整改。

2.3 加强设备管理工作

市政道路施工需要用到的机械设备种类较多,主要有土方机械、钢筋混凝土机械等,设备管理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环境。所以,我们必须要认真做好设备管理工作,杜绝机械设备安全隐患的存在,具体做法是:①完善机械设备使用与维修保养制度,结合施工机械设备的具体投入情况,科学、合理的分配机械资源。在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的基础上,加大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力度,发现机械异常情况,要及时修理,坚决避免带病作业的现象;②合理制定机械设备使用计划,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完成配件购买计划,争取做到在机械设备进场后就能立即进行施工,这样一来,有效杜绝了浪费现象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2.4 做好对环境因素的预测

环境是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影响较大的因素。大自然天气千变万化,暴雨、雷电、大风等都会对市政道路工程造成严重的破坏。我们不能改变和控制天气的变化,但是我们可以做好预测和预防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施工单位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环境因素的预测,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并及时通知施工现场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降低环境因素对工程造成的损失。施工单位还可以总结相关的施工工序经验,合理调整施工工序,尽量避开受当前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的工序的施工。

2.5 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市政道路施工安全需要做很多的工作,但最有效和直接的方式就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具体措施可以参考以下几点:第一,对于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安排安全教育培训,邀请专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训练,逐渐使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第二、利用培训安全知识和技能的机会,促使安全管理人员对各项安全操作方法技能加强了解和熟悉,监督施工人员依据安全操作标准开展施工,对于违规作业进行坚决杜绝和制止。

3.结语

道路施工安全管理重在控制,因此,要坚持贯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防止或消除事故危害,保护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目的不仅是处理事故,更重要的是在项目活动中针对项目的特点,对生产要素采取有效手段,对项目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目的。

参考文献:

[1]辛大勇.我国道路施工安全管理[J].科技传播,2011(20).

论文作者:韩猛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8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3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论文_韩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