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效果研究论文_张思凯

(耀州区人民医院 陕西铜川 727100)

【摘要】目的:研究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受的健康体检者50例,抽取其静脉血分为两份,其中一份做溶血处理(观察组),另一份做正常血液标本(对照组),对比两份标本的各生化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结果:两份标本的尿酸(UA)、血肌酐(Cr)、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等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钾离子(K+)、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CHOL)、总蛋白(TP)显著较高,空腹血糖值(GLU)、碱性磷酸酶(ALP)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现象会影响到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检查结果,检验人员必须做好措施防止标本溶血发生,若出现溶血情况,必须及时补救或重新抽血以防误诊。

【关键词】溶血现象;生化检验项目;影响效果;研究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043-02

标本溶血即因真空采血负压太大、离心分离血清转速与水浴箱温度太高破坏红细胞,致使红细胞内浓度比血浆高,导致胞内物质进入血清,让血清出现红色的一种现象[1]。溶血现象:红细胞破裂,使血红蛋白从细胞内逸出的现象。在体外,低渗溶液、机械性强力振荡、突然低温冷冻(-20℃~-25℃)或突然化冻、过酸或过碱,以及酒精、乙醚、皂碱、胆碱盐等均可引起溶血。现如今医学临床在生化检验中常应用真空管采血,标本溶血情况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血细胞释放出的胞内成分严重干扰了临床生化指标,极易导致误诊情况发生[2]。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受的健康体检者50例,探讨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受的健康体检者50例。患者男29例,女21例,患者年龄为21至75岁,平均年龄为(45.2±3.9)岁。清晨空腹抽取5ml静脉血,分为两份各置于两试管中,分别用于正常标本与溶血标本,各2.5ml。其中一试管放置在-40℃冰箱中进行20min的冷冻,取出融化后进行每分钟1200r的离心处理,时间为10min,分离血清后且血清中血红蛋白高于4g/L,则作为溶血标本。另一试管取血1h后进行离心处理,转速与时间同上,分离出不溶血的血清,且保证肉眼不见黄疸与脂浊,作为正常标本。

1.2 方法

应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5800与梅州康立K-lite6 电解质分析仪进行生化检测,保证同一批号试剂检测同一标本。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AST、ALT、GLU、Cr、UA、TP、BUN、TG、CHOL、ALP,用电解质分析仪与配套试剂检测K+。测定方法:血糖用己糖激酶法,ALT和ALP用酶法,总蛋白双缩脲法,总胆红素用钒酸盐氧化法。每份标本均进行10次检测,最终结果取10次的均值。相关操作流程按照说明书内容,所有操作由同一专业人员测定。对溶血标本与正常血液标本的UA、Cr、BUN、TG、K+、TBIL、ALT、AST、CHOL、TP、GLU、ALP等指标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特应用SPSS2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数据资料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用卡方检验,若P<0.05,即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份标本的UA、Cr、BUN、TG等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K+、TBIL、ALT、AST、CHOL、TP显著较高,GLU、ALP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

3.讨论

导致溶血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体内溶血与体外溶血两种。体外溶血的主要原因是血液标本与化学物质接触、冷冻、机械性损伤等,另外在标本采集、转运与储存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体外溶血情况,可见溶血受到采血操作质量、检验水平以及医疗器械质量等的影响。如果血液标本出现溶血情况,指标检测结果出现错误,很容易出现临床漏诊与误诊情况[3]。

关于临床操作中引起溶血的相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即采血人员操作失误、抽血操作熟练度不高、在血肿处与输液处抽血、止血带太紧、负压太大、抽血时间太长、真空管注血太快、血液中出现气泡、往抗凝管添加血液时剧烈震荡、抽取血液放置时间长、储存血液温度太低、水浴箱温度过高、离心速度过快、注射器与试管不够清洁和干燥、采血针密封效果差等都能导致标本溶血情况的出现[4]。标本溶血的主要原因是红细胞内外液浓度差异太大,若红细胞外血红蛋白高达一定程度后将会对对比色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溶血后引起的细胞内外液间诸反应也会对生化项目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在临床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增强采血操作熟练度;保证试管与针头等干燥清洁;禁止用酒精对针头消毒;止血带不能扎的太紧;控制好注射器活塞拔出速度;向试管注入标本需沿着管壁以防血泡太多导致血细胞破裂;不得将标本置入冰箱冷冻室;血液放置时间不得太长[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K+、TBIL、ALT、AST、CHOL、TP显著较高,GLU、ALP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溶血现象会影响到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检查结果,检验人员必须做好措施防止标本溶血发生,若出现溶血情况,必须及时补救或重新抽血以防误诊。

【参考文献】

[1]郭永成,胡亚远.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01):60-61.

[2]李培华,方克南,胡鹏.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与预防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1):109-111.

[3]董楠.分析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的观察及预防[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06):52-53.

[4]孙洪帅,吴雪峰,丛占杰.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影响的观察及预防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8):35-36.

[5]赵亚军,郭云霞,邢军.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及防预措施[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04):62-63.

作者简介:张思凯(1985.09-),男,汉族,主管检验师,本科学历,耀州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论文作者:张思凯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0

标签:;  ;  ;  ;  ;  ;  ;  ;  

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效果研究论文_张思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