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油藏化学堵水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_彭红波

中原油田分公司文卫采油厂 山东莘县 252429

摘要:化学堵水对比机械堵水具有井况风险低、可加药、防偏磨等优点。中原油田文卫采油厂油藏类型多样、层系复杂,为提高化学堵水工艺一次成功率,通过对不同类型油藏堵剂体系、工艺管柱、施工工艺等深入研究,形成了不同类型油藏化学堵水工艺技术。2018年,该技术在文卫采油厂应用36口井,一次工艺达标率97.2%,一次封堵成功率100%,大大提高了不同类型油藏的化学堵水一次工艺完全成功率和有效期。

关键词:不同类型油藏;化学堵水;工艺成功率

中原油田文卫采油厂辖卫城、文明寨、马寨和古云集四个油田,油藏类型多样、区块繁多、层系复杂、渗透率和孔隙度分布范围广。随着油田开发的逐步深入,诸多不利开发条件凸显:其一,地层矛盾加剧,层间和层内矛盾日益突出;其二,井况恶化,浅层套破井数不断增加,文卫采油厂事故井数平均每年增加100口左右,其中套破井约30口。堵水的方法包括化学堵水和机械堵水,机械卡堵水对层间距、井筒条件要求较高,且存在卡管柱风险、无法加药、加剧管杆偏磨等缺点,因此,目前化学堵水应用范围不断加大。为提高不同类型油藏化学堵水工艺成功率和有效期,需对化堵工艺技术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出适用于不同类型油藏的化学堵水工艺技术。

1 现状分析

1.1 现状

2017,文卫采油厂实施化学堵水42口井,一次施工完全达到设计要求30口井,一次施工工艺达标率仅71.4%;一次封堵试压合格37井次,一次封堵成功率88.1%。一次施工未达到设计要求12口井,其中套破2口井、试压失败3口井和灰面超高7口井。

1.2 分析

1.2.1 堵剂体系单一

目前,不同类型油藏化学堵水均采用常规无机堵水剂,常规堵水剂主要由油井D级水泥、膨润土、纤维、CaO、缓凝剂等组成,粒径约50~80μm。文明寨中高渗油藏单一采用常规堵水剂存在堵剂使用量大、费用较高、有效期偏短等问题,堵剂浆体使用量一般为20m3,甚至更多;卫城、马寨低渗油藏堵剂使用量4~8m3;古云集特低渗油藏采用常规堵水剂存在封堵深度浅、施工压力高、有效期短等问题,堵剂浆体进入地层量一般为1~2 m3。

1.2.2 管柱设计不合理

目前,化学堵水工艺管柱深度距离堵水层上界基本统一为100~120m,未根据油藏类型与特征设计管柱深度。对于文明寨中高渗油藏化学堵水,堵剂基本能顶挤到设计位置,为了封堵强度和效果,甚至中途停泵使堵剂失水提高施工压力;对于卫城低渗油藏化学堵水,油管正顶挤基本合格,套管反顶挤因施工管汇流程易超压导致灰塞面过高;对于古云集特低渗油藏化学堵水,堵剂难以顶挤到设计位置。灰塞面超高,延长了作业钻冲时间,增加了作业费用。

1.2.2 施工工艺不合理

地面施工管汇流程存在缺陷,高压情况下,倒套管反顶挤流程一般约4~5分钟,堵剂在井筒内高压下易失水造成反顶挤超压,堵剂难以顶挤到设计位置。堵剂配置流程存在缺陷,为保证化堵施工的连续性,搅拌池内堵剂配置和注入同时进行,首先,易造成堵剂浆体配置不均一和浓度忽高忽低,地层易桥堵或浅堵;其次,配置时空气易进入堵剂内造成泵工作不正常,严重影响正常施工。

2 工艺改进

2.1 堵水剂体系改进

2.1.1 古云集特低渗油藏堵水剂体系

古云集油田卫360块、卫49块、云3块等特低渗油藏埋深2800~3400m、孔隙度8.8~15.6%、渗透率1~28.5×10-3μm2、地层温度90~110℃、原始地层压力25~34MPa。常规无机堵水剂只能封堵该类油藏射孔炮眼,无法进入地层孔隙,造成堵水有效期短,甚至堵不住。为此,研制应用了超微粉体堵水剂。超微粉体堵水剂由超细油井G级水泥、超细粉煤灰、硅粉、活性矿粉和缓凝剂等组成,具有粒径小、封堵强度高、堵水有效期长等优点。

2.1.2 卫城低渗油藏堵水剂体系

卫城油田卫2块、卫22块等低渗油藏埋深埋藏深度2680~2900m,孔隙度11.5~24.8%、渗透率1~28.5×10-3μm2、地层温度100~105℃、原始地层压力27~29MPa。常规无机堵水剂进入地层量为4~8m3,为提高封堵效果,可采用常规堵水剂与超微粉体堵水剂复合段塞施工工艺,常规堵水剂作为封堵段塞,超微粉体堵水剂作为封口段塞。

2.1.3 文明寨中高深油藏堵水体系

文明寨油田明1块、明15块、明6块等中高渗油藏原始平均孔隙度24.8~27.8%,原始平均渗透率411.3~726.6×10-3um2,属于孔隙-接触胶接。文明寨油田经过30余年开发,地层严重出砂,井筒附近地层坍塌严重,地层存在大量空洞。文明寨油田化学堵水堵剂量大,大部分井堵剂量在20m3左右,部分井甚至更多,大幅增加了措施成本。为此,研究应用了多段塞复合堵水工艺技术,该工艺堵剂体系主要由前置充填、主体封堵和后置强化三部分段塞组成,前置充填段塞为中等浓度钙土水泥体系,其主要作用是填充高渗通道或空洞条带,为主体封堵段塞奠定基础;主体封堵段塞为中等浓度常规堵剂体系,其主要作用是封堵近井地带地层;后置强化段塞为高浓度超细粉体堵水剂体系,其主要作用封口,提高炮眼附近堵剂固化体的致密性和强度。三个段塞有机结合提高了中、高渗油藏化学堵水工艺一次成功率和有效期。

图1 多段塞复合堵水原理示意图

2.2 工艺管柱改进

针对目前化堵工艺管柱深度距离堵水层上界统一为100~120m的现状,根据油藏类型优化了化堵工艺管柱的深度,文明寨中高渗油藏化堵堵剂基本能顶挤至设计位置,管柱深度设计为100~120m;在倒套管反挤流程不超时的情况下,卫城低渗油藏化堵堵剂一般可顶挤至设计位置,管柱深度设

计为80~100 m;古云集特低渗油藏堵剂难以顶挤至设计位置,管柱深度可设计为25~30m,若油管正顶挤超压,可反洗井后憋压候凝,这样大大降低了井筒内堵剂高度,缩短钻塞时间。

2.3 施工工艺改进

2.3.1 配液流程改进

针对堵剂配液浓度不均和空气易进泵的情况,在泵车和配液池之间配备了中转池和潜水泵,堵剂配置的均一性和泵车避免空气进泵可同时保证。

2.3.2 施工管汇流程改进

针对施工管汇流程倒换液体、倒换流程繁琐与超时造成堵剂失水进而灰面超高的情况,改进了施工管汇流程,配置了专用堵水阀组和高压弹簧单流阀。阀组可有效将两辆泵车和井口交叉整体连接起来,消除了一辆泵车突发故障对施工连续性的影响;高压弹簧单流阀可保证提前倒流程开阀门的情况下,避免油管内堵剂上返至油套环空而卡管柱,大大降低了超压造成灰塞面偏高的几率。施工管汇流程的优化改进大大简化了工序,缩短了停泵时间,避免了堵泵、倒流程等费时超压而导致堵管柱或井筒。

3 现场应用

2018年,文卫采油厂实施化学堵水措施36口井,一次施工工艺达标率97.2%,一次封堵成功率100%,仅明468井堵剂未顶挤到设计位置,该井因套管服役年限较长,为保护套管限压施工而未达到设计要求。

典型井例:卫360-82井,生产层砂三中6、层段3090.6m~3106.1m和砂三中7、层段3138.1m~3170.0m,日产液35.2 m3、含水率99.6%。通过监测,判断油层砂三中6为出水层,应用超微粉体堵水剂封堵砂三中6,具体施工步骤:(1)验证出水层上部的套管承压性能;(2)向井筒内填石英砂保护产油层砂三中7;(3)向出水层挤入水灰比为1.3、密度为1.38g/cm3的超微粉体堵水剂浆体6.7m3;(4)挤入清水10 m3;(5)候凝48h后,钻冲清扫井筒内的残留堵水剂。卫360-82井堵水后,日产液6.6 m3、日产油3.2 t,累积增油612 t,有效期285天。

4 结论与认识

(1)准确找到出水层是化堵措施降液增油的前提。

(2)超微粉体堵水剂浆体现场施工压力大幅低于常规无机颗粒型堵剂,封堵深度大,固化强度高,可显著延长堵水有效期。

(3)多段塞复合堵水工艺技术可降低化堵材料费用,提高化学效果。

(4)根据不同类型油藏,优选堵剂体系、优化工艺管柱和改进施工工艺可大幅提高化学堵水工艺一次达标率。

参考文献:

[1]杨卫华,葛红江,刘少权,等. 无机颗粒堵剂与地层孔隙喉道的匹配性实验[J]石油钻采工艺,2010,32(6).

[2]王斌,张国萍,许建华,等. 高含水油井堵水用复合颗粒堵剂[J]油田化学,2002,(3).

[3]芦维国,汪竹,孙庆宇,等. 超细水泥浆封堵技术的完善与应用[J]油田化学,2004(1)

[4]刘景三.超细水泥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油气采收率技术,1998,5(2):41-46.

[5]冯玉军.小颗粒水泥在油田上的应用探讨[J]钻采工艺,1996,(5).

[6]道维尔斯伦贝谢公司.注水泥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

论文作者:彭红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  ;  ;  ;  ;  ;  ;  ;  

不同类型油藏化学堵水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_彭红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