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 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目的:对髋臼骨折术后创伤性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作探讨。方法:选入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髋臼骨折术后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23例,将其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组为:对照组10例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13例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15±2)d比对照组(18±3)d短,P<0.05;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92.05±5.72)分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80.61±4.37)分,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0.0%比对照组40.0%低,P<0.05。结论:髋臼骨折术后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更佳。
【关键词】髋臼骨折;创伤性骨关节炎;髋关节置换术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077-02
髋臼为人体内髋关节重要组成骨,而髋关节为人体负重关节,故髋臼骨折治疗尤为关键。通常髋臼骨折治疗时,强调重建患者关节功能,并确保髋关节负重能力及支撑水平最大程度恢复。但临床上髋臼骨折术后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发生已是屡见不鲜,会对患者的骨折预后造成很大的影响,故本次研究旨在对髋臼骨折术后创伤性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作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髋臼骨折术后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23例,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组为:对照组10例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为39~64岁、均值为(48.72±5.14)岁;观察组13例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为42~68岁、均值为(50.25±5.03)岁。两组患者临床基线数据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以侧卧位接受手术治疗,将髋臼及近端股骨充分露出,仔细清理骨折处后将已经骨折的股骨头取出,用电锯将股骨颈截去;对照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将股骨扩髓后放置适当股骨头假体即可;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将患者髋臼位置的软骨彻底清理后妥善固定假体杯,之后行股骨扩髓,再将适当股骨柄假体置入,观察髋关节可无障碍活动时彻底清洗关节腔,并置入负压引流,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无异常波动时缝合切口[1]。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各项指标数值详细统计并记录;评价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计算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 效果判定标准
临床治疗效果以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评价:参照Harris评分制定标准,总分值为100分,分值≥90分提示优、分值80~89分提示好、分值70~79分提示良、分值<70分提示差,得分高与髋关节功能恢复佳呈正相关。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获各项临床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手术治疗各项指标数值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
2.2 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为(92.05±5.72)分、对照组患者Harris评分为(80.61±4.37)分,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t=13.6094。
2.3 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中无骨不连、畸形愈合及异位骨化与坐骨神经损伤情况发生,对照组2例骨不连、1例异位骨化、1坐骨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率为4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0.0%比对照组40.0%低,P<0.05,χ2=6.0512。
3.讨论
临床上强调髋臼骨折后需及时予以准确复位,避免病情持续发展下导致患者行动障碍、残疾,依据其病情实施内固定术。但髋臼骨折内固定术后创伤性关节炎亦是屡见不鲜,该不良情况的出现与其解剖位置特殊、复位效果相关。既往临床上大都选择保守治疗该症,比如常用药物治疗或者理疗等,但此类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病情,大都是可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及相关症状,病情持续发展下会导致患者髋关节功能严重障碍。
通常临床上治疗髋臼骨折术后创伤性骨关节炎时,可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或者半髋关节置换术,医学界并未对这两种方式的选择作明确阐述。半髋关节置换术操作简单,手术无需耗费过长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可有效控制,但患者术后发生假体松动或者下沉的几率很大,甚至会造成严重的软骨磨损,故而发生股骨头中心性脱位[2]。故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该术式是直接将骨折髋臼全部更换,可有效防止股骨头及髋臼软骨间发生摩擦,使得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最大程度恢复,并能从本质上解决创伤性骨关节炎造成的疼痛感,以避免了患者术后发生相关并发症,这对髋臼重建与臼杯准确放置而言尤为关键,亦是手术有序展开、顺利完成、治疗有效的重点[3]。但需注意的是行该术式治疗前,需全面了解患者的髋臼情况,保证所选择的手术方法、髋臼置换假体适当,确保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治疗。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比对照组短,其髋关节功能恢复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
综上所述,髋臼骨折术后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治疗方式选择尤为关键,通常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
【参考文献】
[1]黄钟炼,邱开封,陈洪江.不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术后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07):960-961.
[2]王殷红,熊炎,陈俊华.全髋关节置换在髋臼骨折术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J].健康研究,2015,35(03):301-302.
[3]张治国,刘小兰.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髋臼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7):69-70.
论文作者:杨荣源,陈进鸿,李洪瀚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0
标签:关节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骨关节炎论文; 对照组论文; 创伤性论文; 置换术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