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研究的新趋向:从有意识情绪到无意识情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情绪论文,新趋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209(2008)06-0043-10
情绪和认知是人类心理生活两个重要方面。但长期以来,人类被认为是理性动物,情绪在人类心理过程中处于次要的从属地位。柏拉图曾认为情绪是歪曲的理性,达尔文也断言情绪是进化和个体发展的副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不大。从情绪研究本身来看,近百年来心理学对情绪的研究,虽然学派林立,但是大部分仅仅关注情绪的生理机制以及其动机作用。总的来说,在较早期的研究中,情绪实际上一直受到心理学家的忽视[1](P2—8)。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情绪研究又重新获得了学界的重视,并出现了大量成果。现代认知科学家Davis认为,除非人类的情绪可以模拟,否则对人类心理的计算模拟是不可能的。一个没有情绪的、仅以认知元素为基础的大脑模型,是一个孤独症患者,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情绪是人格的核心[2]。
回顾过去有关情绪的研究,大部分情绪心理学家都把主观体验作为情绪的中心成分,强调意识在情绪产生和情绪状态中的作用。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从无意识的角度探讨情绪问题在心理学研究中也有深厚的传统,例如弗洛伊德早期对无意识过程在情绪中作用的重视。当然,现代心理学家对无意识情绪的研究得益于20世纪60年代的心理学研究中的认知革命。现代认知心理学对自动加工、内隐记忆与内隐学习的研究使“认知无意识”这一概念逐渐被人们所认同。承认了认知无意识的存在,那么无意识情绪的概念也更易于被接受了E3](P424—442)。基于这种观念,某些心理学家开始关注情绪中的无意识过程,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心理学家对无意识情绪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一、传统的情绪理论和研究:具有意识体验的情绪
(一)传统理论和研究中对情绪的定义
情绪是人类心理生活的重要方面,也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因此对于情绪的本质,目前心理学界尚无统一的观点。在Strongman所著《情绪心理学——从日常生活到理论》一书中,就收录了150余种情绪理论,这些理论分别从哲学、现象学、行为主义、生理学、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和临床的角度对情绪现象进行了描述和解释[4](P10-365)。虽然如此,有一个关于情绪的定义是绝大部分的研究者都同意的,即情绪是一种心理状态,以下面五个成分上的协调变化为特征:(1)感受(feeling):主观经验的变化;(2)认知(cognition):在注意和知觉偏差、低水平评价和高水平信仰上的变化;(3)行动(action):在特定反应倾向和一般行为定向上的变化;(4)表达(expression):在面孔、言语和姿势上的变化;(5)生理(physiology):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变化。从这个情绪的定义可以看出,主观经验无疑是情绪的重要成分。
在这里,有必要对感情(affect)与情绪(emotion)这两个概念进行区分。感情是可以通过基本的正性—负性效价进行识别的一种状态。所谓效价(valence)是指与特定生理或心理状态相联系的正性或负性负荷[5],是感情(affect)的基本特征[6]。情绪通常是一种总括性术语,通常指紧张、而又相对短暂的状态,在现象学意义上开始分化,不同情绪状态有质的不同(例如,在负性状态中,可以分化为恐惧,愤怒,悲伤和厌恶等);或者说,情绪可以超越正负效价的描述,指特定的状态[7]。著名情绪心理学家Ekman和Friesen研究显示,人类有六种基本情绪:愤怒,快乐,恐惧,惊奇,厌恶和悲伤,这些基本情绪在不同的文化中都能识别,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8](P45-60)。
(二)情绪理论:感受作为中心成分
在情绪理论的探讨中,大部分心理学家都把主观感受(feeling)作为情绪的一个中心成分,甚至是一个必要成分。现代心理学的先驱William James在《情绪是什么?》一书中阐述道,情绪是快乐和不快乐的有意识感受和体验,它们来自于对身体变化的知觉,而且这也是情绪区别于其他心理状态的关键所在[9]。当代情绪心理学家Ellsworth在评价James的情绪理论时曾说:“对于生理反馈是产生情绪的原因还是情绪的一个成分,他(James)并没有说得很清楚。James好像认为身体知觉产生了一种感受体验,这种感受体验与感知觉本身是不同的,但这种感受体验就是情绪”[10]。总之,迄今为止,大家认为传统的James情绪理论的基本观点就是“感受体验就是情绪”。
现代的情绪认知心理学家继续把有意识经验作为感情(affect)的重要特征。当代著名情绪心理学家Frijda认为,“感情基本上是指享乐经验,快乐或痛苦的经验”[11](P190-210)。强调认知评价的当代学者认为,尽管情绪事件的认知评价有时可能是无意识的,但是由这些认知评价所导致的情绪一般都被认为有意识的。著名情绪心理学家Clore曾明确地用“为什么情绪永远不可能是无意识的(Why Emotion Are Never Unconscious?)”作为其一篇文章的题目,认为主观体验是情绪的一个必要条件(尽管不是充分的)。他说:“情绪不可能是无意识的,因为它们必须被体验,而体验和感受就是有意识的。”[12](P285-290)
其他的情绪认知评价心理学家虽然对无意识情绪的观点持观望的态度,但是他们承认无意识情绪存在的可能性,尽管无法确定它是否真的存在。例如,Ellsworth说:“我发现确实无法想象无意识情绪的想法,因为大部分的情绪定义,把体验到的主观经验作为其本质成分。”[13]Ellsworth的观点说明,当代的情绪认知评价心理学家还是关注于情绪研究中的意识经验,但是这些情绪心理学家并没有把有意识经验作为定义情绪的必要条件,无意识情绪并不是不可能存在的。
总之,过去和现在的大部分心理学家一般都认为有意识的经验或体验是感情和情绪的一个基本的、甚至是必要的条件。只是不同的心理学家对情绪经验内容的认识所有不同。一些著名的心理学家对情绪经验内容的认识见表1。
(三)情绪研究:感受作为中心变量
感受不仅在理论中受到情绪心理学家的关注,而且在有关实证研究中也得到重视。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经常使用情绪体验的自我报告确定情绪是否出现(例如,心境问卷,感情核查表,面谈等)。当研究者对情绪进行多种测量时,例如认知测量、行为测量、表达测量或生理测量等,也通常把自我报告作为确定情绪是否发生的“根本标准”[14](P40-60)。
很多情绪心理学家热衷于探讨情绪体验和感受的本质问题,并引发了很多争论。纵观心理学家对情绪经验或感受的研究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身体反应对情绪体验和感受产生的作用。这类研究大都源于James的情绪理论,认为情绪是对内脏、肌肉和其他身体系统的模式化、工具性变化的知觉。其主要观点有:第一,每种基本情绪可能都对应着身体自动反应的某种模式[15](P173—191);第二,给被试身体的自动反应以错误反馈能够影响情绪[16];第三,情绪的神经成像研究表明,特定大脑结构的激活与身体反应是相关的[17];第四,身体知觉的混乱会影响情绪经验[18]。2.情绪体验和感受的结构维度。Russell认为,情绪(emotion)、心境(mood)作为一种状态,可以体验为简单的好或坏,增力或减力的心理感受。这种状态,通常被称为核心感情(core affect)。核心感情可以体验为自由漂移的状态,即心境;也可以把它归因于特定的原因,即一个情绪事件的开始。这种基本过程又进一步可以衍生为一个更大的框架,即对刺激特征的知觉、动机、移情、情绪性元经验(emotional meta—experience),感情—情绪的调节等[19]。3.在效价以及相应唤醒成分上的个体差异。Barrett 认为,当我们把引发核心感情(core affect)体验的事件进行分类时,就会经验到情绪。因此,情绪经验是一种知觉行动,它受到个体关于情绪的概念知识的指引。个体所处的情境、语言都会影响个体对情绪的体验[20](P255-284)。4.文化在情绪体验类型和频率中的作用。新近的一项研究表明,日本人表现出较多的社会融合性情绪,例如友情体验和内疚,而美国人表现出更多的非社会融合情绪,例如自豪和愤怒。而且日本人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融合性的正性情绪体验有密切的关系,而美国人表现出相反的模式[21]。5.正性体验和负性体验的共生现象。一些研究者认为,在复杂的情绪情境中,人们可能同时会有快乐和痛苦的情绪体验[22](P223-242)。
更重要的是,感受体验被看作是情绪影响行为的一个中心力量。Schwarz和Clore提出的“感受信息等价模型(feeling—as—information)”就是其中一个颇具影响的理论[23]。该模型认为,感受体验本身可以作为一种信息线索直接影响判断和决策。感受信息等价模型得到了很多实证研究的支持。但是,验证这个模型的很多研究的实验设计并没有对是否产生有意识体验进行控制,使用了像音乐、电影片段和自传体记忆的回忆等能够产生有意识体验的刺激材料。
二、没有意识体验的情绪
如前所述,以往在对人类情绪的研究中,意识体验一直是心理学家的一个预设前提。然而,情绪的产生总是要求意识的参与吗?有可能存在“没有感受的情绪(unfelt emotion)”或“无意识情绪(unconscious emotion)”吗?最近几年来,某些学者开始对这类有趣的问题进行了重新探索。
(一)无意识心理的两种研究传统
在情绪研究领域,心理学家开始关注于无意识情绪的研究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在心理学研究中,对人类无意识心理的关注是有很长研究传统的。
弗洛伊德对人类无意识心理的诠释在20世纪中期曾风光无限,他将人类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层次,并认为无意识对人的行为和人格的发展有着决定性作用。精神分析这一石破天惊般的理论对20世纪的文学、社会学、哲学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是,在科学心理学内部对人类无意识心理过程的探讨实际上与弗洛伊德无关。首先,关于无意识心理活动的观点在弗洛伊德之前就有了很长的历史。例如弗洛伊德的前辈和竞争对手Janet,就提出了分离(dissociation)的概念,并把其作为压抑(repression)的替代选择[24](P331-417)。Janet的观点对William James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致Hilgard在他关于意识分离的新分离理论中得到应用[25]。其次,甚至在布洛伊尔和弗洛伊德出版《癔病研究》之前,Pierce和Jastrow就提出了阈下知觉的问题,原因并不是出于他们对神经症或压抑感的兴趣,而是对刺激阈限这个心理物理概念的怀疑[26](P17—54)。他们的工作引发了一系列的对无意识感觉和无意识学习的研究。最后,人们对与“控制过程”相对应的“自动过程”这个概念有很长时间的传统的研究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传统来源于赫耳姆霍兹的在知觉研究中关于无意识推断的概念[27]。更重要的是,科学心理学家文献中的关于无意识心理的研究,与弗洛伊德及其同事的研究有很大的不同。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是“湿热的”、“充满欲望的”、“沸腾而火热”,是非理性的。而源自科学心理学传统的无意识有点“和蔼”和“友善”,是理性的,但并不完全是“冷的”和“干的”[28]。总之,对以往文献的分析表明,在对人类无意识心理的探讨上,存在着独立于心理动力理论的研究和理论传统。
发端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认知革命开启了科学心理学关于无意识心理研究的新平台。当前关于无意识情绪的研究,虽然是心理学发展历史上关于无意识心理研究传统的延续,但主要还是受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自动化加工或内隐认知研究的启发。随着认知科学的成熟和发展,心理学家们认识到意识资源的有限性,意识过程是慢速的,在特定时间仅能加工一件事情。因此,很有必要用自动加工的观点来解释有机体如何加工外界和内部的大量刺激信息的现象。Gazzaniga甚至认为大脑的大部分工作是自动化的,并放入意识中进行解释,在行为执行后才会弄清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意义[29]。至此,认知无意识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接受。认知无意识概念的确立,激发了情绪心理学家探讨、研究情绪无意识、动机无意识等问题的兴趣。因此,可以说由Paul Rozin(1976)提出的认知无意识的概念,为无意识情绪和无意识动机的研究的复兴提供了一个舞台。
(二)无意识引发的情绪(Unconscious Elicitation Emotion)
在早期,无意识情绪的研究关注比较多的是情绪的无意识引发问题。研究证明阈下刺激能够引发情绪反应,这一观点已经在情绪研究领域被广大研究者所接受。
关于“纯粹接触效应(mere-exposure effect)”的研究表明,正性情绪(positive affect)可以由阈下刺激引发,即被试能够增加对阈下重复呈现的刺激的偏好[30]。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首先给欧美被试随机重复呈现几个阈下的中性刺激(5个汉字,每个汉字重复5次),结果表明,相比控制组(阈下呈现的刺激互不相同,非重复的)的被试而言,实验组被试自我报告的心境相对较好[31]。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给病态性恐惧症患者阈下呈现一些血腥场景或蛇的图片、电影,结果发现被试自我报告的焦虑水平上升,也就是说负性情绪(negative affect)也可以在阈下引发[32]。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研究中,仅仅是引发情绪(affect)的刺激是无意识的,情绪反应本身还是有意识的,对情绪反应的测量通常采用的还是被试自我报告的形式。其他一些研究,则采用生理测量来检测情绪反应是否存在。例如,阈下呈现情绪性词汇可以导致皮肤电(交感神经唤醒的标志)的变化[33];阈下呈现的面孔刺激会导致杏仁核的激活[34],杏仁核是负责对刺激的情绪显著性进行检测的脑区。然而,这些研究对无意识情绪问题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首先,这类研究所使用的生理测量无法区分情绪反应的唤醒成分和效价成分,因此很难确定效价性反应是否发生;其次,在这类研究中,要么没有让被试进行情绪的自我报告,要么是在对情绪反应的生理测量后再让被试自我报告,因此不清楚情绪生理反应本身是否是有意识的。最后,这些研究并没有测量行为后果,可能研究者认为情绪反应极其微弱,对行为后果的作用无关紧要。当然,研究还是具有启发意义的,它们提示了一种可能性,即人们的情绪反应并不一定在有意识经验中显现出来。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Zajonc及其同事与Oehman及其同事在研究中所使用的“无意识情绪”这个术语基本是指有意识的情绪状态的无意识的引发[35](P296-327)。Zajonc曾从三个方面描述此种无意识引发的情绪的特征[36](P31—58):第一,它是由一个无意识事件引起的,例如阈下刺激。第二,无意识引起的情绪经验具有弥散性。第三,无意识引起的感情能被分配到任何目标上,例如一个象形文字或人们自己的心境。情绪的这些方面是无意识的,但是情绪本身还是一个体验。
(三)无意识情绪(Unconscious Emotion)
无意识引发的情绪还不同于无意识情绪,因为还无法确定情绪反应本身是否是真正无意识的。那么是否存在真正的无意识情绪,即人们不仅对引发情绪的原因无意识,而且情绪反应本身也是无意识的。在过去的几年中,有一些研究者对这种真正的无意识情绪(以下的无意识情绪都是这种意义上的,不再特别指出)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实证的研究。
著名心理学家Kihlstrom认为内隐情绪(implicit emotion)是指,某种情绪状态所导致的经验、思想和行动上的变化,这种情绪状态独立于他/她对这种情绪状态的有意识的觉知[3](P424-442)。Damasio和LeDoux曾描述过大脑深层结构是如何参与产生恐惧、愤怒、高兴和悲伤等情绪的无意识过程的[37](P201-205)[38](P138-178)。Lambie和Marcel在一篇综述文章中认为,存在着“几种对情绪的无觉察”,包括“一种完全的无意识情绪状态”[39]
在最初企图证明无意识情绪的一系列研究中,研究者考察了阈下呈现快乐或愤怒面孔图片后,被试对中性刺激的评定[40]。在这些研究中,要求被试监控自己有意识的体验的变化,并告诉他们不要让体验影响对中性刺激的偏好评定。特别是,告诉被试他们的体验有可能被无关因素污染,例如隐藏的图片或背景音乐。一般来讲,这种指导语会屏蔽掉有意识的体验对评价性决策的影响。然而,即使告知被试忽视他们的体验,但是阈下呈现的快乐面孔增加了中性刺激的偏好评定,阈下呈现的愤怒面孔降低了偏好评定。对无效体验校正的失败表明,被试在第一时间可能没有经验到有意识的反应。实际上,实验以后,当问起被试在评定任务中感受到什么时,被试表示并没有经验到任何心境变化。当然,怀疑论者认为在阈下接触情绪性面孔后,被试会及时产生有意识的体验,只是随后记不起体验而已。因此,这些研究是否证明了无意识情绪的存在仍然是个有争论的问题。
要想证明无意识情绪的实际存在还需要更具说服力的证据。按Kihlstrom对无意识情绪的定义,即所谓无意识情绪,人们不仅对情绪的原因无意识,而且情绪反应本身也是无意识的,同时情绪反应还能够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Winkielman,Berridge,Wilbarger最近的一个实验研究力图寻求证明无意识情绪的证据。他们用两个实验检验了在给被试阈下呈现面孔刺激(快乐,中性,愤怒)以后,被试对一种新鲜饮料的消费行为[41]。其研究过程如下:
首先,让被试评定他们的动机状态(饥渴和饥饿);其次,给被试阈下呈现一系列面孔图片(快乐、中性、愤怒),然后,用阈上呈现的中性面孔对前面阈下呈现的面孔加以掩蔽,同时让被试对这一中性面孔进行性别分类。阈下情绪引发以后,立即将这些被试分为两组:一组让他们评定自己的体验(心境和唤醒);而另一组被试先消费、评价饮料,然后再评定他们的感受体验。在研究1中,要求被试先从容器中给自己倒一杯饮料,并饮用;在研究2中,要求被试先从准备好的杯子中,尝一小口饮料,再从不同的方面来对饮料进行评价(例如,值多少钱)。在这两个实验中,被试的意识经验都没有任何变化。即被试没有在被阈下呈现快乐面孔图片后感受到较多的正性情绪,也没有在被阈下呈现愤怒面孔后感受到较多的负性情绪。但是被试对饮料的消费和评价却受到阈下呈现的情绪面孔图片的影响,尤其是当被试在饥渴状态时更明显。在实验1中,与阈下呈现愤怒面孔组相比,阈下呈现快乐面孔后,口渴的被试会倒更多的饮料,并且喝得更多;在实验2中,与阈下呈现愤怒面孔组相比,阈下呈现快乐面孔后,口渴的被试也愿意对饮料付更多的钱。实验结果表明,阈下情绪面孔引发的情绪反应,改变了被试对饮料的消费行为和评价,虽然有意识的体验和感受并没有改变。由于被试在被引发阈下情绪反应后,立即进行情绪体验的评定,因此这些实验结果不能归因于情绪记忆的失败。我们认为这些实验结果在证明无意识情绪的真正存在上是非常有力量的——情绪过程强烈到能够改变行为的程度,但是被试并没有觉察到这一点,甚至当被要求注意他们的体验时也是这样。Winkielman,Berridge,Wilbarger等人的这项研究意义很大,为真正无意识情绪的存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四)无意识情绪的产生机制和原因
从以上的综述可以看出,有实验证据证明,无意识情绪是存在的,情绪与有意识体验可以是相互独立的。但是无意识情绪的产生机制和产生原因是什么呢?应该说这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大都还是一些理论上的探讨和推测。
有学者认为,在没有引发有意识体验的情况下,情绪之所以能够影响被试对客体的行为,可能是无意识情绪通过“前端(front-end)机制”或“知觉—注意机制”直接调节了客体引发情绪或动机反应的能力。也就是说,不用通过引发体验,情绪就能够修正目标客体在有机体的“动机图谱(incentive landscape)”上的位置[42](P61—75)。例如,在上述Winkielman,Berridge,Wilbarger的研究中,当给被试呈现了阈下的快乐或愤怒情绪面孔后,会暂时增大或减少了饮料的价值,从而导致了不同的行为与对饮料的评定。从神经科学的角度看,阈下情绪面孔可能激活了杏仁核,而后者又激活了与之相连的负责基本动机的腹隔核及相关脑区[43]。腹隔核神经活动的变化(产生了无意识的“喜好”),改变了被试对饮料的视觉和味觉的情绪反应,从而在没有引发有意识体验的情况下,导致了不同的行为和评定。
从进化的角度看,情绪最初的功能是使有机体对正性或负性事件进行恰当的反应,不必总是需要有意识体验的参与。因为,如果有机体的一些基本功能的完成需要有意识的认知机制的参与,是不利于有机体的适应和进化[44](P91—115)。
心理学研究中意识和无意识之争,并不是谁要否定谁的问题。意识和无意识心理过程,各有各的作用。意识使心理过程具有灵活性和深度,使有机体能够超越简单的、习惯性的反应,进行新奇的、复杂的、背景敏感性反应[45]。而且,意识也可以进行控制,有机体能够停止非期望性反应,提高期望性反应,决定怎样与何时反应[46](P229-255)。
既然意识过程有这么多的优点,那么人类为什么有时觉察不到他们的情绪呢?有些学者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有关神经过程会绕过主观经验通路,直接反馈给行为通路[43]。关于视觉的知觉通路与视觉的动作通路(vision for perception vs.vision for action)的研究[47](P135-137)及其关于“盲视(blindsight)”研究[48]表明,相关信息在没有达到负责主观经验的脑区时,会直接反馈到行动系统。因此,有时基本的情绪系统可能像其他神经过程一样,例如体温调节和体液调节,可以无意识地进行,也可以引发有意识的经验。
其他一些心理因素也可能阻止了有意识的出现。例如,输入信息太弱或太短暂;或者输入信息很强,但与被试的预期不一致,从而逃脱了注意;或者输入信息在当前情况下对个体来说没有意义。在这些情况下,输入信息都有可能影响到行为,但没有引起有意识的经验。但不幸的是,很少有实证研究证明哪些因素决定了有意识情绪经验的出现。
(五)无意识情绪研究的一些实验范式和技术
从上面的综述可以看出,在无意识情绪研究领域,实际上一直存在着两种研究倾向,一是无意识引发的情绪;二是真正的无意识情绪。无意识引发的情绪关注的是刺激信息输入的无意识,由于刺激输入是阈下的,所以对消除了被试对刺激信息的有意识的觉察。因此,被试的任何情绪反应都可归于无意识过程。相反,所谓的真正的无意识情绪,研究者更关注被试的经验或体验,无意识情绪的关键证据是被试表现出情绪反应或情绪行为,但是并没有报告任何情绪的有意识经验上的变化。
在这两种研究途径过程中,研究者也发展出了一些有关的实验范式和实验技术。大部分具体研究都是根据这些基本的实验范式和实验技术,或者对这些基本实验范式和实验技术稍作修改后完成的。
1.后掩蔽方法与分离范式(Backward masking and Dissociation paradigm)
掩蔽的方法被认为是研究无意识情绪的最好的方法[49]。当一个视觉刺激在很短的时间内呈现以后,马上紧随另一个视觉刺激,即掩蔽刺激,人们通常报告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觉察到掩蔽刺激,但是并不能有意识地觉察到先前的刺激。因此,启动刺激是被后掩蔽的。
掩蔽方法通常用在分离范式中。这种实验范式的基本原理如下:为了检验对启动刺激的觉察是否是反应的必需条件,因此应该完全排除这种觉察。如果通过掩蔽控制,被试对被掩蔽刺激完全无觉察(即觉察被排除),那么任何对被掩蔽刺激的情绪反应将会是无意识的,因为他们的发生没有意识的直接卷入。相反,如果对被掩蔽刺激的有意识的觉察是情绪反应的必需条件,那么在没有有意识觉察的情况下,就不会看到任何反应。
使用这种范式,必须证明被试对掩蔽刺激完全无觉察。一般来说,无觉察是用觉察测量的零敏感指数表示的。即,如果被试在觉察测量上的表现处在几率水平上,就被认为对被掩蔽刺激无觉察。因此,如果这些被试在情绪测量上高于几率水平,那么,觉察和情绪测量的分离就被解释为情绪效应是无意识的,因为,它们在被试对掩蔽刺激没有觉察情况下发生的。
尽管分离范式还是无意识引发情绪的非常通用的一个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还是受到一些尖锐的批评。主要问题是被试的主观性报告是否是有意识经验的必要而又有效的测量[50]。分离范式有个基本的假设,就是有意识知觉的测量已经穷尽了被试的所有意识经验。但是,有可能被试对刺激是知觉到的,由于测量缺乏统计力量,或者并不是对所有的意识经验都敏感,而导致这种测量的失败。而且,有意识觉察的测量与无意识感受的测量应该是刺激的同一个维度。例如,有意识觉察的测量是刺激的情绪性效价,那么有意识知觉的测量也应该是这个维度。
2.质的差异(Qualitative differences)
另外一个证明情绪被无意识引发的方法是确定被试以质的不同方式对觉察到的和没有觉察的情绪信息进行反应。Morris及其同事的研究堪称这种范式的一个较好的榜样[51]。在他们的研究中,首先让被试对两个非掩蔽愤怒面孔产生条件性恐惧。即,对每个被试而言,随机把一个愤怒面孔和一个噪音配对。在实验的开始阶段,给被试呈现这两个愤怒面孔,并让被试完成一个检测任务。在每次实验中,如果被试看到任何一个愤怒面孔闪过,按一个键,如果没有看到任何面孔,按另一个键。条件化后,给被试呈现掩蔽的和非掩蔽的愤怒面孔。当愤怒面孔被掩蔽时,中性面孔作为掩蔽刺激,当愤怒面孔不被掩蔽时,愤怒面孔在中性面孔后呈现。检测任务结果表明他们看到了所有非掩蔽的愤怒面孔,没有看到任何被掩蔽的愤怒面孔。正电子断层扫描(PET)研究表明,在条件化后,被掩蔽的和没有被掩蔽的愤怒面孔有不同的杏仁核激活。对于没有被掩蔽的愤怒面孔,左杏仁核被激活,而被掩蔽的愤怒面孔,右杏仁核被激活。
除了这两种实验范式外,有的学者还提出了心理物理学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确定觉察和情绪测量之间的连续反应关系。因为,觉察不应该被看作二分变量,它是在程度上变化的。为了控制觉察,被掩蔽的刺激以不同的掩蔽参数呈现。这样就可以评价掩蔽参数和情绪之间的效应。尽管这种方法有很多优点,但是在无意识情绪研究领域还没有普遍使用。
从以上对实验范式和技术的综述可以看出,这些方法大都是针对无意识引发情绪的研究。因此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对无意识情绪的理解,对这些方法进行一定的修正,使之适合自己的研究。
三、无意识情绪的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心理学对无意识情绪的研究虽然在最近一段时间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应该说这种研究才刚刚开始。随着其他领域,例如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的参与,将会进一步解释无意识情绪的奥秘。纵观当前的研究,无意识情绪研究总的基本趋势是:第一,从以往关注于阈下引发的情绪向关注于主观体验经验转变,即无意识情绪的关键证据是被试表现出情绪反应的征兆,但是没有报告任何情绪经验上的变化;第二,从以往关注于情绪的正负效价的无意识向关注于具体情绪的无意识的转变。因此,将来的研究基本会沿着这两个方向进行。
但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对无意识情绪感兴趣的心理学家的关注:第一,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情绪具有社会性,因此以后的研究应该说明较为复杂的刺激,这些刺激从被试的文化背景的角度看可以能够产生正向或负向的效价,也能够在没有引发任何伴随体验的情况下影响情绪性行为,这样对无意识情绪的存在就会提供更强有力的证据。第二,当前对无意识情绪的研究主要是关注于情绪的简单的正负效价,而对特定具体情绪的研究还比较少。有证据显示一些特定的具体情绪,例如恐惧、愤怒的皮下环路可能存在性质上的区别,人类神经成像研究显示对应于恐惧和愤怒的阈上呈现会产生杏仁核的分化激活[52]。因此如果未来研究表明阈下呈现的具体情绪能够产生性质上不同的生理的和行为的反应,而又没有意识经验,那么可能确实存在无意识的情绪过程。第三,情绪反应会引发复杂的心理、生理反应,将来的研究除了采用行为实验的方法,还应该借助其他一些技术手段,例如脑电技术(ERP)、脑成像技术(fMRI)及生理指标来探讨无意识情绪的特点。